从经济理论“最后一小时”看现代用人模式
2019-02-04 09:44

从经济理论“最后一小时”看现代用人模式

在研究这个理论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一个有趣的段子,“如果你可以教会一只鹦鹉说供给和需求,世界上就多了一个经济学家。”

 

当然,调侃归调侃,事实上,经济学家的的确确就是世界上最靠谱也是最不靠谱的一群人。说他们不靠谱,是因为有好多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说这帮子人靠谱,是因为巡视历史,我们发现没有任何人可以依靠一己之力改变世界,但却有人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影响世界,这帮子人就是经济学家。

 

不论是经济学的开山鼻祖亚当·斯密,还是现代被誉为是资本主义世界救世主的凯恩斯,都深刻地影响着这个世界。这些人的思想在岁月长河中,有被认为是经典的部分,也有被批得一文不值的部分。

 

正如牛顿也会犯错,经济学家也会有一些千奇百怪的理论,现在我们回看这些理论,简直可称得上荒谬,但在当时,却依然拥有一群狂热的信徒。经济学家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理论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最后一小时”理论的提出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八小时工作制已经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推行的工时制度。八小时工作制是长期以来,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博弈和斗争中,得到的某种均衡,而斗争的过程,自然不会一帆风顺。我们今天要讲的“最后一小时”理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

 

那是在1837年。这一年,每一个工人的法定工作时间是11.5小时,每一天下班以后,人吃马喂,加上照顾孩子,养育老人什么的,这一天下来基本上剩不下什么时间。而且那时候也不像现在,上班时间可以玩手机消磨时间,那时候是实打实的流水线高强度生产,一般人很难扛得住。所以工人要求十小时工作制,注意,十小时,并非现在的八小时。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要求,也不好达成,资本家不会轻易的为工人减少工作时间来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当时工人需要一种理论指导他们维护权利,而资本家在当时也需要一种理论来为他们进行辩护。这时候,天才的经济学家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理论为当时的资本家带来了福音。

 

 

让我们看看他是如何解释的。西尼尔认为工人每天要工作11.5小时,但是在这其中,只有工人劳动的最后一个小时生产出来的价值,才是真正的归属资本家所有的。而前面的十个小时生产的产品价值是资本家预付给工人工资的补偿,也就是说,剩余价值是在最后一个小时里面产生的,所以如果工人的工作时间减少到了十个小时的时候,资本家就无钱可以赚取,而且机器设备的磨损也是要资本家自己来进行承担,可谓是得不偿失。

 

理论无先后,推陈出新,达者为先


毫无疑问,站在今天的角度,这样的理论无疑是非常荒谬的。马克思评价过,按照西尼尔的假设来看,要是资本家给工人的预发工资是通过长达十个小时的劳动来补偿,那么就算是减少了一个小时,机器的损耗同样也是减少了一个小时,换言之就是堪堪相等,需要的生产资本减少了,那么需要补偿的价值也就会减少,根本不存在利润消失的情况。

 

而我们要知道,任何一个经济理论都是不可能单独纯在的,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配套理论,西尼尔反对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不是由于劳动创造的,创造了价值的是三个决定性的因素:效用、供给的有限性与可转移性组成。由于“效用”被认为是产生快乐与避免痛苦的能力,而伴随着供给量的增加,效用当然会越来越小。所以劳动者的劳动就是对于自己快乐与自由的牺牲,资本家的资本投入也是对于其享乐主义的牺牲,当然,这样的观点可言是大错特错,不过由此看来,西尼尔可以被看做为是边际效用价值理论的一个先驱。

 


同样西尼尔也反对大卫·李嘉图的价值是由于劳动时间创造的观点,和西尼尔“最后一小时”理论配套的是他认为产品的价值是不来源于工人的劳动,而是来源于资本家的劳动历程,利息则是来源于资本家的“禁欲主义”,认为是资本家把自己的金钱没有用作于享受而是投资的必要收入。

 

讲完了西尼尔的价值理论以及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理论的来源,接着就来分析为什么西尼尔理论的错误性,站在西方传统经济学的角度,我们抛开西尼尔忽视了劳动价值论不谈,他对于科技的长足进步也是未能看到的,科技进步会带来的技术革新必然会打破他所认为的“十个小时”补偿的观点。

 

其次就是劳动价值论,产品的价值是由于劳动创造的,是凝结在生产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里头。

 

而西尼尔明显的没有看到这一点,并且忽视了劳动的二重性理论,所谓劳动的二重性,就是指劳动过程中,工人的生产是具有二重性的,一方面工人劳动有能力把原有的物质资本的价值转移到了新生的产品当中去,这个过程是资本家进行资本投入的过程。第二个方面,是工人可以在生产产品的过程中由抽象劳动生产出产品的新的价值,而这一部分的新的价值就是马克思在讲到的剩余价值。所以就算是把工人的工作时间抽取一个小时,资本家失去的应该是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面包含的剩余价值,而其他的剩余价值依旧是属于资本家的。


所以基于这个角度马克思曾经评价西尼尔的“最后一小时”理论是“十足的胡说”。

 

推己及人,潜谈今日

 

为什么会出现像“最后一小时,”这样荒诞的理论,原因还是因为在人力资本的时代,想要提高产量就必须加大资本,尤其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在世界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里,起到主要作用的不是科技进步,而是手工技术的积累。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科学技术才开始主导生产力的进步。

 

所以,在科学进步没有办法推动生产力长足进步的一个大前提下,增加工人的劳动时间是提高产量的唯一办法,而这样干带来的副作用就是工人利益的损失以及工人远动频繁。也就是马克思在作品中描绘过的“资本家对于工人的进一步的剥削。”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手工经验早就让位于科技进步带来的生产力的飞跃。对于雇佣工人的剥削是否就消失了呢,其实并没有,只不过是由以往的对于雇佣工人体力上的压榨转向了脑力上面,本质上依旧没有发生变化。

 

 


“最后一小时理论”,是在讲究体力劳动的时代,用理论的方式强行解释工人劳动的合法性,而到了二十一世纪,这样的一个解释方法显然是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加上对于雇佣工人的压榨早就转向了隐形部分,所以虽然明面上面,像“最后一小时”这样的经济理论淡出了市场,但是事实上又有多少的大企业在暗处实行同样的经济理论呢?

 

我们都知道,资本主义世界的矛盾是来自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矛盾,而只要这个矛盾没有得到合理有效的解决,只要生产资料依旧是私人占有,则少数人像多数人身上“薅羊毛”的做法就不会停息。

 

而用人,就不得不面临这个问题,那么如何在教育已经高度的普及的今天,一方面可以做到有效使用员工劳动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可以避免员工“离心离德”呢?这里就是管理学的问题,企业成为常青树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凝聚力,纵观有史以来所有的管理学理论,无一不是将管理的前提定位在了企业与员工的对立面上面。雇佣工人像企业提供自己的劳动,而企业支付工资,机械般的双方关系,推动企业的进步与发展。在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这样的生产方式的确可以推动企业的高速发展,像二十世纪末期以美国的托拉斯,法国的辛迪加等为代表的垄断资本主义就是这样生产方式发展的最终体现。

 

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迎来的是以原子能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世界之间的联系空前加强。加上基础教育的普及,和大学教育的不断加深,原有的机械的管理方式与企业的发展模式显然不适合新时代的经营要求。新时代需要同以往完全不同,更加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而站在原有管理模式与更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模式之间要如何过度,这里在日本的管理模式给出了答案。

 

 

日本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创立的“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等日本企业的管理制度,让许许多多的员工在企业找到了归属感,愿意为公司的前途命运奋斗。将以往的机械式的管理方式用更加具有“人情味”的管理方式来取代,将员工和企业捆绑在一起,企业对于员工具有永远雇佣的义务,而员工对于企业有尽心尽力的责任。

 

同时和这样的雇佣制度配套的是,利他主义的经营理念,松下幸之助以社会大众为企业发展和考虑的前提,认为推动社会进步才是最基本的经营秘诀。

 

同时,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是将企业当成宗教来经营的,企业如同宗教,其主要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社会创造一种除贫造富度众生的事业,让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单单是企业的责任,更加是社会的要求。

 

但是经济学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理性人,会用理性的方式思考问题,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决定。松下幸之助也是这样的,松下幸之助曾经直言不讳说:“赚钱是企业的使命,商人的目的就是赢利”。但他同时又说过,“担负起贡献社会的责任是经营事业的第一要件”。

 


粗浅来看,以上的关于日本企业的经营理念是相互矛盾的,事实上,这正是新时代企业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的一种妥协,只有在新时代将这两种主意达到平衡,在实现社会义务与获得利益并用的同步进行,才真正的可以成为业界的常青树。事实上,松下幸之助的经营理念的确换来的是他想要的“宗教”模式,这么多年过去了,尽管松下幸之助已经不在了,但是他创造的经营理念,留下的松下电器已经成为了国际性的跨国公司。

 

在企业用人方面也是这样的道理,对于企业来说,要平衡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而雇佣工人同样也需要平衡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利己主义是每一个理性人必然会考虑的问题,雇佣工人和企业都会具有利己性。而利他主义则是企业要做的妥协,与员工归属感的培养。


 

而增加归属感也是现在有许多企业愿意让员工拥有股份的一个原因,让员工,尤其是拥有高学历的成员拥有主人翁意识,可以“安抚人心”,有效的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增加企业的凝聚力。

 

从当年的“最后一小时”到现在的主人翁意识的管理经营模式,代表的不仅仅是观念的转变,更是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