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存(活)指南
2019-02-13 07:42

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存(活)指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 六一命二五心的。原文标题为《做二休五:我不想和这个世界发生太多钱的关系》


凌晨三点,主页君的朋友圈总是特别热闹。


有从睡梦中惊醒的朋友在讲自己刚刚做的一个梦:



还有一些朋友,一直扮演着情绪稳定的成年人,到了深夜,突然感慨人间不值得:



值得期待的是海外时差党的活跃,总让人有种时间还早的错觉……


最后剩下的,就是那些要工作到凌晨的人,什么也不想说,凭借着强大的共情能力,给上述三拨人点个赞之后沉沉睡去。第二天,早起,上班,下班,点赞,一切照旧。


在现代都市,白领上班族是一个广大群体,而这个群体越发有着“社畜”的面貌:一天到晚忙到死,同事全都不给力,工资也挣不了几个钱,房租就耗掉一大半,自己得到的只有天天加班,有没有命挣不知道,一定没命花……所以大家用物欲安慰自己,住好吃好,生活尽力维持光鲜,哪怕月光、借贷,以此抚平心灵创伤。


尽管如此,大多数人坚信,这样下去,自己总有一天也能实现经济自由。按照大原扁里的话来说:有钱才有自由,这也未免太不自由了!人类在还没有钱、更没有所谓“工作”的时代,难道就不活着了吗?


日本青年大原扁里怀疑这一切。


图片来源:一条视频


高中毕业后,他因为思考应该继续上大学还是工作,错过了大学入学申请,索性茧居三年。曾独自出国旅游,短暂当过书店店员、商超工人、零件工厂员工。


经历了每天工作12小时、假日都得加班的日子之后,他突然领悟有薪水、没品质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于是毅然决定——隐居。


睡到自然醒,想吃就吃,一边啜饮着茶水,一边斗志高昂地想着今天要做些什么,无拘无束,自由痛快。不再想着什么时候能退休和实现财务自由。即便自己只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并且与时代潮流格格不入,没有中彩票和巨额遗产可以继承的运气,也可以走向隐居生活,找到每天开心度日的方法。


大原扁里就这样过起了大隐隐于市的做二休五人生,享受随心所欲的独处时光。目前已经迈入隐居的第九年。


在新书《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他分享自己的“隐居指南”,为我们在社会这条河流中挣扎着的肉体与灵魂,提供另一种可能。


如果工作两天,休息五天,我们是否能够过得更幸福一点?


step 1 


社畜自救,先让自己闲下来


隐约知道老板给自己画了个大饼,但还是不愿放弃财务自由的妄想。把家搬到公司附近,一周工作六天,剩下可怜的一天时间累得只能瘫在家里睡觉,刚毕业时的那些理想抱负都变成了中二期的喃喃自语。每月拿出收入中的一大块来支付房租,剩下的金钱,也在过劳带来的疲惫感中不知怎么地就花完了。更可怕的是,身边的人都已经习以为常,而你也开始渐渐认为这一切并没有什么。


“加班是为了KPI,补贴是不可能补贴的。”


“工作12 小时?这很正常啊。”


“996当然是标配。”


待在不正常的地方久了,就会觉得那很正常。这个时代的年轻人,在这样的“正常”气氛中正不知不觉变成社会的燃料,烧掉自己,帮房东和老板换取自由。而我们都还以为这就是年轻人应该有的生活。


《奇葩说》


大原扁理对此深有体会,选择隐居,做二休五,就是他反抗这种谎言、争取年轻人自由生活的过程。书中也记录了他对谎言与自由的思考:


“有钱才自由,这是你们资本主义的自由!”


那些说着“一天不就是应该工作12小时吗”的人;那些用加班累到昏迷,差点跌落地铁轨道这种事作为炫耀性谈资的人;以及我们所处的,灌输这种一将功成万骨枯价值观的社会,才是不正常!


但是作者也充分认识到,这世界不存在钱多事少、甚至钱多事合理的好事。市面上流传的“每周工作14小时就够了”的书,更是贩卖幻想;真相往往都是钱少事多,即


钱÷事 = 极低数值


既然“钱多事少”不可能,“钱多事多”未必做得到或者吃得消,那要给这个算式实现这个较高比值,“钱少、事更少”无疑更为可行。


也就是说,如果要从这样的恶性循环里挣脱,首要的就是放弃努力工作一定会带来“自由”的幻想。当你发现自己越忙碌越贫穷时,让自己闲下来可能是跳出这个怪圈的办法。


不可否认,许多刚毕业的年轻人渴望奋斗,所以会优先选择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作为自己的起点。老家的生活安逸闲适,但总觉得少了那么一点趣味。都市无望,但老家无趣,夹在这种两难之间的年轻人有没有别的可能?


从起点开始“后退”,在都市做二休五,找一份清闲的工作享受生活怎么样?


听起来像是在开玩笑,但扁理正是以这样的思路成功在东京隐居6年、每周只工作2天,年收入不足100万日元(约6万元人民币),还能存下钱,而现在,他已经开始在台北郊区过着自己的隐居生活。扁里君偶尔还是会上班,也并非住在远离人烟的深山里。但如果要跟传统印象中的隐居归为同类,总觉得有点勉强。所以,他把这种隐居称为“21世纪版的都市型隐居”。


在《做二休五:钱少事少的都市生活指南》里,他为这样的生活设置了几个条件:


・租一间在郊区的便宜小公寓


・一星期只工作两天


・不带给别人麻烦


・朋友都是精挑细选过的所以很少


・没有手机


・也没有电视


・剔除无意义社交


・偶尔会有进城的小奢侈


・基本上没有欲望


・不坚持己见


・但坚持跟现代社会保持一点距离


・最后是要热爱和享受自己的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选择“做二休五”是为了逃离消费主义时代,为了不让自己的生活淹没在金钱之下,不让自己的时间被资本占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做二休五”之后的人生就是惨无人道的苦修。所以在体验到这种生活方式的精华所在之外,随之而来的,也有一些现实问题:


如何在低收入的情况下保持衣着时尚和正常社交?食物和出行方面要做出怎样的妥协?闲下来之后怎样发掘生活乐趣,应对偶尔的工作压力?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剧照


step 2


突破常规,追求合适自己的生活态度


Tips1:有了手机就可以被随便打扰,那干脆不用手机怎么样?


用过钉钉这一款工作软件的人都会知道,“时刻保持联系”是一种怎样的暴政。微信改版的时候,有一位用户微博留言程序员说希望可以添加“显示已读”的功能,当他被程序员拒绝之后,大部分网友都松了一口气。






事实是,当我们需要跟微信通讯录的成百上千人保持联系时,我们可能已经失去了跟自己保持联系的能力。


高中毕业之后,扁里发现本来就不怎么会响的手机,现在“跟死掉一样完全静悄悄了”。明明没有使用,只是因为有手机就得要缴钱,这是一件很诡异的事,而且很浪费钱。于是他顺水推舟地解除了手机套餐,在高中毕业数个月后,他身边就只剩下几个要好的朋友了。


“老实说,这样真的非常轻松。只不过因为手机没了,这些不必要的人就自动离开了,完全不用我拜托他们耶。人一旦有了手机,就算是晚上,好像也可以不用顾虑对方是否方便接电话,想打就打。这也是我对手机没什么好感的理由之一。只不过是没有手机,原本随时随地都会堂而皇之找上门的人就消失了,从精神健康方面来看,再也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了。”


Tips2:需要远离的“急性黑白症候群综合征”人群


“对于当下就要立刻得到结果的人,我称之为‘急性黑白症候群综合征’,这种人非常多,如果跟他们靠太近会很麻烦,而且很累人。”


很多时候我们就像扁里描述的自己一样,不会阐述个人意见,觉得怎么样都是可以的,看到很多事情都很随便,但偏偏遇上了一个一定要分出个是非对错的人,结果就是两个人都很疲惫。


这并不是谁的错,只是因为“这长远的人生,我尽可能地想要不感疲惫、持久地走下去”,所以当他们身上散发着那种我们不愿靠近的气场时,与其顾忌颜面地做着不知所谓的社交,不如趁早远离更为轻松。


更何况,即使是在好莱坞的电影里,都不乏那种处在灰色地带的英雄,现实中那种非黑即白的事物就更难看到了。


“就算别人评论自己做的是对或错,若是我能想着‘又来了’然后轻松看待,那就太好了。这跟接受又有点不同,感觉是从远方眺望的样子。如果是看见高官在追究弊案责任时暧昧响应,我当然会生气,但如果暧昧不是用在坏的地方,是很轻松的。”


《林中小屋》剧照


Tips3:“如果只会照着别人的话去做,结果把自己的人生搞砸了,能对你负责吗?”


对于像扁里这样只靠打工糊口、还去国外闲晃的人来说,故乡是不会有多亲切的。在随性地环游世界一周之后,他见到了地球上各式各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回来之后,首先浮现眼前的是自己那个从没有什么变化的老家。这在中国似乎是个很神奇的事情,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即使是老家,也在发生着各种变化。


但仔细想想:高中毕业之后要读个好大学;大学毕业后务必要成为公司正职员工,避免毕业即失业的情况;三年之后要结婚生子,必要情况下会有各种相亲饭局的安排;夫妻两人共同维护好家庭,抚养下一代走上相同的道路……


其实,也没什么变化。


但当我们能接受“无欲则刚”这种可能时,就会发现“眼界无穷世界宽”:社畜在疾风骤雨中挤地铁,“我”却可以牙斋卧听百种自然之声;别人为了应酬疲于奔命,我却可以道不同不相为谋,朋友很少,但都是知交,没有虚与委蛇和违心委屈。摧毁那些浮华纷乱,得到的是和世界以及和自己更为真实有效的连接。


钱发明出来,润滑着整个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粗暴地说,挣多少钱,就是和世界发生多少关系。


在这样的消费资本主义时代,我们忽略了,人呢,其实并不需要和世界发生一万块钱的关系,然后4000块交房租,2000块吃饭应酬,用度一两千,还要雇人做家政,每周工作70+小时,忍受傻X同事/变态老板/神经病客户/混圈子时候聒噪的意见领袖,再用剩下的一两千块抚平心灵创伤,还不一定够。而可以一个月只要4000块,1500租房,500吃饭,很少的其他用度,每周只工作16小时,不用交所得税,用自己的创意做家政、煮饭,还可以兴致所至地读书、看视频、存钱、养生,不给社会和别人添麻烦。这就是真正的“佛系”:清心见性,意志强大。


《我们无法成为野兽》剧照


像扁里那样的所作所为,绝对是大家眼中的异类。在小镇笼罩着“你这家伙真奇怪”的气氛下,他生活得十分难受。“若是为了定居而要我同化成跟他们一样,是有点办不到,所以我想在可能的范围内尽量离开这里。”


最后他决定搬去“看似最有趣的”东京生活。回首来时路,当他想要做什么时,是完全不会在乎目的或结果的,“硬要说的话,目的只有‘想做那件事’,至于结果,能达成也好,不能也罢。这就是我的态度。”


step 3


贫穷激发想象力,自制实用吃草指南


“是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说这样话的人想象力确实不够丰富。


当大多数人都在追求更高的工资,更奢侈的生活,把工作当做自己人生的全部时,他们理所当然地会为自己找一个理由。但很多时候,只需要维持基础的生活成本,我们会对生活中的一切有更多的想象和利用方法。


豆瓣小组“抠门女性联合会”、“抠门男性联合会”


薪水降下来之后,扁理需要缩减饮食支出,为此他制定了几种简单实用的日常饮食方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环境,挖掘烹煮野草,过上健康美味的野草生活。贫穷不是缺乏想象力的借口,“富裕”可能也在限制你的想象力。 


图片来源于一条


・金针花料理方法


去皮。用刀子或指甲划出切口后,就很容易剥开。


削完皮后,用厨房剪刀剪成约通心粉的长度。


略微汆烫。呈浅绿色时马上起锅,浸泡于水中。


于水中静置一晚,之后以流水冲洗。


放置一晚,如果咬下去完全没有酸味,就可以用芝麻油拌炒,


还可加入自己喜欢的调味料,如酒、味醂、酱油、砂糖等。


图片来源于一条


・银杏料理方法


略微清洗,去掉泥土,跟水一起放进密封袋内(为了不让气味外泄,建议用两层或三层封起来)


放置约一周,等果实变软后,隔着密封袋用手指捏住果实,把种子压出来。


放入平底锅,用小火干煎至种子没有水分(但仍尽量以自然风干为佳)


将想吃的量放进信封里,用微波炉加热。过热的话会黑掉不能吃,所以约两三个种子破裂时就可以取出了。用钳子夹破后食用。


当然,这只是一种性情的人遇到一种特定机缘。凡事自有缘法,“我”觉得世界强求我舍命工作很不可取,那“我”自然也不会强求别人突然顿悟,过半隐居生活,甚至什么“和平灭绝”之类的。但是红尘吧,真的值得去看破,至少值得来想想“看破”这种可能。如果你也厌倦工作,但是却深陷现代物欲之中,不妨转个身来想想:走遍世界各地,无论哪里的天空都是蓝色的,晚上一到月亮就会出来,在月光下一定有人居住。


图片来源:一条视频


《做二休五》这本书探索了一种不用赚太多钱似乎也可以生活无虞的方法。负担不起市中心的房子,没关系,可以租郊区的。不能经常去饭店吃饭,没关系,可以自己动手做。嫌理发又贵又烦人,没关系,自己给自己理发,不仅发型稳定,也不用忍受推销办卡买产品。加班多到想辞职,退一步,换一份低强度的工作,砍掉不必要的欲望,清理掉消费社会的浮华和诱惑后,自己与世界、与他人、与自己的连结反而更真切、更坚实、更鲜活。


这本书是扁理对于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思考,也记录了他从过劳边缘徘徊一步跨越到做二休五的快乐人生的过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理想国imaginist(ID:lixiangguo2013),作者: 六一命二五心的。原文标题为《做二休五:我不想和这个世界发生太多钱的关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