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为什么可以住在小镇上?
2019-02-15 08:52

作家为什么可以住在小镇上?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


只有大城市才会有成功?


前天写的那篇《你的未来就在周边五个街区里》,核心观点是地理位置决定人的未来,只有大城市才会有成功,后来有人反驳说,说你看大作家刘慈欣就住在山西阳泉一个叫做娘子关发电厂的山旮旯里写出了《三体》。


据说发电厂关停之后,刘慈欣也只是搬到阳泉,连省会太原都不去,他为什么可以超越平凡的地理位置成为杰出人士?


《三体》这本小说我正在看,构思之宏伟和奇特,令人叹为观止,实在想不到这是一个生活经验主要来自山沟沟的人写出来的。


这当然还不是孤例,高晓松也说过,很多伟大的文学都出自小镇。比如刘慈欣的偶像、另一位伟大的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斯里兰卡海边的一个小镇上。


在国内,这种现象就更为普遍了,中国主流文坛一直被乡土文学霸占,城市文学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可与之匹敌,想来想去也就王安忆还算一个吧?在文学的纬度上,乡镇生活经验似乎比城市生活经验更高级。


超越平凡的地理位置


莫言就曾长期生活在家乡山东高密,高密的生活经验几乎成为莫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素材。


作家毕飞宇说过,能把小镇写好,标志着一个作家的成熟。


“为什么?因为小镇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地方,也是社会关系最复杂的地方。比如大都市2000万人,可这2000万人里到底有几个人和你有关系呢?一栋楼你都不认识几个人。而一个小镇,有可能是两万人或者是三万人,这些人对于小镇上的人来讲,你差不多是每个人都认识的,这里面社会关系复杂的程度,你不去写,你是很难去想象的。”


“上海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你们千万别以为上海是世界上最大的地方,和那些镇比起来,它反而小,很多人都是你的背景,都是你的眼中之物,它和你的日常生活一点关系没有,但小镇很难写。”


想想也是,今天这个时代,大城市的人际关系大多是浮光掠影的,大家好像都崇尚“弱联系”,对“强联系”并不热衷。一个作家要想观察复杂的人性和极致的情感,最佳的选择不是城市,而是人际关系稳定的小城镇。


当然,这只是一种想当然的解释,刘慈欣自己也不认同他的创作和其地理位置有什么直接的因果联系,而且反例也很容易找,放眼全球,大城市同样也诞生了很多伟大的文学和学术,比如巴黎、纽约、伦敦等等。


所以,更靠谱的解释应是作家是一种特殊的工作,这个行业对地理位置的要求不高,无论是大城市还是小镇,都有机会冒出伟大的文学。


我常常把人类的工作方式分为四个类别。第一类是和大自然打交道,比如农民和矿工。第二类是和工具打交道,比如泥瓦匠、木匠、程序员等手艺人。第三类是和他人打交道,比如公务员、销售员、电影和金融从业者。第四类是和自己打交道,比如作家、画家、哲学家。


第一类工作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最高,比如农民必须靠近农田,矿工必须靠近矿区。第二类工作对地理位置的要求要低一些,但不能和城市太远,要不然没人给他们派活。第三类工作需要和人打交道,必须在城市里生存,而像电影、金融这些高端服务业,还只有大城市才能干,小城市都没有这种产业。


第四类工作一般是艺术家,其对地理位置的要求最低,因为他们的工作对象是自己,使劲压榨自己的灵感和创意就好,这个事儿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可以干,有时候城市越小、地方越偏,反而越能沉下心来压榨自己。


当然,作家如果要成功、要赚钱,还是得去到大城市,只有大城市才有出版社、营销公司和沙龙讲座。就像刘慈欣,写作可以在山西阳泉,但是拍摄《流浪地球》就只能到北京,因为只有北京才能找到拍电影的各种资源。


所以,即使是作家这种特殊行业,小镇再好也只是创作素材和生产车间,真正要成功变现,还是得去大城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