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笔超十亿的融资13起,生物制药或成 2018 黑马?
2019-02-19 16:00

单笔超十亿的融资13起,生物制药或成 2018 黑马?


作者:IT桔子(itjuzi52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院诊疗水平的要求逐渐增加,大病小病非三甲医院不可,看病难的社会问题随之而来。三甲医院的专家号,往往需要早起排队等待数小时甚至数天,人们渴望求诊能变得更加便捷。


一、 互联网医疗



伴随着中国第四次创业潮的来临,以寻医诊疗平台为代表的互联网医疗在国内快速兴起。


互联网医疗平台经过了几年的发展,逐渐走向成熟。2018 年 5 月 4 日,平安好医生成功在港股上市,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在更早的 3 月底,健康 160(宁远科技,原名就医 160)也宣布拟从新三板摘牌,计划 2019 年启动 IPO。


不过,互联网医疗平台本身则出现了一些问题,其商业模式与变现能力一直受到质疑。所以,这些平台也先后发展了保险业务、发展 B 端、线下诊所等一系列完善供应链、构建互联网医疗生态以形成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平安好医生 2018 年的新动作则值得关注,2018 年 10 月平安健康(检测)中心之武汉中心正式开业。当天,平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平安好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方蔚豪表示,未来 5 年,平安租赁计划投资 300 亿,在全国范围建立 1000 家平安健康(检测)中心。医疗信息化系统也是平安集团、微医等等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发展重点。


医疗上云最近几年比较频繁的被别人提起,但由于早期云计算的市场教育并不像如今这样相对上更加完善,同时患者数据的高隐私性以及长时间积累的行政数据泄露风险都造成医院对于医疗上云持消极态度。


2015-2018 的三年间,「互联网+」与大数据的发展倒逼传统行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从医院本身来看,其原有 IT 基础架构也逐渐出现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医院所产生的海量数据极速增加,影响了数据读取效率,在数据中心运维成本上也造成了极大的消耗。


而医疗海量大数据具有极高的潜在价值,医疗大数据分析可以为临床科研、精准医疗、药物研发乃至医院的精细化运营带来极大的推进,这就需要云计算参与其中。


从云服务商角度来看,同医疗信息化服务商三年的探索与磨合,医疗云相关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灾备能力及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在云上也开发了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一系列行业应用。云服务商在完善服务增加新的变现点的同时,也激发了传统医疗拥抱新兴技术的兴趣。


在医疗行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起到关键性推进作用的还是政府。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与浪费促使我国在医疗领域的改革更加频繁,分级诊疗也成为了我国近两年医改的关键突破点。


而推进分级诊疗的关键一环在于信息互通,这对医院信息化由单中心架构到中心向多院区辐射的转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医疗上云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案。



对于政府而言,基于云计算技术架构的区域医疗信息系统除了能够开展分级诊疗、远程问诊、健康管理等工作之外,区域医疗信息共享还可以加大医保控费力度,为医保治理减轻压力。


所以 2018 年医疗上云的市场教育更加成熟、需求大幅增加,云服务商的参与度也逐渐增强,2018 年诸如阿里云、腾讯云、金山云等都相继发布了一系列新版解决方案。


二、AI 医疗


AI 医疗是解决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一大利器,受到 AI 热潮的推进,我国 AI 医疗产品逐渐壮大,功能不断完善。因为影像数据的标准性以及规模可观的数据量支撑,用 AI 辅助影像诊断成为了影像诊断的发展趋势,该技术可以提升影像科医生工作效率,同时也能将更高水准的诊断能力下沉至医疗欠发达地区。


2018 年,“AI+影像”概念仍是 AI 医疗中 C 位,共发生 29 起融资事件,占 AI 医疗全部的 60%。政策是 AI 影像的最不确定性之所在,不过,2018 年年末,国家三类 AI 医疗器械申报流程的流出让该领域迎来利好。



如果问 2018 年 AI 医疗领域有什么新的热点,那无疑就是“AI+药物研发”,这一领域已经成为了新的宠儿。据有关数据表明,药物研发各个阶段成本均翻了一番多。而在 40 年间,人体试验前的研发成本上涨了 10 倍,临床研发成本上涨了 21 倍,总成本上涨了 14 倍。


虽说各大药企销售额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提升,但远远达不到研发成本的增长速度,这也直接导致药物投资回报率的降低。另外,药物开发难度逐年增加,发现药物新分子本体的难度越来越大, 这意味着制药公司想要研发新药需要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


所以从 2016 年以来,强生、辉瑞、默沙东等等国外知名制药巨头都纷纷与 AI 公司合作尝试用 AI 提升新药研发效率。前两年,我国 AI 辅助药物研发的公司相对较少,鲜有融资事件发生。随着相关创业公司的增加,2018 有关融资事件迎来小高峰。


2018 年 5 月以来,真格基金、青松基金和英诺天使基金等多家早期投资机构开始对该领域国内早期项目进行了投资,深度智耀、智药科技、亿药科技 3 家公司获得了数百到数千万不等的投资金额。另外,例如云势软件这种之前做医药营销 SaaS 服务的公司也加入到 AI 辅助新药发现的行列。


另外,2018 年,可穿戴设备与 AI 结合成为了一种新的潮流。2015 年以来,可穿戴设备迎来了发展浪潮,尤其是众多手环厂商也拔地而起,但大家的功能实际上却是差不多的,行业出现同质化,所以手环厂商选择更多生理维度进行突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 ECG 心电监测。


国外苹果、谷歌都开发了 ECG 监测产品,国内也不例外,比如华米科技 2018 年 9 月发布的新品当中也包含此功能,并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生理维度的分析。



三、生物技术与制药


自我国鼓励自主研发创新药研发以来已有十年的时间,在这十年的时间里我国生物制药也从仿制逐渐转向自主创新,迎来成果爆发期,同时生物制药在国内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未来盈利能力可期,因此近几年来资本对生物制药的关注度不断提升。


其中尤为肿瘤免疫疗法最受关注,2018 年中国生物制药领域融资过 10 亿元的融资事件共 13 起,而其中肿瘤免疫疗法便有 6 个。



其中 PD-1 因为其药效显著,2015 年以来成为了肿瘤免疫疗法最热方向,2018 年例如信达生物、百济神州等 PD-1 药物研发商相继上市,研发 PD-1 药物的初创公司逐渐增加,这虽然代表着我国生物制药研究转化的增强,但也代表着该领域未来可能形成堰塞湖。


肿瘤免疫疗法概念中,CAR-T 疗法自 2017 年第三季度以来急剧升温。


2017 年 8 月 31 日,美国生物技术公司诺华宣布,美国 FDA 已经批准其 CAR-T 药物 Kymriah 用于治疗 25 岁以下复发性或难治性的 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这是人类历史上批准的首款 CAR-T 疗法。


临床试验显示:接受 Kymriah 治疗三个月后,高达 83% 的白血病患者得以缓解。在诺华 CAR-T 获批上市后的第三个月,国家药监局相继申报受理了大概 15 个 CAR-T 细胞疗法临床申请,金斯瑞、药明巨诺等厂商产品在 2018 年相继获批进入临床。


但是国外上市的 CAR-T 疗法出现了销量不及预期的情况,一来价格昂贵,患者难以承受,二来覆盖面较窄,现有具有治疗价值的 CAR-T 疗法一般只能治疗部分罕见病,市场规模有限,结合中国国情以及 CAR-T 疗法申报扎堆的问题,未来该疗法的商业价值可能会不及预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