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春风似剪刀
2019-02-19 21:07

二月春风似剪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


你经历过……半夜时分的饥饿吗?


本以为抗一抗就过去了,可是那种让人抓耳挠腮、无法忍受的饿只会愈演愈烈。如果不立刻去冰箱里搜刮点吃的,就好像要活不下去了。


这时候的人,不管找到的是什么吃的,都会觉得特别香。


现在的资本市场就像是一个半夜时分被饿急了的人。


去年底外出路演的时候,市场还是一片哀鸿遍野。所有人都很悲观,对大国关系悲观,对经济前景悲观,对盈利预期悲观。因此就算去年的收成如此之差,大家还是忍耐着,拿着尽可能多的现金在场外默默等待。


这些迫切渴望赚一点收益去交差的投资者,其实需要的只是一个资金面甚至是技术面的契机。在蜂拥入场时,他们并不会理睬基本面是否还处在至暗时刻。


纵观这段时间气势如虹的资本市场,其实说不上有什么特别明显的主线逻辑。


宽松政策超预期吗?确实超预期。


但能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带领企业走出一个新的盈利周期吗?


想什么呢?


外资在流入吗?的确在流入。


可来自海外的增量资金足以支撑一个牛市吗?


想什么呢?


无论是受益于政策的周期板块,还是号称外资在扫货的消费股,又或者是横空出世的柔性屏概念,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这些都是万万不能指望落地到业绩上的。


不过,那又如何?


就像一个饿急的人,吃到一口算一口,能赶紧把去年的亏损坑填上才是王道。


现在喊牛市的人还不多,可看看小盘股和概念股的癫狂,以及创业板放出的天量,分明是一副疯牛的景象。


春风一吹想起谁,或许最容易想起的,便是前证监会主席的那句“春天已经不远了”吧。


1


一月信贷数据一出,市场上众说纷纭。


有爆款文章说现在像2013年的(同样的天量信贷,但不会出现年中“钱荒”),有TMT首席说像2009年的(放水+政策面明显宽松),周末又有卖方跳出来说像2005年(五大领先指标里只有社融数据改善,因此是熊末牛初切换年)


而我关心的是,人家美国一说历史对比都是和90年代互联网泡沫、70年代石油危机甚至30年代大萧条比,中国怎么比来比去就是最近这十几年呢?


如果说这是因为中国能拿来对比的市场经济年份还太少,那这么短时间内,历史就再次重复的几率又有多大呢?


毕竟2013年中美领导人还在庄园把酒言欢,2009年居民消费占GDP份额才30%,而至于2005年,中国的房地产行业甚至还没有成为经济支柱。


在各种大背景大环境都不可同日而语的情况下,单从一两个指标的相似就说2019年像20xx年,这不是在刻舟求剑吗?


这一轮吃饭行情的理由很简单,其实就是风险溢价下降带来的估值修复,这并没有什么好避讳的。


从短期来看,中国的股市从来就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情绪的宣泄器。这与投资者的结构有关,更与市场运行的机制有关。


没有做空,很少退市,只有涨跌停板。所以情绪来了就疯狂炒,市场不好就拼命跑。


而为什么情绪会在今年初开始好转呢?我猜,是因为利好政策的堆积开始从“量变”到了“质变”。


连老外投资者都知道,在中国投资,更重要的不是看监管层在说什么,而是要看他们在做什么。


之前政府对资本市场的“抚慰”都只是口头说说,所以投资者无动于衷,可时至今日,市场猛然发现,政府默默在做的很多事情其实更“刺激”。


货币和信用宽松是明确的,财政刺激加码也是明确的;去杠杆变成稳杠杆是实锤的,想方设法为资本市场引入外资也是实锤的;中美即将达成协议是很可能的,房地产政策开始松动也是很可能的。


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干!


2


饿得眼冒金星时上桌扒几口饭是人之常情,但也别忘了看看窗外——现在,可还是半夜时分。


从微观的企业盈利面来看,拐头向下才刚刚开始。


譬如比起GDP,更能反映制造业经济活动的彭博克强指数,在经历了15~17年的持续回升后,18年中旬以来重归疲软,并在去年底与进口增长以及工业产出一起进入了收缩区间。


由于这一指数中包括了发电量、铁路运输量和中长期贷款发放量等等中国经济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更能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现状。


 来源:BCA Research


这一下行趋势也体现在了反映企业信心的PMI指标上。


财新制造业PMI在1月份下跌到了48.3,为2016年2月以来的最低纪录。如果抛开抢出口而略有增长的海外新增业务量来看,国内需求的低迷程度其实比看起来更加严重。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经济和互联网企业也没有好过很多。


互联网巨头们的裁员已经从百般掩饰走向了正大光明——滴滴就明确的说自己要裁员20%,并没有再用结构优化来找借口。


要知道,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裁员一定是万不得已才会采取的下下策——这一招既伤人心,也影响下一个周期的发展潜力。更不要说,滴滴还是一个没有“上岸成功”的独角兽。


上个月,万事达卡财新BBD新经济指数降到了近20个月以来的最低,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资本投入的下降”。


换句话说,企业和资金都不想再玩了。


3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消费需求的断崖式下跌是无法回避的原因。


和09年居民消费仅占GDP 30%,因此“四万亿计划”可以一把拯救经济不同,现如今居民消费早已占据了GDP的半壁江山甚至更多。


在出口哑火,投资空间有限的当下,消费的活跃程度直接决定了很多企业的生死存亡。


然而近期越来越多的迹象在表明,消费真的要进入下行周期了。


2018年是中国汽车销量历史上首次绝对数量下滑的年份,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时都未曾发生的事情。而到了今年一月份,这一局面非但没有改善,反而加速下行。



除此之外,春节作为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消费假期,本来是大量消费类企业眼巴巴瞅着的大日子。然而今年的消费品零售增速,也首次降到了个位数。



消费意愿下滑的背后,是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前所未有的悲观。


根据天风证券对2000余份回乡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参与者对收入的预期明显下调,预计今年收入会上升的人数从2018年的80%直线下滑到50%。尤其是在年收入20万以上的高收入人群中,这一趋势更加明显。


而与此同时,人们身上的房贷压力和短期贷款压力却持续攀升。两相对比之下,消费意愿不下滑才怪。


企业的各种裁员冻薪行为会影响到居民的当期收入和未来预期,而居民对收入预期的下调又会影响到其消费行为,可消费意愿的下滑反过来又会让企业更加举步维艰——这一恶性循环一旦形成,想要打破并不容易。


别忘了,收入一直在蓬勃增长的中国人,还几乎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4


我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观主义者,我也相信中国经济会在历经周折后浴火重生。


然而在当下的这一股春风中,我能感受到的就只有风险情绪的躁动。


或许我们应当期待像2009年的美国一样,依靠资本市场的牛市将陷入泥沼的实体经济拉出坑来。但在这一切真的发生之前,还是保持一份理性和谨慎为佳。


二月春风似剪刀,但它可不一定是那副修剪柳树的剪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ID:the_great_time),作者:大卫翁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