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粤港澳大湾区11城的功能定位
2019-02-20 08:07

说说粤港澳大湾区11城的功能定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城市战争(ID:sunbushu123),作者:孙不熟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发布,各媒体的解读已经很多,我就简单说说各个城市的总体定位,其他内容有空再聊。


首先,《规划》明确提出大湾区是四核结构也就是大湾区同时存在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个中心城市,以及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个极点。这是大湾区最根本的空间布局,表明大湾区不存在一个像长三角那样占绝对引领地位的龙头城市。


国际上的其他三大湾区,只有旧金山湾区(硅谷)是这样的空间结构,纽约湾和东京湾都是单核结构,其海湾地带其实没多少值钱的东西。事实上,在英语世界中,湾区(Bay area)也常常特指旧金山湾区,而没有纽约湾和东京湾什么事儿。


下面分别聊聊各个城市的功能地位,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


《规划》对香港的定位是最高也是最全面的,既有“国际金融、航运、贸易和国际航空枢纽”这样高大全的总体性表述,也有“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等含金量颇高的具体利好,亦有“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再工业化”等针对性极强的愿景描述。


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及风险管理中心功能,推动金融、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创新及科技事业,培育新兴产业,建设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国际大都会。


此外还有“鼓励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依法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等面向民生的普惠政策,可谓面面俱到、细致入微。


如此高大全的功能定位,印象中只有上海可与之媲美。上海2035总体规划的表述是“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北京的功能定位被集中表述为“四个中心”,即“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相比上海和香港,其经济功能被明显淡化了。


一句话,通读整个大湾区规划,无论是看宏观的功能定位,还是微观的惠民政策,香港的收获最大,展现了内地特别是广东对香港的开放胸怀。


广州的定位表述比香港要简化一些,但相比广州市的新总规,《规划》还是增添了“综合性门户城市”“科技教育文化中心”两个新表述。


广州——充分发挥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引领作用,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


我认为,“综合性门户城市”是对广州城市属性的一次本质性提炼,表明广州在大湾区所承担的绝不仅仅是经济中心或者交通枢纽等一两个单项功能,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交通、科技、文化、教育、医疗、国际交往等几乎所有重要领域。在湾区城市中,广州的城市功能堪称齐全。


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单独列出,则表明广州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三项比较优势,国家也大力认可和支持广州培育提升这方面的功能。当然,一个小小的不足是没有把广州在医疗上的优势列入,更理想的表述应该是“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


细读规划,给广州最实际的支持可能体现在金融方面。在描绘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一章中,《规划》对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的金融分别给出了定位。关于广州的表述是“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建设产权、大宗商品区域交易中心,提升国际化水平”。


看上去虽然没有“香港国际金融中心”那么高大上,而且还加了“区域”这个限定词,但给出的方向最为具体,可操作性强,私募股权、产权交易、大宗商品都有提及。特别是后面还着重提到“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关键词是“期货交易所”,这是广州梦寐以求的东西,虽然品种还很单一,但总算有了个开头,可以视为一次鼓舞。


另外一个亮点是,规划在提及南沙功能定位时有这样一句话,“研究探索在广东自贸试验区内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服务大湾区建设发展”,关键词是“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这个还是蛮有想像空间的。


所以,强调“综合性门户城市”定位,突出“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功能,摘得“期交所”和“大湾区银行”两个可能性颇高的蛋糕,广州的获得感还是不错的。另外,此前被写到新总规的“国际交往中心”这个表述暂时没有看到。


对深圳的定位表述是比较保守的,既回避了和香港、广州的竞争性表述,也没有特别新的提法。


主要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这个表述虽然是此前深圳总体规划里就有的,但荣誉度是很高的,因为我印象中只有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在总规里有过此类表述。


另一个关键词是“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看上去虽然没有上海和香港那么高大全,但是锋芒毕露、剑指硅谷,这也是深圳在整个大湾区最大的比较优势。


深圳——发挥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努力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创新创意之都。


当然,很多人注意到,深圳此次最大的一个亮点是交通地位的提升,在提及航运、机场、铁路等交通时,深圳罕见地和广州并列在一起,给人“广深双枢纽”的感觉。


提升广州和深圳机场国际枢纽竞争力……加快广州—深圳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增强广州、深圳国际航运综合服务功能……


当然,对比其他城市群的交通规划,“双枢纽”也算不上什么新提法。根据“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全国城镇体系布局,国家已提出要重点打造“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四个国际综合交通枢纽。


再说一说金融,金融是深圳的一项传统优势,也是事实上的内地第三大全国性金融中心。但估计是考虑到香港珠玉在前,规划对深圳的金融定位很克制,很多地方都是一笔带过甚至直接回避,既没有说“国际金融中心”,也没有说“区域金融中心”。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总体定位低调,并不意味着没有实际利好。在后面的“特色金融”章节,《规划》明确提出“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应该说这是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支持了。此外,《规划》在对前海新区的功能描述中,也有诸多实打实的政策支持。


《规划》对澳门的表述还是很多的,全文大约有90处提到了澳门,仅次于香港,最大的亮点是将其拔高到和香港、广州、深圳等量齐观的规划定位,位列大湾区四个核心城市之一。


优化提升中心城市。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继续发挥比较优势做优做强,增强对周边区域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澳门的人口大约60万,GDP大约3100亿元,经济总量居湾区第8名,高于江门、珠海和肇庆,但人均GDP高居第一。


总体定位方面,最大的关键词是“世界旅游休闲中心”,这是澳门的传统优势,理应继续做大做强,但规划同样提出了“促进经济多元发展”的期待。


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促进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打造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


《规划》提及珠海大约19次,仅次于港澳广深,最大的亮点是将其列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大极点之一。


在19次提及中,其中有7次是因为横琴,印象比较深的是三点:一是支持港澳银行、保险机构在横琴设立经营机构;二是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三是建立港澳创业就业试验区。


其他印象比较深的是,有两次和机场有关联,分别提及了民用机场和通用航空,一次和能源(国家煤炭储备基地)有关,两次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有关,一次和“澳门—珠海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有关。


《规划》提及佛山大约9次,其最大亮点和珠海类似,被列入香港—深圳、广州—佛山、澳门—珠海三大极点之一,相当于拱卫广州的一个次中心城市。此外,《规划》还把广佛同城和港深合作、澳珠合作等量齐观,表明广佛同城已上升到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提及佛山的9次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是和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关,二是和香港开展离岸贸易合作有关,三是和弘扬顺德美食有关,四是和南海区推动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有关。


《规划》提及东莞大约8次,东莞虽然没有像佛山、珠海那样成为湾区三大极点之一,但和湾区一条极为重要的轴带密切相关,那就是广深港澳科技走廊,这条轴带无论如何都绕不开东莞。


正因为如此,东莞在交通资源上沾了很多光,无论是深中通道、虎门二桥、深茂铁路,还是广设铁路、广深港高铁、穗莞深城际,东莞都能从中分一杯羹,这都是实打实的利好。


在提及东莞的9次中,印象中较深的,一是和珠江东岸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有关;二是和香港合作开发滨海湾地区有关;三是和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有关。


《规划》提及中山大约8次,最大亮点应该是,深中通道明确被列入大湾区快速交通网络,中山也是湾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计划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提及中山的8次中,印象比较深的,一是加强和澳门的联系(推进澳门和中山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深度合作),有望享受澳门高端服务业的带动;二是支持挖掘和弘扬孙中山文化资源;三是生物医疗科技创新获得支持;四是为港澳青年服务(推进中山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合作平台)


《规划》提及惠州大约6次,值得一说的是三点,一是“探索开通香港—深圳—惠州—汕尾海上旅游航线”;二是“推进惠州仲恺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三是“打造惠州粤港澳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


《规划》对惠州的着墨的确不算多,但惠州的区位优势和发展基础还是不错的,其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中山。


凭借毗邻深圳以及优良的港口海湾条件,惠州鼓捣出两个支柱产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和石油化工,拥有两个千亿级产值的企业巨头, 一个是众所周知的TCL,另一个是合资的三星电子。石油化工则集中在大亚湾地区,包括有中海油、中海壳牌、普利司通、科莱恩、普莱克斯和韩国LG化学等全球石化巨头都在惠州有布局。


《规划》提及江门大约7次,印象比较深的是提到了大广海湾经济区,表述为“支持江门与港澳合作建设大广海湾经济区,拓展在金融、旅游、文化创意、电子商务、海洋经济、职业教育、生命健康等领域合作”。


其他的表述大多都和运用华侨资源有关,例如“支持江门建设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推进中国(江门、增城)‘侨梦苑’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加快江门银湖湾滨海地区开发,形成国际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地以及面向港澳居民和世界华侨华人的引资引智创业创新平台”。


《规划》提及肇庆大约5次,印象最深的是将适时开展“柳州至肇庆铁路”,另外一点是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将被打造为内地供港澳食品安全生产基地。


肇庆真的不熟,就只说这么多了。


另外,《规划》还提到顺德(美食)一次、南海(粤港澳高端服务合作)一次、增城(华侨华人创新产业聚集区)一次、中新广州知识城一次、南沙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一次,这几个地名以及前文提到的所有地名,对开发商拿地有一定参考价值。


细读《规划》,还能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盘点广东9市,几乎每个城市都配备了一个专门服务港澳的基地,有的是服务港澳青年创业的基地,有的是服务港澳的农产民基地,足见港澳在《规划》中的特殊地位。


总体来说,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既是对现有优势的提炼,也是对其发展潜力的期待,它给各个城市的工作安排提供了基本的指引。当然,功能定位本质上只是一种规划愿景,决定一个城市在现实中的竞争力和综合地位,最终还得靠市场配置资源来实现。


作者介绍:孙不熟是公众号“城市战争”创始人、广州市房地产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华南城市研究会副会长。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