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绿皮书”可拍不好黑人电影
2019-02-27 07:40

看“绿皮书”可拍不好黑人电影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北方公园NorthPark(ID:northpark2018),作者:王小笨


斯派克·李有点生气。


虽然在早前的奥斯卡颁奖礼上,他拿到了最佳原创剧本奖,但在颁奖礼后台一边喝酒一边接受采访时,他幽幽地说了一句:“每次有一个人给另一个人开车,我就会输。”


大师不愧是大师,讽刺一步到位。他说的开车梗得追溯到1990年了,那一年拿到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是摩根·弗里曼和杰西卡·坦迪主演的《为黛西小姐开车》。如果你看过《绿皮书》了,可以理解为它不过是《为黛西小姐开车》的肤色翻转版。


也是在那一年,斯派克·李拍出了自己导演生涯的最佳作品《为所应为》,把种族问题设置在了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小街区之内,有人评价《为所应为》是“看过之后你就知道种族问题为什么会发生,而且永远无法解决”。


但就是这样一部电影,在那一年的奥斯卡上只提名了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这两个小奖,最后还空手而归。以至于将近30年过去了,斯派克·李还对《为黛西小姐开车》耿耿于怀,前段时间提到它时还是十分不屑。


“那年拿了奥斯卡的那部电影,《为黛西小姐开车》,现在根本没人看它了。”


01


哪怕是《乱世佳人》这样的影史经典,斯派克·李也不怎么看得上。


《乱世佳人》讲的是南北战争期间的故事,里面有一个经典的黑人保姆角色玛格丽特。她性格宽厚温和,勤劳肯干而且和主人相处愉快,全程见证了主人忠贞伟大的爱情故事。


扮演玛格丽特的黑人女演员哈蒂·麦克丹尼尔得到了那一年的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她也是第一位拿到奥斯卡奖的黑人女演员。



不过很讽刺的是,由于种族隔离制度,最初她甚至被禁止去亚特兰大参加颁奖典礼,后来破格允许她到现场,但也只能和她的白人经纪人坐一张二人桌。


现实即便如此残酷,但那个年代涉及种族问题的电影全都避而不谈,残酷的奴隶制被淡化甚至美化。用社会学者凯特·米丽的话说,“公众舆认为黑人和女人具有相同的特性:安于现状、听从命运的安排、掩饰情感”。


斯派克·李第一次看到《乱世佳人》是在高中,当时班级组织同学集体去看电影,但看完电影他发现根本没人讨论当时的历史背景,也没有人在意那些黑人的刻板形象,所有人都在说“它是不是很伟大”。


斯派克·李可不这么认为。


另一部给他很大冲击的种族问题电影是《一个国家的诞生》,那时候他已经在纽约大学学电影了。看完电影之后,所有人又是在赞美 D.W.格里菲斯,电影里的社会和政治暗示同样没人理睬。要知道那部电影是在给3K党唱赞歌,“它可是要为黑人被屠杀负直接责任的,没人在意”。


好莱坞早期电影里,黑人的形象就是这样走极端,要么默默忍受一切、温良恭俭让,要么宣泄情绪、极端暴力。那个时期电影主创清一色的白人班底,他们心里清楚这种电影拍出来就是给白人看的。为了取悦白人,黑人自然就得扮演点功能性的角色。


那时候斯派克·李就已经下了决心,他要做的不是了解更多真相,而是把它们讲出来。


所以到了《黑色党徒》,斯派克·李把这些电影一锅端,从电影技法上给了这些影史经典狠狠一击。开头就用了《乱世佳人》的素材,后面直接黑了《一个国家的诞生》。


不过历史总是很相似。《黑色党徒》被看作是他的回春之作,在戛纳拿到了评审团大奖,但时隔将近30年,他两次输给了同样讲种族问题的对手。


在后台台口听到颁奖嘉宾念出最佳影片是《绿皮书》后,斯派克·李没有鼓掌,转身就走开了。


02


坐在台下的乔丹·皮尔也没有给《绿皮书》鼓掌。


乔丹·皮尔是《黑色党徒》的制片人,去年他靠着《逃出绝命镇》爆冷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


这个奖今年恰恰也归属了《绿皮书》,当然还有最重要的最佳影片。


乔丹·皮尔来自 biracial 家庭,父亲是黑人,母亲是白人,从小他就面临着种族身份认同的障碍。他在《逃出绝命镇》里用恐怖片的方式,巧妙处理了黑人和白人身份对调的问题,而他的新片《我们》单看预告片恐怕是更黑暗的。


所以对《绿皮书》这种 happy ending 大和解的电影,他自然也是看不上的,估计他和斯派克·李一样,对《为黛西小姐开车》也没什么好感。


如果放在30年前,《为黛西小姐开车》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电影中摩根·弗里曼扮演的司机霍克,靠着自己的淳朴善良,一步步感化了脾气古怪的雇主黛西小姐。



《为黛西小姐开车》得奖的那一年,摩根·弗里曼同时提名了最佳男主角和最佳男配角,他在那部以白人上校为主角的《光荣之路》里演一个掘墓人,不过最后拿奖的是同一部电影里的丹泽尔·华盛顿。


那时候摩根·弗里曼和丹泽尔·华盛顿扮演的这些坚忍自信的黑人大叔形象,算是为黑人社群找到了远好于过去的形象依托,这比当年那些靠着白人的帮助才敢反抗的黑人电影已经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从《为黛西小姐开车》开始,白人导演拍摄的种族问题电影,开始走上一条以雇佣关系驱动种族友谊的创作模式,即黑人白人长期接触,黑人感化了通常是种族主义者的白人。


用《纽约时报》评论家 Wesley Morris 的话说,“从废除种族隔离,到相互融合平等再到真正的友谊,都是通过服务条款来规定的”。


每一次只要在电影里处于这种关系的白人得到了黑人的救赎,学院就从不吝惜自己的肯定,《杀死一只知更鸟》《烈血大风暴》《弱点》《相助》这些电影概不例外。


但像斯派克·李这样在《为所应为》里,用夏天中最长最热的一天,来影射逐渐升温的纽约种族问题,却根本得不到学院的待见。以至于2016年他在奥斯卡都拿了终身成就奖,但直到今年他才得到了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小金人。


但还是在最后败给了“一个人为另一个开车”的《绿皮书》。


其实,斯派克·李并非是针对《绿皮书》的导演彼得·法雷里,他说了“我愿意恭喜彼得”,只是30年过去了,学院在讲种族问题的电影上还是这么保守,哪怕外部政治环境的改变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学院还试图在电影里找寻岁月静好,天下大爱。


而斯派克·李想说的恰恰是,“我们并不总是能和平相处”。


甚至更让人不舒服的是,《绿皮书》虽然改编自真实事件,其实也只是借了个壳子。现实中Don Shirley和Tony Lip在南方的巡演长达2个月,所遭遇到的危险也远比电影中呈现的多。


那本《绿皮书》在整整三十年里,让整个美国的黑人族群能在每一个州旅行时,都有机会躲避可能的歧视和风险,这可不是维果·莫滕森在电影里拿着摆摆 pose 那么简单。


03


虽然《绿皮书》获奖对于黑人创作者来说不算太高兴的事,但讲和解总归比让白人导演来讲苦难来的舒服一点。


今年奥斯卡《宠儿》提名最多但只拿到了最佳女主角,1998年白人导演乔纳森·戴米也拍过一部叫《宠儿》的电影。


电影女主角是脱口秀女王奥普拉·温弗瑞,电影里她是黑人奴隶出身,为了不让女儿走上和自己一样的悲惨道路,直接把女儿杀死了。


《宠儿》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Toni Morrison的同名小说,电影从思想性上和小说相去甚远,而小说有一个重要命题是黑人的主体性和身份构建。


好在现在黑人不必在这样充满苦难的作品里寻找主体性了,因为他们已经有了《黑豹》这样的超级英雄电影。


不管国内如何吵着说《黑豹》提名奥斯卡是多么的政治正确,但《黑豹》呈现的其实是黑人民权运动的斗争史,黑人能在其中寻找的是种族文化认同和自信力。


单从电影制作本身,《黑豹》的主创团队是清一色的黑人,这在好莱坞也是具有开创性的。为了真正撑起电影里的瓦坎达,他们从古来非洲的很多文明里挑选各种元素组合在一起。


甚至电影原声带里Kendrick Lamar的歌词就能体现出来强烈的泛非主义,这次奥斯卡上《黑豹》一直宣传的“非洲未来主义”美学也获得了最佳艺术指导。



2012年至今,非裔美国人中的影院观众上涨了27%,而白人观众中的影院观众同期下降了21%,这才有了《黑豹》拿下2018年北美年度票房冠军,也才有了《黑色党徒》创造斯派克·李近几年作品的票房新高。


黑人能在电影院里看真正自己人的电影,谁还要为那些粉饰温情脉脉的电影买单。


虽然又一次没能在奥斯卡上如愿,斯派克·李倒也还是要继续讲黑人自己的故事。他将和《黑豹》的主演Chadwick Boseman合作一部 Netflix 的新片,讲一群非裔越战老兵回越南找同伴和黄金的故事。


很多人都知道Chadwick Boseman当年能去牛津大学上暑期表演班的学费,是丹泽尔·华盛顿替他付的,而丹泽尔·华盛顿能成长为成为黑人社群的标志性人物,和他当年主演的那部Malcom X的传记片《黑潮》密不可分。那部电影的导演正是斯派克·李。至少黑人社群内部创作的传承,一直在继续。


而也许就像斯派克·李说的,《绿皮书》也会成为一部没有人看的电影,就像《为黛西小姐开车》一样。毕竟白人拍给白人看的黑人电影,总会过时的,这一次应该不用再等上30年了吧。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