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神话,一堆具有时代特色的情绪
2019-03-07 08:17

褚时健神话,一堆具有时代特色的情绪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涛评论(ID:a11096988)。头图来自:东方IC。



3月5日,一代传奇人物褚时健去世。


3月6日,柳传志掌舵的联想控股官方微信公号发布了老柳的一篇短文,《致敬褚老,愿逝者安息》。


柳传志说,“作为一个企业家,他实实在在地用他的担当、智慧和努力,为国家创造财富,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此前,柳传志曾在公开场合向褚时健致敬:“他把很烂的企业做成给国家带来利润和税收的企业,出了事情当然觉得很遗憾。一方面他还是应该反思怎么做更合适,同时国家也应该反思,像这样的能够下金蛋的母鸡怎么去保护他们。”


如果要简要地概括褚时健的传奇,大概是这样的:51岁时受命出任云南一个烟厂的负责人,将亏损企业扭亏、做大,成为云南的纳税大户,后因经济问题,被判无期徒刑,后改为17年徒刑;75岁,在保外就医的情况下,承包2500亩山地种橘子,做成了褚橙品牌,传说因此成为亿万富翁,实现了人生的低谷反弹。


如此一个曾经犯罪的前国企领导人,为什么能得到柳传志高度评价以及公开致敬呢?


作为老一代企业家,柳传志能从知道褚时健的获罪遭遇看到自己的影子并心有戚戚。他曾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认同这样一个说法——他是一个“幸运版”的褚时健。


柳传志曾经感慨于中国的“法律解释范围”之宽泛,他打过一个比方——捡了钱没有上交是可能被判刑的,杀了人却可能只是被批评一下就过关了。


在褚时健获罪的时候,柳传志应该深切感受到了自己的幸运。他当年也是在体制内创业,虽然体制几乎没有提供什么资源,但这个企业天然地属于体制。他通过股权改革,最后一步步拥有了企业的掌控权。


这个一步步“拥有企业”的过程,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解释,既可以说是改革是进步,也可以说是侵吞国有资产,前者是改革先锋,后者则是罪大恶极。


当年,戴着红顶子做企业的企业家,不少人就栽倒在不利的法律、政策“解释”之上。


如果你还不清楚的话,可以看看被数位改革典型的小岗村。一群村民偷偷地把村里的地“私分承包”了,他们按了手印,把家里的“后事”都安排了。他们知道这是“犯法”的,这是私分国有土地嘛。可是,他们赶上了好时候,于是,他们成了改革的明星,他们的手印,也进了博物馆。


至于那些揭竿而起的人,是革命先驱,还是乱臣贼子,这就是命了。


可是,褚时健当年犯的事儿可是私分、贪污公款以及以权谋私,这事儿能值得同情么?要知道,仅私分的钱就达到300多万美元,那可是在90年代。


在普通人眼里,褚时健当然是罪有应得,但在另一些人眼里,褚时健不仅值得同情而且还从他的故事里看到了制度的弊端,而且只有改革掉那些弊端,中国经济才能向前发展。


为什么同情呢?因为褚时健掌控一个利税200亿的企业的时候,月工资才1000元。他把一个亏损的企业做成云南的经济支柱,他获得回报就是这点钱。这分配机制显然是“反人性”的,获得的回报与创造的价值不成比例。褚时健的故事,一方面暴露了“修养”不够高,不能大公无私,不能将钱财视作浮云,一方面也暴露了国企的分配体制有问题。


事实上,真正能够大公无私的视钱财如粪土的人有几个呢?发展经济,不就是承认人对钱的渴求,用金钱驱动人们去创造财富么?如果每个人都无欲无求,还发展什么经济?


所以,判褚时健无期徒刑,是一个法律问题,而同情褚时健,则是因为把他看成了制度的悲剧。所谓悲剧,就是于公于私都是双输,官方失去了一个创造财富的能手,创造财富的能手成为罪人。


视角不一样,看问题的结果就不一样。柳传志、王石们同情褚时健,是因为他们同样曾经游走在体制边缘,对悲剧的成因有切身体会。


企业家的悲剧总能引发企业家群体的同情。比如。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蒙冤12年身陷囹圄多年。等到他平反出狱站在亚布力企业家论坛上时,现场上百企业家起立向他致敬。可是,在他尚未平反时,谁敢说断定是冤枉的?与其说上百位企业家是向他致敬,不如说是为企业家命运的某种不确定性“唏嘘”。


也正因为受到企业家群体的同情,当保外就医的褚时健决定创业的时候,大家愿意帮他解决钱的问题;当褚橙结出了果实面临销售问题的时候,有些企业家直接订购橙子给员工吃。


褚橙真的有多好吃么?我吃过,并不觉得有什么特殊的味道。是种果树卖水果这个生意很好做么?当然不是,很多果农种到了丰收的季节,果子烂在树上也卖不出去,但褚橙能高价畅销。


为什么呢?因为褚时健被外界尤其是他的企业家朋友们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并且直接给予了帮助。


那一代的企业家中的成功人士如柳传志们,不希望看到褚时健风烛残年一贫如洗被时代遗忘。同样,普通老百姓需要看到一个鲜活的励志故事——原来75岁创业也是可以东山再起的,原来人生不到最后一刻,就仍有翻盘的机会。


真的有人,在读褚时健的“触底反弹”故事时泪流满面;真的写作者,用褚时健的故事抒情说,“他把最苦的人生种出了甜味”,这几乎就是在神化了。这背后,是一堆具有时代特色的情绪。


如此,你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褚时健作为一个符号,成为一个神话以及被神化,既是一个精英群体的反抗某种局限的需要,也是需要神话来励志的普通大众们的精神需要。


时势造英雄,时代造神话。褚时健的一生,确实一个传奇。所有的传奇,都有神话色彩。神话以其能够宽慰大众,往往都能广为流传。


在一个改革到位的时代,大概,既不会有褚时健式的悲剧,也不会有褚时健式的传奇。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海涛评论(ID:a11096988)。头图来自:东方I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