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拖延症?先给自己来个诊断
2019-03-29 08:39

战胜拖延症?先给自己来个诊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未来10年内,最紧缺的人才是什么?


懂计算机的?学习能力强的?全能型的?善于沟通协调的?


都不是。最紧俏的人才一定是:不拖延的。


开个玩笑。不过,拖延确实是这个时代的终极难题。我很喜欢一个轶事:《拖延心理学》的两位作者,在截稿之后两年,书稿才初步完成。和编辑吃午餐庆祝后,大家却发现作者的车子被拖走了。原因是她有一堆未付的停车费以及年检过期……


但是,你有没有意识到一点:拖延,其实只是一种现象,而不是本质。


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拖延只是一种行为的表现。我们在各种压力、焦虑的影响下,丧失做事情的动力,抑或是瞻前顾后、畏手畏脚,一直逃避对问题的直面 —— 这些现象加起来,就叫做拖延。


但是,导致拖延产生的本质原因,对于每个人,差别其实可能非常大。


这就导致了看了很多文章、学了很多知识,但用到自己身上,却可能收效甚微 —— 原因就在于:你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是机械地照搬别人的经验,没有真正从自己出发。


更重要的是,许多导致拖延的原因,本质上其实跟“拖延”没有多大关系 —— 拖延只是它们的副产品。因此,各种对抗拖延的方法,对它们很可能是无效的。


那么,如何给自己的拖延症下一个诊断呢?


今天,我想和你详细聊聊这个问题。


我把导致拖延的原因,分为三大类:恐惧、失调,以及价值缺失。


每一类又可以根据自我和他人的认知冲突,细分为两种。加起来,就是六种原因。




不妨按图索骥,看一看,导致你迟迟不愿意行动的,究竟是什么原因。


1. 自恋之猫:完美主义


对完美的追求,是拖延症里面最常见的一种。


例子我都不用举了。你们看看我的书、写作课、深度营……这种类型的拖延者,最大的阻碍,是脑海中“理想自我”与实际的差距。


什么意思呢?他们对自己往往有一个较高的期望,期望自己可以达到某种高度 —— 这在心理学中,就叫做“理想自我”


但与此同时,他们又喜欢用挑剔的眼光审视自己的作品,调低对自己实际成果的评价。


于是,两相作用之下,实际和理想的差距,就会显得尤其大。


这种差距,正是造成完美主义者难以寸进的根源。


为什么呢?因为从小开始,完美主义者接受的教育、受到的环境影响,就是“要做到最好”。他们通常在一个较为严苛的环境中成长。一方面,家庭和学校和学校对他们的要求往往比较高,期望他们不断完善、超越自己;另一方面,当他们做出一些出色成绩时,很少会得到赞誉,而是被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


于是,一步步的,他们对自我的期望会被不断调高。


当他习惯了高位,就再也无法接受“跌落”。


所以,完美主义者通常活得很累 —— 他们在观察和评价事物时,通常会优先注意到对方的不足和缺点,而非出色之处。


当他们把这种目光投射到自己身上,恐惧就产生了。


这种恐惧,并非是对别人评价的恐惧,而是对自身的恐惧。他们害怕的是什么呢?“原来,我好像也没那么优秀”。


它带来的,就是对行动的逃避:只要不去做,我就可以避开这种风险,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区内。


如何缓解这种恐惧呢?


1)成长心态


Carol Dweck 提出的成长心态,是这几年对我影响非常大的观点。她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两种心态。固定心态者,认为能力是固定的,“我做得不好”就等同于“我不行”;而成长心态者,会认为能力是动态的:“我做得不好”,带来的是“我在进步”。


这种心态,和终身学习、认知升级,其实是同源的思路 —— 人的状态并不是一出来就被“设定”好的,而是在一生中,随着我们的经验、际遇和投入,不断地丰富和提高。


从某个程度上讲,过程比结果重要得多。人为什么会成长?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而是因为在做这件事的过程中,你全力以赴、殚精竭虑 —— 于是,你思考的方式得到检验和反思,散落的点得以重构和连接,你的底层认知得以更新和重建。


这也正是我在 如何让学习像打游戏一样好玩?中写到的学习系统。


像我现在回顾自己三年前的文章,会发现还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这才是好事:如果自己这三年间毫无进步,一直重复着以前的生活和认知方式,那也太可怕了。


重点在于: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去全力以赴。这样,你才能获得进步和升级的机会。


2)转换视点


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心态:人的价值,并不在于完成自己的期望,而在于自己对世界贡献了什么、影响了什么。


想通了这一点,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 —— 被“理想自我”吓倒,从而失去为别人创造价值、带来价值的机会,这才是一种最大的自私。


面对一个项目,你退缩了,就意味着你让出了主导权。你错失了一个让公司变得更好、获得更大发展的机会,而是交由很可能不如你出色、也不如你上心的别人去决定。这是一种自私。


因为缺乏自信,而不敢迈入一个行业,失去了对其进行改变、让它变得更好的机会,任由劣币驱逐良币,这也是一种自私。


所以,我是怎么做的呢?我跟学员说:智识营、写作课,是现阶段的我对以往经验心得的梳理和总结,它可能还不够好,但未来我会不断对它升级,随时补充进去新的内容。终生免费。


一方面,它能帮到有需要的人;另一方面,又不至于变成一锤子买卖,我随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成长,让它变得更完善、更接近“理想自我”。


这种思维分享给你,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2. 取悦之猴:满足他人


如果说完美主义,是“理想自我”和实际的差距,那么满足他人,就是“他人期望”与实际的差距。


我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人: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他们的一生中,许多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读书,考一个好大学,找一份光鲜的工作,组建一个幸福的家庭,尽到子女的义务……他们一直为别人而活着,别人要求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


公司要求加班、出差、带项目,任劳任怨。但问他们:你的目标是什么?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往往是“不知道”“没想过”。


在家里呢,是一个好伴侣、好孩子、好家长,但你问他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得到的也许会是一阵迷惘。


他们恐惧的是什么呢?“我会不会让别人失望?”


这种现象的本质,是自主权的丧失。


他们往往具备较高的亲和动机 —— 对他们来说,如何体现自己的价值?就是让别人满意。通过别人的肯定、认可和赞同,获取自身的存在感。


也因此,他们最害怕的就是被人讨厌和排斥,这无异于剥夺他们“意义”的来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跟异质自尊有关。他们很少从“我想要什么 → 付出努力 → 得到成果 → 肯定自己”的奖赏循环中获得力量,而是被别人的期望、要求和赞美包围。


久而久之,他们习惯了从周围的环境中汲取力量,从而把自己的自尊,构筑在外界的评价之上。


这当然不是一种坏事 —— 但不妨问一下自己:会不会有那么一刻,你会觉得很累?


我很理解这种感受。


这样的人,往往会被两种东西裹挟:一种,是外界灌输给你的“暗示”;另一种,是外界要求你去尽的“义务”。


举个例子:买房,挣钱,功成名就……为什么你想要这些?你想透过它们达到什么、做到什么、实现什么?是你想要,还是你“觉得”你“必须”要?


很多时候,你想要的并不是你真的想要的,而是别人希望通过你得到的。


不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容器”。


所以,我一直强调的是什么呢?理清自己的内心。弄清楚:哪些是外界灌输给你的,哪些是发自内心的。


不妨试试这三个小步骤,让自己摆脱“满足别人”的怪圈。


1)试着对别人说“不”


对这些人来说,最困难的是什么呢?你难以拒绝别人,又担心令人失望、不敢行动,因此一直活在双重的压力之下。


不妨,试着对别人说“不”。试着表达自己的愿望、需求和想法,让自己有喘息和“为自己而活”的空间。


2)建立自己的领域


什么意思呢?试着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空间,做一些“没有人要求你做”的事情,尝试一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就算是休息一下,也挺好。


试一试,让自己找到“自我”。


3)不断质问自己的内心


当你面临一个目标,或是面对一个行为而拖延、感到压力时,不妨问一问:我为什么要去做它?


试着这样一层层质问下去,不要停止思考,让自己触达更深层的因素。


不要止步于对别人的满足之中。找到那些发自内心深处、真正想去做的事情。


3. 冲突之驴:两难冲突


有一个故事,叫“布里丹的驴子”:一只完全理性的驴,恰好处于两堆等量等质的干草中间,那么它会怎么样?会饿死。因为两个决定都是“同样理性”的,因此它没法采取行动。


这是个批判功利主义和目的论的悖论,它当然是粗糙、不严密的。但生活中,却有非常多这样的例子。


  • 我该辞职还是继续等待时机?

  • 我该考研还是工作?

  • 我该放弃还是再试试?

  • 我该尝试新的机会还是再观望?

  • ……


很多时候,我们会夹在两难之中,难以做出抉择。


但这样的结果是什么呢?我们常常拖延到机会错失,或是选择不复存在 —— 它未必是最坏的抉择,但一定不会是最好的抉择。


这就是一种认知失调。同一时间内,我们面对着两种矛盾的想法,每一种都有其优劣,这就造成了强烈的不适和“不稳定感”。于是,为了缓解这种失调,我们选择了“不理它”—— 直到这种失调消失。


但在这个过程中,它会不断占用你的认知资源,不断造成认知负荷,慢慢消耗着你的精力和思考空间。


这就是契可尼效应。


所以,我们会很容易感到“累”,感到“超负荷”,很大原因上,就是大脑被这些尚未决定和落地的选择,挤压了认知资源。


实际上,这种失调真的存在吗?


举个例子:去年,我有位朋友一直在发愁,是放弃薪资尚可的工作、毅然创业去做一些感兴趣的事情,还是继续留在公司里打拼?


我和他聊了聊,发现他倾向于前者,但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担忧。这些担忧都是哪来的呢?是他的潜意识不敢迈出这一步,而自欺欺人所想出来的困扰。


比如:


会不会一时断绝经济来源?实际上,他短时间内并没有急于用钱的地方,而且关于收入,做一个财务测算模型就能基本摸清楚。


会不会对行业了解不透、白白把钱砸进去?实际上,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花上几个月调研一下,就能大致了解。


如果失败了,会不会浪费一两年的工作履历?然而,想一想就能明白:创业能带给他的提升,远高于在公司里继续待下去……


但这些担忧一起涌上来,就会造成巨大的压力。很少有人能在这种失调、不稳定感和压力之下,保持清晰的头脑去思考。


丹尼尔·卡尼曼告诉我们:对事物的认知和判断,往往会受制于我们的经验。这就叫做“启发式思考”。基于经验、信念和直觉出发的判断,很可能也是不全面的。


所以,当你面对两难抉择时,不妨考虑这几步:


1)困境真的存在吗?


这个“两难抉择”真的存在吗?一定存在非此即彼的对立吗?它们有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性?


2)猜测真的成立吗?


之所以会存在“两难”,一定是因为它们既有收益、也有风险。但这些风险和收益真的成立吗?


它们是你自己的臆测、猜想,还是真的存在?不妨用客观的证据和数据给予支撑。


3)明确自己的能力圈


一旦明确了前两者,接下来其实就很简单了:


想清楚,哪些是我可控的,可以想办法去改善和控制;哪些是不可控的,我只能做好心理准备,以最好的状态去对待它们。


这就是“能力圈”—— 为了后者去担忧、烦恼,是没有意义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尽快做出决定,直面这些潜在的问题。


希望这种心态,能帮你走出犹豫不决的泥泞。


4. 彷徨之鹿:不确定性


冲突之驴,是对于“冲突”的失调,而彷徨之鹿,则是对于“未知”的恐惧。


这种恐惧来源于什么呢?主要有三点:


  • 对于潜在损失的厌恶

  • 对于失去“主导权”的担忧

  • 对于错过“更好选择”的烦恼


这三者加起来,共同形成了一层“黑幕”,阻挡了我们对于未知领域的探索。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不确定性”。


这种心态几乎每个人都有过。从熟悉的领域到不熟悉的领域,突然间,要改变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认知方式、工作模式……带来的负担是极大的:它会要求大脑付出大量的资源,去逐渐构筑和习惯。


但实际上,这在这个时代,几乎是一种必然。


在做互联网的几年里,我见过许多传统企业主。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呢?不是“不了解趋势”,实际上许多人都在关注趋势,而是不敢去应对。


他们总是觉得:变化太大,风险太大,我继续耕耘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好。


但实际上,变革来临的时候,没有人能独善其身。


互联网行业有一个铁律:没有任何一家公司能够“不变”。当潮流和趋势来临时,你变得越快、适应得越早,就越能生存下来。那些固守固有模式的,都倒掉了。


随着时间推移,世界的变化越来越快,未知的领域也会越来越多。与其一直停留在舒适区中,重复着熟悉、可控的事情,不如改变自己的心态,去拥抱不确定性。


我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叫做 Explore & Exploit。


什么意思呢?大体上,它是这么一个步骤:


1)初步规划:划定方向,并制定出不同阶段和目标成果。


2)快速试错:按照规划去行动,制作出“最小可行化产品”(MVP)并投入到实践中,获得反馈和数据,跟 1)中的阶段性目标对比。


3)复盘反思:根据 2)里面得到的经验和数据,重新调整规划、目标,继续修正和完善规划。


把也就是敏捷管理的思维方式。它的本质是什么呢?通过你的行动,一步步把“不确定性”确定化,并获取反馈,用来补完、强化自己,更好地去面对新的不确定性。


当面对无法逃避的困境,最好的办法不是把头埋在沙子里,而是扑上去与其搏斗 —— 你会发现,它好像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


5. 孤独之鲸:情感连接


我遇到过非常多的人,有这么一个特征:


收入不是特别高,但是没什么欲望啊。生活平平淡淡,但是也没什么风险。你说要自我提升、突破自我,但做什么用呢?对我有什么影响呢?


他们没有什么想要的,也没有太强的驱动力。原因在于:他们并不缺少什么,也没有什么需要实现的目标。


对他们来说,与其说“拖延”,不如说是缺乏内驱力和价值感。


他们的生活圈子往往不大。也许是一个小城市,也许是三点一线,也许是稳定、低挑战性的工作,也许没有什么社交圈子、没有要好的朋友,日复一日,过着波澜不惊的生活。


他们就像那只 52 赫兹的鲸鱼 —— 有着自己的小世界,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的独立和认知。


这其实不是一种坏事。没有任何人规定,生活一定要怎么样 —— 重点在于,你把什么视为自己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如果你一直沉溺于“稳定”,却又厌倦了这种稳定,那么,我有一个小小的建议:走出去,去接触更多、更大的群体,跟不同的人建立情感连接。


试一试,把这种社交、情感连接,作为自己的动力和目标。


比如:


试着去做一些公益事业,找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去改善他们的处境。


加入某些组织和团体,投身入一种更大的事业里,把它作为成就感和价值感的来源。


比如:平权,环保,自由职业……


去发现这个世界还有哪些不够好的地方,试着想办法去改变、干预,从这种努力中获取乐趣。


比如:教育,思维和认知,积极心态和幸福……


拓展自己的生活方式,尝试不同的活动、社群,找到能够点燃兴趣和激情的领域。


比如:户外活动,读书会……


像我现在在做的事:为什么我会一直写文章、做课程,很大一部分动力,其实是希望“帮助更多的人提升认知”。


这对我来说,是更有意义,也更有成就感的事情。


我不少朋友,也在做类似的事情:有做手工、烹饪培训的,希望让更多的人能创造出自己的作品;做自由职业和共创平台的,希望让更多的人不依赖公司而生活;还有开店的,每天接触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见证他们的故事……


这些,都比沉溺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有趣得多。


重点在于:把自己的生活,跟更广阔的世界、更大的群体,连接起来。


你也许会从中发现,从未感受过的愉悦感和乐趣。


6. 迟暮之虎:职业倦怠


最后一种,也是和“孤独之鲸”相似的,是另一种价值感的缺失:对于职业的倦怠和疲劳。


你一定理解这种感觉:觉得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得到头”,能看到自己未来5年、10年的处境,知道应该顺应什么样的路径,也知道自己并不能改变和主导什么。


这是一种可怕的状况:它会不断磨蚀你的动力,让你变得得过且过。


你在一成不变的环境里待久了,就会慢慢失去对外界的敏锐。当变化到来时,只能留在原地,看着周围一切发生巨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