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以不生孩子吧?
2019-04-01 14:39

我可以不生孩子吧?

虎嗅注:本文作者“柱子哥”,是一位正在接受Rchop方案化疗的滤泡型淋巴瘤4期病人。软妹的身体,硬汉的昵称,硬核的灵魂。在罹患癌症后,她还用思维导图总结了近万字的自救指南——《如何度过人生艰难:魔都28岁硬核知识型美少女自救指南》。


Hello大家好,我是最近光敏反应严重家里蹲的柱子哥。眼见着身体进入恢复阶段,体力稍微好点就觉得自己是健康人可以无所不能地回到原本生活轨道了,除了,生孩子这件事。


未育女生变成cancerwoman后,可能由于年龄、病史、治疗控制等很多原因在婚恋问题上因为生育选项而受挫,我本人亦然。今天想分享下我对这件事的看法,当我不愿意、不想、不能、不应该生孩子的时候,我可以不生孩子吧?


一 、计划生育,计划有变?


28岁算最佳生育年龄了吧。


如果没有生病的话,我大概一直着30岁之前生好的倒计时目标生活。从读书时就开始看着朋友、同学、同事生娃,每天在朋友圈和微博云养娃看到大家的娃一天一个样,感受到溢出屏幕的母爱的同时,一直有年龄焦虑感,“我也该生了吧”。毕业后的几年,我都浸泡在生娃吃苦、育儿艰辛、教育花钱、辅导功课糟心但陪伴孩子成长超幸福的话题里。我一度觉得,就不明所以的觉得,我肯定是会生娃的。


如果没有经受突然的变故,生娃就是我人生中跟中考、高考、毕业工作一样的按部就班、循规蹈矩的标配人生大事。


然而我治疗前没有冻卵。我的身体为了接下来的治疗也并不能够生育。


这件事一度成为我的婚姻和家庭关系里最大的隐忧。


我为什么没有冻卵呢?


我治疗前自己决定的。


尔后的五个月治疗时间里,我收到了很多关心和帮助,其中数量最多的安慰是“没事的,治好了你还可以再生孩子”,“你看老唐多好,你没生孩子也没跟你离婚”。


我突然意识到,原来不生孩子在传统的公序良俗和社会认知里,是一件非常“可惜”“遗憾”“不得已”的事情,主动选择不生孩子是一件非常特立独行的事情。


我从来没想过,原来我们特立独行的门槛这么低,不买房、不结婚、不生孩子都可以被归为特立独行的异类了。


二 、谁说不生孩子就是特立独行?


我在五个月的化疗时间里都在想以后要不要生娃这个问题。


每一次老唐抱着朋友家的孩子温柔又宠溺,每一次我看到公婆在小区里看到别人遛娃满眼艳羡,每一次我看到好朋友的小孩越来越可爱会逗人的样子,我都有点怅然若失。


我忍不住想,这种怅然若失是因为我觉得不生孩子是错么?是我的过错么?我人生就不完整了么?不生孩子究竟影响什么?不生孩子难道我就不配被爱,不能再自由的婚恋选择,不能平等地维持婚姻,我就有所亏欠任何人么?


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理直气壮地说“老子生不生是自己的事,不干任何人的关系”好像不符合社会现状,那心有戚戚地说“我不生孩子对不起自己、对不起老公、对不起家庭、对不起社会”好像更不对。


我这样觉得,对于要不要生孩子这个问题,发起人在我,主动权在我,生也是我亲自生,我的意愿是第一位的也是最重要的。


对于不生孩子是不是错这个问题,假设这是超出我个人决策范围的问题,那么只要没有伤害相关方的利益,或者所有相关方可以达成共识,那就没问题。达不成共识呢?那就不要结成利益共同体。


那相关方都有谁呢?


我认为,我考虑不生孩子这件事,影响了我自己、我的配偶、我潜在的孩子、我们的父母公婆和国家。


这五方里,我坚信我自己的意愿和决定是最重要的,是具有一票否决权的。


处境决定心态,只是因为处境不同、条件不同、作出和身边人不一样的选择,才不是特立独行。


三 、生不生首先且最重要,是我一个人的事情


所有看过人间世二《危重孕产妇赌命生子》的人都知道女人用自己不合适的身体在不合适的条件下生个孩子多么危险。我不认为这种赌命生子抉择是“傻”、是“错”、是“老公可恨”,这完全是基于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生死观作出的符合个人意志的选择。


没有比结婚生子更透彻反映一个人三观的事情了。


图为《人间世二》剧照


说到结婚生子是女生的人生大事,最让我触动的是前阵子看了的那部19岁天才导演做的电视剧《恋之月》,三十代女生和子在结婚生子、求职追梦的人生路口爱上了十五岁少年,女主的姐姐怀孕困难还是历尽千辛万苦求医问药生了老大生老二,在看到女主浑噩迷茫时对她说


“如果有一天你去世了却没有孩子,还能留下什么你活过的证明呢,没有一个人会记得和子你,爸爸妈妈还有我都不能接受啊”。


这句话很击中我。砰砰砰三枪打中胸口的那种。


可是啊,我到底需不需要一个自己的孩子来延续自己?没有自己的孩子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就不完整了么?我又为什么一定要被记得被纪念?


图为《恋之月》剧照


妈呀这直接上升到人生的意义层面了。


讲真我思考我的短暂人生到底有啥意义也没两天,但是我浅薄地觉得,母亲和孩子的人生是独立的,以生养为起点和支撑点的“延续”总有着道德绑架和“创造论”的意味。是我们选择了孩子,不是孩子选择了我们,我又何德何能让被动的孩子延续我普通的平淡的人生呢,孩子有自己的星辰大海呀,我自己的人生都没过明白有什么好让别人延续的呢。


至于如何定义女人的完整,就更让人摸不着头脑了,是生理上身体上的完整还是社会假定功能上的完整,好像也是仁者见仁的事呢。按照女性消费品和化妆品的营销原理,我没买几个奢侈品包包没买全口红色号都算女人的不完整。可是我呀,不太认这种不成熟理论扣的帽子,我觉得自己穿过好看的自己喜欢的衣服、自律地管理过自己的身材和职业发展,就觉得当个女孩子挺知足了。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有后代来记得,我其实完全不在乎。我不是人类的great mind,也没什么流芳百世的丰功伟业,人死灯灭我就是这个星球上一粒微尘而已,如果只是为了一己私心,让一个孩子成为我活着的行走的墓碑,未免强人所难。


再严肃点说,对于我个体而言,客观上,我暂时没有足够独立的人格、充足能力精力和健康身体来生孩子;主观上,在我有那么一点点喜欢小孩的母性基础上,我承认没有孩子是缺失是遗憾是得不到,但我可以接受却不强求,我也不需要孩子来延续我的人生、完整我的人生。


另一方面,就算我有能力生却选择不生,或者我觉得我没那么喜欢小孩子,也不觉得孩子对我的人生来说很重要,那么没有孩子就不是缺失、不是遗憾、不是得不到。


那对于我个人而言,就是可以不生,我有权利决定不生。


如果这个社会里,女性没有对生育的一票否决权,我们就该警惕《使女的故事》成为现实。


如果这个社会里,女性被定义了生育的工具属性,那么重男轻女、性别失衡就是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图为《使女的故事》剧照


就算所有相关方都觉得我有需要生育的责任,我的个人意志也该被尊重,我有权听取所有相关方的意见去综合考虑去权衡。


说回《恋之月》这部剧给我最大的启发是,要不要选这个男人、要不要结婚、要不要生孩子都是有选择的,看似被生活的各路洪水裹挟,看似我们处于漩涡之中,可我们始终是站在一块巨石之上,而这块巨石,是我们自己的内心。


图为《恋之月》剧照


四 、你愿意为我修改婚姻的基础配置么


就算我对生育这件事拥有一票否决权,在当前的社会语境下,我也理解大家都不是圣人,如果我不生,在各方都有明确期待的前提下,所有人都是承受方。我依然需要与生育的各个相关方达成共识,就算达不成共识,至少也要跟相关方说清楚、给出选择。


除了我自己,第一个相关方就是婚姻中的对方。


治疗前医生和老唐谈话后,我和老唐在我最喜欢的居酒屋里用两个小时充分讨论了这个话题。我大概用了一包抽纸来擤鼻涕擦眼泪,我对老唐讲出我所有的担心(对话不表),我不相信男人一时的承诺和感情,但我愿意相信最基本的是非观。


你既然说了这个话,那么我默认在我只有一个晚上的决策时间条件下,我获得了你这一票,我该考虑别的方面。


然而这一票老唐给了我,不代表生孩子这个问题不存在了。


生育是包含在大多数人的婚姻诉求里的,诉求随着年龄和环境的变化其实也会变,所以有的信誓旦旦丁克的夫妻会一方反悔,有的重男轻女的丈夫会离弃没生儿子的妻子。抛开两个人的爱情、依赖、信任这些,需求的妥协也意味着对方的权衡和取舍,如果要走下去,两个人还是需要共同重新同意更改婚姻的配置,我无法一厢情愿的认为对方只是道德上的情深意重就可以牺牲自己根本的诉求。


在婚姻里,我从不高估爱且低估人性。


图为《双重幻想》剧照,女主问丈夫是不是需要生孩子,丈夫回答说“无论怎样我只要有你就够了”


那下一票就是为我们子女付出的父母。


回到家,我也对公婆讲了同样的情况,我明确地告诉老人“几年内都不合适生育”的问题,以及我以后可能都不会想或者不具备条件生孩子的情况(对话不表)


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几年的老人,还是很爱重我的性命,接受现状。


但我并不把老人的这份理解当作理所应当,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家族、血缘、传承是非常重要的观念,为我们子女的付出里也明确地包含了传承香火的期待。


我不会因为自己不认同这样的观念而认为它是错的,我也接受老人心心念念的期待贯穿在生活的细枝末节和情绪言语里。毕竟,如果只是言语上非要逞强占上风,就会彻底挫伤家庭关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互相理解,共同承担。


还有一票是潜在的没有出生的孩子。


她不能表达自己的意见,我只好代她考虑。Cancerwoman生育这件事,不仅是女性自己冒风险,更是小孩子陪着我一起冒风险,更别说我的SLE有遗传的可能。就算不考虑医学的因素,我知道自己其实远没有做好任何为人母的准备,太清楚自己的挫样所以知道自己一旦做了母亲会多么不称职,对被动选择的孩子来说,也是十分不公平的。


总归,不能为了自己,为了婚姻,为了有个宝贝可以爱,就不加思量生下她。


五 、就算我不结婚、不生育,社会也不可以歧视我


最后的相关方啊,是国家。


不得不说随着老龄化、结婚率下降、出生率走低的问题开始影响经济和国家战略,社会的舆论导向肉眼可见地开始“催生”“催婚”了,《我家那闺女》基本反映了当前主流舆论对于女性不结婚不生育的偏见和歧视。


我们的邻国日本也是为了解决少子化问题,每年上好几部日剧为年轻人描述结婚、家庭、生儿育女是多么幸福、多么必须、多么迫在眉睫的事。社交媒体上,女生对婚恋和生育有点自己的想法,基本要被盖章了。


我觉得有点瘆人。


日本人自己都觉得国家整天推这种舆论导向很危险很瘆人,拍了部以国家逼婚解决少子化的电视剧《结婚对象用抽选》直接把瘆人感演了出来。为了把这个问题表达到极致,选了个极端的设定,电视剧设定的背景是日本推出强制青年相亲结婚的法案,拒绝3次就会被送到反恐部队服役。八集里面讲述了不同人选择不结婚的故事,有LGBT群体、看不到结婚意义的年轻人、不想恋爱的社恐症宅男、身材微胖却封印女生梦想的女白领、因为生病摘除子宫选择规避婚姻的女教师等等,探讨一个大问题:


结婚到底是不是人类的义务?


婚姻是个体的自由还是社会责任?


其中一集子宫癌病人的处境让我尤为感同身受。


图为《结婚对象用抽选》剧照


我不禁想,在生育这件事上,我们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到底是什么呢?


剧中男主认真地写了一部报告,其中一个观点是: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生育提供了劳动力人口,劳动力人口缴纳所得税、缴纳养老保险金支撑社会总养老体系和行政体系的运行,那我是不是只要纳税、缴纳养老保险金、遵纪守法就完成了自己在生育这件事上的社会责任呢?


对整个人类社会来说,看过《自私的基因》就觉得自己只是基因的携带宿主罢了,我为人类种族最大的贡献不过是几十亿分之一甚至更小的多样性而已。


就像《结婚对象用抽选》这部剧结尾的主题所说一样:


结婚生育并不是我们人类的义务。


我也相信国家和法律会尊重女性个人的生育意愿。


生育对国家来说是大计,动员所有社会舆论去推动去鼓励都没问题。


但是我认为还是要以尊重女性的生育意愿为基础,当一个女生基于任何主客观原因不想结婚生育的时候,我们可不可以选择一个更宽容的对待方式,能不能让她自己跟自己以及相关方达成和解和共识?而不是推搡、打标签、站在人生意义这么终极的高地上训斥她?


六、结语


相信无数Cancerwoman在生病后都在各种口不择言的争吵和评论中听到过“你以后又不能生孩子了谁要你”,“她得了癌症了以后肯定不能找对象了”,“哎呀你生这么大病不能生孩子你老公都没跟你离婚”等等。


图为《双重幻想》剧照


啧啧啧。


私以为恋爱、结婚和生育是三观相合、需求匹配的一个过程。


为什么生过重病就不能再遇到对的人?


为什么不能生育整个人就要被视为无用的子宫?


遭遇人生重创不是我们的错,这样的经历也丝毫没什么值得被嫌弃的。


历经千辛万苦捡回了一条命,就算没有孩子,往后余生,我们也有权利渴望爱,我们也值得被堂堂正正的尊重和对待。


至于生孩子这件事,如果符合自己的意愿,与所有相关方达成共识,那么就是一件爱生生不爱生也没关系的人生大事,才不是特立独行。也千万不要为外界的言语所中伤、难过、自卑,毕竟,这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一只柱柱柱柱子哥,作者:柱子哥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