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向何处去?
2019-04-26 17:31

年轻人,向何处去?

头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


4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要求城区常住人口低于300万的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到500万的全面放开落户条件,并全面取消重点群体落户限制。


超大特大城市完善调整积分落户,大幅增加落户规模。


所有的观察者都注意到,这意味着过去鼓励小城镇发展的路径已被修正。


除了城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超大城市(城区人口500万不同于市域人口500万,城区人口超过500万的城市全国只有不到20个,甚至苏州城区的常住人口按官方统计也在500万以下),其他城市的落户限制都要取消。


而随着杭州宣布大专学历在杭无条件立即落户,全国省会城市中除广州之外,其他所有城市都已经开放了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无条件落户。


可以预见,广州、深圳后续还可能在落户条件上做新的宽,最终的结果是——只要是大专以上学历(个别城市可能需要本科学历),无论应届往届,只要在当地就业,即可在短时间内在除京沪两个城市之外的任何城市落户。


这意味着,除了京沪两个特殊的堡垒,对于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国人而言,自由迁徙的大门将完全打开。


年轻人,向何处去?



今天我们不谈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的好,大家都知道。而这两个城市门槛之高,也不是每个人都够得着。


我很主张年轻人在北京这样的地方打拼,即使没有北京户籍,这座城市海量的服务业机会,给年轻人提供的施展空间和成长速度,仍是其他城市很难提供的。


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户口,也无力承受超高房价的压力,到了要成家立业的时候,离开京沪,还是自然而然的选择。


甚至还可以有一种做法,在拿不到京沪户籍的情况下,可以先将户口落到未来拟就业的其他城市,获取一张其他城市的“房票”,然后继续在京沪工作。


将来可以先在该城市置业,后从京沪转到当地工作,也不失为一种选项。


工科专业出身,制造业是很好的出路。


对于他们而言,要去哪个城市,关键看哪里的对应产业发达,珠三角、长三角等都市圈,工业门类完整,是相当不错的去处。


而像长沙这样的工业高度发达,且在工程机械等门类上有巨大优势的二线城市,也是性价比极高的选项。


其他专业背景的高校毕业生,要进入制造业的技术环节很难,做产业工人亦不现实,大多还是只能在第三产业就业。


因而,从普遍意义上看,第三产业的产值,就应该成为选择定居地的重要参考。


                 

2018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超过5000亿的城市有16个(具体见上表),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就是对大学生而言工作机会最多的十六个城市。



广州和深圳,和北京上海相较固然有相当的差距,但和其他城市显然也不在一个量级。


广州和深圳不具备京沪两地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方面的特权,广深无法吸引出于福利套利目标的迁入者,广深也就大方地对所有人敞开大门。


然而,由于京沪两地存在户籍壁垒,许多技能和经验趋向成熟、在京沪就业却没有当地户籍的专业人士,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离开京沪,广深显然就是他们的最佳选项,这亦是可以看多广深中长期发展的理由。


广州珠江新城


就广深两座城市而言,属性又大相径庭。广州的第三产业规模比深圳更大,2018年达到1.6万亿,比深圳的1.4万亿多出整整两千亿;


这意味着对普通的白领而言,广州的工作机会比深圳更多。


而深圳的优势在于顶尖企业的聚集和金融业的发达,深圳拥有更多的大企业总部,有华为、腾讯、招商局、平安等广州没有的“超级企业”,对“金领”而言是京沪之外的首选,但对一般从业者而言,性价比并不高。


珠三角是中国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就珠三角内部而言,服务业工作机会高度集中在广深两市。


广深两市第三产业规模合计达到3万亿,而GDP在广深两市之后的佛山、东莞,第三产业规模都未达到5000亿,两市GDP的合计虽然高达1.8万亿,远远高于任何省会城市,但佛莞两市的三产之和只有8400亿,仅略高于GDP1.5万亿的成都,还略低于GDP只有1.35万亿的杭州。


然而,如果有技术方面的长材,在珠三角(长三角同理)的中心城市之外定居,也是性价比极高的选项。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顺德。顺德虽然只是佛山的一个相当于县域的区,但却是中国最为发达的县域,拥有美的、格兰仕、万和、碧桂园等一众明星企业;


在顺德的大企业做技术或管理,赚得并不比在大城市少太多,但生活成本极低,房价不过一万多,还可享受冠绝广府地带的美食。



京沪穗深之后,第三产业产值最高的分别是天津、重庆和苏州,这样的排位令人有些意外,这三座城市都以工业著称,似乎并没有服务业发达的声名。


苏州山塘街


因而,细究这三座城市三产产值背后的信息,恐怕就不那么乐观。


就天津而言,滨海新区的特殊政策,以及相对较低的人力成本,乃至招商引资政策的作用等,吸引了许多服务业企业在当地注册,虽然产值算天津的,但给当地带来的实际三产就业机会相当有限,即算是有就业,往往也是较为初级的职位。


重庆三产规模源于它事实上作为一个“省”的庞大体量,在中心城区之外,重庆还有近三十个县域,每个县域都有基本的银行、商业、交通等三产,但就主城而言,三产的规模就没那么大了。


苏州的情况其实和重庆类似,苏州实质上是不是一个城市,而是包括苏州、昆山、太仓、张家港和常熟的城市群,要单看苏州城,三产的规模也就没那么大了。


要之,天津、苏州和重庆三地,虽然第三产业产值突破1万亿,但即算总量上,它们对杭州、成都、武汉、南京的优势亦远不如GDP总量上的优势明显。


要分解到中心城区,恐就不是杭蓉汉宁的对手了。



杭州的GDP总量虽然已退居全国第十,然而它的第三产业依然坚挺。


2018年,杭州三产产值达到8632亿,高于成都(8303.99亿)、武汉(8107.54亿),南京(7825.37亿),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广州。


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勃兴,与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长期蓬勃的民营经济,构成杭州强有力的经济脉动。


杭州全市常住人口不过900多万,真正聚居在都市区的人口大约只有六七百万,就城市人口规模而言,较南方其他主要城市都要小,但却有如此之高的第三产业产值,是肉眼可见的“机遇之城”。


事实上,杭州总体的薪资水平早已和广深接轨,但杭州的房价仍然低于广深,尤其与深圳相较,杭州房价更低,但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却成熟得多,凸显出极高的“性价比”。


杭州西湖


紧随杭州之后的是成都。成都的“城市营销”,有着非常固定的套路。


早在2000年前后,成都就策动《新周刊》做了“中国第四城”的策划,2013年成都举办《财富》全球论坛,当时又强调自己与北(京)(海)(香港)比肩(彼时广州还没有办过《财富》论坛),后来又连年“霸榜”新一线城市榜首。


要之,就是断言除了京沪穗深,天下城市成都最棒。平心而论,成都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让成都吸引大量企业将中西部总部设置于此,更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经贸枢纽;


成都也成为最受欧洲领导人青睐的中国城市,受到欧洲首脑的频繁造访。


经年累积的消费文化,让成都的商业高度繁荣,也吸引汽车制造等产业的快速扩张。


随着通信和互联网的炙手可热,成都在三线建设时期的“电子工业基地”定位焕发新生机,电子科技大学是南方唯一一所双一流序列的电子专门高校,培养程序员和通信长材的规模都在整个南方无出其右者;


近水楼台的效应,使得阿里、华为、腾讯等都将成都作为总部之外的一大重镇,形成了一大批新的“金领”工作机会。


京沪穗深杭蓉,背后隐藏着两种不太一样的发展逻辑。


这六个城市里,京深杭是一组,沪穗蓉是另一组。


北京、深圳和杭州都是由本土企业的全球总部主导的,北京作为首都自不必说,深圳和杭州作为京沪之外上市公司最多的两个城市,也以诞生大型本土企业为一大亮点。


而上海、广州和成都则是以全球企业的区域总部为主导的,亦是相对比较典型的所谓“买办城市”,除了当地因为大区中心地位固有的国有企业外,这三座城市对国内外顶尖级企业设置当地区域总部或业务线总部都颇有吸引力。


理解这样的差异,对个人选择非常重要。


世界上的企业千千万,大企业的区域总部的绝对数量,当然要多于同等体量的企业的全球总部的数量。所以,上海、广州和成都可以提供的白领工作机会的绝对数量,要多于深圳和杭州。


深圳和杭州的优势,则更多体现在优势行业的优势企业上,头部机会比较多,但偏中端的机会就没那么多。



杭州和成都之后,毫无悬念地是武汉和南京。


武汉和南京似乎多有相似之处,但其实武汉和南京还是有一些差异的。


武汉是介于南京和成都之间的过渡状态。


昔年成都在地理位置上的偏远,是发展的一大劣势,然而现在成都的地理位置,不仅有靠近欧洲的优势,更因为距离北京上海广东距离都太远,迫使许多公司在当地设立分支。


九省通衢的武汉,海外企业和省外企业在当地设办公室的反而不如成都,原因很简单,武汉和三大都会区的陆上交通时间要比成都短得多(成都从商务角度基本上只能通过航空进出,高铁运行时间还是太长了)


从历史上看,武汉曾是湖广(湖北、湖南)的共同省会,但现在湖南人对第二省会的认同显然已经是深圳和广州,而非武汉。


湖南省整体倾向粤省而非鄂省,使武汉的高等教育和人才储备在很大程度上为广东作嫁衣裳。


因此,虽然武汉的本土企业实力明显强于成都,东湖高新区也是整个中西部科技创新最为繁荣的区域,但武汉没有成都的“买办“色彩,少了很多分支型的中高端服务业岗位。


从玄武湖眺望南京城区


南京就更是内生增长型的城市。


因为南京距离上海太近,完全不具备区域性中心的地位,只是所谓的“徽京”,所以南京也无法像成都那样,以招商引资,设置区域总部的方式来扩张自身的服务业底盘。


在副省级城市中,南京的市域面积相对狭小,人口总数也比较少,所以南京在和其他城市的总量比较中往往吃亏(在省内比较时也吃亏)。


但实际上南京的发展水平相当高,从自身的经济质地来看,优于武汉和成都。南京的上市公司数量多于武汉、成都,在省会城市中仅次于杭州和广州;


近年来新增上市公司、新增独角兽数量等都表现亮眼,本地强劲的科技教育实力,也给南京的发展带来颇多加持。



剩下的三产产值超过5000亿的城市,分别是青岛、无锡和长沙、郑州、西安三个省会城市。


其实,武汉之所以不如成都红,还有一个客观原因。


四川省是西部最大的省份,常住人口相当于这个西部地区的三分之一,陕甘宁青新西北五省区的人口加起来就是一个四川省的人口而已;


光是四川省居民趋之若鹜涌向成都,就足以让成都的经济十分活跃。而成都经济的兴旺,又强化它对西部周边省份的吸引力,进一步凸显其西部中心的地位。


从长江眺望武汉武昌江岸


湖北省就不同了。


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和两广海南。在整个中南地区中,湖北的人口仅仅排在第四,南面的湖南、北面的河南,人口规模都大于湖北。


这使得长沙、郑州对本省人口的虹吸效应十分明显,客观上削弱了武汉的影响力。


而长沙、郑州也成为近年来进步最为神速的省会城市。


再来看西安。西安事实上是西北大区的绝对中心,但无奈西北大区的人口规模太小,西安的腹地资源相对有限,从而远不如西南的成都耀眼。


但大区中心的效应仍然相当显著,西安的GDP规模排在全国二十名左右,但第三产业增加值却排在第16位。



这些年,有两个区域经济概念非常火。


其一是都市圈,尤其是已公布规划的粤港澳大湾区和即将公布规划的长三角一体化,更被视为中国经济的两大关键引擎。


另一个概念则是所谓的“国家中心城市”。


所谓“国家中心城市”除了直辖市之外通常是大区或某个都市圈、城市群的中心,譬如上海、广州是“国家中心城市”,因此和他们相邻的南京、杭州、深圳虽然实力极为雄厚,远远超过京沪穗以外的一些“国家中心城市”(如郑州、西安),仍未获得“国家中心城市”的盖章。


其实,这两个概念背后折射着和青年人生选择的一个真问题。是去发达都市圈中间的次级城市,还是去中西部的强省会城市?


这首先要看所从事的行业,如果是从事和制造业、硬科技相关的行业,总体来说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聚集效应显然是最好的。


苏州、无锡、宁波、佛山、东莞、珠海等,都不失为相当不错的选择。


但如果从事的是金融、商贸、交通、互联网等服务业,那这个问题就是另一回事了。


在中国国情下,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的政治地位有着非常显著的直接关联,所以即使在长三角、珠三角,第三产业岗位仍高度集中在沪宁杭和广深这五个城市。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对都市群不要迷信。


房地产投资的逻辑,和个人选择居住地的逻辑是不完全相同的。房地产市场的核心逻辑——位置,位置,还是位置;


所以许多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分析者强调,上海苏州都连成片了,广州深圳都连成片了等等。但如果你从自住角度看,上海和苏州是几乎连起来了,但你要在苏州境内买个不靠地铁不靠高铁的房子,照样是给自己添堵。


就拿苏州内部来说,你要是住在张家港,天天跑城区上班,照样吃不消。


还是以苏州为例。苏州、昆山、张家港、常熟和太仓,本质上就是5个不同的城市,虽然这五个城市同属一市,相距很近,但本质上发展逻辑并不相同。


苏州是个以园区、高新区为龙头的服务业较发达的大城市,张家港、常熟和太仓是乡镇企业乃至后来本土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制造业和商贸物流城市,昆山则主要依靠上海产业外溢和大量台商投资而兴起。


所以我说,分清楚XX城和XX市对年轻人的选择是很有价值的,苏州城比杭州、南京、武汉、成都要小,这就意味着在苏州当地找工作换工作的机会比杭宁汉蓉要少。


虽然说苏州市属的几个县级市同属一市,但因为发展逻辑不同,苏州市区人要去这几个城市找工作,就跟广州、深圳的居民跑到佛山、东莞去找工作一样,属于“跨城流动”,还未见得有合适的岗位。


再来说内陆地区。


服务业本质上是服务人的产业,高端的服务业仰赖的是全国性资源和高端人力资本的注入,很大程度上“可遇不可求”,没有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命,一个地方要搞出太高端的服务业,也有难度。


但绝大多数从业者不用攀登金字塔尖,一般的服务业发达与否,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城市本身的人口聚集和这个城市能够吸引多大范围内的资源。


成都夜色


所以,在选择内陆地区城市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观察这个城市本身的人口规模,和它所在的省的人口规模。


成都是官方统计全国常住人口最多的省会,从市区人口来看也是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省会城市,其所在的四川省本身是中西部人口第二的省,这就决定了它的高起点。


武汉、郑州,乃至长沙、合肥,也都是同理。江西的南昌近年来为何明显被周边省份的省会拉开差距?


除了产业结构、交通条件、高等院校等因素,江西省本身的人口较少也是原因,湖南和安徽常住人口都超过6000万,而江西只有4600万,这让江西省会在吸纳下属地市人口上处于天然的劣势。


概括来看,选择省会城市,首先看它的辐射力,是不是大区中心。


杭州、南京之所以地处高度发达且民众普遍富裕江浙,很多工作机会还不如广州和成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具备大区中心的地位,上海吸纳了长三角地区的大部分顶尖资源尤其是“买办”类的顶级资源。


然后看它作为大区中心能覆盖的人口规模,广州作为中南地区的大区中心,除了覆盖广东、广西,海南,湖南,还包括相当部分的云贵和江西,腹地效应极为明显。


成都拥有四川省和大半个西南地区,甚至对陕西、甘肃等西北地区亦有吸引力,因而也成为领跑的大区中心。


相较而言,因为西北地区的腹地小,尤其是陕西省本身常住人口只有3800万,只有四川省的四成,西安的区域中心效应就没有成都显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元淦恭说(ID:yuangg173),作者:元淦恭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