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座率跌至12%,一半影院亏损:中国影市还能有第二春吗?
2019-04-30 12:06

上座率跌至12%,一半影院亏损:中国影市还能有第二春吗?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产业,原载:搜狐娱乐,作者:哈麦,头图来源:unsplash


火爆的影视行业,自从2016年大盘增速掉头向下后,已经连续趋冷三年,至今还没有缓过劲儿来。到了2019年,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阶段性冰点。这让还对影市抱有很大幻想的玩家都开始怀疑,下跌趋势改变不了了吗?好日子再也回不去了吗?


上座率跌至12%,一半影院亏损


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互联网电影主题论坛”上,爱奇艺CEO龚宇曝光了一组数据,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电影票房同比负增长8%,观影人次负增长14.5%,平均上座率是12%。“我有一个数字没敢写上去,说大概一半的电影院是亏损的。”



过去境况好的几年,全国平均上座率基本都能保持在14%~17%,从去年到今年,出现了更加明显的下滑。


另一面是,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的银幕数新增了3250块,累计总数达到了63329块,全球第一,遥遥领先。2018年全年,全国新增银幕数是9303块,同比增幅18.32%。今年从第一季度看,增长势头比去年还快。



去年底,电影局曾下发《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企业积极投资建设电影院,并对一些符合政策要求的影院提供资助,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全国加入城市电影院线的电影院银幕总数达到80000块以上。



也就是说,按照目标,2019年和2020年,每年平均要新增10000块银幕。


国内网络视频内容付费市场规模将超电影票房


龚宇还提到了另一组数据,2018年,全国电影总票房610亿(如果不计售票平台的服务费,实际净票房约566亿),而2018年网络视频内容付费的市场规模是536.5亿,这里面一半是会员收入,另一半是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如果算上广告等其他渠道,2018年网络视频行业的市场规模是2000亿出头。



网络付费点播的增速不断在增加,票房的增速在减缓,超越是很快的事儿。而随着电影票价越来越贵(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平均电影票价涨了3元),网络版权内容越来越丰富,又便宜,视频点播将对影院形成巨大冲击。


全球内容类家庭娱乐产品消费年增16%,票房仅增1%


这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一个趋势。


好莱坞现在最有实力的电影公司迪士尼已经做了近百年,市值才做到不到2000亿美元,做网络点播的奈非(Netflix)只是一家有二十来年历史的公司,市值做到了近1600亿美元。



拍过《地心引力》的名导阿方索·卡隆的新片《罗马》不是六大公司的,而是奈非主控的,该片只是为了能达到参选奥斯卡的规定,在美国的影院做了小规模的放映,之后就直接在网络上点播,完全放弃了影院渠道。


在美国电影协会发布的《2018年影院和家庭娱乐市场报告》里,2018年全球各地区所有影片的总票房为411亿美元,较2017年上升了1%。而全球内容类家庭娱乐产品在数字和实物产品的消费为557亿美元,较2017年上升了16%,其中数字家庭娱乐产品的增长最大。


全球在线视频服务的订阅数量在2018年增加到了6.133亿,较2017年增长了27%,第一次超过了有线电视订阅数量5.56亿。


也就是说,现在以及未来,跟影院直接争抢观众的,是网络视频点播平台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兴影院,那么影院靠什么来留住观众?


互联网平台解决了人性刚需——懒、贪、馋


淘票票总裁李捷说,互联网平台在电影行业就做了三件事,第一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第二是更便利,第三是成本低,其实这就是人性中最刚需的三个东西——懒、贪、馋。“懒就是说我不用去电影院看了,贪是说让电影更快播出,馋是我想搜索我想看的。”


现实的状况就是这样,由于看一部电影的直接成本及隐性成本越来越高,观众本来就不太想去影院了,宅在家里点播就挺好。而影院里,还不能提供足够多让观众看完以后心满意足的电影。甚至有些电影在宣发上还不择手段,最终破坏观众的预期,损耗大家对“国产电影”的信任。比如花钱买排片,比如挂羊头卖狗肉,比如误导性营销。在这个讲究以口碑取胜的时代,依然还是存在。


但观众是越来越挑食的,垃圾食品会越来越没市场,当然也就没钱赚。


投资国产电影的整体盈利率仅13%


在另一场“中国电影发行与营销论坛”上,启泰文化董事长杨硕透露了几个从艺恩看到的数据,“投资2000万以下的影片盈利率是3%,投资3000万到8000万之间的在10%,投资8000万以上的盈利率在26%。”



拉平来看,投资国产电影的整体盈利率仅13%。


根据电影局的数据,2018年全年国内共生产电影故事片902部,动画电影51部,科教电影61部,纪录电影57部,特种电影11部,总计1082部。如果仅算故事片和动画片,全年953部,最终赚钱的可能只有约124部。


这对于投资人来说,是巨大的风险。这也印证了为什么这两年热钱迅速撤离,影视行业遭遇始料未及的资本寒冬,不少曾经战绩不俗的公司,甚至出现资金链危机,无法填补窟窿。


世界上从来都是供给不足,哪有需求疲软


曾经电视出现的时候,很多人担心电影院会不会消亡。后来,好莱坞开启的大片模式及制定的一系列新的游戏规则,让电影院和电视并行及交融存在,一直繁荣了这么多年。


如今,互联网深度介入后,又免不了有担心的声音。但实际上,只是介质变了,分羹者多了,游戏规则要改了,内容还是没有变。所有新老玩家努力的方向,都是掌握好的内容。


国内的互联网公司,都在重金投资传统影视公司,也在自己设立影视公司投资电影。国外的奈非、亚马逊等等,也都在砸重金投资制作影视剧(奈非2018年在内容的投入上达到120亿美元,2019年据说要超过150亿美元)。而掌握了片源的迪士尼、时代华纳们,也都开始发展自己的流媒体平台,想在这场变革中重新站位。


大家都知道,内容为王,不是一句空话。


而对于庞大的国内市场来说,影院能留住观众的,依然是足够好足够有娱乐性的电影,从《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这些爆款的单片票房来看,市场还远没有到天花板。


华谊电影CEO叶宁说,这些年我们终端的发展的确是非常的快,银幕到6.5万块,就像池子一样越修越大。网上这块也特别的快,有可能不只一家奈飞,特别大,大完以后大家营养不良,好的电影跟不上发展。多了几瓢水而已,但是没有质的变化。



“讲好中国故事这个能力太不强了,我们有非常强大的危机感。《流浪地球》按照工业化的水准,有可能在美国一年产生五六十部。真正的产业驱动是靠强势内容的,我们的能力不够,这就是现状。做内容的功夫是硬功夫,是瓷器活,不是靠资本上来的,要有能力,要有情怀,要有坚持,伟大的作品都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个也是伟大作品能出来的时代,因为市场够好。如果做的不好,那就是我们自己做的不好,别怪别人。”


美国电影协会中国区代表冯伟说,讲到内容为王,最终还是消费者为王,消费者需要做内容的人生产足够好的内容。他还认定这是一个做内容的电影人或者电视人最黄金的时代,有这么大院线市场和平台市场,资本还是会回归到影视行业。



“世界上从来都是供给不足,哪有需求疲软。”淘票票总裁李捷给出了一个名言式结论。在他看来,大趋势下未来的机会就是把内容和服务都做到极致。


“第一个就是内容还不够好,内容足够好,体验足够好,用户是愿意去电影院花钱的。比如《复联4》,票价1000多块钱,零点场全部卖完了,让人感觉是迪士尼和电影院都准备干最后一票就跑路的感觉。


第二,中国有个电影院叫CGV,上座率和盈利能力,还有它的卖品都是特别好的。韩国老板说去看看,不要老去万达,我看完之后,要是我也不再换别的电影院了。服务特别好,可以借毛毯、雨伞,如果你晚场超过多长时间他可以给你退票再补。


世界上没有什么生意是做不好的,还是你不够用心。渠道行业也好,内容行业也好,做不到极致都非常危险。其实每个行业都能做到极致,通过你的极致服务和内容的极致化,你就会有《复联4》这样的例子。”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电影产业,原载:搜狐娱乐,作者:哈麦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