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趣味不再相通的年代里,他们却越活越丰富
2019-05-19 20:02

人类趣味不再相通的年代里,他们却越活越丰富

Photo by Steve Johnson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我们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个体趣味割裂的文章,叫做《我们的悲欢不相通,我们的趣味也不再相通》,得到过很多人的共鸣。 


其中提到这两年很流行的一个概念“信息茧房”——人们越来越容易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再宽容异己。


换句话说,就是不同群体之间越来越难以相互理解。


比如不追星的人天天嘲讽饭圈恶臭;文艺片爱好者认为漫威的爆米花电影不值一提;古典乐迷看现在的流行音乐都是口水歌……


仿佛一层层的鄙视链把各个圈子精准切割,再为其挂上特定的标签。后来的人只能按图索骥,进了哪个圈子就成了什么样的人。


而偏偏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横跨于好几个圈子之上,爱好“高雅”也喜欢“低俗”,兴趣小众又乐大众所乐:他们热爱古典音乐也热爱相声,自我放松的方式是啃精装大部头以及追星;他们看得懂学术圈和饭圈的黑话,日推的选曲仿佛人格分裂;


他们的话剧票和live票都是每月支出的大头,约不同的朋友去看电影节选片以及超英电影,同时在补人文纪录片和国产网剧……今天,我们就采访了几位兴趣爱好天南地北、感觉十分“分裂”的人——


他们对很多事物都抱有好奇心与热情,那些或大众或小众的爱好看似格格不入,实则在他们身上和谐共处,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己。


@E不小心  70后


追星 / 健身 / 爵士舞


总体来说也不觉得我有什么特别小众的爱好,但是我确信我整个人就是一个非常小众奇葩的存在。


38岁考取硕士研究生,48岁还在不断的学习新的东西,累,可是停不下来。


其实我有相当长的健身历史的,也学习过短期的拉丁舞,后来因为去外地上学就中断了。


重新学习舞蹈是因为去年看了《这就是街舞》,冠军韩宇的locking联队舞蹈特别喜欢,就开始关注这个舞者。



韩宇的舞蹈是一种特别世俗化充满活力的舞蹈。我喜欢他的烟火气,一度看着他的那些中文歌曲的舞蹈,泪流满面。


追星也就是小小的追吧!现在就是微博签到260天了,画过他的手绘肖像。当自己的手下渐渐浮现他的样貌,还是挺感动的。


不过说到底,我觉得大家还是对70后有偏见。有些事情其实我觉得很自然,别人总是动不动就说你这么大年龄了,反倒让我觉得有些尴尬。


@姝予  85后


话剧 / 古典音乐 / 歌剧 / 吃面


2018年年度总结:130次观演,消费4717元,话剧50场,电影49场(不含院线电影),2019年新想法,多看经典电影,戏剧录像,多读书,沉淀自我。



总是有人觉得我把工资全花在剧场了,其实不是的,我还很愿意花钱在吃上面哈哈哈。


我喜欢吃面,这两年加入了一个叫做“中国面友会”的小型组织,专门测评各地面馆的做面手艺,从浇头到面汤的成色等各方面进行详细测评。



当然了,无论是吃面还是看剧,我觉得这些都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下了班的我才是真的我,哪怕是看完剧回家已经十一点了,躺床上都不累,脑子还是在不停转动。有时候心情特别不好,就会反思自己最近是不是没看剧。


在我看来,看戏剧并不都是有钱人的活动,去大剧院看一场演出也很普通,剧场离我们并不遥远。


@X  90后


文学 / 古典音乐 / 话剧 / 追星


我有好几个文身,胳膊上有个比较大的。X是我的姓,这个纹身是玫瑰与剑,交叉起来是个X。




“一手持花,一手持剑 。以礼貌、温柔和爱待人,同时也有必须守护的东西,这就是我对待世界的方式。”这是我文身之后发的微博,现在看还挺中二的。


之前在望京工作的时候通勤要40分钟,我就会抱本书看。有一次在路上抱着一本《热风》 和一本《窄门》,碰巧遇到同事,她就说你这孩子挺奇怪的,远看又冷又酷的还露着文身,没想到还喜欢看鲁迅和纪德的书。


除此以外我还是个追星狗,最近在狂追《声入人心》的小哥哥,天天刷微博豆瓣B站啥的。


我比较宅,也不太会穿衣打扮,钱主要是花在吃吃喝喝和看剧看电影上了。其实我不觉得自己有多文艺,只是爱好不同而已。


@Rachel_ziye  80后 


电台主播 / 摇滚 / 民谣


我一直喜欢听独立音乐,从民谣到摇滚都喜欢。喜欢摇滚的人给人的传统印象就是纹身+烟熏妆+爆炸头,而我偏偏就还不是。


我喜欢摇滚是从枪花开始的,Slash就是那样的形象,超喜欢,可是后来发现好多人对于摇滚的印象除了外形,就是集黄赌毒于一身。



后来听到披头士,发现穿着西装也可以玩摇滚;再听到Pink Floyd,发现摇滚也不都是那么节奏强烈的;又听到Queen,发现摇滚也可以很学术的。


有一次是在我分享的Pink Floyd 的最后一张专辑《Endless River》的动态下面,一位网友评论说,现在听PF的女生不多了。


我回复说,听它们的男生也没有几个,而且不太舍得把他们分享给别人所以只在APP里小范围的分享。


那位网友回复说,音乐品味的改变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有点像做功德。 


他这句话萌发了我想做音乐分享的念头。我会用音频的方式记录下听音乐的一些感受并且分享出来,同时还会把相关的音乐链接附上。


所以“摇滚”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外在的形象也只是诠释他们音乐的一部分。


如果只是因为大众认为的“摇滚”的造型很酷,去喜欢摇滚,反倒有点辜负“摇滚”的意义了。


只要了解了其音乐的意义,内心就是一个已经有摇滚精神的人了,外在形象是什么样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七亿五千万个星星  95后


追星 / 迷幻摇滚 / 后朋 / livehouse


感觉现在大家对追星女孩 / 饭圈的印象很刻板吧,其实我在这个圈子里遇到了很多很有才气很有趣的灵魂。


很多饭圈女孩都是现实中温柔敏感又害羞的女孩子,因为喜欢才有了那么多勇气,大家并没有圈外人看这个群体一样充满了丧失理智的狂热。


因为现在大众对饭圈的刻板印象,我一般不会在朋友圈发我去追星的照片或者视频,每次找来陪我去livehouse的朋友和陪我一起追星的朋友也完全不是一波。


我有时候会把追星的故事告诉我不追星的朋友,听听他们的想法。时刻跳出这个圈子外观看自己,也算是一直保持理智的一种方法。


希望有不同爱好的人彼此尊重吧,同样是爱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能放下一些成见去观察尝试一下,或许会收到意外的惊喜呢。


@格林小阑  90后


林俊杰 / 台湾歌仔戏


最近的某一天,我突然醒悟——喜欢林俊杰,是自己第一次真正有了清晰的自我意识。那种珍贵信念是:“无论如何,我就是喜欢这个人,别人无法影响到我”。



为什么喜欢他?年少时,我可能会回答:他会作曲、编曲、钢琴、吉他、漫画……急着证明他真的很优秀。现在嘛,我大概只会说,因为他很值得被喜欢。喜欢他的人,赚翻了。


老林在接受采访时曾说:“如果我想舒服一点过日子,太容易了。但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我宁愿多些牺牲付出,也要作出我所认为的最好的音乐。”


他清楚自己的优势与梦想的目标,以及在这两者之间,要用多少努力和方法去达成。不断精进,不断进阶。这样的态度,大概一直影响着我,牵着我朝他走。


前几天和一位年纪稍长的姐姐聊,偶像的意义是什么?我笑着答:当这个人让你发现世界有此风景,让你想更接近他身上的好品质,且愿意为之努力,那就是生活里的一道光,灿烂耀眼。


喜欢歌仔戏的历程就更像是“旧情复燃”。


科普一下歌仔戏:即戏中有歌,歌中有戏。我从小最爱的是电视上播的台湾歌仔戏,曲调多、唱功好、演员各有特色,布景和服装还很仙很美。



歌仔戏有很多曲调,同样的唱词,安上不同节奏的曲调,就有不同的味道。无论懂不懂闽南语,调子听来却都是懂的:好听,简单,起伏,优美。


作为福建闽南人,从小耳濡目染,去年5月忽然想在网上找小时候听过的一部戏,这才发现有人在微博、微信、公众号不辍更新,科普歌仔戏的曲调。有人自己写着歌仔戏剧本,创作押韵唱词。


另外,当我重新喜欢上歌仔戏之后,似乎也解锁了其他的剧种。


听苏州评弹听不懂,但大致能类比为:当我在哼唱歌仔戏曲调时自然而然感受到的韵律美感。听京剧也不通,但能类比为:歌仔戏演员在演绎角色剧情时,还要同步唱念做打的精彩。一通百通,把它化用成能理解的东西罢了。


长大后,真是越来越发现,其他的路不远,只要肯走看看,沿路都有美景的。


@阿图音  85后


KPOP  / 日本动画 / 古典乐 / 特摄片


开始听KPOP(韩国流行音乐)属于机缘巧合,我从一个主打和声的韩国组合东方神起开始,慢慢接触到韩国音乐。


听得久了,发现韩国音乐圈是作品导向的,出作品之前会有明确的行程安排,什么时候出预告,什么时候出MV,大家请期待。


这个时候艺人也尽量避免有drama,不然会被严格的韩国观众攻击。而不是充斥炒作和流量,先来一个真真假假的新闻,然后顺势提起最近要出歌了,接着开始吹数据…… 


可能因为这样的行业氛围,我觉得他们真的做到了作品为重,才能越做越好,也就不知不觉听了好多年。


由于我自己是个“做事”的人,一定程度上我比较认可那边听众的严苛,观众不严苛的话,是不会出好作品的。


有段时间我对流行乐处于一个已经丧失了继续了解的兴趣的倦怠期,那个时期突然听到了德语音乐剧,打开了新世界大门。


之后在香港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喜欢古典音乐的小伙伴,她看我喜欢欧洲的音乐剧(相比百老汇有更多古典乐的元素在其中),可以发展一下,就安利了我去听古典乐。我很open minded嘛,毫不犹豫地就开始找碟学着听了。


对特摄的喜爱始于很小的时候看了奥特曼,大概到小学四年级这类片子在电视上消失了,我也就转而喜欢漫画去了。


前两年有一天我也忘了怎么回事,突然开始重新回顾奥特曼,刚好那一年美国拍了哥斯拉,突然旧情复燃不可收拾。



关于特摄,你不觉得美术一手一脚做出来的楼房,精心设计的打戏,为了克服制作中的困难不断改进的技术——都比CG迷人的多嘛?


有些东西是不方便的、不快速的,甚至是会亏损的,但那都是它动人的地方呢。


@麦高芬  90后


相声 / 超级英雄 / 新浪潮 / 古典音乐 / 京剧


看的第一部新浪潮电影是《四百击》,之后又陆续看了三四遍,深深被折服,用拍摄技巧和剪辑手法传递信息和情感实在是高级。



以前对超级英雄电影嗤之以鼻,续集续集再续集,竟然还能这么高的票房,认为简直是对电影艺术的侮辱。2012年被同学硬拉着去看了《复联1》,到了今年《复联4》上映,被卖情怀的漫威真香警告。


这根本不是电影,这是我的青春啊!《复联》四部,分别跟4个人去看,到现在有3个已经断了联系…最近疯狂补课漫威电影,电影快补完了,但是青春怎么补呢?


喜欢相声完全是因为环境熏陶,从小长在天津,从奶奶到爸妈全都喜欢相声,后来有了手机有了德云社,相声成了飞机上、高铁上,睡觉前必须要听的。


喜欢京剧最早也是因为在相声里听侯宝林经常使用柳活才产生兴趣的,长大后又听了好多传统京剧,比如《胭粉记七星灯》《秦香莲》《九江口》,京剧演员的魅力简直太大了,一个身段和一个嘎调就能让人反复买票。


我觉得任何一项能够流传的艺术都是具有独特的魅力同时又有一定的欣赏门槛。京剧也是如此。


在年轻人心中,十个字就能唱一分钟京剧的确显得有些节奏上拖沓,但是如果真的坐下来反复欣赏,这一分钟或许才是最见演员功夫的,所以像王珮瑜这样对年轻观众普及京剧还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没有当初相声对我的京剧的普及,我也会对京剧无感。但只要迈过了这个门槛,一切就都顺其自然了。


比如现在,朋友也会觉得我们坐在梅兰芳大剧院里,邻座票友大爷喊好的时候也挺有魅力的。


@鸡腿少女  90后


电视剧 / 综艺 / 流行音乐 / 昆曲


对我来说只要是有兴趣的题材,演员演技和剧本比较好的剧都追。轻松浪漫的韩剧喜欢看、国产谍战剧也喜欢看。综艺的话,轻松搞笑类的、音乐类看得比较多。


至于昆曲,喜欢了可能快10年了,一开始是因为一部昆剧《1699桃花扇》开始的。现在成都有昆曲演出有时间都会去看,如果有机会,外地的演出也会去。每天早上做早饭吃早饭的时候,喜欢放昆曲的唱段。


有时候会觉得自己的审美受到了昆曲的影响。文辞上面,昆曲的唱词特别雅。


外表来看,昆曲的扮相、戏服、舞台调度都特别好看。会自不自然的想去看更多相关的书,然后在审美上更喜欢简洁雅致的搭配。


有一个比较有趣的点,昆曲的唱词太雅了,尤其传统剧目,引经据典特别多。遇到这种时候,可能会需要借助简单直白的英文字幕……


作为一个年轻人喜欢昆曲的感受就是,但凡跟同事朋友提起“我今天晚上要去看昆曲演出”,都会被问“啊,那你是不是跟一群老爷爷老奶奶坐在一起”,或者偶然有人知道我要听昆曲的时候,会问:还有年轻人喜欢这个?


但其实,现在喜欢昆曲的年轻人特别多。现在也已经有好几个朋友被我带得能感受到昆曲的好了。


可惜的是川渝这边的昆曲演出比较少,我更多是B站里面看昆剧哈哈哈。



@星光  85后


话剧 / 音乐剧 / 电影 / 漫画 / 手办


我是个学工科的学生,特别正宗的工科那种,在国外实验室待过,硕士毕业后还在国内专业对口的国企单位画过3年图……然后,我就辞职转行进入互联网行业一直到今天。


我打破的可能就是大家心中对理工科男生的刻板印象吧。


虽然是工科背景,但我一直喜欢文艺方面的东西,从学校毕业的时候自己立了个flag,每周要去电影院看一部电影,每月要去剧场看一场戏。


参加工作以后一直超额完成任务,而且是超的很厉害那种。我的业余时间基本都用来看电影和看戏了。后来赶场赶的辛苦,就买了一台ps4游戏机,强迫自己在家玩游戏当做休息……


我买手办一般会看造型和材质符不符合我的心意,我对特别精致的东西毫无抵抗力,所以一个手办如果能在方寸之间栩栩如生刻画出角色的喜怒哀乐,就会是我的心头好。



小学时候,同桌买了6本海南出版社的《龙珠》魔人布欧篇,我恰好没看过这部分,于是软磨硬泡把这几本书借回家,第二天就要还给同桌,所以我先上床睡觉,等我爸妈也睡下之后,再爬起来把台灯打开一本本仔仔细细的看,一直看到夜里3点多……


古人有凿壁偷光、萤囊映雪,我是夜读《龙珠》,浑身散发着超级赛亚人的光芒。


所以我对龙珠一直有执念,后来就收了很多龙珠的手办,当然基本是一套一套的收,花钱如流水就是这种感觉。


总而言之,对于“打破次元壁”这件事,怎么说呢?面壁十年图破壁。我们不能把自己的人生拱手让人,要自己做自己的破壁人。


而关于“打破次元壁”这件事,其实还有更多人有话可说。


@老北京雪梨酱  85后


电影 / 戏剧


人生苦长,及时行乐。可能哪天突然厌倦了,但是回想起来,相信彼时此刻,活的都很认真。


@RebeccaYu0607  00后


追星 / 古典音乐 / 摇滚 / 哲学 / 文学


我生活在一所小县城,这里艺术文化方面都很闭塞,我是我们年级组唯一的音乐艺考生,虽然大部分人都不理解我,但我想努力打破这样的印象。我想在这个精神文化贫瘠的地方活得很自由,很有趣。


@Amy  90后


英超 / 网球 / 综艺 / 日剧 / 古典音乐 / 相声


很享受这种跨界的感觉,生活会丰富,而且因为有不同领域的灵感,在欣赏其中一种领域的时候时常会将它和其他领域联系比较,形成自己的观点。


比如有一次看到喜欢的花滑选手在ins上像男粉丝一样评论了喜欢的相声演员,就有一种“哇次元壁破了”的感觉。


@苏青一  95后


汉服 / 历史 / 文学 / 动漫


这个世界有无穷无尽有意思的地方,只要你愿意去扒拉。


@阿九桃子妹  95后


美剧 / 历史 / 哲学 / 书法


其实哪来的“打破次元壁”,只不过人都是多面的,大概我们要从多个维度才可以了解一个人。


只是希望,每个人在看事情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自己看到的就是全部,如果这样的话,我们网络世界的戾气也许会少很多。


@ENTERPRISE奥  00后


摄影 / 音乐会 / 艺术展 / 做数学题


我并不是一个“总在打破次元壁的”的人,而是更愿意“最大程度地实现自己的各种可能性”。


@RainWont  95后


NBA / 说唱 / 摇滚 / 爵士 / 日本老歌


人的爱好很多元其实很正常,而且每个领域都有那个领域优秀的东西,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了解的领域多一点的话,一定会爱上大多数。比如摇滚,听过摇滚的怎么会不喜欢上平克弗洛伊德和皇后乐队呢?自然也会爱上这个“次元”喽~


简而言之,就是每个次元都有美,而我们可以接触的次元有很多,自然就会爱上看上去两个对立次元的东西,就像“一个打破次元的人“。


结尾


这两年,随着各种 APP 推荐算法的进一步智能化,我们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一个问题:所有人都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里越陷越深,却很难再接触到不同世界的新鲜事物。


于是人们开始被看不见的墙分割开来,人与人之间的趣味不再相通,甚至审美也不再兼容,复杂不再是理解世界的常态,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单调里越堕越深。


再后来,这些看不见的墙成为了鄙视链,成为了群体标签,成为了刻板印象。


我们迅速地习惯了这些屏障的存在,甚至开始把别人突破屏障、追求丰富的行为称作为“打破次元壁”。


而“次元”又是什么?只不过是画给自己的囚牢而已。


道长(梁文道)有一句被引用过很多次的话:


读书到了最后,是为了让我们更宽容地去理解这个世界有多复杂。世界有多复杂,书就有多复杂,人有多少种,书就有多少种。


其实这个世界上,复杂的又何止是书呢?


本文来自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