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要不要跳槽?
2019-05-23 22:16

我到底要不要跳槽?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头图来自东方IC


最近不少朋友在问我关于跳槽的建议。该怎么判断自己的跳槽时机好不好呢?


不同的场景下,不同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会拿跳槽跟等待内部升职做对比,有的人会拿“从北京跳槽去杭州”跟“等待公司在杭州开分公司”做对比,等等。首先要把眼光抽离出来,看得更清楚一些。


基于我自己的、和“在行”上约见过的上百号学员的经验,我总结出,选择是否跳槽时,应当遵循的几个大原则:


1.横向对比所有可跳槽的机会和留下来的机会,做相对选择;


2.考虑潜在的成本与收益;


3.考虑更长时间后的影响;


4.排除掉情绪因素的影响。


逐一简要解释下。


1.


相对选择的反面是绝对选择。有的人跳槽原因是纯粹觉得现在的工作“不行了”,一定要换。这就是绝对选择。


找工作本身存在机缘和运气的成分,不是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就能随意找到,单看留在这可能是个40分的极差选择,但你能保证换工作后就一定是80分的情况吗?


正确的方式是,评估一下现有的所有机会(留在这也是机会之一),看其中最好的究竟是哪个。当然也未必是骑驴找马,可以基于自己的情况做个简单预测;有时外面大环境足够好了,裸辞都可以比较有底气。不过这种环境在大多行业也不存在了。


相对选择还有一层含义,就是也不要执拗于一定找到非常满意的机会,因为没有遇到80分的机会,就继续留在自己20分的工作岗位上。环境差的情况下,先去一个60分的公司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是大的指导原则,显然,我提到的多少分,肯定不是薪资而已。到底是什么,就要考虑以下几条了。


2.


假如真的只以当前这一年的工资水平作为选择工作机会的标准,那问题反而很简单了,算一算收入,就能准确量化跳槽和留下来的优劣。


但这种比较忽视了两个重点,第一个就是存在潜在的成本和收益,当下的工资收入只是表象。


举个简单的例子,跳槽后的工作岗位给你更高的职位及薪资,看起来很不错,但你在原来的公司已经有三四年了,有极高的熟悉度,离升职加薪也不过是半年的时间,之后可能会更如鱼得水。在新的工作岗位上,由于职级提升了,大家对你的预期变高,在较低的熟悉度下,你的协作成本骤然提升,很可能会让周围同事失望,最终收场惨淡。这个例子里,“公司熟悉度”和“过高预期”就是潜在的成本。


再比如,跳槽后的工作岗位提供的职位没有升,薪资也涨得不多,看似没有必要。但你留下来能够成长的空间略小,部门的人员非常饱和,大家分到的事情不够多,你的锻炼机会也少。新的机会反而会提供非常大的空间施展拳脚,由于缺人,新的老板对你也颇为期待和信任。这样看起来,“成长空间”和“老板的信任”就变成了潜在的收益。


这些成本和收益,都会慢慢成为影响你职位和薪资的关键因素。


3.


第二个容易忽视的重点,就是更长时间后的影响。把眼光放长远,能够看到许多当下无法判断清楚的点。


比如,跳槽去的公司当下的加薪比较多,但他们调薪的空间很小,每年也都没有普调。留下来的话每年都还能有10%的调薪。


比如,现在跳槽去的行业是传统行业,近几年发展还不错,可五年后可能就被新力量替代。这是从时间维度看趋势的影响。


比如,跳槽去的是创业公司,目前融资多人才少所以给钱比较狠,可是确定性会特别差,两三年后黄掉的概率比较高。哪怕是奔着赚快钱的念头过去,是不是还要考虑下,两三年后再找工作的难度会不会骤然提升?


4.


最后,较常见的问题就是,由于“特别讨厌现在的某些事情”而带有情绪地做判断。这经常出现在比较年轻的求职者身上,包括我自己也犯过几次错误。


比如,“有个同事很讨厌”就是一个被情绪放大的影响因素,但你怎么就知道未来新的机会没有这种讨厌的同事呢?这未必是能够通过跳槽来解决的问题,许多协作工种难免要对付各式各样的人,要么改变自己,要么干脆换个职业。


觉得现在的工作无聊、感觉工资很低、上班路太远,甚至包括公司没有食堂,这种影响体验的事情很容易被我们心理中的认知偏误给夸大。带有情绪地去看它们,就没法作出更理性的决策。


总的来说,就是这四点了。希望能帮到你。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ID:liufeinotes),作者:刘言飞语。头图来自东方IC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