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到期、市场凉凉,哪家院线会第一个出局?
2019-06-06 10:09

补贴到期、市场凉凉,哪家院线会第一个出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冒诗阳,头图来源:东方IC


2019年5月12日,《复仇者联盟4》、《大侦探皮卡丘》、《何以为家》等关注度较高的电影仍在热映,武汉一家卢米埃影城的影厅内,却坐着十几组闹嚷张望的孩童。他们不是来看电影,而是来参加一场叫做“我是影院小经理”的亲子活动。在影院的组织下,观众以每人25元的价格,就可以占据这一周日的黄金放映时段,走进影院后台做活动。


不只是卢米埃,大地、金逸、保利等影城均在加大对包括亲子活动在内的多种业务尝试。这是今年电影放映业务不景气的一个缩影,拓普数据显示,即便有多部进口大片支撑,2019年5月全国票房总计36.7亿元,下跌超15%,是近三年来的首降。


观影人次的下降更为明显。根据艺恩数据统计,今年5月观影人次约为0.96亿,而去年同期的数据是1.2亿人次。市场萎缩之外,大批影院还面临着为期3年的政府补贴到期,这直接导致大量三四线、县级市的新建影院开始亏钱,影院应对乏力,只好依靠提高票价来弥补损失。


而在亏钱影院背后,还有一批数量过剩并持有“院线”牌照的地方企业。2018年全国48家院线中,有8家院线年票房收入不过亿,这些院线“输出品牌、输出管理”的功能名存实亡。


2018年底,国家电影局发布《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打破“院线”牌照经营的铁饭碗,开放新院线审批,同时鼓励行业兼并。


“裸泳者”开始浮现,一轮新的整合、淘汰大幕将启。


一、 终端影院第四季度恐无米下锅 


“今年市场真的不好,而且目前看不出有转好的迹象。”北京长城沃美电影院线有限公司的一位高层向壹娱观察坦言,今年5、6月份尚能够依靠进口片支撑票房,在趋紧的行业政策下,制片领域风声鹤唳,国产片产量不足,因此终端影院的“迷茫期”可能将在三季度后到来,影院可能面临没米下锅的窘境。


拓普数据显示,今年5月国产影片票房2.9亿元,同比下滑超八成。国内上游制片领域的“寒冬”仍未结束,对下游的影响明显。由于影视制片的周期性,制片方开工不足、项目少的影响甚至可能持续数年。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旺季“涨价”成为普遍的市场行为。在壹娱观察的采访中,多位影院负责人均承认涨价事实。大地影院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单张票的平均涨幅在3元到5元不等。


然而,涨价行为却并非解决之道。目前国内影院的三大收入分别为电影放映、卖品和广告,其中卖品和广告的毛利率往往更高。根据万达电影年报,2018年该公司电影放映收入毛利率约为10%,相比之下卖品收入毛利率近60%,广告收入毛利率则高达68%。三项收入均依靠人流量实现,而票价上涨带来人流量减少的隐患,在卖品和广告收入上体现的最为明显,称得上是视作“杀鸡取卵”的行为。


“涨价对于大片的影响可能还小一些,对于知名度一般的片子影响更大。”大地影院另一负责人向壹娱观察表示。


二、反思扩张:收回投资成本逾7年 


全国影城和银幕数量在过去几年中快速扩张,而扩张的方向是三四线城市,业内称之为“小镇青年”概念。


截至2018年底,全国银幕数量60079块,全年新增9303块,同比增长18%;同期影院总数11146家,同比增长12%。事实上,这已经是自2013年来,连续第六年出现银幕增速快于票房增速。2018全年,票房同比增速为9.1%。


“现在来看,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有很多问题。”上述沃美高层告诉壹娱观察,三四线城市对春节档、国庆档较为依赖,原因是外出人口的回流,但在人口回流的旺季之外,影院的房租、人工等长期运营成本仍需支付。


壹娱观察了解到,影院向三四线城市、中西部地区的扩张,一方面是基于对未来城镇化预判的提前布局,而另一个更重要的助推因素,则是政府补贴


按照2018年底出台的最新补贴计算,安装巨幕、激光放映设备的影院,可获得不超过50万元的补贴;对于中西部、县级市新建的影院最高可获得30万元的补贴;新建或改扩建后加入城市院线的乡镇影院,还可获得最高30万元的补贴。此外,不同地区还普遍有不同程度的房租、税收等地方补贴政策。上述投资人告诉壹娱观察,普通放映厅的平均单座投资成本普遍在1万到1.2万之间,一间普通放映厅整体的装修成本在60万到70万元之间,政府的补贴相对可观。


按照“先建后补”的政策,国补一般在影院落成开业后两年内陆续到账,而地补多数持续三年。在这期间,影院能够依靠补贴生存,但在“断奶”之后呢?沃美上述负责人告诉壹娱观察,不考虑房租过高或过低的特例,大部分体量正常的影院全年营业额在1000万元以上才能保证盈利,而目前绝大多数三四线城市影院全年营收只有600万元到800万元,亏钱成为常态


壹娱观察了解到,国内影院数量自2012年起快速扩张,当年增速31.4%,其后历年均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而在2016年后,影院开始向三四线城市、中西部下沉。按照三年的补贴周期计算,2016年前后进场的影院,正好在2018年到2019年间补贴断供,影院独立生存能力面临大考


上述种种压力,直接反应在了今年春节档。今年春节由于电影票价格上涨,“最贵春节档”甚至成为微博热搜话题。而这背后,正是大量三四线城市影院正面临补贴退坡时间点,而春节档又是其所在区位难得的人口回流旺季。再加上对2019年市场不确定因素较多的预判,涨价几乎成了生存下去的唯一选择。


“曾经一家影院的成本回收周期只要三四年,但现在一家影院资成本的回收周期普遍在7年以上。”上述大地影城负责人告诉壹娱观察,“但是翻新周期在5到6年。”


“我们也有影院亏了一两年后,又好起来了的案例。”该负责人告诉壹娱观察表示,“就看谁能熬过来了。”


三、“最好的选择是卖掉”


雪上加霜的是,很多影院可能既没有熬下去的能力,也没有熬下去的动机。


一位投资人告诉记者,影院建设大多跟随于商业地产,商业综合体过剩扩张的情况下,影院很难不跟风。“经常在一个地区,十字路口四个角落就有四个商业综合体,也就有三四家不同的电影院。”


在好的市场行情下,投资方有恃无恐——影院占据新商圈后吃三年补贴,三年后坐等区位升值,将影院转手卖掉再赚一笔。在投机思维模式下,很难有潜心经营的影院,更多的是同质化的竞争,以及流入的“热钱”。


相关公司年报显示,2018年横店旗下共有402家影院,其中316家均为“资产联结型”影院,横店自有的直营影院占比不到四分之一。同期金逸旗下390家已开业影院中,直营影院也只有165家。


窥斑见豹,上市公司尚且如此,很多地方状态不佳的院线更是“包庇”裸泳者的重灾区。根据拓普数据统计,2018年全国48家院线的票房情况,其中全年票房在10亿元以上的只有16家,26家全年票房在5亿元以下,甚至有8家院线全年票房在1亿元以下。



此外,热钱支撑影院扩张的行为直接导致行业集中度较低。一位申银万国的分析师告诉壹娱观察,国内排名前五的院线合计占有市场份额约为30%,而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美国,Regal、AMC、Cinimark三大院线合计市占率超过60%。


“提高市场份额集中度能够带动大院线提升管理水平,同时提高在产业链上的议价能力。”上述分析师告诉壹娱观察,“院线的横向整合是未来需要关注的趋势。”


事实上,政策层面也在促进整合。去年年底国家电影局发布的《关于加快电影院建设促进电影市场繁荣发展的意见》(下称《意见》)中,直接提及“鼓励电影院线公司依法依规并购重组。鼓励跨地区、跨所有制进行院线整合”等内容。


在《意见》出台后,停滞三年的新院线审批再度开启,仅在2019年上半年,就有博纳、UME相继获得院线牌照。这被视作是打破经营不佳的地方院线“铁饭碗”的重要举措。


但即便如此,影院、院线的横向整合仍然面临风险。“很多新影院位置不太好,不太敢收;另外一些老旧影院占据了好位置,但背后债务、股权关系错综复杂,轻易也不太敢收。”上述影院投资人告诉壹娱观察,“很多院线的背后又是地方政府,会不会轻易放手也很难说。”


头部院线之间已初露整合动向。此前,已经相继传出万达院线有意横向整合星美、光线传媒计划垂直并购大地院线的传闻。然而,随着上市公司资金链吃紧以及影视行业寒冬的到来,市场上观望情绪浓厚,在最终买家未现身之际,星美已传出大量影城停业的消息,有多少院线能熬过寒冬,尚属未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yiyuguancha),作者:冒诗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