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新动向:多元系统背后的急速服务转型
2019-06-07 08:13

苹果新动向:多元系统背后的急速服务转型

头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夸克点评(ID:Quark_media);作者:王如晨


WWDC上的苹果,看上去最大变化,似乎只是依照自家终端形态重新定义了系统,包括原macOS、iOS在内,iPadOS、tvOS、watchOS都凑齐了。


夸克君认为,这是苹果弱化手机依赖、强化服务转型的新一步


整个大会上,除了眼花缭乱的个性系统信息、系统之间的功能连接及周边关联产品渲染外,库克传递的关键信息仍还是:开发者与生态体系。


但不同过往,新一周期,苹果意在通过终端系统走向相对独立,唤起适配TV、手表、iPad等终端的的开发者热情。


它们当然不可能超越iPhone的开发者阵容与变现能力。但苹果每个细分市场,它应该都能获得相当市占。


两年多来,iPhone出货下滑明显。苹果对整个供应链与开发者的召唤力有所弱化。当然不是说,出货下滑,落后于三星与华为,就等于生态竞争力已失。


事实上,三星、华为两家各自应用商店APP数量与数娱内容多样性、独立开发者群体、分发及变现能力,仍远不及苹果。上一财年,后者服务营收近400亿美元。


但iPhone的应用与内容分发、服务整体而言,已很难具有更多效能。苹果虽渲染分成1000亿美元,整个平台上,绝大部分APP却沉积成了垃圾,许多开发者根本没有收益,所能获得的流量与用户触达也极为有限。


iPhone已无法单独承载苹果服务转型。它必须走向开放,为开发者创造更多的机会。


而且,随着内容消费日益多元,苹果周围已经出现许多维度的对手。传统安卓阵营就不说了,虽说高度分散,仍还是活跃的。


我们看到更多:


1、小程序崛起,瓦解着许多APP应用;


2、Netflix、spotify、视频网络、新的短视频直播平台、社交+直播平台,分流了用户时长;


3、腾讯形态、头条形态的服务;


4、亚马逊、阿里们的商品与内容的边界日益模糊;


5、亚马逊、谷歌、小米、阿里、百度等开始强化物联网场景,分流了许多应用与服务。


这也直接影响着它的变现。


苹果有两条路可以选择:一是在传统维度上,以手机为核心,借助数据与AI建立千人千面,让整个平台变轻、简洁。但许多内容与应用,手机终端体验很差;


二是扩充终端品类,分流、匹配应用及内容服务。


显然,苹果WWDC更多是第二条路。借助终端系统的定义,它可以释放所谓生产力,重新激活开发者的热情。


同时,因为终端系统相对独立,可以降低开发者适配多终端的门槛。


逻辑上,每个终端系统都可以建立起独立的开发者生态,释放苹果的应用与内容优势,触达新的用户,刺激一波终端成长,扩大变现来源。


尤其是电视系统,未来,极有可能成为苹果新的服务利润重镇。


此外,每个独立的终端与系统,会衍生出新的应用与周边关联产品,包括新的配件。


这种动向,其实也是苹果操作系统的一种开放。适应、适配多屏的系统、应用与内容服务,可以说是一种“一云多屏”的模式。


甚至,局部已经与硬件分离。比如,CES上我们就已看到,苹果tvOS与三星电视建立了合作。


整体来说,它也是一种“铁人三项”:硬件、软件、服务。


就应用与内容的呈现而言,苹果仍有比较粗放的一面:它还停留在过去的分类、查询搜索功能阶段,缺少智能化因素,信息流、千人千面的风格比较弱。


当然,系统之间有许多出色的功能连接,ipad界面与内容呈现也已有很多变化。随着itunes扬弃,Apple music、Apple TV、Podcast的Mac版本显得更富个性。


整体来说,iPhone端应用商店仍没有什么真正的变化。


由于它始终会是用户最高频的移动终端,这一指标会影响它的后续内容运营。


系统分立,终端形态多元,也会苹果的内容运营提出精细化的要求。


比如,一方面,与普通APP不同,数娱内容尤其影视游戏音视频内容消费,区域市场差异很大,版权也非常复杂;另一方面,许多内容将遭受区域国家或地区文化监管与意识形态约束。类如中国大陆,苹果电视系统就不可能获得落地机会。


如此,苹果的运营一定会走向复杂周期。过去多年,它的全球相对一统的风格将很难持续,后续落地、本地化运营考验应该很大。


于它来说,这应该也是一次业务架构与组织架构的升级。多元系统意味着业务与组织的扁平化。对于此刻被动中的苹果来说,它有利于刺激各单元的独立成长,但也会增加它的管理的难度,运营的难度。


过去多年,无论是乔布斯时代,还是库克周期,巨头内部人才、全球化运营、文化虽有多样性,但给外界的感觉却是高度的一致性。


一个细节就能感受,就言论出口来说,我们还从来没见过哪家科技公司像苹果如此统一的。


这与苹果半封闭的商业模式一脉相承。一致性、统一性给了它非常高的效率,很多时候也隐含着成本。


因为一个独立、封闭的系统,它不会像安卓那种内部生生死死,生态内部波动剧烈,苹果微创新给了它一种稳健的气质,同时也能保证品质。


这种稳健,演变到一个周期,尤其是行业面临巨变时刻,也是一种保守特征。苹果最大的敌人就是它自己。


垂直一体、半封闭的形态固然能消除许多波动,但创新的压力也会越来越重,毕竟它无法像开源生态那样,许多成本由整个群体担负。


本届WWDC上述动向,就有苹果iPhone定价的被动。它的模式决定了硬件终端价格不可能走平民路线。


加上过去所有应用都很难绕过iPhone的关联与管理,价格失去弹性空间之后,多元的系统与终端则能提供给用户新的选择。独立的系统,也意味着,它们可以在iPhone之外独立触达新的用户。


这也是苹果“一云多屏”的服务转型魅力之一。


但这样的苹果,也只是重大转型初期。它隐含的代价,远比其他同行更高。


在这一层面,我视WWDC上述动向为一次局部开放。虽然相对5G、智能物联网时代,它还远远不够。


谷歌生态、亚马逊甚至小米这种模式,从生态丰富度来说,未来可能都会比它更壮观。当然,后者代价是,不太可能会有苹果这样的利润。


最后,想说,WWDC应该也是朝着投资人渲染的一幕。它有多元的营收与变现来源,背后又不失一贯的一致性。



过去一段时间里,苹果股价震荡不休,从全球第一的宝座上跌落之后,目前名列微软、亚马逊之后。


夸克君认为,它承压仍很大。毕竟,服务转型虽是方向,但这部分营收整体占比还很低。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夸克点评(ID:Quark_media);作者:王如晨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