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小红书的商业化困境
2019-06-11 14:14

小红书的商业化困境

文章所属专栏 深案例

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在近两年的中文互联网,小红书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存在。


没有哪个内容社区能像小红书一样以UGC(普通用户产生的内容)起家,无论是微博、抖音还是知乎分答都是由明星、大V引爆;没有哪个垂直内容平台,能像小红书一样,在增长遭遇瓶颈后,又呈现爆发式增长(最新数据,小红书注册用户2.5亿,月活用户8500万);没有哪个创业公司,能像小红书一样,在阿里和腾讯之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


随着小红书的发展,系列疑问涌出:它是如何运营起来的?它能否打破社区无法商业化的魔咒?随着广告的蜂拥而至,小红书能保持住所谓的内容真实么?在内容质量和商业化中能否把握住平衡?


我们以小红书“成长的烦恼”为关键词,将这些问题串联起来,通过与小红书生态链上的MCN、KOL、同类产品交流,试图找到答案。本文共约10000字,分上下两篇刊登。此为下篇。


在上篇中我们主要聚焦小红书的内容。小红书的崛起源自于它一套独有的UGC运营体系:早期它通过拟人化的数量众多(近30个)的官方账号,与用户互动、营造社区氛围,引导普通用户参与贡献内容。随着内容的增多,到2016后采用兴趣分发。这一分发机制不以粉丝数为分发依据,主要看内容质量,这让一些普通人成为KOL。


如今小红书要做综合性社区,需要迅速扩大内容范围。它选择与专业内容制作者MCN机构合作。这种选择,意味着原有的内容机制不再适应。接下来如何调整,如何平衡PGC和UGC,如何维持住UGC的内容氛围,是小红书要考虑的问题。


下篇我们聚焦小红书的商业化,具体细化为四个问题:


-小红书的电商为什么做不大?


-除了电商外,它商业化的路径有哪些?


-小红书是否能平衡内容和商业化的关系?


-它的天花板在哪里?


四、小红书的电商为什么做不大?


商业化是社区绕不开的坎,它是社区价值遭遇质疑的主要原因。


头部社区项目估值动辄数十亿甚至上百亿美元,一旦用户数增速放缓,就需要商业变现价值来支撑它的高估值。从豆瓣、虎扑到知乎、快手,甚至是微博,或曾经或现在遭遇赚钱的困扰。


在互联网行业,繁杂的变现方式无非落脚到三点:广告、电商、游戏,社区这一细分领域又增加一项——知识付费,微博、知乎是主要的实践者。


小红书是种草社区,天然离交易更近,通过电商变现似乎水到渠成。


2014年年底,小红书上线电商业务,一度all in 电商。它自建仓储,在海外有20多个仓库,自建客服,在武汉一个300多人的客服团队,投入大量人力财力,最终搭建起一套包括采销、仓储物流、客服等所有环节的电商链条。


有电商从业者告诉虎嗅精选,小红书电商的厉害之处在于店内转化率高,是淘宝的两倍。所谓店内转化,就是用户进入到品牌的店铺,那她大概率会下单购买。


“比如说,我在小红书的社区看到一个产品,很感兴趣,去它的电商模块里找,点击进去的用户转化成下单的用户,这个比例很高。而在淘宝可能是进入到店面,最后没有购买直接走掉。这说明小红书的用户群体精准,购买意愿强,我一旦被你的内容吸引,就想下单。”该人士说道。(注:这是店内转化,不是内容直接转化


但是,小红书电商一直做得不温不火。“交易额可能就是一个美妆类大天猫店的水平。”一名美妆电商从业者说。依据《财经》杂志报道,小红书自营电商没有完成2018年GMV 100亿元的KPI,并且,虽然小红书的抽佣比例是淘宝的数倍,但直到2018年也没有实现盈利。


由于对电商的大量投入而没有带来对等回报,2017年小红书的用户数增长一度放缓,陷入困境。


本篇案例的上篇所述,林允的意外爆红,让小红书尝到甜头,不再死守电商,将重点转向社区运营。明星的批量进入,冠名的网络综艺《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爆红,让小红书用户在2018年激增。


今年年初,小红书宣布架构调整,其中一项是将第三方商家的“电商平台部”并入到社区体系,更名“品牌号”,为品牌方服务。这番调整意味着小红书的电商业务权重降低被摆在明面上,电商让步社区,“跨境电商”小红书正式成为历史。


关于小红书的商业化,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对于小红书来说,水到渠成的电商为什么做不大?


纵观小红书的发展历程,这里面有行业环境的因素、产品设计的原因,也有社区电商模式本身的弊端。


先说,行业因素,这是创业公司小红书无法掌控的。


什么值得买CEO那昕在2015年加入这家公司时,曾经跟创始人隋国栋讨论过是否做电商交易,但最终自我否定这个方向。那昕给出的理由是:交易会让你短期发展迅速,但很快就会进入巨头的领域。把社区的护城河建深更合理。


小红书面临的就是这个问题。


小红书的电商崛起于2015年前后,这一年被称为跨境电商元年,天猫国际、京东国际、网易考拉纷纷涌现,他们有着充沛的流量和强大的现金流,步步紧逼。有小红书前员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小红书自营的主要策略是推爆款,精选SKU,放大采购规模以降低成本,但它的选品常常被对手紧盯,“小红书推什么,考拉就在首页促销卖什么。”


更为重要的是,从选品到仓储到售后,电商需要强大的供应链体系。这既有管理难度,也有资金难度。小红书从电商供应链管理上来说,完全从零做起,其2017年前的电商负责人甚至没有电商经验。从规模效应上来说,小红书不比淘宝和京东的规模体量,自建仓储物流的成本相对要高,运营效率难以与巨头相抗衡。


价格战、效率竞争……与巨头的贴身肉搏,小红书应对的颇为吃力。


再是产品设计的原因。小红书的商城和社区是两个完全独立、没有打通的业务。


出于对于社区内容的保护,避免种草笔记沦为广告,小红书一直没有在社区里加入购买链接的模块。也就是说,如果我是小红书的用户,被某个产品种草,我不能直接在小红书上实现购买,需要到商城中搜索该产品,然后再下单。


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广告,但也使得用户购买的转化率降低。直接结果是,小红书变成了产品的导流渠道,用户往往在小红书上种草,然后到淘宝、京东、考拉上比价购买。


还有一点是社区电商模式本身的弊端。


社区电商的长处是以内容聚集用户,流量成本低,但也有致命的一点——难以产生复购,用户只会在看到某个内容时产生购买冲动,而不会产生主动的购买意识。所以可以看到,在中国互联网上,没有一家社区将电商做大,诸如铁血、虎扑、keep等电商业务只能是小而美,而诸如阿里、京东等巨头,则是将内容作为引流的工具。


五、那小红书的商业化出路在哪里?


那除电商之外,小红书还有哪些变现途径?回答这个问题前,先看同行们提供了什么样的范本。


内容社区的商业化,有三个范本可以学习:一个是抖音,以信息流广告为主;一个是快手,直播+电商;还有一个是微博,以粉丝经济+信息流广告为主。


对于头条系的信息流玩法,大家不会陌生,这是一种纯卖流量的模式。抖音对于流量的控制十分严格,是最为典型的公域流量做法。流量牢牢把握在平台手中,某条内容能不能火全凭平台是否会推荐。


抖音信息流的计费,主要是按照每千次展现(CPM)收费,按照官方刊例来看,价格是240元/CPM,实际折扣后能在70元/cpm,就是如果有1000次曝光,你需要给抖音70元。包括最近火热的烤虾事件,也是典型的信息流广告。商家买流量,抖音给导流。依据代理商的透露,商家为了取得较好的推广力度,大概要向抖音支付商品单价的30%-40%作为广告费。


此外,抖音也在尝试直播(刷礼物抽成)、MCN抽成(星图系统,品牌方在上面找KOL投放广告,抖音从中抽成)、营销工具售卖(主要指DOU+功能,为提高视频播放量,可以通过DOU+将视频推给更精准的人。和信息流广告不同的是,它不带有“广告”字样。)来变现。


抖音今年的营收目标为500亿元,完成难度不大。


快手的营收主要来自直播抽成,平台与主播5:5分成,据界面报道,快手预计今年的直播收入将达到300亿。快手在信息流上的尝试比较克制,每天推送的广告在2到3条,信息流收入有几十亿。


对于快手来说,更有想象力的是电商,去年12月,快手电商推出了“电商服务市场”,引入如涵、网红猫、金镝互动、卡美啦等服务商可以为快手达人提供电商供应链资源,以及电商销售相关的各项技能培训和服务,甚至店铺的代运营。界面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快手今年电商GMV能达到几百亿元的规模。目前快手对快手小店抽成仅为1%,主要是覆盖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交易通道费等成本,所剩不多,若提高抽成,这将是一笔客观的收入。


由于内容形态更加丰富,相比较抖音和快手,微博的商业化产品繁多,能说得上来的就有:信息流广告、会员收入、直播、热门话题、MCN/KOL/明星的广告抽成等等。财报口径将其归纳为两方面:广告和营销收入(信息流广告等),增值服务收入(主要指会员服务、直播收入),虎嗅倾向于将其分为网红变现和信息流广告。


信息流广告不再赘述,粉丝经济包括热门话题营销、热搜营销、会员服务、广告抽成、直播。由于微博带货能力强,这类推广尤其受网红电商的欢迎,美妆红人张凡沫曾提到:“我们2017年销售额超过1.5亿元。从流量来看,基本上65%左右的销售额是来自微博渠道。”


财报显示2018年微博营收17.2亿美元,约120亿人民币。


虎嗅获得一份名为《小红书商业生态》的官方招商文件,从这份文件来看,小红书商业化节奏加快,变现路径更像微博:变现形态多(电商、信息流、互动话题、品牌贴纸、热门搜索等),但主要依托内容互动、向电商导流以及信息流。


在内容互动上,品牌方可以通过热门搜索(小红书被称为火焰话题),得到曝光,吸引用户关注进入到活动页面。以娇韵诗为例,它投放了“无限回购精华”热门话题,这一话题带动了1426篇笔记,话题曝光量609.1万次。还可以通过互动话题、定制品牌贴纸等增强品牌和用户的互动。


在电商导流上,从今年年初开始,小红书开放品牌号的申请,被审核认证为品牌号后,品牌方可以在笔记中添加购买链接,直接向店铺导流。


MCN抽成、信息流在上篇和上文中已经讲述,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小红书手握2.5亿用户,且用户精准,80%为女性用户为主,购买转化率高,因此不愁商业化。


相比较如何商业化,小红书面临的更为严峻的问题是,如何在内容质量和商业化之间寻求平衡。这决定着小红书是否能留住用户,继续做大。


所有的内容社区都面临这一问题,目前无人能够解答。无论是知乎、抖音还是微博,都备受商业化的诟病。商业化程度越高,内容越被稀释,质量越低。


尤其对于小红书来说,种草平台是天然的广告温床,真实内容和软性广告难以区分,这增大了小红书的辨别难度。甚至有媒体提出,小红书所倡导的“真实”其实是个悖论。


小红书能否做好这个平衡?待看。


六、小红书的天花板在哪里?


小红书的野心绝不仅仅是做一个女性种草平台。


它的A轮投资方、金沙江创投合伙人张予彤,在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对小红书做过这样一个定义,小红书可以理解为中国的Instagram,“今天中国还没有这样的公司,小红书产品和社区风格跟INS相似。”


C轮投资方、天图资本管理合伙人邹云丽又曾这样表述过小红书:如果把小红书看成抖音的竞争对手,也毫不奇怪,小红书的内容更加精品化 ,并且已经允许用户发布短视频内容。它们消耗的都是用户时间 ,都具备年轻人喜欢的生活方式属性。


小红书内部不再纠结怎么定义,直接抛出一个“城”的概念——小红书是一座城,城市中最重要的就是人,小红书要围绕着着群人,他们需要什么内容,便提供什么样的内容。言下之意,小红书要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内容平台,于是两句新Slogan:标记你的生活,找到你想要的生活。


小红书最珍贵的确实是它的用户。依据虎嗅拿到的数据,截止2019年1月,小红书2亿多的用户中,70%为90后,50%的用户为95后。(这个数字什么概念?公认用户比较年轻的抖音,主力用户为24到30岁用户为主,占比约过40%,低于小红书的比例。QQ看点70%用户为95后,超过小红书。)如此年轻化的用户画像,在如此体量的应用中并不多见。


为了打造一座综合性的城,小红书做了三个大动作:


在拉新上,用户往三四五线下沉,今年过年期间,小红书投放大量广告,主要集中在地方卫视。


在内容上,加强对非美妆类内容的运营,官方数据,在2018年,小红书的数码、家居、婚庆等UGC内容获得了10倍以上的增长。


在男性博主上三声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称,小红书现在对于男性内容和男性红人尤为重视。小红书现在对一位男性博主进行标签划分时首要标签是男性,其次才是具体内容品类。同时男性博主会有流量扶持,并且可以做到运营直接一对一对接。


用户下沉、内容多元化、吸引男性用户,小红书正在向一个综合型的内容社区转变。


但随着用户的下沉、内容的综合化,小红书与抖音、微博的差异化越来越小,成为抖音、微博的直接竞争对手。


尤其是抖音,小红书的推荐机制和抖音较为相似,都是强公域流量,推荐依据和粉丝数量没有关系。都是“发现”(抖音叫“推荐”)页面渗透率高,“关注”页面渗透率低。在用户体验上,小红书鼓励短视频内容,前几屏内容基本被短视频占据。


如何与财大气粗,且用户数是其数倍的抖音(抖音月活破5亿,小红书月活8500万)、微博争夺内容和用户,是小红书要面临挑战。


虎嗅从投资圈获得的消息,2017年微博曾开价十几亿美元欲全资收购小红书,没有谈拢。不过,这一消息被瞿芳否认。


如何处理与腾讯和阿里的关系,也是外界好奇的一个点。前腾讯投资并购部负责人彭志坚在接受蓝洞商业采访时说,“2C、社区”,这两个关键词本身就对腾讯生态圈建设很有价值。一位接近阿里的投资人分析,阿里旗下的电商平台以交易为主,时尚生活内容社区是他们缺失的。“而且目前小红书很大的变现途径就是电商,对阿里而言这是自然的一笔投资。”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没有答案。


小红书依靠UGC起家,在电商上走过弯路。凭借对内容的坚持,靠明星翻身,迎来用户数激增。它有着很好的前景,但也有很多难点。退一步讲,若小红书发展遇到瓶颈,卖给巨头如阿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