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的“性选择”
2019-06-18 22:30

达尔文的“性选择”

Photo by Melanie Hughes on Unsplash,本文来自公众号: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作者: 老喻在加


1 雄孔雀的大尾巴,达尔文的“性选择”。


孔雀为什么有一个毫无用处的漂亮大尾巴?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达尔文。明显没有生存优势的部位,既招惹天敌,又影响逃生,怎么没有被自然选择淘汰?这不是给“进化论”添乱吗?


于是他提出了“性选择学说”:是因为雌性喜好与选择,让雄性获得了繁衍优势,从而弥补了“多余尾巴”带来的生存劣势。


问题来了,雌性孔雀的择偶观,不也应该从有利于繁衍的角度出发吗?为什么为了男色让“孔雀类”冒这么大风险?


有两种解释:


  • 一个是说早期尾羽是对鸟类有益的,例如在风中飞得更稳,结果后来“失控”了,雌鸟越来越喜欢长尾巴雄鸟了。


  • 一个是说,长尾巴是雄鸟向异性炫耀自己身强力壮,显现自己的基因优势。


2009年,科学家们开始对兽脚类恐龙羽毛的结构进行更细致的研究,令这种假说得到了有力支持。--别忘记了鸟类恐龙血裔的身份。



在人类社会,雄孔雀的大尾巴,就是饭桌上的秀肌肉,和男人的“炫耀性消费”。自认为有脑的秀小聪明,有权势的秀地位,有钱的秀买单。


表和车,都是男性器官的衍生。


有人称之为“攀比动力学”。


成功人士为了彰显其能力开始消费各种“地位商品”,更贵的婚礼开销、更大房子、更多奢侈品、更豪华海外旅游……所有人都被裹挟进来,开始争相攀比,更要命的是由此造成的“支出瀑布效应”会让相对低收入群体生活更为捉襟见肘。


当“攀比动力学”遇见“择偶经济学”,我们比达尔文还烦恼。


2 厉害的犹太人,学者“优先”择偶权。


中国人对自己的聪明,总有着“笑而不语”的自信。欧洲人太钝,美国人太粗,日本人太坏,印度人太穷,惟一入得我们法眼的,恐怕只有犹太人。



在我们看来,犹太人首先是有钱。美国前400个富豪家族中,犹太人占了23%。在全世界最有钱的企业家中,犹太人占近一半。


其次犹太人很聪明。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家中将近有四分之一是犹太人,超过四分之一的菲尔兹奖得主都是犹太人,5 5 %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是犹太人 。


但在我们不太留意、也不太在意的那些“玩儿虚的”领域,犹太人同样杰出:


  • 51%的普利策文学奖获得者是犹太人;


  • 20世纪伟大哲学家当中,犹太人占1/4;


  • 在艺术、流行文化领域,有许多巨星都是犹太人;


  • 1930年对美国4000多名拳击手的研究表明,其中的优秀选手(很多)都是犹太人。


公元64年,犹太教主盖姆拉颁发法令要求所有男性必须能够诵读《塔木德经》。下一个在男性间普及了读写能力的民族约在1700年后。


《塔木德经》写道:


一个男人应该变卖所有财产去娶一位学者的女儿,也应该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一位学者。


该法令对择偶的影响相当意味深长:


1、学者有择偶优先权;


2、学者影响女儿;


3、学者的女儿有择偶优先权。


犹太人有些地方和中国人有些像,例如他们也喜欢一大家子。但比较而言,犹太女性非常“当家作主”,被视为家庭的基础和支柱。这方面早期得到了律法的庇护。


择偶观会相当影响一个民族的未来。但择偶观不取决于男性或者女性,而取决于传统、文化、价值观,以及漫长的历史演变。


3 哈佛招生,“一切都是套路”?


关于“评价系统影响行为选择”,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话题:


哈佛到底喜欢什么样的人?


前阵子因为被指控歧视亚裔学生的入学申请,哈佛大学的招生系统被公众看了个底儿朝天,据分析,最容易录取的四种学生,简称为“ALDC”:


A指的是运动员,大学会邀请那些有杰出运动天赋的学生加入;


L指的是哈佛校友的孩子,申请人的父母本身也需要是毕业于哈佛大学的;


D指的是院长或者系主任的兴趣清单上的申请人,这些人通常是学校富有的捐赠者的子女,或者名人的后代,大多是白人;


C指的是学校老师和教职员工的子女。




我曾被人问:海外学校很看重学生所做的社区服务与公益活动,这会不会鼓励造假?


曾听说有个人的孩子是某某青年交响乐团的首席,后来才知道那个乐团是该人自己掏几千万成立的。


我的回答是:


1、只要学校的评价系统是“三观正确”的,就是好的;


2、假如学生为了迎合学校的评价系统,假装去做好事,如果他能够坚持好几年(学校会评估考察你是否真正投入),也就弄假成真了。


有次我在群里扔了几篇海外大学申请信,写得质朴感人,结果有人评价:满满的套路。


其实人类不就是因为“套路”才从丛林走出来的吗?人类一起幻想,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进而,衍生出某些评价系统。


既然一切都是“装”的,大家不过都是过家家而已,为什么不过得体面一点儿呢?


太多人变成眼中只有“强弱” 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了。


我也不打算就高考这个评价系统说些什么,毕竟对人民来说,(看起来的)教育公平无比重要,不管为此付出的代价有多大。


4 外在回报,动机偏移。


动机(英语:motivation),在心理学上一般被认为涉及行为的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


动机为名词,在作为动词时则多称作激励(英语:motivating)



在组织行为学中,激励主要是指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通过激发和鼓励,使人们产生一种内在驱动力,使之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


动机时常被视为是行为的前导驱力,若能掌握人们的动机,则往往可以协助预测其行为的方向性与模式。


自从霍桑效应的重要性被实践及学术界重视,各种激励理论也如雨后竹笋般涌现,其中就包括著名的“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动机又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内在动机(或内在激励)指的是任务本身的兴趣或愉悦带来的动机,这存在于个体内部而非依赖于任何外部力量的驱动。


被内在动机激励的学生,更可能愿意进行这项任务,并且在任务过程中提升自己的技能和能力。


学生们更可能拥有内在动机,如果他们:


  • 把他们学习成绩归于自己控制的因素,即自主性


  • 相信他们有取得预期目标的能力,或者说最终结果不是取决于运气


  • 对掌握一个主题的知识感兴趣,而非死记硬背取得好的成绩


外在动机(或外在激励)指的是从事某个活动的行为是为了取得外部收入,这种动机常常与内在动机相抵触。外在动机来源于个体的外部。


通常的外在动机有金钱、分数、强迫、惩罚等。竞争总体上也属于外在动机,因为它鼓励人们打败其他人,而非享受行为内在的回报。有观点认为个体的独特性与任务取得的奖杯徽章也属于外在动机。


社会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外在的回报可能会导致动机偏移,即取得外在回报成为任务进行的主要理由而内在动机会被削弱。


一项研究证明了这一效应:


实验观察中,期望继续通过画画获得缎带和勋章的孩子,比没有奖励情景中的孩子用来真正绘画的时间少。


对于不会有外在奖励的孩子,自我决定论认为如果任务满足了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信念,外在动机会被个体内在化,并以此满足他们基本的心理需要,并进一步成为作决定的参考依据或行为的前导驱力。

(以上来自维基百科)


5 天赋“冲动”,延迟满足


动机比能力和才华更重要。


因为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很多,“动机”强烈的人并不多。


钱钟书写完《围城》后,又抽空写了长篇小说,命名《百合心》,后来把草稿扔到不知哪里去了。他写道:


“年复一年,创作的冲动随年衰减,创作的能力逐渐消失——也许两者根本上是一回事,我们常把自己的写作冲动误认为自己的写作才能,自以为要写就意味着会写。”


创作冲动,的确就是创作天赋的一部分。


作为内在动机的“冲动”,会遭遇外在动机的评价体系,受外在回报外的影响。


既要让“内燃机”热情工作,又要令其不致于发生“动机偏移”。


抵御诱惑,延迟满足,都与此有关。


6 霍桑效应,仆人式领导。


有人说90后不好管,给压力给激励都没用,不爽就不开心。《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写道:


关键在于:领导者要帮助员工,让他们觉得有使命感、有动力、有活力,这样他们才会以最好的状态去工作。


有一条最佳之道,就是:


采用仆人式领导者的谦卑思维。


仆人式领导者认为,其主要职责是在员工的探索和成长过程中为他们服务,并向他们提供切实帮助以及情感上的支持。


这个做法让人想起了霍桑效应:霍桑研究是在1924年至1932年进行的,是一系列对工人在改善各种条件下(薪酬、照明条件、工间休息等)其生产效率变化情况的研究。


但在一段时间后发现,这些条件的改善并未对生产率上升产生明显效果,有些甚至回到初始的状况。


实验结论是:


1、改变工作条件和劳动效率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2、提高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是员工情绪,而不是工作条件;


3、关心员工的情感和员工的不满情绪,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7 自我驱动,内部记分卡


有个不知真伪的鸡汤故事,说比尔.盖茨还在读小学四年级时,他在西雅图一家学校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放错了位置的书放回原处。


他便像当侦探一样,认真地寻找放错位置的书并放回原处。第一天,他找出了三本放错地方的书。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加认真,找出了二十本。


过了两个星期,他的父母要搬家,比尔.盖茨担心自己走后,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


没有过多长时间,比尔.盖茨又出现在管理员面前,并且高兴地告诉他,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帮忙,所以他让妈妈又把自己转回这边上学,由爸爸来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送他,他就自己走路来。



这方面,巴菲特、乔布斯、马斯克等等都是类似的人,是强烈的自我驱动者。巴菲特投资公司,也专选那些不给钱也热爱着工作的管理者。


这就是所谓的“内部记分卡”,用内心的标尺,而非外部的利益诱惑后短期回报,来作为自己决策和行为的评价系统。


巴菲特说:


“人们行事的一大问题在于,他们是拥有‘内部记分卡’还是‘外部记分卡’,如果内部记分卡能令你感到满意,它将非常有用。”


前者,是外界给你打分的记分卡;


后者,是自己给自己打分的记分卡。


这是巴菲特从他父亲那里继承的最宝贵的财富。他的父亲是个特别“轴”的人,以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人生经历,教会巴菲特做一个思想独立、有主见、尊重自己内心想法的人。


有些望族特别出人才,与其说是血统和基因的缘故,不如说是“评价系统”的家族扩散。


7 我们的内部记分卡,是什么?


从巴菲特那里,我们知道一个人可以从父亲那里传承“内部记分卡”;


从犹太人那里,我们知道一个民族可以从先辈那里传承尊重学者的内在动机。


我们正处在一个毫不掩饰外在动机的时代。


不外乎是房子,赚钱,孩子上名校。


那么,谁来告诉我:


我们的内部记分卡是什么?


这个可比雄孔雀的大尾巴复杂多了。


本文来自公众号:孤独大脑(ID:lonelybrain),作者: 老喻在加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赞赏文章的用户2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