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企业战略(三)
2019-06-25 15:18

谈谈企业战略(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周掌柜(ID:zhouzhanggui525),作者:周掌柜,封面:视觉中国


认知“小数据”和“全息思维”


上一讲谈到的认知“生长模式”“裂聚变模式”和“能量模式”,扯了很多物理学的名词,有些人或许觉得有一点故弄玄虚。这方面的争议是有的,但主要是战略研究流派的区别。


简单概括,影响中国企业家最多的战略思维有四个流派:第一个是国学派,包括《三十六计》《资治通鉴》等应用到管理上,这些我个人都不反对,但中国文化特别是文字,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象形会意,不是拉丁文语系的符号会意,这导致我们的名词夹杂着历史要素显得很难定义,逻辑推理模糊,这也是用国学讲述战略的难点。国学派一定程度有利于帮助企业家做判断,但和西方专业的组织思维脱节。


第二个是名言派,以部分培训师和管理KOL为代表,他们的思想有广泛传播,传播中出于媒体效应的需求,就经常容易出现很多金句;或者也喜欢把德鲁克等大师搬出来自己概括总结一个认识,这种名言派听起来是很受启发的,但本质还是针对自我认知而不是认知外界特别是问题。


第三个是实证学派,这部分我长期观察很多专注研究特定大企业的顾问们,很有收获,就是长期观察研究对象的变化,通过实证调研和访谈对管理实践做深入总结,供参考和启迪。这个流派也包括国内外的商学院的案例研究,但区别在于深度的实证思维聚焦研究一个对象,进行几年甚至十几年观察,同时广泛对标,是一种全息的思维从单点反应宏观。


第四个是复杂性科学管理研究,这块国外有很多跨学科的科学家在做这方面的对比,特别是从物理学、数学、统计学、生命科学中获取灵感,反证管理的一些方法论和价值观。这一派是很前沿很有借鉴意义的,让人耳目一新。


各个学派各有千秋,但个人比较倾向于结合东西方文化的实证学派,融合复杂性科学的管理学研究,但对东西方文化和哲学有所借鉴,比较反对名言学派。有一位知名管理学家经常写文章说这样的话:“管理不确定性的8个准则”“未来组织形式是共生”。这些话表面上看都很像真理,但细看内容都不是从事实中推理的,而是凌驾于事实的一种个人表达。况且“应对不确定性”,在战略上最重要的就是跟随变化,哪有功夫设定原则?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找教条吗?


上面的分析对这次的题目来说也是有价值的,想引出的就是我们在做实证研究时的一个发现:我们经常会看到超大型公司非常依赖咨询公司的统计数字来做决策。比如卖手机,最有效的数据其实是GFK的销量数据,这方面是必须通过第三方掌握对标的,自己统计了解自己的,肯定对别人的不了解。


还有一些数据,比如NPS推荐也是第三方的洞察,可以了解口碑和推荐情况。我们认为这些是很有价值的。但还有很多数据,比如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品牌引用次数啦,还有终端提供的进店询问比例啦,很多很多。这些我们都称之为“大数据”。


“大数据”其实有一个问题,就是样本效度。比如,复杂数据采集都需要标准、执行规范、数据筛选法则、数据分析逻辑等等。本质上,大数据也是建立在小规则基础上的处理,而小规则其实是第三方的方法论定义的,不一定针对特定公司的实践需求。这就会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公司要用不太了解规则的数据指导自己的实践呢?


实际的操作中,大数据会出现两个重要的缺陷:第一个就是突然发现统计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维度,第二个就是会发现样本采集数据过于广泛,被某些区域特定原因的不准确数据污染了。当然,几乎所有数据咨询公司都认为自己的数据是没问题,最准确的,但客观讲绝对的准确是做不到的,仅能做到参考。行业对标参考最有价值。


专业成熟的公司。用于行业对标的“大数据”其实还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最大的是互联网模式创造的很多数据指标的“大数据”。“大数据”这个词本身就是互联网行业发明的,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这么多互联网公司采集那么多数据,之前多次提到的用户画像等,似乎也没有一个实质性的突破。而突破效果最好的,其实都是基于特定技术的单点信息,比如AI人脸识别。


探索背后的原理就是,人脸识别的指标实在是一个科学的信息矩阵,聚焦且客观。这就提醒我们:公司做一个战略决策的时候,千万不要做一个大而全的复杂调研,形成系列缺少逻辑的样本,然后在屋里去编造洞察。


周掌柜咨询倡导“小逻辑”,这是我们战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论。这个“小逻辑”思维有三个层次:


第一就是去前线实地感知。过去3年,我们去了全球30多个国家,一半业务是去看手机卖场,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都会坚持亲自去卖场看,去感知,和店主店员交流,很多人觉得这过于琐碎了。但这确实是我们借鉴企业高管的一种洞察方法,就是用所有的感官去理解熟视无睹的细节。


第二个就是问题导向的小数据推论。当我们发现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放大了去讨论,去追问。比如,有一次我在越南看到OPPO的店员,卖手机的时候展现了美白效果,说可以不化妆拍出来化妆效果,这让我很震惊,听起来夸张了一点,但却是代表着OPPO手机自拍的功能亮点,我们不断追问华为的产品线为什么不跟随这种审美思维,提了很多建议。在我们看来,追问一个问题要比统计很多数据重要。


第三个是“小数据”思维就是小样本的统计。比如,我在印尼、越南、缅甸、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多的时候见了几十个手机经销商,我会追问他们和每个品牌合作得如何?有哪些问题?销售的瓶颈是什么?看起来样本不大,很多问题可能就两三个人回答,但是这些小样本的洞察往往能反应出全局的特点。


那么“小逻辑”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呢?我们总结为“全息思维”。全息是一个很科学的名词,用在这里是指任何一个小的空间,其实都代表着一个更大的环境的基本逻辑和状况。“小数据”就代表着全息思维的方法论,以小见大,以一个局部区域看整体大的逻辑。用这个思维,生活中可以做很多事情。比如,在你买房子或者租房子的时候,可以先做一个战略判断,就是哪块一定贵,哪块一定便宜,自己能在这个地图象限里买什么地方。有了这个大致判断,就可以一头扎进去一个区域,然后找附近最适合你的房子,这样很容易从战略到实践落地最好的结果。


而错误或者低效的模式是什么呢?每一个区域都看一套,用不同区域的信息进行比较。这里面其实低估了开发商的智商以及市场的智慧,你重复了很多之前无数人干过的活儿,其实每一个地方的性价比都是反应全局的。所以你看,“小数据”的“全息思维”可以极大降低工作量。


所以,我们在做战略洞察的时候,很少在办公室里看图表,到处找很多数据,这些无益于赢得客户的信任,对真知灼见帮助不大。我们到前线去看业务的基本逻辑,听基层负责人甚至一线岗位员工的讲述,华为经常提倡的“班长战争”,就是说班长是核心战斗力,我们访谈的大部分人都是班长甚至战士。


因为我们自己清楚第三方咨询能力瓶颈,需要在融合企业领导者方法论的基础上提供独特的个人价值,某种程度上我们做战略洞察是节省高管们的时间的。总之,“小数据”的“全息逻辑”是我们做战略洞察的根本方法论,也是我们给广大企业家的真诚建议。


认知“平衡博弈”和“不对称博弈”


接下来讲的是新型“博弈论”思维。经过充分思考和实践,我们认为博弈论中零和博弈的分析模型更专注于利益角度的思考,所以提出“平衡博弈”和“不对称博弈”,主要针对的是我们面对博弈的方法。


零和游戏源于博弈论,现代博弈理论是由匈牙利大数学家冯·诺伊曼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创立。注意,这位大师也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1944年他与经济学家奥斯卡·摩根斯特恩合作出版的巨著《博弈论与经济行为》,标志着现代博弈论的完成。


零和博弈的结果是一方吃掉另一方,一方的所得正是另一方的所失,整个社会的利益并不会因此而增加一分。这是从结果看问题,我们常用在分析识别和竞争对手的对抗关系上。而现实中大部分我们要分析的对抗其实就是零和博弈,所以我们希望把博弈论的思维引入到方法论上。我们分别说一下这两个战略思维:


平衡博弈


当博弈已经出现的时候,无论是国家之间竞争,还是企业之间竞争,是否是零和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否在博弈中取胜。平衡博弈代表其中一种情况,就是博弈双方的能力、机会、风险敞口是接近的,通俗说就是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这个时候全面的推动和压制就是一种“平衡博弈”思维,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平衡状态和稳定性击垮另一方,带来对手的不平衡。


举一个例子:手机厂商OPPO和vivo利用的就是平衡博弈,仔细看看两者的竞争优势,从芯片、材料、工艺、渠道等是没有本质区别的。OV和小米也没有本质区别,但是基于对消费电子产品30多年的理解,他们一直守护着这种平衡,没有豪赌芯片或者豪赌全球化,采用的是一种渐进的发展思维。这种思维看起来有一些保守,但从合理性角度考虑,基于两者30年的消费电子经验,他们始终维持着在产业链中集成者被需要的位置,并且用最小的成本在创造利润,保持公司的稳定性和抗周期性。


当然,后来随着华为和荣耀的技术崛起,客观上打破了这种纯粹的平衡博弈,OV也开始在技术上加大投入,但相当长时间内这种平衡博弈还是主流。在这个维度上,小米采用的是不平衡博弈,雷军的战略思想体系里其实拥有互联网思维打破均势,通过突破性杀伤和垄断的方式赢得胜利的思维。这种想法在互联网行业屡见不鲜。所以,小米的很多策略表面上看是杀伤对手,但本质还是打破平衡博弈。可这并不是不对称博弈思维,最容易忽略的其实是自身竞争力的养成和壮大。必须指出的是,所有厂商都是在竞争中提高竞争力,杀伤对手在强者对抗中不是最好的战略选择。


平衡博弈的好处是保护自身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性,我们建议客户在相对弱小或者相对更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时候,采用平衡博弈的方法。一个点失败了可以另一个点弥补,渐进地实现全面突破,但也不要人为制造短板,维持一种渐进的发展思路是合理的,始终以夯实自身竞争力为根本。从这个角度来看,平衡博弈首要追求的就是自身竞争力的平衡发展。


不对称博弈


不对称博弈听起来和不平衡博弈有一点像,两者区别是:


  • “不对称博弈”是源自“边缘视角”,当确认现在的边缘是未来的中心的时候,用“不对称博弈”其实是对未来的执着、高速追求,目的是在未来达到平衡博弈,本质也不是杀伤竞争对手;

  • 而“不平衡博弈”制造对手的不平衡的同时,自身也容易陷入发展的不平衡,到头来自己修正自己也需要巨大的成本。


我们对竞争的看法和传统思维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不太强调如何杀伤对手,因为这就像战场上的肉搏战,其实是你一刀我一刀的对打,你杀掉一个对手下一个就过来了。第一,你的未来对手不一定站在你眼前;第二,当将军和当士兵的区别就在这里,好战往往因为看到的只是一个小战场,并非大战场,整个战争的目的可能就是和平。


杀伤对手是士兵在肉搏战中的生存法则,而提高自己竞争力是将军要考虑的事情。当然,仗还是要打的!从这个角度看,我不赞成国内很多知名公司的一个战略思想——成功需要强大的敌人。如果一个组织需要敌人驱动,那只能说明这个组织还没有看到未来,并且缺少原创性的战略能力。成功的敌人往往就是成功本身,因为成功的中心化思维最容易忽略边缘的未来。市场竞争中,敌人是杀不完的,但未来就在那里。


举一个“不对称博弈”的例子,我们说说今日头条的AI算法和微博算法的区别,这方面我们对比过:微博的算法更支持大V创造明星效应,这很好,由此微博发展成了一个超级KOL的发言平台,靠他们维护了大规模的粉丝群体。而今日头条作为后来者,其实采用的是“不对称博弈”的思维,他们激励的主要是草根内容生产者,给予他们成为大V的通道,激励他们根据自己的认知创作用户喜欢的内容。AI算法是根据内容的受欢迎程度滚动地给予流量支持,这某种程度上激励了创作读者喜欢的内容。其弊端也是有的,这里就不展开了,从战略上来看是相当成功的。


我们把这个“不对称”思维放在个人的角度上理解。如果你是一个出身于大家庭和优越环境的城里孩子,你采用“平衡博弈”是很容易获得人生成功的,因为你的平衡是别人追求的最终目标。但当你来自农村、家境贫寒、没有任何资源的情况下,想脱颖而出需要有“不对称博弈”的思维。


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农村的孩子很难有财力和环境,又学钢琴、又学艺术还能文化课有突破。这时候,学习好、成绩好是一个不对称的逻辑,因为这是面向未来必须的竞争。而读了大学之后,当你有了基本的能力,这时候追求“平衡博弈”是更现实的选择,因为在竞争对抗中,水桶最低那块板子很可能给你带来毁灭。


可见,“平衡博弈”是在能力全面情况下夯实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是最终的王道;“不对称博弈”是基于弱势地位,或者面向未来突破后再平衡的战略思维。两者本质上都有进取心的博弈思维,“零和博弈”反而是短期思维。从战略的本质上看,我们还是要用长期思维做未来强者,眼前的忍耐甚至苦难都是赢得博弈应该付出的成本。


人生很难突破博弈的束缚,公司很难真正和气生财,但平衡和不对称最终能帮助我们超越“博弈”,走向内生性的共赢未来。这不是乌托邦,这是真实的历史经验总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周掌柜(ID:zhouzhanggui525),作者:周掌柜,封面: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