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长葆青春健康?
2019-07-06 08:48

怎样才能长葆青春健康?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和山下的小学僧(ID:gh_586564bb7b66),原标题《健康密码:热量限制》,封面:视觉中国


怎样才能长葆青春健康?


你觉得,这种问题可以一句话说明白吗?先卖个关子。


前沿医学


2019年6月,顶级期刊Cell Metabolism发表了一篇论文,大约内容是:当老年小鼠被注入一种年轻小鼠血液中的酶时,寿命延长了16%,而且胰岛素分泌、眼睛光感受器、记忆和认知功能等都得到了全面改善。


简单的说,老年鼠换了年轻鼠的血液后,不但长寿,身体机能也更健康了。这事儿让标题党一阵惊悚:“吸血真能永生?华盛顿大学证实:注射年轻血液可延长寿命”。


别急,正经点说,科学家发现,在小鼠和人类血液中有一种eNAMPT酶,全称“细胞外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这玩意儿随着年龄增长逐渐下降。反过来,补充这种酶就可以重返年轻,不一定非要注射年轻血液。



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找到了长寿秘诀呢?对于一个还算健康的人,最好不要盲从前沿医学研究,除非是病入膏肓,去碰碰运气。最新的癌症治疗手段,也不是逮谁都用,一般都是最后压箱底的保命手段。


这是为啥?


现代医学把人当成零件研究,也许最终能把完整的人体模型拼凑出来。但目前来看,万里长征只是走了两三里。也许再走一里就发现前面两里路走岔了,这在医学上是常有的事,甚至是业内共识。


因此,本僧有个观点,对于普通人来说,微观的医学研究不如宏观的统计规律更有参考意义。当然,对于专家来说,刚好相反。


老百姓想从前沿医学里寻找长葆青春健康的秘密,我看是没戏。


一篇非常有名的论文,论述医学研究为啥不靠谱


那么问题来了,有没有现成的、经过几十年时间积累的、尚未被公众广泛知晓的、又是医学界普遍认可的、能保持青春健康的统计规律?


还真有!


吃货的末日


为表述方便,咱先以外行的标准约定一下。


人体能量的来源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姑且把这叫“热量”;


维生素、矿物质等,就叫“营养”;


蛋白质、脂肪这些,不但可以提供能量,也是细胞组成部分,所以既是营养又是热量。


内行不要较真,咱外行这么分,大体上是没问题的。“营养”和“热量”,这俩概念很重要。


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下,控制热量摄入,学术上称为“热量限制”,业余点叫“低卡路里”,更业余点叫“少吃点”。


注意,吃货们的末日可能要到了。


1935年,美国科学家McCay等人利用大鼠开展了首次“热量限制”实验,实验组被限制了40%的热量摄入,结果“少吃点”的大鼠仿佛整个“鼠生”被拉长了,衰老速度明显下降,寿命比对照组多了30%以上。


一次实验不能说明问题,在此后几十年的时间里,科学家从单细胞生物酵母,到无脊椎动物果蝇线虫,再到哺乳动物白鼠兔子,反复验证了“热量限制”的神奇功效。



1989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决定干一场大的,选择恒河猴进行了一项长达20年的热量限制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2009年的《科学》杂志上。因为恒河猴是灵长类动物,和人类基因相似度达到93%,而且实验时间足够长,因此该实验备受关注。


研究人员把76只不同年龄段的恒河猴平均分成2组,一组不受限制“随便吃”,另一组减少了30%的热量供应,相当于只给吃七成饱。


20年后,“少吃点”的猴子存活率显著高于“随便吃”的猴子,其中一只活到了43岁,打破了世界记录。要知道,恒河猴的平均寿命只有27岁。


随便吃的死于衰老相关疾病,如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脑萎缩,占37%,而少吃点的仅为13%;随便吃的癌症发病率是少吃点的2倍;随便吃的有16只患有糖尿病,少吃点的未发现糖尿病;随便吃的脑萎缩程度显著高于少吃点的。


即便从外观的皮肤和毛发上看,少吃点的猴子比随便吃的同龄猴子要年轻很多。左边是被限制热量的27岁猴子,右边是每天吃到饱的29岁猴子,相当于人类六七十岁,但左边的猴子看起来依然年轻。



动物始终还是动物,不在人的身上试试,科学家怎么能过瘾呢?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了一个名字很拗口的项目,全面评估减少能量摄入的长期研究,为了方便小盆友们查资料,给个英文原名: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Reducing Intake of Energy。


这是首次大规模的人体“热量限制”试验,科学家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跟踪了218名21岁至50岁之间的非肥胖的健康受试者,实验预期是降低25%的热量摄入。不过实际上只实现了15%的“热量限制”,而且只成功收集到53名受试者的数据,这说明在两年内管住嘴巴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即便如此,项目负责人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瑞德曼表示,实验结果依然“相当惊人”。研究人员持续测量衰老标志物的变化,例如,身体核心温度、甲状腺激素、瘦素和胰岛素水平的变化,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和DNA损伤水平等,热量限制组均有明显改善。下图是受试者的信息,以及各项生理指标的变化。‍



“热量限制可能有助于降低慢性疾病的风险并延长寿命”,该研究成果发表于2018年的Cell子刊《Cell Metabolism》,顶级生物学期刊。



这篇论文可以免费下载,文章特别提到,冲绳地区就是一个天然案例,百岁老人比例世界最高。冲绳百岁老人研究中心自1975年到2016年调查了该地区的1000名百岁老人,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痴呆的几率远低于其他地区,近三分之二的百岁老人在97岁前仍可独立生活,而且在死亡前并没有长期经历疾病。


冲绳人的食谱主要由蔬菜、谷物、水果、大豆及鱼类组成,总热量比其他地区低20%~40%,研究人员认为,这很可能是冲绳人长寿的秘密之一。


这是冲绳大宜味村的宣言碑:70岁时你还是个孩子,80岁时是个青年……


卡路里的秘密


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技术就很难进一步发展,比如咱们就有一门上千年没多大进步的技术。


为了长命百岁,自然得摸清“热量限制”的门道,虽然科学家一直在寻找卡路里的秘密,可惜目前为止仍没有成熟的理论体系。


为了防止小盆友把这功劳归结于天马行空的神秘力量,咱还是稍微把一把方向。


2017年刘易斯卡茨医学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这里说个大概。DNA在没有基因突变的情况下,也会有不同的表达,比如青春期发育时,人体会分泌各种全新的化学物质,这都是DNA计划内的事情。也就是说,就算DNA从未发生基因突变,它在你不同的年龄段仍会有不同的表现


DNA咋办到的啊?通过DNA甲基化实现,你可以把它简单理解为一种计时器,使DNA在人类不同年龄段,生产出不同的蛋白质。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如果没有甲基化,DNA就日复一日生产同样的蛋白质,那么你就会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婴儿,一直活到癌症到来。有了甲基化,人体就会逐步成熟发育,最终按预定的剧本走向死亡。


插个题外话,如果未来的科技让我们有能力选择是否甲基化,你会怎么选?


现在虽然没得选,不过我们还算幸运的。在小鼠、猴子和人类三个物种里,DNA甲基化最早出现的是小鼠,其次是猴子,最后是人类。这解释了为什么老鼠寿命只有2年~3年,猴子大约25年,人类有80年甚至90年以上。


研究人员发现,甲基化程度与寿命之间存在负相关。“热量限制”可以显著降低DNA甲基化的程度,使老年动物的甲基化程度与年轻动物相当,从而延长寿命。


DNA就像是上了发条的时钟,吃得多就跑得快,吃得少就跑得慢,发条跑完了,咱就可以洗洗睡了。


不同物种与年龄有关的遗传漂移


这机理解释看着挺像回事,不过,显然不可能是公认的最终答案。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IUBMB Life上发文章认为,这事儿没那么复杂,当机体中没有足够的葡萄糖时,就会燃烧脂肪,从而产生酮体分子,这玩意儿能够有效延长寿命。


中国科学家在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发文认为,少吃点限制了激素和脂质代谢产物的水平,改变了能量代谢,减少了体内的活性氧成分,由此延长寿命并延缓疾病发生。


不胜枚举……



除了延长寿命,“热量限制”隐约展现出了包打天下的风采。


2017年耶鲁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CELL上的文章阐述了热量限制如何有效逆转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机理。


还有,Nature:科学家揭示热量限制和小肠功能之间的联系。


再有,Nature:热量限制效应抗癌机制研究获进展。


也是不胜枚举……



感觉high过头了,踩脚刹车。热量限制不可能是万能药,不要过分迷信。但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应该加以重视。


研究热度


如果有个技术全世界只有你一个人在研究,那很大概率上,是不靠谱的,这年头,没有谁能彻底甩开同时代的人。即便爱因斯坦捣腾相对论,也是有伴的,全靠了数学家格罗斯曼;至于尼古拉·特斯拉,确实是天才电气工程师,但网上那些神话故事都是后来媒体渲染的。


扯远了。总之,研究热度是评价技术是否靠谱很重要的一个参考因素。


本僧特意去数据库查了一下热量限制的研究热度,论文关键词的年度命中数大约是3左右。什么概念呢?超弦理论都知道吧,咱们就和超弦理论比一下:



数字越大越热门,这么看起来,超弦理论是有点退烧了,“热量限制”从2006年开始就稳稳占了上风,热度还算不错的。顺便看看癌症的研究热度:



没法比,没法比!简直就是小鲜肉和老戏骨的差距啊……想知道咱们平时对啥研究的比较多嘛?



还是“企业管理”的造诣深啊。


言归正传。这几十年来,“热量限制”的试验就没停过,从单细胞一直到灵长类,各种动物试验做了一轮又一轮,效果都是棒棒的。个人认为,热量限制还是靠谱的,本僧粗略翻了翻相关论文,给大伙捞了点干货,纸笔拿好,要记下来。


“热量限制”试验,通常是在保证充足营养的前提下(这个前提很重要),减少30%左右的热量摄入,即,十成营养,七成热量。注意,饿肚子是没有前途的,营养必须足够。


但是,如果在吃饭时要精确计算食物中营养和热量的比例,那日子就没法过了,绝大部分人是没这条件的。所以,对于咱们这些外行,“热量限制”可以简单理解为“吃七成饱”,虽不太准确,但最有操作性。


本僧必须得强调,“热量限制”的意义不是简单在70岁后面加10年寿命,而是延迟了衰老,让60岁的身体机能和50岁一样,同时降低多种,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老年疾病的发病率。


又想到个题外话。你说这是不是巧合,哺乳动物一生的心跳总数是差不多的,谁先跳完谁先走。说不定人这一生,吃的食物总量也是差不多,谁先吃完谁先走。开个玩笑,别当真哈!



热量限制,是目前为止最有效也最容易实现的延缓衰老方法,是抗衰老领域最重大的发现。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怎样才能长葆青春健康?


就一句话:吃七成饱。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老和山下的小学僧(ID:gh_586564bb7b66),原标题《健康密码:热量限制》,封面: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