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生意经:  千万美元融资之下,nice的现实困境
2019-07-06 18:13

球鞋生意经: 千万美元融资之下,nice的现实困境

锌刻度记者:麦柯 编辑:罗世浩


1.2015年10月,nice官宣中文名字为“好赞”,品牌slogan为“我们好像”,并上线了直播功能,强化社交意图十分明显。 


2.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供需关系的严重不平衡催生了球鞋转卖平台的诞生。


近日,球鞋交易平台 nice官宣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D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TPG软银合资基金和元璟资本共同领投,经纬中国和凡创资本跟投。不得不说,这是对中国球鞋经济崛起的,开拓男性和“95后”市场的一次成功尝试。但资本看好背后, 消费者不断攀升的投诉却透露出了模式的漏洞与本土化的高反。


从图片社交到潮流交易的进化论 





在对nice平台贴上的一系列标签中,我们可以读到“年轻”与“垂直”这两个鲜明特征。而在日趋火爆的国内球鞋电商市场上,像nice、毒这样具有鲜明个性的平台,正在分割天猫、京东、拼多多等老牌电商的市场,形成了“球鞋二级市场”现象。


回顾nice平台的成长,可以清晰地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图片社交,第二个便是球鞋电商。早在6年前,nice就从最初的KK购物转型为SNS,它的品牌滤镜由Kidulty操刀,以类似Instagram的方式在国内蹿红。成立不到一年,nice居然就完成了 3 轮超过6000 万美元融资。


投资人的青睐对于创业者来说是一种激励,但对于一个模式来说是一种选对路子的认可。从此,nice在图片社交的道路上高歌猛进。


2015年10月,nice官宣中文名字为“好赞”,品牌slogan为“我们好像”,并上线了直播功能,强化社交意图十分明显。


2016年的nice就趁着C2C的雏形,在个人主页中添加了“我的好货”的入口,里面包含“我发布的”和“我的订单”。3年的用户积累与社区搭建,nice终于形成了B2C电商的试验田。在商业逻辑上,nice对于用户画像有深刻理解,在平台80%的用户是“90后”的前提下,如何将其晒出的流量(7亿+标签、10亿+关注)变现才是关键。


这个命题终于在2018年告破,nice蹭了球鞋二级市场的热度,迅速转型为“潮人社区+交易平台”,从战略上,这或许是对社交不利的放弃,但肯定是对细分领域的跟进。


nice似乎赌对了,数据显示,自2018 年 7 月正式上线,nice只用了 5 个月时间,就实现了月 GMV 过亿的目标。


搬来的模式,本土化的高反


熟悉StockX模式的用户都会觉得nice有抄袭的嫌疑。从两个平台的模式来看这确实也是有理可循的。


StockX,它是一家美国以正品鉴定服务为核心价值的限量单品销售平台,商品品类包括限量奢侈品包袋、手表,潮流鞋款,街头服饰等。


该平台有四大特点:第一,价格透明,所有成交价都像股票一样有趋势图。第二,竞价机制,这也很像股票交易,买家高价待售(HIGHEST BID),卖家低价邀约(LOWEST ASK),在供求关系与平台效应的撮合下,行家交易相对直接,容易成交。第三,限量优惠。平台的价格优势在于,比起代购可以节省12%的电商税费和国际快递邮费。第四,正品确认。平台鉴定团队提供了保真度,绝仿品A货。盈利模式主要是平台通过从交易中抽佣完成盈利。


而对比StockX,nice做得更加垂直,就是球鞋竞价交易,其鉴定服务外包给了get。在转卖业务中,nice的收费标准是:现货商品收取定价的4%;预售商品收取定价的8%。nice 还保留了二手转卖的业务。在其创始人周首眼中,换赛道固然重要,但把握差异化需求才是王道。他认为,nice在需求安利种草与交易模式创新方面,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链路。


但在这条链路背后,靠抽成模式来实现流量变现以及对相关产品服务的难以把控,都为这场本土化的copy之路埋下了引发高反的导火线。

其中,球鞋鉴定这个nice大推特推的招牌,其专业度、可信度成为了被用户诟病的焦点。前面介绍了nice的鉴定是外包给了get,同时再加上毒、识货、BAN、Yoho等,构成了国内的鉴定圈现状。在以黑猫为首的各大投诉平台上关于售假问题、违约赔付问题的大型翻车现场屡见不鲜,这一切根源主要还是那些自诩的鉴定师水准参差不齐,鉴定标准不统一,人为介入因素太多等。大多数平台过验都是拼图过验,很少存在裸鞋过验。


其实,有公信力的鉴定师,跟很多行业一样都遵守2万小时定律,如果没有大数据的经验积累,很难做到不打脸不翻车。


对于平台来说,虽然没有售假的故意,因为赚取的是手续费,所以口碑是金。但是,当出货量大、鉴定师不足时,很可能出现纰漏。所以,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平台如何在发现失误后尽快给用户反馈,建立友善高效的沟通机制,并且兑现正品承诺,比如假一赔三,迅速赔付到位。这方面,无论是客服素质、沟通技能、承诺落实等方面,各平台多多少少都存在问题。


球鞋二级市场上的同赛道厮杀





据Euromonitor数据显示,全球运动鞋服销售规模已从2010年的1943.7亿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3001.5亿美元,其间同比增速均在5%以上。


其中,美国仍是全球运动鞋服最大市场,2017年占比达36%;中国紧随其后,占比约为10.5%。数据显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运动鞋拥有量较低,还有很大提升空间——目前中国人均运动鞋拥有量为0.4双,距美国人均4.3双、欧洲3.7双、日本4.4双相差甚远。

也正是瞄准了国内市场的这一需求激增,在这条赛道上,有越来越多的同行,在共同做大一块本以垂直却还在细分的蛋糕。虽然没有官方统计数据,但是业内人士透露,从虎扑脱胎的毒,市场占有率应该最高。2018年的数据显示,毒的月度GMV已经逼近2亿元人民币;2019年,全年GMV预计逼近60亿~70亿元,2019年3月,毒的MAU超过140万。除了毒、nice、get这些头部玩家,还有UFO、YOHO!斗牛DoNew等等纷纷进场。其中,UFO在上线首日交易额破百万;斗牛4月的GMV逼近5000万元。


球鞋二级市场的火爆,也让资本跃跃欲试。就在nice拿到第四轮融资的两个月前,毒刚刚宣布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虽然未透露具体金额,但据悉,毒的估值已超10亿美元。显然,考虑到背后“95后”等新消费潮流正在登场,这还仅仅是个开始。


好生意背后的现实焦虑


然而,我们也必须面对一个现实,那就是供需关系的严重不平衡催生了球鞋转卖平台的诞生。像耐克、阿迪这样的品牌,其实每年分配给中国市场的货量极少,比如上新一百双鞋,最终进入中国市场的数量只有几双。这种配给的稀缺性与国内巨大的市场需求,最终催生了球鞋二级市场。但是,在厂商纷纷跑马圈地的时候,行业规范与服务水平都呈现出部分真空状态,容易引发各种纠纷甚至上升到法律层面。


首先,鉴定问题。由于名牌限量款球鞋价格不菲,因此保真是消费者的基本诉求,这方面如果鉴定师没有把好关,平台就可能沦为假货流通的渠道,最终引发信任危机。以莆田系鞋子为例,其顶级版本鞋子做工精致,从外观材料根本无法辨识,很多鉴定师也只能依靠防盗扣、鞋标批次等辅助办法验证。试想,如果某平台鉴定师通过图,一天要看成百双鞋子,他会不会出错。解决方案是尽快建立鉴定师公会,拟定行业鉴定标准与规则,提供专业的鉴定师培训,增加AI辅助鉴定,鉴定书与品牌方建立相容机制等。


其次,服务问题。平台应对客服服务设定标准并严格执行,必要时引入AI助理与人工形成互补,建立友善高效的沟通机制,积极贯彻类似假一赔三等及时赔付的保障条款,这样可能会缓解消费者与平台的信任危机,强化责任意识,避免诉讼争端,逐步探索行业自律公约可行空间。


第三,规模问题。对于像nice这样的平台,在初步做出品牌效应之后,需要考虑在稳固消费体验的前提下进行品类及规模的扩张。长时间的止步不前,不能满足用户的新消费需求,或者做不到潮流引向,纯靠交易抽成吃老本续命也不可能是长久之计。


球鞋交易在这个个性、张扬、时尚的时代的确是门好生意,因此未来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缺少风口,但是怎么才能把握住,还只抱着蹭热点的心态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靠蹭上球鞋这个潮流热点的nice,应该多思考一下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