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容不下”百威
原创2019-07-15 19:36

港交所“容不下”百威

很有可能成为年度募资王的百威亚太在上市前夕“翻车”了。

 

7月13日凌晨,全球最大的啤酒品牌百威英博在官网发布声明称,已暂停旗下亚太子公司的上市进程。

 

百威英博表示,公司未再推进此项IPO的原因包含目前市场状况等多种因素在内,公司将密切关注市场情况,以期提高股东价值、优化业务、推动长期增长,同时遵守严格的财务纪律。



为什么叫停?

 

在此之前,百威亚太于7月5日开启正式招股,定价区间在40港元~47港元之间,募资额最高可达764.46亿港元,是今年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IPO,估值位于4239亿港元~4981亿港元之间。若百威亚太行使超额配股权,募资额最高可达879.14亿港元。

 

百威亚太的IPO中没有引入基石投资者,是港股上市企业少见的做法,也显示出企业对自身拥有足够吸引力的信心。

 

百威亚太的IPO原定于7月12日确认定价,7月19日正式上市,但最终却在上市终点前被紧急叫停。据财新7月9日的报道,百威亚太的认购情况相对平淡,截至7月8日上午,市场整体认购额尚不足原定额度的2倍,即机构投资者和零售投资者合计超额认购不足1倍。

 

除了百威英博方面表示的“市场环境因素”外,据路透社报道有投资者认为百威亚太市盈率过高,导致部分美国长线投资者临时退出认购,导致国际配售反应未如理想。

 

据安信国际的研报,按百威亚太的招股区间及2018年净利润(14.09亿美元)来计算,公司的对应市盈率约为38.6倍~45.4倍。而对比国内的啤酒龙头企业,华润啤酒的2019年PE约为53倍,青岛啤酒为34倍、重庆啤酒为44倍。相比而言,百威亚太的市盈率其实并未超出合理区间。

 

但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集资规模大、估值高企,都可能成为百威亚太让人“望而却步”的原因。如今的港交所,对百威亚太这样的巨无霸IPO,已经有些“容不下”了。

 

那阿里呢?

 

原本与百威亚太共同争夺“年度募资王”称号的是计划赴香港二次上市的阿里巴巴。

 

但在7月12日,据腾讯《一线》报道,出于对港股市场不景气的考虑,阿里巴巴集团确认将港股上市募资额度从原本的200亿美元下调至100亿美元。对此,阿里巴巴方面表示,暂不做回应。


 

连着两个巨无霸型IPO不是叫停就是“缩水”,必定对港交所造成打击。截至7月15日收盘,港交所(388.HK)收报272.2港元,下跌1.16%。

 

香港《明报》报道,安永亚太区上市服务主管合伙人蔡伟荣估计,若阿里巴巴维持来港上市的计划,或将带动更多的内地科技公司赴港上市,香港全年新股集资仍有可能达到2000亿港元,全球排名保持前三甲。

 

据港交所的规定,阿里巴巴作为二次上市的公司在通过聆讯前无需披露招股书。据此前媒体报道,阿里已于6月中旬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9月底挂牌。此外,还将在赴港上市时进行“1拆8”,即将每股普通股拆分为8股,阿里将于7月15日召开股东会以通过拆股方案。

 

阿里的二次上市不仅影响着市场信心,还影响着港交所今年的成绩单。而对大部分依赖国际投资者的大型IPO来说,百威“翻车”带来的消极情绪或许还将持续一阵子。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