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亲历的上海垃圾分类
2019-07-18 09:20

说说我亲历的上海垃圾分类

虎嗅注:垃圾分类一事,网上讨论的文章已经有很多了,可写出这些文章的人,有多少是亲自去倒过垃圾,亲自做过垃圾分类?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 余晟,封面:视觉中国


“上海垃圾分类”的热度已经降低了,按说“蹭”这个热点的意义不大。不过最近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觉还是值得多说两句。


事情是这样的,在某个群里的一位朋友提出:“(上海垃圾分类)湿垃圾竟然要倒空之后把塑料袋沥干再扔掉,那么这塑料袋应当属于什么垃圾?真是荒谬。” 


那一瞬间我忽然发现,这位一直热衷于各种垃圾分类段子,积极提出各种诘问的朋友,似乎根本没有扔过垃圾。因为只要扔过一次就会知道,沥干之后的塑料袋属于干垃圾。


出于好奇,我点开了阅读量很高的几篇“吐糟”垃圾分类的文章,发现更有意思的现象。因为不管是我亲眼见到的,还是在图片里,绝大多数志愿者穿的只有绿马甲和红马甲,但是这并不妨碍各种文章里出现“黄马甲”。对此我只能想到两种解释,或者作者没有扔过垃圾,或者写作时严重心不在焉。



我怀着好奇心继续看下去,发现一些貌似有道理的文章其实也很有意思。


有些作者按道理应当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是行文逻辑又很荒谬。按照他们的计算公式,比如一家人先分类再扔垃圾需要耽误6分钟,那么一百万家人就需要600万分钟。所以结论就是,如果大家都不分类,雇佣专职分解大军,每天完成这600万分钟的分拣工作,(专业分工)“反而更加经济”。


为什么这种逻辑是错的?因为作者似乎完全不理解复杂性的增长规律。


一家人的垃圾自己分拣要6分钟,其他人分拣也需要6分钟,这是没问题的。但是如果十家人的垃圾混在一起,分拣复杂性的增长就不是线性的,远不是60分钟就足够。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找出一个废弃电池,从10公斤垃圾里找出来的难度绝不是1公斤垃圾里找出来难度的10倍。


更何况我们还要考虑时间因素。如果垃圾不分类就扔一起,本来可以回收的垃圾,也可能因为沾染油污变得不可回收,不同类型的垃圾还可能缠绕交织在一起甚至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复杂度绝对不是线性增长的。从大趋势来看,垃圾分类进行得越早,分拣清楚的效率就越高,进行得越晚,分清楚的效率就越低。


扯远一点说,我曾批判过这种不懂做量化分析的“经济学”。如果你真的想从经济学,成本-收益角度来分析,起码要搞清楚有哪些变量,如何计算。如果你真的希望认真分析某个问题,至少应当先了解前人的工作再开口。网络上已经有很多严肃文章讨论垃圾回收的经济效益问题,无论结论你是否认同,起码他们的分析方法是严谨的,考虑因素是完备的,稍微了解一下再开口,就可以避免许多尴尬。


如果你信不过中文资料,看看英文也没坏处



所以总的看来,许多“振振有辞”吐槽垃圾分类的言论是站不住脚的,完全有理由怀疑,作者很可能根本没有亲手做过垃圾分类,甚至没有扔过垃圾。我是支持垃圾分类的,而且亲身经历了上海的垃圾分类,在这里我希望谈谈自己的感受。


首先,垃圾分类并不难学,基本不存在“太麻烦学不会”的问题。


以我家为例,经过志愿者的讲解,我父母大概一周就能分类比较熟练了,我自己扔得比较少,但两周左右也就学会了,而且志愿者的态度一般都很好(前提是你不要有居高临下的嫌弃)。实际上,大多数人的生活相对固定,不太可能每天都有新鲜的、不知道该如何分类的垃圾产生。以我的经验,只要记忆力不是太差,经过一两周的“探索”,就知道95%的垃圾该如何分类。


当然还会有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粽叶属于干垃圾”,但志愿者讲解清楚原因之后就清楚了,而且他讲的理由很清楚,不需要硬背。再者说,普通人的生活里很难遇到新垃圾层出不穷的状况,常见的垃圾种类都熟悉之后一般就不会有新问题。


其次,上海要求湿垃圾单独倒掉,再把塑料袋沥干单独扔掉的做法,确实不太方便,有值得改进之处。


现在天气很热,湿垃圾一般都有气味,单独倒掉再沥干的做法多少让人不那么舒服,容易把汁水沾到手上。我们小区的志愿者是提供了一盒纸巾供擦手,这样一定程度解决了问题。不过我看报道,有些小区提供了水龙头供洗手,看起来这样的感受更好。但不是每个小区都能提供水龙头的,如果临时接个水龙头但没有下水道,洗手的污水也是个问题。


再次,所谓“垃圾分类后垃圾桶多占据了四倍面积”的说法实属夸张。


我家的垃圾桶从以前的一个变成了两个,分别装的是干垃圾和湿垃圾。可回收的垃圾主要是快递盒子、瓶子之类,并不需要专门的垃圾桶,实际上许多人家里之前也不会专门用垃圾桶装快递盒,快递盒一般是撕掉或者涂掉标签之后再堆放在一起。


日常生活里,属于有害垃圾的化妆品、墨盒等等通常也不会高频率出现,不需要专门用垃圾桶装。所以,你几乎不必按照原来垃圾桶的尺寸一模一样再买三个,让它们占据四倍的面积。


最后,“北京的垃圾命名法比上海高明许多”的说法,这个结论似乎有点想当然。


垃圾的种类很多,无论如何命名,总有无法覆盖的情况。上海的“猪骨、粽叶属于干垃圾”确实让人困惑,但是北京的“树叶属于厨余垃圾”、“口香糖属于干垃圾”也不容易第一时间想到。实际上,即便是被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日本的分类命名,也会有让人困惑的地方。我在日本的时候也惊异于“录像带属于可燃垃圾,CD属于不可燃垃圾”的规定。


我想说的是,不管垃圾分类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分类名多么不符合直觉,通常情况下多做几次总是可以记住的。与其去纠结分类的命名,不如多动手实践几次。


很多讨论垃圾分类的文章也会谈到德国和日本的情况。恰好,这两个国家的垃圾分类我都感受过,对比之下,确实有几点是印象深刻的。


日本的湿垃圾不要求沥干,直接装袋扔掉即可,这样很方便,也避免了弄脏手的尴尬。不过日本的垃圾袋需要花钱专门购买,而且都是透明的,方便外人一眼识别出来分类是不是正确。相比分类时用各色塑料袋装好倒垃圾时志愿者翻开检查的做法,用指定的透明塑料袋确实方便很多。但在我们这能不能要求大家都购买专门的塑料袋,这个问题看来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日本的垃圾分类看起来确实繁琐,而且各个地区不一样,民间也不乏抱怨,不过就我所见,还没有人敢说“不要垃圾分类”,而且一般人到了日本会在环境压力下“不由自主”地分类,起码会多花点心思。


尽管网上有许多文章说日本垃圾分类不值得参考,不过引用资料不同,结论也不同,也有人找到数据证明日本的垃圾回收效率确实是很高的。以我的亲身体验,经过了这么仔细的分类,“纸类垃圾再利用率接近100%”,“不给钱的塑料瓶回收率仍然极高(而德国回收塑料瓶是给钱的)”应当是可信的。


而且无论是在日本还是德国,对于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的处罚都是很严格的。在日本乱扔垃圾不但要被邻居责骂,还要面临高额罚款。不过相比起来德国的处罚更严厉一些:如果多次不遵守垃圾分类规定,可能会被市政部门彻底拒收垃圾。真的到那时候,就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另外,日本的垃圾分类信息公开做得相当好。我经常在微信群里看到有人说“辛辛苦苦分类,最后收垃圾时都扔一块了,还有什么意义”,我无法判断这种话的真伪——如果它是真的,那确实很让人沮丧,如果是假的,危害就更大。


就我所见,日本的垃圾回收信息全面公开,比如环境省就提供了非常详细的垃圾回收报告(同时提供日文、英文版),包括历史数据、目前问题和对策等等,一览无余。各地政府也有自己的信息公开,不少民间组织也有对应的数据,可以交叉验证。这样的公开,确实容易增进公众对于垃圾回收工作的理解,让普通人相信自己的劳动是产生了实际意义的。


来源:https://www.env.go.jp/en/recycle/smcs/attach/hcswm.pdf


最后说一下台湾的垃圾分类。微信里有不少人讨论台湾的垃圾分类,据报道之前,也确实有不少大陆代表团去台北学习垃圾分类经验。无论现在提到台北的垃圾分类是否方便是否合理,我们可以从终极目的——减少垃圾产生量——来看:按照人民网在2010年的一篇报道,台湾“实施污染者付费以来,每人每日垃圾量由此前的1.12公斤,减少到2009年的0.39公斤”。


其它媒体的报道也可以印证:如今台北许多垃圾焚烧厂处在“轻负荷”状态,比如北投垃圾焚烧厂就是,根本没有那么多垃圾可烧。填埋场也是一样情况,新建的山猪窟填埋场预计垃圾填埋量是每天2500吨,“如今只有55吨”,所以再不必担心“二三十年就填满”的问题。


总的来看,无论台北的垃圾分类有多少不方便多少问题,这一系列措施显著降低了垃圾的产生量,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垃圾分类的价值所在,应当也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


说归说,以上说了这么多,问题解决起来仍然不容易。那么,要想推动垃圾分类,有什么灵丹妙药吗?


前段一天中午忽然有人敲门。打开来看,原来是两个不认识的中年人,他们自我介绍说:我们是小区的热心业主,目前的垃圾分类方案,这个大方向我们是支持的,但实际操作起来还是有蛮多不方便。所以我们做了个调研,提了一个改进方案。请你也看看,如果同意就请签字。如果有足够多的业主支持改进方案,后来我们去找物业和街道谈……


我仔细看了这份改进意见:他们希望把不同类别垃圾的回收方式和时间分开,分类之后的湿垃圾还按以前办法扔,不要限制定时,避免家里有异味;其他干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则保持现在定时定点的方式(因为本来也不多);另外垃圾处理点的布置也要改进,改进的布局显然更有依据,也更合理。


看得出来这份方案是动了脑筋、花了力气的,工作量仍然由业主和物业共同承担,只是改了分担方式,在方便和卫生之间努力求得平衡共赢。


尽管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这个方案一定完美,但起码代表了认真的思考,可以推动事情往好的方面发展。所以,我毫不犹豫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同时,我也感到深深的惭愧:比起在网上写文章、发评论,这才是在脚踏实地推动垃圾分类落地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 余晟,封面:视觉中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