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案,让我们看到媒体环境依然“乌烟瘴气”
2019-07-26 17:01

刘强东案,让我们看到媒体环境依然“乌烟瘴气”

今天被高度污染的信息环境,就好比空气中的雾霾,我们都清楚它的存在,但是我们的生存依然需要呼吸,也很难做到每天戴着口罩做人。久而久之,我们好像也慢慢适应了空气中的这种灰度、这种不可视性。


题图来自东方IC,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讲述:梁文道,来源:看理想《八分》(文字经编辑整理)


我们常常有一种错误认知——


认为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全面信息时代,好像世界上所有的事情,包括国际大事、社会新闻,或者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八卦讯息,我们只需指尖在屏幕上滑动,进行几个简单的操作,就能得知天下所有的“事实真相”。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在我看来并不是这样。


一、没人在意事实,只在意自己相信的“真相”


举个简单的例子,昨天有多家媒体网站、自媒体账号都在转载一份由自媒体@北美留学生日报 发布的所谓“档案”(文章原标题:《重磅!刘强东案149页警方档案公布:激吻、裸睡、鸳鸯浴、发生关系……》,目前原文已被删除),内容与前段时间震惊全国的刘强东涉嫌性侵案有关。


多家媒体转载该条消息


美国当地时间7月24日,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发布了关于该起案件的全部证据,这份共有149页的档案内包含许多警方在事发之后,对受害人、当事人以及其他目击者的诸多访问笔录。


然而,在@北美留学生日报 的报道中,却将双方的说辞变为了”结论“,而这个所谓的结论就是“记录显示是女方主动邀请刘强东去她新搬的公寓,并且两人曾在车内激吻,同时,再回到公寓之后还同洗鸳鸯浴,发生关系之后熟睡数小时”。


从“记录显示”这四个字,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149页的报告就是在呈现这简短的几句话里的内容,好像这就是事件的“真相”了。


于是,这些笔录中的说辞,就这样被判断为了“事实”。


而很多门户网站,也根本没有耐心和兴趣去重新读一遍这厚厚的149页英文档案,也懒得过问其中的具体情况,就这样转载不误。


《十二公民》截图


如果你还在持续关心这则新闻事件的话,你应该会了解到,实情当然不是如此。


目前那些撩动情绪和眼球的内容,只是当事人刘强东的一方口供,如果你也读了另一方当事人的供述,就会看到对事件完全不同的描述。


从档案里你可以看到,双方的口供当然存在很多的矛盾和出入,到底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或是双方都说了局部的真话、局部的假话,那么你最多可以下的论断是,这起事件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谁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


然而,一个自媒体没有对该档案中的内容进行平衡报道,而是更多采纳一方说辞并且轻易下的定论,许多重要的新闻门户网站却纷纷一键转载,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今天我们其实面临着非常严重的信息污染。


二、大量信息涌来,让我们更加远离真相


什么叫做“信息污染”?


这里我所指的就是,在一个信息社会里,我们每天都处在信息的洪流当中,每天阅读到的诸多消息,包括许多所谓的“权威言论”,都很有可能是混淆耳目,让我们更加远离真相,而不是让我们接近真相的。


他们用各种简单的操作手法,狡诈地欺骗着我们的判断力。


《楚门的世界》截图


在刚才提到的149页档案中,那个女孩曾对警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想陷入麻烦,他在中国很有名,可以用钱做任何事。如果要控告他,公众可能会知道我的信息。


在这些话语中,你似乎也能感受到一种暗示,金钱和地位可能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某些媒体的报道倾向。


如今,我们每天都能被各种各样洪水般的消息和新闻淹没。可是我们每一个人每天就只有24小时的时间,当大量的信息向我们涌来之时,我们是无法对任何信息都进行仔细甄别,也很难花一番心思去对所有的新闻和评论做出一定的思考和判断。


我们根本很难追根究底地去研究每条信息背后、每个结论和判断背后,他们所提供的证据或根据到底是否确实,更无法像一个调查记者一样,搜罗所有相关的讯息和证据进行一番佐证或质疑。


于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只是选择性地看一些我们能看得到的内容,甚至选择性地相信一些我们自认为的“真相”。


《黑镜》截图


三、“同温层效应”,让我们越发难以包容异己


这种“选择性”又是如何发生的?


很有可能只是在我们各自的朋友圈之内,因为朋友圈往往都是和自己处于“同温层”的朋友,我们志趣相投,想法和判断的立场相近,于是彼此之间相互传递的新闻讯息,可能也就构成了我全部的信息来源。


*注:“同温层”原指大气层中的平流层,在平流层内,大气基本保持水平方向流动,较少有垂直方向的流动。现在常被用于类比信息社会中出现的情况,在主观意愿及信息技术的筛选系统助推下,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与自己观念相近的信息,而排斥立场相反的信息。“同温层效应”会影响我们理性决策的判断能力,无法接纳观念和行为中的差异。


也有些时候是通过“智能推荐系统”,比如由于我平时多只关注某一类讯息,推荐系统就会根据我的浏览偏好,不断将同类新闻和信息推送给我,我所能接收到的信息和内容也就不断窄化。


或者我们常常只关注或订阅几个信息源,永远只看到这些内容供应者提供的视角和观点,那些你无法认同、反感厌恶或者根本不在意的信息,在无意中早已被你屏蔽。


即使有些观点文章中后面也会附上许多参考链接、文献,但我们也很少会逐一确认这些根据和来源,如果还有些参考文献是外文,我们予以阅读及确认来源、根据的门槛就更高了。


我们也就只好简单地接受了这些讯息,而且不只接收,甚至还相信了他们的说法。


不知不觉中,我们也愈加只能看到自己原本就秉持的观点和偏见,甚至会越来越固执己见,对自己认可的观点坚信不疑,也再难以接受不同的立场和讨论。


这样一个信息洪流时代,信息太多、时间太少,而每一个新闻源每一个自媒体都在拼命抢夺我们的注意力,有些媒体还不断刻意断章取义,刻意掩盖部分事实,操纵观点倾向,撩拨大众情绪,而相对的,我们自己的关注也越来越同质化,扁平化。


四、明明清楚“信息雾霾”的存在,却渐渐适应,甚至再也视而不见


在我看来,今天我们所面对的媒体环境早已是一个被高度信息污染的环境。


不可否认,有些时候是因为我们身处的讯息环境还不够开放透明,有些时候是因为部分媒体、自媒体有自己的既定立场,包括一种价值判断的立场。


在传统的国际媒体守则以及伦理操作的规范里,其实都有所规定,一家媒体报道新闻事件和做一些广告推广、接受广告赞助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这并不是说那些有名望的国际性大媒体,大品牌的报刊杂志就不会接受广告或者赞助,只是通常都会明确告知读者,这是一则广告,或者是接受了某家品牌的赞助。而新闻本身以及相关评论是万万不能被收买的。


可现在我们却会发现,如今这两者之间的界限变得非常模糊,从广告业的角度,还可以美其名曰为“深度植入”或“深度媒体合作”,或者你也常常会听到的一种说法叫做“软文”。


《搜索》截图


但是,我认为更有趣的一点是什么?当我们大家冷静下来想一想,即便我们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并不是那么合乎理想的媒体环境当中,我们也清楚每天接收到的讯息都是局限的、经过过滤和筛选的,但是知道是一回事,我们如何处理与这种环境的关系又是另一回事。


平常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判断和看法,会不会受到这种环境的制约?


在我看来,这就好比空气中的雾霾,我们都清楚它的存在,但是我们的生存依然需要呼吸,也很难做到每天戴着口罩做人。


久而久之,我们好像也慢慢适应了空气中的这种灰度、这种不可视性。


《楚门的世界》截图


同样,在一个高度污染的媒体环境之中,我们看见了“雾霾”的存在,但是当我们遇到世界上发生的许多事情,还是会好奇去一窥究竟,但又没有足够的时间追根究底,我们还是会忍不住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但又难以接受与自己不同的立场或观点。


不知不觉,我们接纳了媒体环境中的“雾霾”,也被这种“信息雾霾”左右了我们的呼吸、左右了我们的情绪、左右了我们的表态方式。


这就是今天我们所面对的情况,明明活在一个不理想的环境里,但渐渐地就忘却了这个前提,转而以为自己作出的所有判断,其背后的根据都是合理的,都是不存在问题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去做一个真正清醒而有独立思考的人,我知道,恐怕是一件太难的事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讲述:梁文道,来源:看理想《八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