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数字人民币来了,支付宝微信该颤抖?
2019-08-21 09:23

数字人民币来了,支付宝微信该颤抖?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虎嗅注:数字人民币渐行渐近,现在已经在一些地方进行试点。继今年10月深圳推出1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之后,苏州的数字人民币红包也在12月份到来了,面向所有符合条件的苏州市民发放总计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预计以后数字人民币的试点发行会越来越多。


在去年8月,《前沿技术情报所》就发布了一篇关于数字人民币的解读文章,对央行发行数字人民币的原因、方式,以及对支付行业、金融市场带来的影响做了全面的分析,现在来看并不过时。在数字人民币从梦想走到现实的今天,不妨重读一下,对数字人民币做个了解。


支付宝与微信支付躺赢的日子恐怕快要结束了。


在不远的未来,他们将共同面临一个劲敌,那就是央行要发行的数字货币。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表示,从2014年到现在,央行数字货币DC/EP(虎嗅注:DC为digital currency的缩写,即数字货币;EP为electronic payment的缩写,即电子支付)的研究已经进行了五年。


从去年开始,数字货币研究所的相关人员就已经是996了,做相关系统开发,央行数字货币现在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

 

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


什么,央行也要发币?发币让全民来炒币吗?


肯定不是。


央行的数字货币跟比特币以及数字货币交易所里交易的传销币是有本质的不同的,跟电子支付、移动支付也不一样。


具体是怎样的,我们今天一起来聊聊。

 

我们平时用的钱要数字化线上化了

 

央行对于新技术的态度一直是挺开放的,同时又对安全问题非常重视。回想2014年前后,二维码刚刚兴起那会儿,央行叫停了二维码支付的推广。当时很多观点认为,这是央行护犊子,想要保护银行的利益。然而在调研了两年后,央行推出了二维码支付相关的技术标准,并放开了二维码支付,也成就了现在的扫码支付盛世。


现在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仍是开放的,但还是担心安全问题。在研究了许久后,央行的数字货币终于在路上了。

 

先明确一点,不要把数字货币跟比特币、以太币等加密货币划等号。后者可以看做是数字货币的一种,但不是数字货币的全部。


可以这么理解,央行要发行的数字货币,是一种数字化的人民币,是要去替代流通中的现金,也就是M0,不涉及M1和M2,也就是跟活期存款与定期存款没关系。这种数字化的人民币是价格稳定的,跟我们平时用的现金是一比一兑换的,更确切的名称是法定数字货币。


至于具体是什么产品形态,央行并未透露,可能最终的产品形态还没有成型。可能是借助数字货币钱包在手机的APP里使用,也可能在某种带芯片的卡里,也可能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形式。

 

那么,这样的数字货币怎么去发行呢,如何从央行流通到居民个人?


央行并不是要直接面向民众去发现数字货币,这样的话对央行这样的机关单位来说,成本太高了,要去设立独立的机构去运营这个事,直接去服务十亿多人,太难。更重要的是,央行如果直接发行一种数字化的人民币,因为央行信用肯定是高于商业银行的,大量资金会“脱媒”离开银行系统,变成了央行和居民个人直接接触,银行资金量剧减,利息水平大幅提升,就没钱放贷支持实体经济了。这样的隐患非常大

 

所以央行发现数字货币采用的是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这跟我们现在的货币投放方式相似——央行通过向银行买入外汇卖出人民币、票据再贴现、再贷款等形式,让钱流通到银行,银行再通过贷款、转账支付等形式把钱流向企业和居民个人。

 

以后数字货币的发行也是这样,依然是通过买外汇、买票据、贷款等形式,把数字货币交给银行,银行成了代理发行机构,我们个人或者公司可以把账户上的人民币换成数字货币。另据中国银联董事长邵伏军(注:此前曾任央行办公厅主任)介绍,发行数字货币有代理发行机构自己的标识,如工行发行有工行的标识,农行有农行的标识

 

虽然有不同机构的标识,但用起来是一样的,跟我们现在的纸币一样。如果你觉得用数字货币不放心,没问题,对于发放的数字货币,会有百分之百的备付金,可以再换成现金。


不过具体的使用形式还是待明确,例如是用一个APP去使用数字货币,还是用卡的形式,还是有其他形式;使用的时候,是输入对方的身份信息去支付,是用硬件感应一下完成支付,还是用现在普遍的扫码的形式,亦或是有更便捷的方式,都未可知

 

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不一样,支持匿名和智能合约

 

看了这些信息,是不是觉得跟我们用银行卡做电子支付相似,跟微信支付宝做互联网支付也有些相似?确实,都是数字化的,取代了现金,在APP、电脑等介质上转一下就行了,比带现金方便。但法定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会有很大不同,否则央行也没必要开发数字货币了。

 

具体会有哪些不同?

 

先从用户的体验角度来看。如果我们的生活都是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了,完全没有现金支付,你觉得一定就好吗?不一定。用现金买点比较隐私的东西,只有你和卖家这样的陌生人知道,其他人一概不知。现金有点匿名交易的作用。就算你不在乎这点隐私,买东西可以全部数字化,你的所有交易数据都可以被记录并被商家掌握,针对你的“精准营销”马上就要来了。

 

数字货币则不同,它要把线上化与匿名性结合起来,支持匿名支付。电子支付、互联网支付都是缺不了账户体系的,是一种账号紧耦合的状态。按照央行的设想,法定数字货币是一种账户松耦合的状态,脱离银行账户体系,交易的时候不用银行账户,可以像现金一样交易和流通。当然具体是怎么样交易的,数字货币以怎样的流程转到对方的数字钱包里,还有待于央行进一步揭开谜底


当然,这种匿名是对于银行和交易对手而言的,数字货币不可能对央行匿名,否则无论是反洗钱还是数字货币的数据监测,都没法实现。

 

除了匿名性,法定数字货币还将支持加载智能合约,即预设一个合约程序,当某个事件触发合约中的条款时,代码自动执行。


这应该会产生一些有意思的场景,如一些诉讼即使法院已经宣判了,也会面临执行难的问题。是不是有可能设计一种智能合约,当法院宣判后,败诉人如果需要赔偿,触发合约条款,合约自动在败诉人的数字钱包扣款。再比如现在对于老赖也只能做一些消费限制,如果一个人一旦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就启动扣款程序,对赖账行为会形成一定威慑。当然,肯定不是任何人或单位都可以去在数字货币系统上开发智能合约,肯定是有身份的限制,否则会产生一些乱象。

 

从央行的角度来说,无论是现金,还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的支付,央行都不能确切地掌握流向。现金在居民之间流转来流转去,央行无法追溯。微信支付宝的支付,数据在腾讯阿里那里,央行只能掌握支付机构的备付金变化情况。


备付金就是支付机构沉淀的资金,是用户在他们那儿的余额。支付机构在银行开个户,备付金余额的变化显示在这个账户上。但是用户们都花了多少钱,什么时候花的,只有支付机构知道。央行和银行只知道这个账户怎么变化,不知道每个微信支付宝账户的消费情况。


待法定数字货币发行后,每笔交易应该都会在央行以及银行这样的代理发行机构那里有备份,便于跟踪流向,这对于央行的反洗钱、货币政策研究等,都能提供数据上的支持。这应该是央行推法定数字货币的重要动因。


此外,开个脑洞——如果央行数字货币使用体验很好,被大量的中国游客带到海外去使用,会不会加速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民众可以淡定,微信支付宝略紧张

 

央行要推数字货币,影响将是全方位的。

 

首先,我们的生活多了一项支付选择。现在,因为有微信支付宝,小额支付其实已经非常方便了,大额的转账在银行的APP上操作就可以了。未来在小额支付上,又有了法定数字货币这一选择。在一些线下商家消费时,有小概率可能会遇到不支持微信支付宝的情况,但法定数字货币是法定货币,商家无论如何是不能拒绝这种支付方式的。而且使用的时候,不用担心你的消费记录被商家获取继而做推销了。

 

微信支付宝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因为多了一个竞争对手,而且竞争对手来自于官方。


法定数字货币不仅能像现金一样使用,而且不用像微信支付宝那样去地推找应用场景做生态,背后还有国家信用,无限法偿,像纸质人民币一样,在任何合法场景都可以使用,而且拒收还是非法的。这样推广起来会更顺畅


不过是否就一定能超越微信支付宝呢?


不一定。还要看法定数字货币使用成本如何,如果还需要硬件支持,需要商家升级设备,可能推广起来就比较慢。即使是一个数字货币钱包APP,如果使用过程繁琐,那么也会影响推广。

 

就目前来说微信支付宝还不需要过多担心,因为法定数字货币最终的技术路线还没确定。据穆长春透露,目前在技术路线上采取赛马机制,几家指定运营机构采取不同的技术路线在做DC/EP的研发,哪家的路线好,最终会被消费者接受、被市场接受,哪家就最终会跑赢比赛。这是个“市场竞争选优的过程”。

 

现在来看使用区块链技术路线的可能性不大。法定数字货币不是炒币投机用的,也不是像Facebook的Libra那样去做跨境支付转移,它是要满足大众日常交易需要的。双十一的时候,支付宝每秒交易超过12万笔,区块链交易要让每个节点都确认,交易效率太低,Libra白皮书提到的交易能力是每秒1000笔,跟中心化的交易机制没法比,更不用说每秒7笔的比特币和每秒20笔的以太坊了。


另外法定货币这样的国家大事,主体的技术构架必然要坚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不可能用去中心化的方式。只是在确权登记这个环节,可能会使用分布式账本技术实现多节点的权属确认,以实现不可篡改性。

 

具体是怎样的技术路线,还有待于最终确认并揭晓。即使确认了,也不会是直接面向全社会去推。前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在《中国金融》杂志上发表文章,对于人民银行推动的数字货币设计思路,提出了几点原则。


他认为,要尊重市场的选择,既包括电子支付渠、移动支付,也包括区块链和分布式账本类的加密数字货币系统。做数字货币,央行也可以有自己的系统,但是不着急进入零售支付环节,也不要认为自己就能够比别人做得更好。另外,数字货币试点还是要尽可能地限定范围,退出的事前设计就像写“生前遗嘱”一样,如果出问题怎么退出呢?要事先设计好。技术发明者、创新者也许不热衷此设计,央行应要求其做充分的设计

 

这样来看,央行在推数字货币上,态度是谦卑的,比市场化的企业更加务实。数字货币推出后,会有一个试点的过程,试点成熟后才会继续推,还需要想退出机制的问题。


即使做试点,也不太可能立即去切入零售支付领域,毕竟这涉及到数亿消费者的权益,预计还是先在一些to B的领域做试点


深圳可能是早期的数字货币试点。8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支持在深圳开展数字货币研究与移动支付等创新应用。这预示着深圳可能获得数字货币先行先试的红利。毕竟国家在这个意见中指出,想要把深圳建设成大亚湾的中心,以及国际金融中心。一个最早的数字货币试点会给深圳带来产业聚集效应。


此外,还有一点尚未明确:银行推广数字货币的动力来自于哪里?银行代理发行数字货币,为了保证不出现超发,商业银行要向央行缴纳100%准备金。银行从央行吃进100亿元的数字货币,要拿出100亿的准备金给央行。而数字货币发行出去,就跟银行没什么关系了,对数字货币的数据追踪在央行那里。现在来看,可能的激励就是数字货币会有代理发行行的标志。这有点像香港对三大发钞行(汇丰、渣打、中银香港)的激励,能成为发钞行是大银行实力的象征。但在数字货币代理发行上,是否也只有大银行才能参与呢?这些都还不明确。

 

所有这些都需要一些时间去执行、去明确。这样看来,微信支付宝有充分的时间去做调整。


你对央行的法定数字货币是什么态度呢?反正我还是挺期待的。也欢迎您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高见。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