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工厂》:中国模式给美国人上了一课
2019-08-29 09:03

《美国工厂》:中国模式给美国人上了一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原标题《中国模式给美国人上了致命的一课,这就是〈美国工厂〉的微言大义》,作者:连清川,封面:《美国工厂》


《美国工厂》是今年截至目前最牛逼的纪录片,没有之一。不是因为它讲的是中国,而是因为它既深入到了制造业的细微之处,又触达到了整个世界新经济的宏大命题。


《美国工厂》的海报


这是奥巴马在作为总统时未曾实现的美国梦的一个延续,难怪这是他的制作公司拍出来的第一部片子:把当政客时没有讲完的话,讲全乎了。


如果你没有看到其中的诸多细节,你根本无法了解这部片子的内在含义。


一般来说,理解《美国工厂》有三个角度:


1. 美国劳工真特么懒,这是最无聊也最低层次的理解;


2. 在中国式发展道路的挤迫下,美国制造业难以为继,这是比较高明的见解;


3. 中美之间的文化冲突,难以化解。这就是字面意义,没太多想法。


我认为奥巴马要讲的也是三件事:


1. 美国制造业已经死透透了,拯救它是特朗普的幻想,这也是奥巴马在当总统时候想要扭转的一件事;


2. 中国式发展道路,它的美国劳工政策,是符合整个全球化发展思路的,螳臂当车者死,美国人的经济发展思路没有进化;


3. 无论是劳工的美国道路还是中国道路,最终都是死翘翘的,只有奥巴马道路,才是实现美国梦,乃至全世界劳工梦的唯一出路(sigh,我觉得他说的对耶)


下面一一通过具体细节来说。


美国制造业为什么死翘翘了


大家应该不会记得在整个片子中,单一场景时间最长的两段戏了:一段是美国中层管理到福清的福耀总部参观;另一段是一群美国工人在讨论如何杯葛福耀。


第一段我们晚点再说。先说第二段。


纪录片差不多把俄亥俄州众议院议员史崔宏的演讲都拍下来了。他反正说了一大段,美国的劳工传统是塑造了美国之所以成为美国的伟大传统,所以UWA(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干预,在福耀成立公会,是保障大家利益的终极武器。


像奥巴马这样的政坛老油条一定会笑出声来,这种“傻缺”议员就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民意难测,如果真的成立公会,福耀撤出,愤怒的失业公众会立马把史崔宏给撕碎。所以聪明的政客一定是在产业和公众之间寻找平衡。奥巴马年轻时在芝加哥基层当过长久的社工,非常清楚这一套游戏。


但“傻缺”的不是他一个,在福耀代顿项目竣工仪式上,俄亥俄州参议员薛罗德·布朗也不合时宜地提出了工人要成立公会的正当性,当时在台下的曹德旺脸上立马就挂不住了。


还有一些细节。


安全检察员在工厂里跑来跑去,测量各个地方的温度,然后问一个工人:“你在里面呆了多长时间?十分钟?是一次十分钟还是一天十分钟?一次十分钟,这不行……”



一位叉车操作员说:“他们让我用叉车抬起两倍重量的东西。我跟他们说,你们要干你们干,我不干,那个叉车根本没有坚实到如此地步。”



一位老大妈说:“这个工作本来是两个人的活,现在就让我一个人干,他们其实就是要找我工作效率的毛病,要把我裁掉。”


一个中层管理在福清的总部,看到一群老人家带着没有防护作用的手套在拣玻璃,“卧槽,这特么是疯了吧”。



从中国去的工人小王喃喃自语说:“他们没那么舒服啊。在这里干完,他们还要去打第二份工。”


这说明什么?不像很多中国观众所说的那样,美国劳工不够勤劳勇敢。打两份工,对他们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


那么为什么不好好在福耀里干活?因为按照福耀总部的文化,加班未必有加班费。即便有加班费,也未必赶得上第二职业能够给他们带来的薪资那么丰厚。


大家都要养家糊口,辛勤劳作没问题,可是凭什么加班,却得不到更高的报酬呢?


他们叽叽歪歪那么多的事情,温度也好,叉车也好,防护手套也好,本质就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劳动必须是安全的,任何有损身体健康的劳动都是耍流氓。


为什么哭着喊着要工会?美国几十年来的劳工抗争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了劳工组织的有效性:个体劳工在资本家的面前只能受到碾压,所以必须捆绑在一起,有一个代表他们的组织来谈判,才是最基本的保障。


为什么政客要那么热衷到福耀来搞劳工运动?因为选票啊。2200名工人,再加上几万相关的亲属、朋友,那就是几万的选票啊。俄亥俄州人口才多少?1000多万。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说这一切都是正当的话,福耀美国工厂为什么在最后的投票中大比例获胜了?


关于是否建立工会的投票


一个老员工说:“我在福特15年,一次工伤都没有。可是在福耀才几个月,我就已经工伤了。可是福特关闭了,记得吗?”


一个女员工说,她因为积极参与建立工会,介绍电视采访,参加工会会议,所以被裁掉了。她感觉天都塌了。可是就在不久前,她才因为在福耀工作,重新搬回她失去的公寓,获得了独立。她忘了吗?


工会建立的失败没有别的原因,因为所有的人都害怕再次失业。比起在工作中受到损伤的风险来说,一年甚至四年没有工作,无法承担家庭的责任,无法获得经济独立,是一件更加恐怖的事情。


美国制造业死翘翘的原因不是别的,是因为政治和福利政策。



由政客、劳工组织、反劳工组织、安全保护、环境政策等一系列的政策所构成的一整套成熟的制度,已经使制造业的成本极其高昂。


工人的权利意识、安全意识、生产流程意识、分工意识、民主意识、工会意识、平等意识,这都是制造业的隐性成本。在开工之初,一个美国工人拉着曹德旺的手说,下次到我家来吃barbecue。主席的手也是你随便拉的啊?哪个中国工人这么不开眼,明天就领盒饭了。


福利政策更是如此,劳动保护、医疗政策、休假制度、加班薪资……不是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投入的金钱,而是劳动效率的损失,根本无法计算。福清工厂的一个哥们说:“一个月八天休假,这也太过分了。”



制造业需要什么?低成本的劳工薪资,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随叫随到的奉献意识,军事化的作息制度,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不眠不休的工作作风……


利润是有天花板的,所以只有成本无限降低,才是制造业的王道。在中国福清的福耀总部,你看到的才是制造业本来应有的面貌。


美国人为什么那么懒?不是懒,而是近百年来的劳工斗争历史,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劳动制度。低技能的劳动机会,在全球化时代,已经不适合美国这么高昂的劳工制度成本了。这就是美国企业为什么要把劳工、服务等等这些低附加值工作全部都离岸操作的原因啊,你以为他们傻啊。


特朗普坏就坏在这里,作为一个资本家,他其实早就知道美国制造业必死无疑。但是他看到了大量制造业劳工失业的愤怒和不满,于是他利用了这种情绪。


《美国工厂》就是奥巴马给美国制造业开的死亡诊断书:狗带(go die)吧。


福耀美国工厂为什么最终还是赢利了?


因为中国发展模式啊。


中国工人小王在片子里经常抽烟。在宿舍里,他说这是我一天里最享受的一刻了。


在片子的最后阶段,他抽着烟看着窗外,这个世界再美好不过了。


这是中国人的幸福:日子蒸蒸向上,付出的劳动得到了报偿。他怎么能不心满意足,心怀感激?他为什么要抱怨手上被烫伤的痕迹?他为什么要抱怨无休无止的加班?他为什么要抱怨妻儿分离的那么一段短暂岁月?


他人生中所有的一切,都在福耀的工作中,通过他的努力,一一得到了实现。这难道不是奋斗的幸福终点吗?脱离农村的困苦,建立美满的家庭,收获个人的成就。“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在片子中从中国来的工人,以及在福耀总部中工作的工人,几乎没有抱怨。我倾向于相信这是大部分实情。曹德旺是一个素有名声的企业家,慈善事业也做得很大,片子里看到他笃信佛教。在这样的企业家的工厂中工作的人,怎会受到残忍的虐待?


改革开放之初,草创时期的劳工艰难处境,在经过四十年筚路蓝缕的艰辛岁月之后,已然鲜有见闻了。富士康出现的跳楼事件,并不是因为富士康有意虐待他们,而是单一枯燥的工作摧毁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是制造业必然承受之痛。


说回在单一场景上最为漫长的一段细节:美国中层来到中国参观。震撼了他们的两个场景:下班之后的军事化的下班操;尾牙。



为什么中国的制造业偏向于军事化管理?早期的海尔,中期的海底捞,现在的福耀。


因为制造业是高度协同的、流水线的生产工艺。前一个流程的延宕与失败,就会造成下一个流程的延宕失败。只有高度军事化,统一性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使所有的环节能够纤毫无差地交到下一道流程中。当所有的这一切都无缝对接的时候,才能够形成流水线上的行云流水,才能使效率得到最大化。


世界上还有什么组织,能够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听指挥?只有军队。


军事化管理的原因,并不是张瑞敏、曹德旺、董明珠这些人有着帝王幻梦,而是因为这是提升制造业最高效率的最效率方法。


尾牙的状况是非常瘆人的。当一群美女把后现代的技术语汇,用最传统的山东快板,且歌且唱地咏颂出来的时候,人的自由意志已然完全消失在统一性的汪洋大海之中了。恐怕谁都无法理解其中的任何一个词语,但是她们却如此娴熟地把这一切以现代歌舞的形式一字不落地背诵出来——多么魔幻现实主义。



可是从来没有见过这个阵仗的美国人匆匆跑了出去,他抽泣了。别人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喜悦的眼泪,为你们而流。


为什么?喜悦个啥?每一个参加过中国式尾牙的人,都充分且必要地理解其中的虚伪矫饰与无聊。


美国人被感动的原因是:在一个玻璃生产这么无趣的行业中,所有的工人、管理层和老板们,居然亲密无间地坐在一起吃了一个年夜饭,多么像一家人。而且他们如此充满激情地热爱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他们那么年轻,朝阳,未来都在他们的手上。


在美国的工厂里,除了私人关系,怎么可能有如此融洽的人际关系,怎么可能有如此昂扬向上的精神,怎么可能有如此充沛的希望与未来。



每个中国工厂都要对员工进行洗脑。制造业里容不得个性,也容不得异类,也容不得讨价还价。只有当所有的人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时候,制造业才有可能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获得利润。


陈近南说:“外面那些人都是笨蛋,要用宗教来迷惑他们。幸福生活就是他们的宗教。在福清总部里的女工,一天上12个小时班,见不到两个孩子,一年回去一两次,都只为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和孩子们的前途。”



这是中国人颠扑不破的宗教。这也是福耀的宗教。这是所有中国制造业的宗教。


福耀美国工厂为什么还是赢利了?因为福耀破除了美国近百年的劳工制度,把一个美国工厂建设成为几乎是中国工厂。


美国工厂的胜利不仅仅是福耀的胜利,而且是中国式制造业的胜利。低成本、高效率,严管控,少福利。


全世界赢利的制造业,都必须是这个模式。越南、孟加拉、菲律宾、加勒比,不能采用低成本高效率的制造业,都是死路一条。


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模式,放之四海而皆准。


这是符合产业规律,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全球化规律的。那些天真而感伤的自由主义者和福利主义者,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制造业,要么如此,要么死。


这是奥巴马给制造业开的一剂药方:中国模式。


制造业的未来是什么?


曹德旺去美国之前是做过功课的,算过详细的账的。


昨天三联周刊里曹德旺的自述里有详细的算账过程,抄录如下:


首先,中国有增值税,美国没有。其次,虽然美国的人工成本很高,占营业成本的40%,中国这一项仅占20%,但是中国企业缴纳的保险比例很高,美国是按照应付工资的11%缴,占营业成本的4.4%,我们的“五险一金”按照应付工资的40%缴,占营业成本的8%。虽然我们的工资比它便宜一半,但这样算下来,我们比美国又贵了接近4%,再加上汽车玻璃的增值税,这就在12%左右。


最后,美国能源价格比中国低,天然气价格是中国的1/5,电只有中国40%的价格,汽油价格只有中国的一半,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都比较低。那些基础材料,价格又便宜4%~5%,总体算下来便宜16%~17%。如果我把玻璃从国内运到美国去,运费使成本还要再增加15%~20%。


但是曹德旺千算万算,却没有也无法计算制度成本。这些制度成本,在各级官员向GDP看齐的中国,基本上都会被消弭于无形。


在片子中,工会主席何世猛是曹德旺的妹夫,所有的工人都是工会成员。工会是全力支持企业工作的福利部门,而不是与企业家作对的权力机构。这很符合中国的国情。


曹德旺其实隐约地有些后悔到美国投资。他在一次会议中和刘道川这么说道:“哎呀,谁叫我们到这边投资,投资完它就是费心。”刘道川尴尬地笑了。


在最初的10个月中,美国工厂损失了4000万美元。这当然不包括给反劳工组织LOI所支付的100万美元。


我相信曹德旺当然也并不是心疼这100万美元。事实上,从投资的初期开始,这些文化的磕碰就已经在发生了。在考察施工工地的时候,曹德旺就发现开门的方向不对,修改一道门,3.5万美元。


接下来考察应该是前台的位置,曹德旺说天花板做低了,台子做高了。但负责施工的美国公司说,这是法律要求的。曹德旺还是要改,对方就很为难。


曹德旺讪讪地说:“你们以后就不要急着施工,做完了又得改,还要花钱。”


这恐怕超出了美国设计(或施工)公司的理解范围了。那门不是挺好的吗?那台子是按照美国的法律要求做的,能有啥问题?


风水啊,兄弟。你理解不了。


连一道门的方向,一个台子的高低,美国人都理解不了,如何能要求他们能够理解曹德旺的经营哲学?同样地,连一道门、一个台子的法律,曹德旺都理解不了,你如何能要求他理解美国的制度哲学、工会哲学?


所以,这个碰撞是与生俱来的。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说法,这些都是交易成本


所以,当最初大家带着美好的意愿出发时,曹德旺说我们要办成一个美国的工厂;而俄亥俄州给了福耀数千万美元的各种补助之后,大家终于还是活成了对方讨厌的样子。


美国员工最初是心存感激的。有因此而重获了财政独立的,有终于能够养家糊口的,有难离故土而心存感念的,到最后都变成了民族和文化的冲突。


一位女员工说,他们来到这里,却不想遵守这里的法律。我不想来上班,就像进了中国一样。一位男员工在食堂里暴躁地说:“这里是美国,为什么天天给我看中国小孩(的视频)?”


这就是制造业的终极两难。为了节省成本,你得把工厂开到当地去,并且雇佣当地的员工,适应当地的文化。但是最终的问题在于,制造业是一个需要高度的文化一统性的产业,它要求的是整齐划一,要求的是苦干实干。


曹德旺最后一次在片子中出现,是一个管理人员带着他看各个岗位,机器已经在替代人的工作了。他说,这里我要裁掉4个人,那里几个人最终也都不在了。



机械化、AI化、机器人化,这并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瞬间的事情。在美国建厂三年之后,福耀的美国工厂已经开始准备大规模地使用机器替代人工了。


那么,这些被机器替代掉的人去哪里?


没有答案。


但这个答案奥巴马在当总统的时候就已经给过了。


他认为制造业早就已经是一种落后产业了,在美国这样的土地上是必然不能长久的。所以,他在倡导新能源、新经济的时候,已经在倡导新劳工。也就是让全美的劳工全部去进行升级培训,成为能够操控电脑、指挥机器人的新劳工。


智慧劳工,是奥巴马解决美国铁锈地带下岗再就业的武器。


如果这个试验可以成功,不仅仅是在铁锈区,事实上,美国可以从此摆脱制造业的困境:用少量的智慧劳工,就能够既使制造业保留在美国,又可以使美国的劳工摆脱低收入、低保障的困境。


奥巴马要解决的,是美国的百年大计。他比克林顿戈尔的那一代新自由主义政客更加激进了一步,不仅全球化,而且公正,更像民主党。他要整体解决美国传统经济时代所遗留下来的问题:以新能源解决美国能源依赖问题,以新经济解决美国长治久安的核心竞争力,而以智慧劳工,解决劳动外包所产生的劳工就业严重不足的问题。


这就是奥巴马的美国梦。



可惜美国人是短视的。在2008年两房泡沫产生了金融危机之后,美国人急需解决的就是当下的经济困境和就业率不足。他们等不到奥巴马的长治久安,他们要的,就在现在。


特朗普乘虚而入。他所利用的,恰恰是《美国工厂》里被下岗的那批人幻灭与焦急的情绪,要通过最原始的手段,强行把制造业以原来的方式留在美国。


然而,福耀的经历却给美国人上了深刻的一课。事实上,美国制造业的实际成本和制度成本,早就拖垮了类似于福特这样的传统产业。新经济所摧毁的,不但是类似于福特这样的旧产业的生命力,而且摧毁了包括UWA、工会这样的旧制度。


福耀和中国模式的崛起,给美国人上了致命的一课。这才是《美国工厂》的微言大义。


在全球化的生产体系格局之下,任何一个国家想要固步自封地以旧产业、旧制度来维持原有的富庶和威严,都是痴人说梦。


所以,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奥巴马是美国历史上一位非常伟大的总统,历史终将证明他的价值。但是他太超前了,以至于美国的现在,还配不上他。


事实上,奥巴马所描绘的机械化工厂,难道仅仅对美国有意义吗?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用工荒是为什么?在中国已经如火如荼的AI是什么?低端加工产业流向越南、柬埔寨是味什么?


任何一个国家都要有升级需求。曹德旺已经在美国开始做机械化生产了,他在中国难道不会做?那么,我们这个比美国更加庞大得多的劳工市场,将走向何处?


当更多的国家走向机械化工厂的时候,曹德旺们的利益计算,将会是什么?资本、人才、资源,将会如何流动?


这是科技发达带给我们的想象力,未来都尚是不可知之数。


但是话又说回来了,你岂知这不是一个乌托邦,巴别塔?世界上有70亿人,愿意为了三餐一宿而贡献自己的劳动和时间的,还有大把人在。


特朗普的成功并不是没有必然性的。在眼光远大的奥巴马和鼠目寸光的特朗普之间,他们仍然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特朗普。世界从来都不是由英雄豪杰所构成的,世界总在伟大和猥琐之间交叉螺旋前行。


奥巴马未完的美国梦,和特朗普虚假的美国梦之间纠缠着,而横亘在中间的现实,就是曹德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尘土与艰辛。


他在片子里发出了一个天问:“其实我自己弄不清楚,到底是有功之人呢,还是有罪之人?”



这个天问在这样的片子显得格外突兀。数万员工在他荫蔽之下,有饭吃,有工做,自然是善莫大焉;但是制造业是如此消耗人的时间和精神,以至于人都成为了机器的一部分,这不是摧残人性吗?


那些细微的管理、斗争与前行,那些弘大的规划、梦想与慈悲,到底哪个才是这个世界最终所需要的呢?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大家(ID:ipress),原标题《中国模式给美国人上了致命的一课,这就是〈美国工厂〉的微言大义》,作者:连清川,封面:《美国工厂》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