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你是不是还没准备好开学?
2019-09-02 09:21

老实说,你是不是还没准备好开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Yumi,题图来自:东方IC


“你有没有自责?没有早点让孩子上补习班?”


“一上高中,全家动员!”


“这个望远镜我帮你保管,高考一完,物归原主”


这些立刻把人“逼回高三”的台词,出自最近电视剧《小欢喜》,陶红饰演的单亲妈妈宋倩最引人争议,铆足心力给学霸女儿装上隔音墙,也还是留了一个方便“监视”的小窗口。


时刻监督着孩子,做父母的才放心。图/《小欢喜》


高考动员大会,女儿满心欢喜地在放飞的气球上写下关于“航空航天”的梦想,一旁的妈妈眼里只有清华北大和700分的数字。


虽然教育方法和态度很有争议,戏剧的冲突性也强,但不得不承认,如宋倩这样的父母在生活里太多了。在他们看来,完成高考就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装备,分数决定了阶级的上升,第一名到第二名的退步都是压力。


在一些父母看来,别谈什么梦想,分数就是一切。图/《小欢喜》


然而,有多少孩子在高三时代听着老师家长的一句“努努力,咬咬牙,考上大学就好了”,又有多少孩子在进入大学后陷入无尽的茫然中。


从“赶牛式”的填鸭教育,到“放养式”的大学教育,新生入学的高校大门上,不仅写着“XXX级新生,我们欢迎你”,也在追问着一个更发人深省的问题:


高考不意味着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在大学的四年,你究竟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专业,为自己还是为爸妈


“第一年,其实比起枯燥的金融术语,你更喜欢文学课堂里的诗词歌赋。”


在中国式教育下,很多孩子并不能像《小欢喜》里的英子一样,在高中时代就找到自己的兴趣,想要坚定自己的专业。


在高中时代就找到自己的兴趣,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图/《小欢喜》


取而代之,大学专业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并不是自主而为,而是“爸妈的选择”。


一方面,虽然历经一系列改革,2019年的数据显示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仍未重视“专业选择”,地域的偏好比例高于专业偏好。


另一方面,来自中国青年报一项2016年的调查就已经“表露真相”,79%的受访者大学时期都想过要转专业。


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英子无疑是自信且享受的。图/《小欢喜》


那些徘徊在“热门专业”榜单上的字眼以及家长耳提面命的叮嘱,成了很多高中生跨进大学时的最大参照系,然而当真正进入学校,才发现原来自己的兴趣并不在此。


哪怕专业选择的背后有着多种主客观原因,但对于一个初入大学的萌新来说,最有力的装备在于找到一个自己有兴趣潜心学习的领域。


上课,为面包还是学会爱


“第二年,你可以在课堂上干你想干的事,但时间就这样过去了。”


大学的第二年往往是课业最为集中的时候,此时,人群里也出现了两类比较有代表性的学生,学霸们积极为自己的学分而奋斗,总是坐在第一排埋头记笔记,认真完成作业和课堂展示,高高的绩点和苦行僧式的努力让他们在下一步的人生选择前掌握优势。


另一类人,相比较良好的课业表现,他们更热衷于穿梭在各种关系里,比如在社团里扮演重要角色,比如在一段萌芽的爱情里尝到苦与甜。


这样的列举也许只是大学生活的某个切面,不具有普适性,但两类代表,实则是智商与情商、实用与理想的对话与碰撞。


图/《青春时代》


韩剧《青春时代》中,嫩头青女主进入大学后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如何与集体相处,她在发现舍友占她便宜、不尊重个人隐私的时候,选择沉默,却无意识间也对别人造成了困扰。


积累的埋怨爆发过后,才知道我们总是在以己度人,殊不知成熟坦诚的沟通,才是拉进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点。


大学的课堂无处不在,公平的地方就在于,无论是高深莫测的学霸,还是“混迹”圈子的人物,都需要在学习专业知识与实际技能的同时,掌握为人之道,学会爱人,更学会自爱。


尝试,要大胆还是要谨慎


“第三年,当你还在床上睡醒吃着外卖的时候,有人已经开始卖力跑社会了。”


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这届95后听过太多行业巨头名校退学创业自强的故事,以至于,年轻人发起了一种叫“丧文化”的阵线,来对抗成功学的光芒。


然而,那一句“我太难了”,成为戏谑的代名词,却也暗自透露着时代背后的焦虑,这种焦虑在大学进入后半段的时期,变得尤为严重。


对于年轻人来说,做选择总是很难。图/《海边的曼切斯特》


选择考研还是工作?选择回家还是留在大城市?选择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这些现实的问题一个一个出现在20出头的孩子们面前,告诉他们:


是时候自己做一个决定,并为之负责了。责任心成为了每一个人在离开父母港湾和学校象牙塔之时必要的装备,无论是大胆的迈步,还是小心地前行,都值得这个社会给出机会与尊重,因为踏出那一步的尝试,才是最为宝贵的。


成功,要绝对还是要多元


“第四年,你总说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


美剧《新闻编辑室》的首个画面便是一个在高校举办的论坛现场,某个大学生对着台上的新闻工作者们发问:“你什么时候觉得,我们国家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国家?”


一系列围绕这个问题的讨论延展开来,很多人的批判性思索是:这本是可以伟大的国家,但它做的还不够。


最不应被忽视的能力,就是独立思考。图/《新闻编辑室》


“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虽然在哲学家们看来,俗世里的人们思考总有所限制,但对于一个受到高等教育的成年人来说,独立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它可以是在专业课上与老师的一次正面发问,也可以是图书馆书架前一次内心的对话。区别于高中的灌输式教育,大学的课堂更多是启发式的教育,尤其对于人文相关的学科来说,是非对错往往并没有那么分明,很多时候,思考的过程大于结果的呈现。


电影《无问西东》里,吴岭澜愁于未来选择,在那个学理工科为主流的时代,他受到梅贻琦和泰戈尔的点播,选择了自己所爱的文科。


梅贻琦的话中,一句“人把自己置于忙碌之中,有种麻木的踏实,但缺少了真实”,不仅是电影所想表现的主旨,也成为指引无数个“吴岭澜”走向成才之路的“装备”。


找对了自我,才能走得更远。图/《无问西东》


大学之功能在于使人独立思考、使人找到真实自我、延展思路,一份证书并不代表终结,所学专业也只是开拓领域的钥匙,但并不是一种线性导向的成功砝码。


就像电影所说:“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有间大学(ID:youjian-university),作者:Yumi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