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6”的最终结果:《美国工厂》
2019-09-06 21:23

“996”的最终结果:《美国工厂》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人神共奋(ID:tongyipaocha),封面来自视觉中国。


最后,中美员工都是输家。


一、美国工厂与中国996


纪录片《美国工厂》讲了一个中国资本家智斗美国工会和工人的故事,此片近期大火,我分析有三个原因:


第一、为什么在美国火?这是奥巴马的电影制作公司的处女作,讲的又是奥巴马请来的“中国企业家”曹德旺在美国开工厂的故事,又在中美贸易冲突的大背景下,恰逢“金毛大元帅”命令美国公司全部滚回美国,因而话题感十足;


第二、为什么评论界会火?看《美国工厂》,最容易想到的是“中美文化冲突”,这个话题有天然的争议性,写一百篇文章都可以观点迥异不带重复的。




第三、为什么在中国火?这部纪录片其实跟之前讨论的“996现象”是一脉相承的,很容易触及白领这个网民中主流意见群体的敏感点。


作为中国职场的长期观察者,我对第三点尤其关注,片中的美国工人对工厂既无法忍受又离不开的患得患失的心态,也是中国职场上9095后的一部分心态;而片中劳资关系的紧张被摆到明面上讨论,也许是即将登上职场舞台的00后的常态;而影片中的劳资冲突,更可能在几年后的中国大规模爆发。


换句话说,前段时间突然爆发的“996”的话题,只是未来的一场社会危机的预告片。


二、日本人走了,中国人来了


在讲本文的核心观点前,我先阐述一下,为什么《美国工厂》中的冲突,其核心并不是文化冲突。


30多年前,有一部美国喜剧片叫《超级魔鬼干部》(Gung Ho),内容和《美国工厂》超级相似,只不过它把中国换成了“日本”。



影片讲的是美国的小镇,一家汽车装配工厂因为日本汽车的竞争而面临倒闭,高层请来了一家日本汽车企业买下工厂,保住大家的饭碗。日本人当然也不是来做慈善事业的,接下来就是用日本集体主义式的管理方式来改造美国人,由此产生一系列的文化冲突。


编剧编出来的情节,在30年后的纪录片《美国工厂》中再现,巧的是,片名“Gung Ho”也来源于一个汉语词汇“干活”(也有说是“工业合作社”)的音译,这个词最早是美国人形容清末赴美劳工吃苦耐劳、做事效率高的特点。二战时,被美国军方演绎成“工合精神”,即为了集体自我奉献,并分工合作达成目标,也算是中国文化对美国最早的贡献之一吧。


你看,三十年转了一圈,又回到原点。


实际上,中国制造业的繁荣对美国企业界的冲击,远远弱于当时日本制造业的冲击,因为当时的美国制造业还是“大到不能倒”的支柱产业,当年美国企业界最流行的就是到日本学习企业管理,并把“丰田生产方法”改造成美国的“精益制造”的管理方法。


然而几十年后,美国的高科技产业取代了昔日的制造业,日本人哪儿去了呢?


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日本人回家反思自己的管理方式去了,“改革急先锋”索尼干脆“全盘西化”,请来老外当CEO。


集体主义挽救不了美国没落的制造业,甚至救不了日本人自己,这是比文化冲突更深层的经济规律。


那么,“美国工厂”真正的问题在哪儿呢?


三、中国资本家智斗美国工会


如果从文化冲突的角度分析,很容易得出结论,美国人自由散漫,天生不适合需求吃苦耐劳的制造业。


这个分析当然有道理,却不是问题的根源。


片中有很多美工人都要打两份工,在福耀工厂上完班,还要继续下一份工作。美国并非是欧洲那些养懒汉的福利国家,美国梦的核心就是“只要有平等的机会,努力就能过上好生活”,可以说,美国人并不懒。



一位来中国工厂参观的美国员工说:“我们美国人,有一些想进步的人,非常好,可大部分人来上班就是为了拿工资,不是为了做玻璃。”


美国工厂后来请的那位自称很熟悉美国文化的高层在与美国员工沟通时说,为什么工厂亏损还是给大家涨薪呢?因为工作效率来自好员工,工作狠一点,工作久一点,我们也能达到中国工人的效率。


这些思维方式,跟中国员工没有什么不一样的。


那么,美国员工思维的真正差别在哪儿?


美国工人担心,这个房间只有一个门,如果发生火灾,我该怎么逃生呢?中国员工不会这么想,不是我们不关心安全,而是下意识的认为,劳动保护是单位要考虑的事。


一位叉车工说:工厂让我抬起两倍重量的东西,那个叉车根本没那么坚实。换成中国员工会想,既然以前都是这么做的,那就干吧。



一个员工在福耀的中国工厂看到工人用没有防护作用的手套分拣玻璃,觉得不可思议;这在中国人看来,手套太笨重就干不了精细的活,换来换去还很麻烦,小心一点就是了。


对于劳动权益的高度关注,这才是中美工厂员工之间真正的差异。


中国人开的“美国工厂”,本质上遇到的不是文化冲突,而是劳工权益与资本利益的冲突,转换成政治课本里的术语,就是剥削与反抗,就是剩余价值该归谁。


这个矛盾变成电影的核心事件:要不要工会。


好在美国法律早有一套成熟的处理方法——全体员工投票,所以全片最大的看点就是工会和工厂管理者是如何在工人中拉票。


支持工会的工人把劳资冲突包装成“民族情绪”:“我们不能一出家门,就到中国上班,……这里是美国,要让他们遵守美国的法律。”


工会的人演讲说:……是工人和劳工运动让美国强大起来,我们有办法既让公司赚到钱,又能让员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能够做到双赢。



可事实上,这不过是个空洞的承诺,根本没有什么双赢。


曹德旺当年算过一笔帐,美国的原材料、能源、土地、税收价格远远低于国内,又靠近下游大客户,唯一高的就是人工,可玻璃制造行业,人力成本占比很小,把工厂搬到美国,一样能赚钱。


好吧,既然如此,为什么美国本土的玻璃厂商竞争不过福耀呢?


美国的制造业实际上是被劳工权益打垮的。


影片中,工会问题专家给工厂分析工会带来的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涨工资,也不是罢工,而是工厂不能直接雇佣工人,也不能直接管理工人,一切只能通过工会传达。


你能想象,你的上司给你提要求,要通过工会来提,你反馈看法给上司,也要通过工会吗?这还怎么干活啊?



影片没有拍的是,曹德旺一开始是想直接收购美国公司,可谈判时,发现对方一半都是工会的人,任何事情都要工会点头,曹德旺当即放弃了收购的方案,改成自己建工厂。


所以面对工会的阴魂不散,曹德旺也旗帜鲜明地威胁:“工会进来,我工厂就不开了”。


曹老板一发火,州长和一堆议员立刻发表声明支持工厂,政客之所以敢这么做,因为随着制造业的衰落,很多美国人也意识到工会不解决任何问题,工会本身才是问题。


影片中第一次提到工会问题,是参加开业庆典的参议员,为什么要在大喜的场合下说让主人讨厌的话呢?很明显,人家是来拉选票的。


工会之所以强势,因为有人要扩大地盘,有人要拉选票,却没有人真正关心劳动权益。


最终,成功阻止工会进入最关键的力量,是年轻人。 


一位反对工会的美国员工说:工会唯一做的,就是留下烂员工,而我们这些优秀员工,就会随波逐流,对我有什么好处?


年轻人成长在制造业走向衰落的年代,他们害怕再次失业,他们不觉得可以靠别人的保护生存,于是工厂成功地说服了他们。



事实上,美国工会也意识到自己不再受欢迎,开始改变生存策略。


影片没有说的是,福耀在美国还买了一间工厂,本来就是有工会的,曹德旺把工会的工人带到中国来参观,结果“现在在那些美国人心目中,我们就是神,工会从来不闹事。”(曹德旺语)


可中国老板真的赢了吗?


四、谁创造了中国制造的神话?


说文化差异并非中国制造业强大的根本原因,还有一个理由:中国人并非天性勤劳。


刚刚改革开放时,一些应邀来华的国外专家对中国国营企业工人的印象是懒惰,一个人能完成的工作要三个人干,不管任务有多急,午睡时间雷打不动;日本能率协会专家三上展对中国政府说,中国不需要增加机器的投资,只要在管理方式、人员素质等方面着力改进,生产效率就可提高5~10倍。


可以说,集体主义制造的懒汉,被资本主义精神改造了,这才有了中国制造业的效率神话。


制造业是最能体现传统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产业,追求更高的效率、更统一的质量、更低的成本,所以最适合的管理方式就是军事化,把人异化成工业流水线上的机器,一个月休息两次、几年回家一次、强迫性加班、集体化生活……,这些标准的管理行为,目的并不是压缩成本,而是提高效率。


制造业不需要个性,也容不下个性。



很多人觉得制造业很落后,其实中国的所有产业都是被制造业改造过的产业,饭店的服务员要当众做广播操、白领要参加拓展洗脑,互联网公司还有首席价值官,无论是华为比亚迪,还是BAT,所有企业都是按制造业进行管理,核心都是“更高的效率、更统一的质量、更低的成本”。


然而从90后进入职场开始,这套以“成就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玩不动了,马云是70/80后的奋斗的偶像,却是95/00后眼中的“马扒皮”。


这一代人没有目睹过老国企的“大锅饭”时代,而他们在高中大学政治课本里学到的“剩余价值”“剥削关系”的概念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将灭亡”的理念,转眼就可以拿来送给老板和上司——你还无力反驳。


美国劳工运动高潮的五六十年代,也是美国制造业称霸全球的时候,企业就算倒闭,工人们也很容易再找到工作,这正是工会有恃无恐的原因。



同样,中国新一代员工相信自己总能找到工作,只要政府好好管管这些无良企业,所有企业都执行劳动法,就能实现双赢。


他们会把“996”简单地看成是法律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问题,看成是资本家剥削问题,却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如果真正严格按劳动法保护员工权益,“中国式管理”的失效会让大部分企业都失去竞争力,这并不是人力成本的问题,而是劳工权益与制造业先天的冲突,不管深圳的华为比亚迪,还是郑州的富士康,或者是中关村的码农们,都逃不了。



在很多人看来,过度依赖制造业正是中国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我们应该学习美国的高科技企业。实际上,美国今天的贫富分化问题,中产空心化问题,病因都在于制造业的衰落,因为金融业和高科技产业受惠的永远只是一小部分人。


不过,除了我前面预言的社会危机,“制造业和人的个性化”这个与生俱来的矛盾,也许还来不及大规模爆发,就以另一种方式彻底解决了。


五、我们再也赚不到那种钱了


影片前半部,工会矛盾爆发前,工厂管理者向曹德旺汇报工作时说,“美国工人很怕热,我尽量实现他们想要的环境……”,发现老板没有搭话,赶紧补充一句,“在成本范围之内。”


影片结尾,解决了工会矛盾后,工厂管理者再一次向曹德旺汇报工作:“下一次,这里要取消两个工人……,那里要取消四个人……,这些人,那些人,统统可以去掉,改成机器操作,……他们太慢了。”


影片结尾的字幕说:“自动化将导致全球高达3.75亿人需要重新寻找新类型的工作”。



这里说的不是“失业”,而是你干的工作不再需要“人”去干了。


这句字幕的背景是中美两国工人各自进入两国的工厂,打卡上班。


我很惊叹这组镜头,这才是真相,美国工人不是被中国工人打败的,他们真正的敌人是机器,只是因为他们太贵了,暴露在机器向人类大举进攻的第一线,所以率先倒下。


这家雇佣了几千名美国下岗工人的中国工厂,既不是中国来的恶魔,也不是救世主,只是资本家的权宜之计。


同样,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员工,也不会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很可能,等于10后大学毕业时才发现,那些磨灭人性的制造业还在,但它已经不需要“人”了。


影片中的美国工人用感伤的语气回忆:通用给了我们最好的工作,当他们关门的时候,这一切就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再也赚不到那种钱了。


也许,让我们几十年后,回忆这场“996话题”,我们也会想到这句话:“我们再也赚不到那种钱了。”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