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乡村知识分子”?
2019-09-10 14:58

什么是“乡村知识分子”?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一观察(ID:shuisheng007),作者:杨陈天一,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经常会用到“农民知识分子”这个词。很容易引起别人生理上的不适,我自己也要一遍遍的解释,这中间的内涵的外延。觉得很得不偿失。“农民”是个被城乡二元结构制造出来的身份标签,“乡村”是一个中性的空间概括。想想,还是用“乡村知识分子”替代“农民知识分子”更准确和温和一点。


但正如我从前一而再再而三的讲到的,这个词更多的指向和关涉,更多的是“前现代化”/“非现代化”的,与“现代化”对立的那一部分。



最常见的“乡村知识分子”,习惯于调动似是而非的文史哲知识,东拉西扯,满口跑火车。但抛开他们的思维和逻辑,你去看他的行动的目的性,你就会一目了然——都是为了解释。在一知半解的知识点和复杂的世界之间找联系,能自圆其说,就心满意足。这是他们基本的精神状态。他们成为这个样子的根源,就在于,义务教育水平的教科书从来没有提供更复杂的精神食粮,他们也极少有机会在这个范围之外去拓展自己的精神世界。


以我这个年纪的人为例,脑子里的“利益思维”是怎么建构的?“结果导向”评判标准怎么建构的?就是初中、高中课本,就是语文、政治、历史课本。本质上,初中更重要,因为那是塑造一个人“源代码”最重要的阶段。小学说复杂了听不懂,高中说复杂了可能不爱听,只有初中刚刚“好”,因为有旺盛的好奇心,也正是需要大量记忆“关键词”的阶段。


说到课本对人的“源代码”的塑造,说一个“题外话”——为什么《百家讲坛》现在不行了?而从前就非常火?因为课本改了。《百家讲坛》的受众,涵盖的其实是所有初中及以上教育水平的人。人教版课本的基本逻辑,从事件导向,变成了“概念导向”。原来的老课本,有一个推导结论的过程,反过来,你可以拿它的论证过程来质疑他的结论。但新教材基本没有这个可能性了。也就是说,《百家讲坛》的式微,是因为新的受教育者的接受知识的习惯已经被悄无声息的改变了,他们自然不会再对原来的讲述方式和逻辑感兴趣。


概念导向更蠢——所谓的“讲义”,是不是“名词解释”?是不是“概念先行”?是不是“平移解释”?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方法,从起步阶段,就是一锅粥,因为它们不教你什么叫“定性”、“定量”,也不教你真正的逻辑推断和思辨。80后为数不多的幸运在于,老课本提供了质疑的“资料素材”。


现在的90后、95后,在网上吵架,就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代际知识特征——对于具体事件的了解极度分化——了解的非常了解,不了解的非常不了解。但是对于“概念”的至高价值,却出奇一致的死不放手。因为新课本根本没有提供质疑的“资料素材”。


思考,需要素材,这是前提和必要条件。



说完课本,说回乡村知识分子。这里面有一群神棍,工具有量子力学,有生物进化;但其实都是当年的课本资料和知识涵养的结果。


乡村知识分子觉得自己充实,就是因为素材。这些素材可以引申,比如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就已经是熟读“历史”的了。这些素材是骨头,然后读报纸、看电视,与时俱进,就可以了,就膨胀了,觉得自己上下五千年、古今中外,都了熟于胸了。我曾经也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的乡村知识分子,我知道这种状态是怎么塑造的。当年,我就是多看点电视和书,就觉得自己什么都懂的。


感谢互联网。到了互联网公司搬砖,开始和各种类型的乡村知识分子在比特空间碰撞。碰撞、质疑,发现问题、解答问题。你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人,然后识别他是不是一个在某方面有执念,是不是陷入了某个思维模式的窠臼。这种反复地解构,能让你从很多维度去思考问题,继而明白很多问题。我现在已经不是个乡村知识分子了,但大学毕业后的6到8年的时间都还是。


见识也不等于认识。见识多,也不代表能完成一个人的“现代化”。有见识多的乡村知识分子非常多;但大都是见识极多、学问很大的“人型书橱”。



下面我说点具象的。按照他们的类型和特征,我以为“乡村知识分子”可以分为“上三类”和“下四类”。


“上三类”


第一类,擅长现代社科理论,外文特别好。这种人在学术界,比比皆是。他们的典型表现就是,这种人读书不是为了讨论“事实”,而是为了讨论“概念”,而概念和事实之间的关系,是用“乡村知识分子”式的“平移解释”来完成的。经济学界此类人尤其多。你有A,我也有A,所以,讨论“A”概念即可。“A”概念和现实的“A”之间的关联,是用“自由心证”和“我觉得”来构成的。


第二类,比较显性的,大家比较熟悉的状态,就是“真国粹派”。张口就是我们有国粹,有论语,有书法,博大精深,你“不懂”,我懂,因为我能“用心体会”。这里不能用逻辑验证、不能实验、不能质疑。好玩的是,这种人往往还看似“温润如玉”,有“谦谦君子”之风。


第三类,叫大棋派。对于宏大叙事有深远的兴趣,对于现实苦难有强烈的悲悯。但是,对于认识现实毫无兴趣——我觉得这个国家太不幸了,但是这个国家的人都该死,任何个体的人都是low逼,都无可救药。比如你们熟悉的鲁迅就说——愚弱的国民,死掉多少都不足为惜。


以上这三种,可以涵盖99.99%的80年代受教育的知识分子。哪怕是所谓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也超不出这三种藩篱。


至于低层次的“乡村知识分子”,我们身边比比皆是。甚至还有不够格,不配叫“知识分子”的,仅仅因为识字,受过教育,在被泛化的语境里,勉强被称为“知识分子”。


我把他们分为“下四类”


  • 笃信“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简称:别BB派,以土老板为主;因为没有认识世界的能力,那就从结果反推,只能认为自己的获得,是因为自己相信的似是而非的文学化的表达赐予的;


  • “你懂个锤子”,听“权威”的,以女人为主;


  • “知道那么多有什么用”?还转发各种鸡汤的;


  • 什么都不在乎,但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但他们共同点都是:这现实和我有关吗?他们不是不清醒,而是,他们的内心OS是:你喊疼你就去死啊!这是最普遍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我觉得,这么多年下来,之所以有那么多人,浪费口舌,孜孜不倦的浪费比特空间的能量,就是因为他们基本都没有想明白这些人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反应。



每一个人,都就像一个瓶子,在“上三类”和“下四类”之间,,每一种元素都掺一点,只是调配的比例不同罢了。


但反讽的是,历史和现实,对这七种人,都褒奖。道理倒也简单:拥有最多资源调配权力的意志,核心利益就是,你们别管别的,一个个体的利益顺应,就会被奖励“发糖”。这七种人,在这种配合意识上,是毫无违逆的。所以,我们接触到的人群,无论看上有多么绚丽的多样性,但一回头,也就有多么一致的绝对的趋同性。


这一点,与晚清并无二致。比如,康有为看似是个狂生,和张荫桓、张之洞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有各种自信心,觉得自己ABC/西学无比娴熟,就能够讨论西方的衰落,就能够讨论这个世界。其实呢,就是在空转,对于社会进步本身不会有任何实际的价值。


但是,这种空转本身,在生存层面太有意义了。因为空转也产生关系,也赚钱,也发财,也在制造工作岗位。所以我一直说,近代史,贯穿的主题,是“找工作”,就是在这种“空转”中“找工作”。


说到这,去回答经常被问到的问题,什么叫“现代化”?“现代化”就是结束这种“能指”和“所指”的背离。让它们合辙。在真正了解现实、认知现实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的逻辑和方法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谈点自知之明:我们这一代人的水平,不可能超出中国。我们的好奇心和工具也就仅限于这片土地。我们该知道自己的思考的边界,我们大部分人连学外语的毅力兴趣都没有。


我再提个概念,供大家参考——“当代思维方式的女性化/二次元化”:——是女性化,不是文学化。文学化是从前,是80年代的文化气质。现在是彻底的女性动漫审美在各个思维领域的蔓延。基本上,我上面说到“下四类”,就都全是“当代思维方式的女性化/二次元化”的具体表现。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一观察(ID:shuisheng007),作者:杨陈天一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