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老师写贺卡,老师可能在写辞职信
2019-09-12 09:49

你给老师写贺卡,老师可能在写辞职信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叁里河(ID:Sanlihe1),作者 : 吴锦清,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老师们辛苦了。



老师“清新语文”曾对教师这一职业有过这样的描述——


拿起粉笔,是老师;春天,防传染病,老师是卫生员;夏天,防溺水,老师是救生员;秋天,天干物燥,老师是消防员;冬天,冰天雪地,老师是防冻员;防校园暴力,老师是保安员;中午陪餐,老师是保姆;放学学生回家,老师是护送员;到了周末,老师又成了扶贫干部———十足的多面手,勤杂工。


这段话简直精准地概括了老师多项全能。但换句话说,一人身兼数职,一线老师该有多累?


2017年杭州一区教育局专门对区内教师辞职情况进行摸底。结果显示,从2014年到2016年仅仅三年时间,辞职教师几乎增加一倍,达到了60人。


以前因为工作原因接触到多位离职女老师,在谈及辞职原因时也说“太累了”、“乱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了,上课都忙不过来”,曾经因追求“稳定”而进学校的女老师,都已经无奈放弃,说“同样的工资,不如去外面找份工作”。


而笔者本人最早坚定未来不当老师的想法是在上寄宿高中时,看到班主任在早上6点晨跑前已经在操场就位,晚上9点半学生上完晚自习才能回家,在校时间将近16个小时。再加上上下班通勤时间,在家的活动基本上就剩下睡觉。


6点到校监督晨跑,6点半监督早读,8点上早上第一节课,12点半监督午休,1点半上下午第一节课,6点半监督晚读,7点半晚自习,中间穿插着备课写教案、批改作业、找学生谈心做工作、准备公开课、参加各种会议和领导来访,时不时还得和家长沟通学生学习和生活情况……


想象中只要上完课就能在办公室坐着聊天的日子完全不存在,再有令人羡慕的寒暑假也不能弥补这样繁忙的工作日带给人的压抑感。


这是一线老师的一天,也是一线老师的每一天。


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62.01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7.75亿元,占GDP比例为4.14%。这是自2012年首次超过4%以来连续六年保持在4%以上。


另外,全国普通小学、普通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也有不同幅度的增加。


虽然国家对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背后仍存在很多问题,师生比过高、城乡及东西部发展不平均仍然没有解决。


教育部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9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76亿人,各级各类学校共有专任教师1673万人。幼儿园和小学平均师生比在1:17,初中和普通高中师生比虽然稍高,达到1:13,但与欧洲国家1:9或1:10的师生比还是存在不小差距。


乡村教师的缺口更大,全国当前有乡村教师290多万人,如果按不含高中阶段以及大学的教师总数1131万计算,乡村教师只占1/4。同时,乡村教师待遇不如城镇教师,本身数量就少,在“麻雀学校”一周上课可能多达近30节,工作量巨大,老师流动性也更大。


在教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下,每个老师要承担的工作量更多。而且就像开头说的,老师往往需要身兼数职,一人完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工作。这对于每个老师负担都很大。


特别是刚入职没几年的年轻教师,忙着熟悉、适应工作,光是备课、上课、改作业、听课、培训等就让人疲惫,还有各种检查、来访、公开课和评比,通通都要花时间精力去应对。


我们曾经面试过一个在杭州某重点小学教英语的年轻老师,虽然能力突出备受到重视,但是需要一个人带八个班的课程,被选上公开课的时候更是要天天熬夜备课,身体严重透支,工资待遇也没有吸引力,因此上班才一年多就考虑辞职了。


即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其实也并不比新教师游刃有余。


甘肃省一所街道学校的数学教师章旭从教16年,原以为工作时间越久越轻松,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章旭最初给初三6个班约300名学生上化学课,每天的工作日常就是备课和上课,或者在自习课上主动给学生辅导功课,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上课忙到通宵达旦也是常有的事。后来他被调到县城一所街道小学,只要给五年级2个班约100名学生上数学课。


看起来教学任务减少了,但实际工作量却成倍增加。


到了县城后,他的工作就变得不再那么“单纯”,除备课授课改作业这些基本的教学任务,还要不断参加各种评比、活动,应对各种检查,承接各个部门下发的任务,时常要忙到晚上11点才能下班。而且妻子也是老师,同样忙得顾不着家,有时连女儿都得拜托亲戚照顾。


负担重,是很多一线教师的心声。


如果只是单纯地教书育人,即使再辛苦很多老师也不介意。章旭说,之所以觉得累,是因为非教学任务太多了。“有些检查就是在作秀,有的宣传或者投票压根儿不关老师的事,有些工作其实本不需要老师去做”。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曾对我国中小学教师工作量进行研究。数据显示,中小学老师每周工作时间长达52.5小时,其中在校工作时间为44小时/周,而工作日晚上和周末加班为平均8个小时/周。


中小学教师平均每周上课课时为14.05节课,按照每节课45分钟计算,教师每周平均教学时间为10.54小时,占总体工作时间的20.06%,教师只有1/5的时间用于教学工作。 


调查还显示,开会、笔记、检查和填表是出现频率极高的关键词。99%的教师提到,这些非教学工作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心理反感。


作为人民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结果教学时间却只有工作总时间的1/5,未免也太讽刺了一些。


这样非教学工作还包括禁毒知识竞赛、“扫黑除恶”线索摸排、安全感满意度调查、网络学习培训和考试、安全生产情况汇报、非法集资线索汇报、周边环境安全调查和巡查、防台风宣传等。有老师吐槽,“像‘扫黑除恶’‘非法集资’要我们提供线索,这是叫我们不上课,到外面去摸排吗?”


这样的老师,简直成了“第二公务员”。在很多地方政府眼里,学校就是政府部门的一部分,各类与教育不相关的工作总少不了学校,并且大多把完成这些任务要求上升到政治纪律的高度,让基层学校和教师不能、也不敢拒绝。


除了教学之外的行政性任务,来自家长的无限期望和压力也要老师倍感沉重。


《金融时报》报道,由瓦尔基基金会发布的2018《全球教师地位指数》(Global Teacher Status Index)显示,在受调查的35个国家和地区里,中国教师在全球教师地位排名中位居榜首。81%的受访者认同尊师重教理念,而平均水平仅为36%。


尊师重教历来是中国传统,学生和家长们从来不会忘记在教师节、春节之类的节日给老师送祝福送礼物,希望老师能给自家孩子更多关注和帮助。表表心意无可厚非,但是另一方面,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期待太高了,明明就是有限责任却生生被认为是无限责任。


一位数学老师在班级群里@学生家长,提醒家长孩子的数学成绩下滑,需要多注意孩子的学习状况。作为老师,提醒家长孩子的学习状况很正常,结果反而被孩子爸爸怒怼:我孩子那么聪明,成绩下滑是老师的问题。


没有学不会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在家长眼里,老师就该是万能的,我孩子成绩不好,是老师水平不够。而随着微信越发普及,老师和家长的沟通成本大大降低,更轻而易举地把家长的焦虑和期望传递给了老师。有老师甚至抱怨,自从进了微信家长群,天天都是家长会。


孩子年纪小父母不放心,事无巨细想问老师还算能理解。但前两天有一个杭州网友晒出了高中家长群聊天记录,不停有家长在问“饭卡里有钱吗?有的话够吃一个礼拜吗?要怎么充值?”、“食堂提供早餐吗?有晚饭吗?”、“老师,能不能拍一下孩子们在教室的照片?”、“热水壶没带怎么办,晚上有地方喝水吗?”,老师被@了无数遍。


每天都要处理诸如此类简单的问题,老师的角色似乎已经从传道授业的解惑者,变成了事事操心的保姆。面对家长这样的期望值,不知道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有多大。


正是因为各种行政、家长等非教学任务的压力,再加上工资较低、职业发展受限等因素,老师们不断选择逃离象牙塔,或者跳槽去民办学校、教育机构。每天都消耗在非教学任务里,基层老师对教师的职业认同感越来越低。比起从前进入体制内就不会离开,教师这个“铁饭碗”早不如以前吸引人。


虽然近年教师资格考试改革之后通过率有所下降,但总体上非师范专业学生想拿到教师资格证也没有那么难。进入学校后,又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辅导书,教师本人的专业性和创造性其实被限制住了。


再看教师各级职称评定标准,对于教学成绩、专业技能没有具体的衡量标准,反而多是工作年限、学历以及在管理、引导学生方面的笼统要求,比如是否能完成辅导员、班主任工作。对于老师来说,想要评职称,管理能力比教学能力更重要。


现阶段的中国老师,就像老师自己所说,“心思根本就放不在教研教学上,反正教学成绩的好与差影响不了饭碗,但这些任务不完成会影响自己的绩效和前途,影响学校的荣誉和发展。”


老师们更像是一套管理系统的终端工具,他们的任务是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任务,他们的成绩由分数和工作报告衡量,而工具的任务就是服从且耐用,些许的热情是锦上添花的,而照顾到学生的创造性则是无关紧要的。因此对于老师,尤其是体制内的老师来说,能熬是比能教更好的能力,但问题是在低收入和高强度的重压之下,能熬到出头谈何容易。


另一方面,社会对教师角色的期望也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蜡烛的本分是把自己燃烧殆尽,就像学军中学校长陈立群放弃百万年薪,去贵州支教并且自掏腰包设立奖励金那样,让他获得一片掌声和无数转发的并不是对他专业性的肯定,而是对蜡烛精神的全民赞同。在正常情况下,高收入和社会地位难道不是一名优秀的中学校长应得的吗?


无论是为了更高的收入去民办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还是像上面提到的年轻英语教师那样因为承受不了工作压力而放弃这个传统的 “铁饭碗”,老师这份职业的吸引力都不如从前。开头提到的杭州某区对教师辞职情况摸底的报告说了,在 2008 年时,主动辞职的教师每年只有个位数,但到 2016 年就高达 60 了。


2015 年,河南省实验中学一名老师的辞职时所用理由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后来成了当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现在恐怕是有更多的老师要出去看看了。


参考资料:

教育部介绍2018年教育事业发展有关情况

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6/content_5368916.htm

2018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逾4.6万亿元http://www.gov.cn/xinwen/2019-05/01/content_5388120.htm

小学教师工作量的超负荷与有效调适

http://www.eduthink.com.cn/index.php/article/index/id/2185.html

基层减负年,中小学教师负担如何减下去?

http://pgy.voice.edu.cn/ts/ts_detail.html?docid=562282594650034176

教师抱怨“家长群”成隐形负担:每天都在开家长会

https://www.chinanews.com/sh/2018/09-10/8622787.shtml

教师节设立35年:中国教师数量增长79%现有逾1673万人

https://www.msn.cn/zh-cn/news/education/教师节设立35年%EF%BC%9A中国教师数量增长79现有逾1673万人/ar-AAGJATg

“基层减负年”能捎上基层教师吗?

https://pinglun.youth.cn/ttst/201904/t20190416_11927794.htm

填不完的表格、写不完的心得...基层教师时间去哪了?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4/15/c_1124365411.htm

深度:IT行业“996”不堪忍受,那教师行业呢?

http://www.djzhj.com/Item/47920.aspx

Respect for teachers is highest in Asia while LatAm lags behind

https://www.ft.com/content/330004b8-f706-11e8-af46-2022a0b02a6c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叁里河(ID:Sanlihe1),作者 : 吴锦清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