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藤大介:中日两国人的“时间差”
2019-09-12 10:05

近藤大介:中日两国人的“时间差”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原文标题:《近藤大介:两国人的“时间差”》作者:近藤大介(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日本《现代周刊》副主编),头图来自:东方IC


东瀛视角


今年夏天,妻子回故乡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我只好在东京过上了独守空房的日子。期间,中国山西的朋友一家人住在了我家里。


我的这位朋友,今年40多岁,是一家IT公司的高管。他的妻子是一位银行职员。他们的儿子现在正在读初中。8月下旬的一周,我和他们三个人组成了一个临时的“四口之家”,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生活了。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深入的了解了东京这个他们曾经知之甚少的异国都市。而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能让我进一步对比中日两国的绝佳机会。


经过这一周的时间,我有一个发现,那就是中国人和日本人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两代人,截然不同。


比方说,从年龄的角度而言,我和我的朋友以及他的妻子算是同一代人。但是,我却时常觉得自己好像和他们的儿子更相近。而他们两口子给我的感觉,更像是我那住在东京近郊父母。


我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那还要从他们一家人刚到东京的那一天说起。那天是一个工作日,我给他们留下了家里的备用钥匙。深夜,当我回到家打开大门时,眼前一切让我目瞪口呆——家里已经被打扫得焕然一新。看到我一脸愕然,朋友的妻子赶紧停下手里的活儿,解释道:“我看时间还早,就随手把家里收拾了一下”。


看着朋友的妻子,我不禁想起了我年迈的母亲。我母亲年轻的时候也是这样的人,记得小时候,附近的邻居邀请我和母亲去家里吃饭。到了邻居家,母亲经常主动提出“我帮着稍微收拾收拾吧”,然后就撸起袖子帮邻居打扫房间。在打扫得过程中,母亲表现的特别自然,就像是在打扫自己家一样。而当时的我当然无法理解母亲的举动,只能在一边用一种诧异的眼神看着她忙前忙后。


这一次,朋友的儿子俨然就是当年的我——坐在沙发上,看着自己的母亲极其自然地打扫别人家的房子,一脸的诧异。


随后,我发现我的朋友也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在他们一家人来之前,我网购了一个大号的书架。没过几天,快递员送来了几大箱零部件,并且告诉我说:“箱子里有关于组装方法的说明书,请您按照说明自行组装”。后来,我经过几番努力,终于完成了不到10%的组装,然后停工。


没想到,我的朋友就把这一堆零部件组装成了书架。看到我再次一脸愕然,朋友若无其事地说道:“放在走廊上太碍事,我顺手组装上了”。在那一瞬间,我仿佛从朋友的身上看到了我父亲的身影。我父亲有空的时候,也喜欢摆弄摆弄家具,或者换换纱窗。不仅如此,父亲每晚睡觉之前都会做30分钟的俯卧撑来锻炼身体。而我的朋友,竟然也有这个习惯。


除此之外,我的朋友和他的妻子在不少方面有和我父母极其相似的地方。比如,热心于教育。有一天,我对他们说:“你们有什么特别想要去的地方吗?这周六,我可以陪你们一起去”。


我原以为他们会说出东京迪士尼、浅草寺、东京晴空塔之类的景点。他们的回答竟然是:“那就带我们去一趟东京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吧。我们想让孩子看看日本的一流大学到底长啥样”。


虽然再次目瞪口呆,但我还是遂了他们愿。首先,我把他们带到了我的母校东京大学。从赤门到安田讲堂,三四郎池……我带着他们逐一参观了校内的知名景点。夫妻俩一边参观,一边在手机百度上检索,时不时的还向我提问,学习积极性可见一斑。而他们的孩子,全程只说了一句话:“我肚子饿了!”


随后,我们去了早稻田大学。夫妻俩仍然是一边参观,一边在手机百度上查询大隈重信(早稻田大学的创始人)和校园内的知名景点大隈讲堂。而他们的孩子又只说了一句话:“好热啊!”


最后,我把他们带到了位于早稻田大学附近的我的工作地。这一次,他们的孩子终于两眼放光了。


我所就职的公司是日本最大的出版集团,公司出版的漫画可谓风靡整个亚洲。看到墙壁上的各种漫画海报以及桌上的各种周边产品,朋友的孩子在一瞬间提起了精神,拿着手机四处拍照。不一会儿,他兴冲冲地跑到我的面前,略带炫耀地向我展示他的微信:“我的微信名就是《妖精的尾巴》里的主角的名字!”


其实,在很多日本人眼中,我这一代人是日本第一代“漫画人”。无论是在读小学还是读中学的时候,我们在课余的聊天话题,一定和当时的热门漫画有关。


所以,我深切的感受到,中国和日本之间存在一代人的“时间差”。而这个时间差,也曾被看作两国发展史上的时间差。


但是,我们很难判断现如今的中国和日本,谁才是更为发达的国家。我的中国朋友也时常对我说“逛东京的超市和商场,我发现有些东西,日本比中国卖的贵;有些东西,中国比日本卖的贵。”


作为一个常年往返于中日两国的人,我的确感觉到两国之间的“时间差”正在急速缩小。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如今,无论是中国的孩子还是日本的孩子,他们的生活中心都是手机游戏。上文提到的那位中国朋友的儿子,也是无时无刻离不开手机。我带着他们一家人去寿司店,面对着满满一桌子的美食,他的目光几乎没有从手机屏幕上离开过。就这一点而言,他的做法和日本孩子几乎是一模一样。


从消极的层面来看,中日两国的孩子都中了手机游戏的“毒”。但从积极的层面来看,他们正在利用手机游戏学习为人处世之道。比如,遭到危险的敌人的攻击时,应该如何应对;想要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的话,应该如何和别人交流……他们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使用5G甚至6G技术,构筑一个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的世界。通过漫画和动漫,我这一代日本人和中国的青少年一代实现了意识相通。同样,中日两国的青少年一代也应该可以在手机游戏里找到共同的语言。毕竟他们都是少子化时代的“小皇帝”。


这些小皇帝们,在现实生活中沐浴在父母家人的宠爱之中,物质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在虚幻的世界里,手机游戏同样给予他们无限的满足感。所以,他们应该都是和平主义者。换句话说,未来的东亚,应该会是一片祥和——我的朋友正在用尽全力做俯卧撑,他的孩子在一旁专心致志地玩手机游戏。此情此景,让我不禁畅想起了和平的未来。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近藤大介(经济观察报专栏作家,日本《现代周刊》副主编)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