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刷好评、曝光率,Steam游戏能想出多少歪招?
2019-09-14 10:03

为了刷好评、曝光率,Steam游戏能想出多少歪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ID:yysaag),作者:空白缠绕,封面:DOTABUFF


不惜自己骂自己。


前段时间,Steam上可以用中文搜索游戏了。对英文不怎么样的玩家来说,这是件好事,但对于国产游戏《王者英雄》来说,这显然是件更大的好事。


事情大致是这样的:在使用中文搜索的过程中,逐渐有用户发现,无论他们使用什么关键词,《王者英雄》这个游戏基本上都会在搜索结果里出现,像是无处不在的Steam幽灵——哪怕用户搜索的关键词和“王者英雄”这四个字毫无关联。


又因为这款游戏的“国产氪金页游”味十分浓郁,所以它看上去基本就是一个病毒式植入广告。



这个现象看上去挺诡异,但背后的故事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王者英雄》为了在Steam上崭露头角,做出了一系列很具幽默感的努力。而像它一样的游戏,其实也有不少。


1. 别出心裁刷存在感的《王者英雄》


Steam开始支持中文名称搜索,这意味着用户可以用中文关键词,在商店里搜索到标题或页面简介里有相应中文讯息的游戏。


而在大部分的中文搜索结果中,《王者英雄》总是出现。


我试着分别搜了搜“美女”“皮卡丘”“托马斯小火车”“切西瓜”等关键词,结果它都出现了——哪怕搜“开局一只鲲”的时候,《王者英雄》也会如约而至。



这个场景一度让人困惑不已,但如果细细观察,还是很快就能发现玄机:


在Steam上进行搜索时,检索对象并不仅限于游戏标题。如果游戏简介里有相应关键词的话,这款游戏同样也能出现在搜索结果里。


而《王者英雄》则利用这个规则,在自己的游戏简介里填充了大量的关键词——内容海涵各类游戏名及相关词汇,包括但不限于“开心消消乐”“刺客信条”“天龙八部”“黑暗之魂”……或许是为了装模作样掩藏一下,它还在前面标注了一个小小的“友情链接”:



这段毫无章法的关键词海洋,绝对比你想象的更加庞大。如果你想快速浏览完全部文字,需要不断下滑页面持续一分钟左右。



我把这一整段的“友情链接”粘贴到了Word文档里,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字数已经超过了4万。夸张点说,你甚至可以将其称为一部《游戏起名大百科》。



至于游戏本身,我想《王者英雄》实在是没有什么介绍的必要,恐怕没有玩过手机游戏的人都能发现它和《王者荣耀》有多像,且游戏性匮乏到难以形容的地步。



而《王者英雄》刚登上Steam的时候,就曾因为其过于明显的抄袭痕迹和低劣的游戏质量引起众怒,但很明显,开发商并不在乎。


为了弄清楚开发商究竟在想什么,我还特地去加了其游戏页面里留下的客服QQ。为了尽快得到回复,我给客服留下了一些真诚的发言,比如“我要充钱”,或是“我真的很想充钱”。但目前为止,这些留言都没有得到回复,所以我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客服已经不会上线了。


客服的昵称是“小乔”


在这之后,我又在Steam上找到了《王者英雄》的官网链接,但很不幸的是,网站似乎还没有准备好,而一片黑暗的网页上仅有的一行绿字,又给这款游戏又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从始至终,《王者英雄》的开发商都透露出一股幽默的气质,我甚至一度觉得这款游戏是一场行为艺术——他们在游戏简介里加了整整4万字的“乱码”!或许也是因为如此,《王者英雄》在其他刷存在感的游戏里脱颖而出——但它还不是最成功的那个。


2. 刷单流


《王者英雄》的确是Steam上的一朵奇葩,我没有找到成名欲望能与之相匹配的其他任何游戏,但在“刷好评”方面,有人显然更胜一筹。


在Steam上有一款多半差评的游戏叫《Motorama》——不难看出它是淘宝“喜加一”中的常见游戏:


加你个锤子


这款游戏的质量显然是配不上它的68元身价,所以评论区几乎是被无数人的唾骂淹没了。只不过在骂声之中,有一小撮好评却屹立不倒,但内容很明显是从别的游戏那里复制过的评价,包括但不限于《刺客信条》《我的战争》《文明》……


所以说,在这款名不经传的游戏评价区内,你能同时一睹多款大作的精美点评:


不过《Motorama》应该是被动刷好评……


这种敷衍的好评曾经在一些国产游戏评论区屡见不鲜,怎么说呢,甚至有些过于明显了……





类似的让人感觉“不小心点进淘宝”的情况还有很多,暂不一一列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们习惯性认为刷好评是国内特色,但产自国外的刷好评游戏并不是不存在,甚至可以说数量不少。但由于外国的刷单行业并不成熟,除了中规中矩的情况之外,还额外诞生出了一些格外淳朴的案例。


一位名叫Grzegorz Kubas的游戏开发者,或许是为了让自己的游戏评价看着好看点,注册了6个小号。随后使用这些小号,在同一台电脑,同一个IP地址上,用同一个支付方式,给自己的游戏留下了6个好评。然后很快就被发现涉嫌造假。


也有一家公司因暗中指使员工刷好评遭到举报:《荒野破坏者:泰坦英雄》的开发商给员工的一封邮件遭到了曝光,在信件中,这家公司的CEO说到:“我们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我们的游戏并没有玩家评价,事实上,游戏如今只有六个测评,而我们所有工作人员数起来怎么也比这个多吧!”


然后他就鼓励员工去买一份游戏再给个好评,如果不这么做的员工则可能要被“私下谈谈”。令人欣慰的是,最后这位CEO的邮件被人暗中举报了。



《Platformica》的开发者被玩家举报疑似用小号给自己的游戏刷好评,V社核实之后很快就将他的游戏全部下架,导致此人发出痛心疾首的忏悔:“是的,在去年10月,我的确曾经自己给游戏写了几篇好评,我含辛茹苦做游戏两年,一共出了三款游戏,结果不到半天时间,全都下架了,我活该啊…...”


不怎么出人意料的是,大部分这些游戏的结局都差不多如此:因为刷评价的手段过于下等,这些游戏都逐渐覆灭在Steam的历史进程里,也没什么人会去惋惜。


3. 高级刷单流


Steam基本上把各种“刷好评”的路都堵死了,在这种情况下,催生了一些高级刷评价技巧。


事情就发生在最近。今年,一些国产游戏陆续遭到了Steam的惩罚,例如《Dancing Girl》《卡片地下城》《异常》《Wet Gril》等等,原因都是游戏采用了不正当的宣传手段。


至于怎么不正当,就以《卡牌地下城》为例。这款游戏直接在Steam上举行了一个“给评价就抽奖”的活动:只有在评论区给出好评,并达到2小时游戏时长的人才有抽奖资格。



其他几个游戏的操作也差不多,大部分都需要玩家给游戏打出好评才有抽奖资格。如果仔细思考一下,不难发现这基本上就是淘宝上的传统营销技巧:好评返现。


类似的电商手段走进Steam已不再稀奇,让我印象非常深刻的,还有之前《武侠乂》的拼多多式刷评价技巧。


在国产游戏《武侠乂》上线不久后,一些公众号开始发布其宣传讯息,内容包括一些十分吸引人的活动。比如“只要你能给武侠乂一个好评”,在截图审核后就能“获得官网价值15元的CDkey三把”——这部分可能还不怎么稀奇。



活动的另一部分就有趣多了,需要玩家“拉人”:拉一个人进群写有效测评,就能获得万能钥匙一把;而拉30人,就能领取一把相当不错的武器。



但对于这些有着高等刷好评思路的游戏来说,技巧虽然是五花八门的,但随着时间的沉淀,那些质量不怎么样的游戏,最后留下的也就只有差评。


结语


以上所说的现象其实不难理解,由于刷好评这一营销行为在中国无比风靡,所以一些国产游戏也想借此方式在Steam上以另一种方式大放异彩。当然,我并不是在把矛头指向所有国产游戏,也不是在讲述又一个“走出国门丢大人”的故事——Steam上正正经经的国产游戏还是占着多数,我们大可不必因为一两个老鼠屎,就把事情摆在那样的高度上。


只不过由于共通的语言和文化,这些事情在我们眼里看起来还是别具趣味性,比如《王者英雄》甚至不惜把“傻逼游戏”加进了自己的游戏关键词里。



所以,姑且就当个乐子瞧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研究社(ID:yysaag),作者:空白缠绕,封面:DOTABUFF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