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新中国?
2019-09-29 18:35

什么是新中国?

题图来自东方IC,本文经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



没有一个民族的崛起,是命中注定的。崛起必须自己争取。


1949年,在我们这片饱经战乱、分裂与贫穷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个新政权。如今,新中国已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占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6,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也是中华5000年文明史、100年屈辱史上足以告慰祖先的奇迹。


(1960-2018年各国GDP增长趋势。1980年以前,中国GDP基数很低,因此在图中曲线显得很平缓,实际增速并不低.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70年弹指一挥间,新中国究竟做对了什么?


一、战争与和平


1949年10月,开国大典的礼炮刚刚响毕,中国人民解放军便已经向新疆及大西南进发。到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历时百年的混乱与地方割据彻底终结。


(西藏卓拉边境哨所,半个多世纪以来,一茬茬官兵在近4700米的海拔接力戍守,图片源自@VCG)


作为世界上陆地边界线最长的国家,在接下来的数十年内,新中国通过和平谈判与缅甸、尼泊尔、朝鲜等邻国陆续缔结边界条约。


(新疆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琼博拉镇民兵在中哈边防线上巡逻,摄影师@赖宇宁)


但家门内外的和平不是天赐,而是鲜血筑就。


当国家安全受到威胁时,新中国敢于亮剑、以战止战。1950年的抗美援朝、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9年的珍宝岛自卫反击战、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堪称“四大立国之战”。


(两架歼-11战机护航,将10位抗美援朝志愿军烈士遗骸送达沈阳,时间已经是近70年后,图片源自@VCG)


到了1980年代,除少量边境战事外,迎来和平的新中国,终于可以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


中国约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约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潜力即将爆发。


它南北纵横、东西广阔,是全球四个陆地面积近千万平方千米级的国家之一。


(中国疆域图,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地处中低纬度,以温带、亚热带为主的气候条件,四季分明、水热充足,是全球最适宜人类生存的国家之一。


(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它还有171种矿藏遍布各地,许多都居于世界前列,是全球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中国主要矿产分布图,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但是,它也有一个巨大的问题,即人口过多。新中国从1949年的5.4亿人到1981年的10亿人,爆涨为当时世界上唯一一个十亿级人口的国家,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


(中国人口的增长趋势,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巨大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国总量看起来丰富的资源,人均却相当贫乏。


中国人均耕地约1.4亩,只有美国的1/5、俄罗斯的1/9,人均水资源约2000m³,只有美国的1/4、俄罗斯的1/47,人均森林面积2.3亩,只有美国的1/6、俄罗斯的1/40。


(上述部分数据源自《2016中国国土资源公报》《中国水资源公报2018》《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成果》;下图为陕西关中密布的农田与城镇,摄影师@李杰)


在这样的劣势条件下,新中国该如何发展? 


二、把人口变成红利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便提出要“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识字运动”。持续数十年的扫盲教育开始了。


全国各地办起识字班。


26个拉丁字母组成的汉语拼音帮助初学者正确发音,汉字的简体化方便书写,大量不识字的中国农民,第一次掌握了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文字”。


(汉语拼音及简化汉字的推广始于1950年代;下图为持续到2011年还在坚持进行的扫盲教育,图片源自@VCG)



紧接着,1956年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提出要在12年内普及小学义务教育。1986年又开始实施包括中小学阶段在内的九年义务教育,2006年又进一步免除学费杂费实施免费义务教育。


在高峰期,数十万座中小学校,近1000万名中小学教师遍布从城市到乡村、从沿海到边疆的广袤国土。所有适龄儿童必须入学,一个也不能少。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小学校,墙上还刷着“免除学杂费”的标语,摄影师@逮啥拍啥)


新中国成立以来,文盲率由80%下降到4%,青壮年文盲基本消除,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达94.2%,堪称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


再加上,各种技术学校的技能教育,10多亿中国人获得了知识和文化。


当1978年改革开放的大幕拉开,神奇的变化产生了,大量人口进入工厂,转变为产业工人。


(2012年东莞一家台资工厂,早课后工人走向车间上班,形成了一个“人”字,图片源自@VCG)


数千年的文化传统让他们勤奋、吃苦耐劳,他们每天工作9.3小时以上,时长超过所有经合组织成员国。


(上述数据源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7月经济数据;下图为2016年浙江绍兴大剧院屋顶,落日余晖下的施工人员,图片源自@VCG)


他们从骨子里相信,个人需要服从集体利益,一个个分拣员、操作员、检验员,组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生产流水线。


(河南郑州的方便面生产线,图片源自@VCG)


数十年间,高素质而廉价的劳动力,不断吸引全球产业向中国转移。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向全球供给货物的闸门大开,巨大的生产能力彻底释放。到了2013年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全球货物贸易的第一大国。


今天,中国的纺织工业,生产着全球一半以上的棉型织物,以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化纤产品。


(上述数据源自陈义方《纺织大国崛起历程:中国纺织工业的70年》;下图湖南衡阳一家纺织厂在紧张生产,图片源自@VCG)


中国的玻璃工业,生产着全球一半以上的平板玻璃。


(河南三门峡,工人们正在生产透明导电玻璃,图片源自@VCG)


而中国,则为7.7亿人创造了工作,亿级人口变成了亿级劳动力,这就是人口红利。


可见,如果没有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就不会有足够知识水平的产业工人,就没有资格参与全球产业分工,没有资格享受全球化的红利。


(2018年中国就业人口为7.7亿人;下图为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的工人准备进行消防演练,图片源自@VCG)


但教育的力量还不止于此,中国内地的高中生,每天花12.5小时进行学习。


他们的目标是,高考。


从1999年起,中国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学生每年只需缴纳数千元的学费,便可以进入高校学习。


(高校毕业典礼,图片源自@VCG)


如今,中国高校在校生高达3700万,比许多国家的总人口都多,这同样是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1979-2018年中国大陆高校毕业生人数,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如此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为中国储备了大量高端人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人口红利又升级为人才红利。


他们崇尚科学,崇尚知识、崇尚科技创新,这让中国可以在互联网、移动通信等。人力资本需求高、研发周期短的新兴产业上,实现弯道超车。


(华为5G芯片,摄影师@VCG)


据统计,全球429家成立不到10年,估值超过10亿美元的独角兽企业,有205家位于中国,占比达48%。


(全球独角兽企业分布,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在极可能引发,第4次工业革命的其他关键领域,包括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技术等。中国同样有着极强的人才优势。


(重庆的一家工厂,近1000台机器人参与到了汽车生产的绝大部分环节,图片源自@VCG)


正是因为大规模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才让我们得以进行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业化进程,建立蓝色星球上第一个十亿级人口的工业文明。


(中国工业的逆袭之路,按工业生产总值计算,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与此同时,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也在持续进行。


受过教育的青壮年大量向沿海流动,向中心城市流动,这种迁徙在中国农村制造出大量空心村,也支撑起沿海和中心城市的大量工厂和写字楼。


人口的聚集大幅提升了城镇化率,造就了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30个二线城市、70个三线城市、90个四线城市、128个五线城市。


他们争夺资源、争夺空间、争夺商机、争夺人才,“战争”愈演愈烈,居然点燃了中国经济腾飞的又一大引擎。 


三、城市战争


2007年,中原城市郑州为了争取某科技企业到当地办厂。市长亲自牵头成立的工作组,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漫长“追求”,六七十名政府官员,分组与企业反复洽谈,从各方面尽全力满足企业需求。


建厂施工的10多天时间里,市长、副省长、省长又连续4次到工地“督办”解决问题。


(郑州航空港区的工厂,图片源自@VCG)


这只是一个省及省会政府官员的日常,而在整个中国,类似为经济发展奔波的地方官员数以万计。


经济学家们发现,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时,面临的一个很大问题便是:政府的低效、无能、不作为。


但对中国的地方政府官员,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周黎安形容道:


“中国地方官员那种招商引资……的热情,在世界范围内都是罕见的”(引自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


是什么在推动地方政府积极作为?


(深圳蛇口时间广场,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被刻成金色标语永远留在这里,图片源自@VCG)


答案是:竞争。


中国有34个省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2851个县级行政区,相邻区域的省与省之间、市与市之间、县与县之间,都有着很强的同构性和相似性。


一个项目最终花落谁家,项目方都会拥有足够长的候选名单。


(中国行政区划,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而对地方政府的上级而言,谁的“业绩”突出,谁便会拥有更广阔的仕途。


于是,竞争演化成一场前途攸关的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官员展开政绩竞争,从而制造出“有为的政府”。


每个地方政府,都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用于招商引资。


(湖北宜昌城郊的一处标语,较有代表性,图片源自@VCG)


从1990年代起,各地争相建立开发区。到2014年,国家级的开发区已经超过400个、省级开发区超过1600个、市县级开发区更是数以千计。


开发区吸引了大量企业入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集聚和商业发展。


(苏州工业园区,摄影师@蓝月)


为了提升营商环境,各地大力兴建基础设施,把整个中国变成了一个大工地。


虽然伴随着部分不法官员的趁机贪腐,以及地方债务的提升,却也真正大幅改善了中国城市的面貌。


这些年,全国大中小城市修建的道路,可以让整个上海600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全部变为道路还缀缀有余。仅各城市的公交专用道就达1.2万千米,长度足以贯穿地球。



(截至2017年全国城市道路面积达7890平方千米;地球直径1.2万千米;下图为重庆黄桷湾立交桥,摄影师@静言)


还有30多个城市开通了轨道交通,运营里程5295千米,是美国的3倍多。


(武汉地铁7号线施工现场,摄影师@黄蕾)


硬件比拼之后,则是“软件”的比拼,包括近年来愈发火热的“抢人大战”。


各地通过放宽落户政策,甚至提供补贴,以增强城市对人才的吸引力。


(2018年天津开启“海河英才”抢人大战,落户办事大厅内外排满了咨询、申请的群众,工作人员在不厌其烦地回答着大家的各种问题,图片源自@VCG)


地方政府在政策与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往往是全国进步的星星之火。


2016年,浙江率先提出“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改革目标,甚至在之后成立了“浙江省最多跑一次改革办公室”。


该举措在广受欢迎的同时,也促使其他地方纷纷跟进。


(浙江金华居民在咨询台前了解“最多跑一次”全程电子化操作办法,图片源自@VCG)


在经济持续增长、不断城镇化的时期,城市竞争的结果,不是你胜我败,而是纷纷坐大。


1990年,中国城区常住人口,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仅有2个,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一个没有。到了2018年,则分别达到13座、6座。


城市建成区面积,从1981年的0.74万平方千米,扩大到2017年的5.62万平方千米,扩大了6.6倍。


(重庆主城区扩张,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一些相邻的城市更是抱团竞争,互相补益,形成超大城市群,如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以及京津冀城市群。


如果我们以GDP来划定中国的版图,就会发现中国的财富已经高度集中于这些大城市。前40名占中国GDP的近50%,前10名占24%。


(中国GDP的半壁江山,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些超级城市将最有可能代表中国参与未来世界城市文明的角逐。从太空俯瞰,这一定是中国大地上最闪耀的景象。


(中国东部夜间灯光模拟,制图@王朝阳&张靖/星球研究所)


就这样,竞争塑造了城市,推动了如火如荼的城市崛起。而放眼整个国家,随着国家实力愈发强大,一种神奇的力量也愈发强劲,即规模效应。


它将为中国制造出,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四、规模


1990年代,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开始大规模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一个个举世瞩目的大型工程,在此后的20年间依次登场,包括跨越17个省级行政区,向东部160多座城市输送天然气的西气东输工程。


(江西省东乡县西气东输二线的施工现场,图片源自@VCG)


跨越上千千米,从长江流域向华北调水的南水北调工程。


(河南省荥阳市王村镇李村附近的南水北调穿黄工程,一渠“南水”到黄河南岸戛然而止,在地下穿过黄河及一片油菜花田,才重新露出地面,一路向北,图片源自@VCG)


搬迁移民100多万人,总库容393亿立方米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三峡大坝,摄影师@VCG)


作为世界上开建大型工程数量最多的国家,并非因为中国人偏爱大型工程,而是巨大规模的市场。可以从大型工程获得足够的回报和溢出效应,从而形成正反馈,这就是中国成为基建狂魔的根源。


以西气东输工程为例,其管网每年管输能力高达1236亿立方米,可以让大约4亿人从中受益。


(2004年上海天然气白鹤站已开始使用“西气”供应市区,图片源自@VCG)


而南水北调,则向沿途253个县级以上城市供水,大大缓解了北方的缺水问题。因为有了“南水”,北京甚至可以直接安排之前的供水主力密云水库“休养生息”。


(南水北调途经石家庄,图片源自@VCG)


今天的中国,220千伏以上的输电线路,长达73万千米。足足能绕赤道18圈,位列世界第一。


(甘肃酒泉的输电线路,摄影师@陈剑峰)


14.3万千米的高速公路,位列世界第一。


(广西合那高速公路,图片源自@VCG)


3万千米长的高铁网络,位列世界第一。


(郑州高铁网,京广高铁、郑徐高铁的交汇处,图片源自@VCG)


4358万千米的光缆线路,位列世界第一。


(江西吉安光纤入村,图片源自@VCG)


648万个移动通信基站,位列世界第一。


(内蒙古阿拉善,沙漠戈壁上的移动通信基站,图片源自@VCG)


整个中国,都被密布的基础设施连结起来。


(中国主要基础设施分布,制图@巩向杰&张靖/星球研究所)


这种庞大的基建规模,加强了中国各地的连接性,形成了一个涵盖14亿人的、无论欧美印日都无法企及的“洲际规模”统一市场。


这种规模的市场,可以支撑比其他国家更为发达的网购电商。每年快递出的货物高达350亿件。


(湖北武汉东西湖物流园区仓库内爆满的待发货物,摄影师@VCG)


也可以支撑,中国发展一些重大战略产业。例如大飞机,大飞机产业资本密集、研发周期长,所以长期只有美国、欧洲两个玩家。


而据预测,中国未来20年,将需要购买超过8000架新飞机,足以支撑中国成为大飞机产业的第三个玩家。


(国产大飞机亮相,图片源自@VCG)


这就是,中国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全球独一无二的国家优势。


五、致敬


站在2019,回望1949。70年弹指一挥间,中国终于终结了衰落,十亿级人口的工业化进程,灿若群星的城市崛起,无与伦比的规模效应,让我们逐渐接近一个梦想。


它是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从公元1840年起,就没有停止过的梦想。


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愿意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梦想,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抗日战争期间,湖北汉口的游行示威,摄影师@Robert Capa)


当1911年,喻培伦、方声洞、陈更新、林觉民等。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清军的枪炮下死难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园,图片源自@VCG)


当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代表,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开会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史上最牛创业团队;下图拍摄于1938年,为六届六中全会主席团合影,前排左起:康生、毛泽东、王稼祥、朱德、项英、王明,后排左起:陈云、博古、彭德怀、刘少奇、周恩来、张闻天,图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当1949年新中国成立,钱学森、李四光、邓稼先、华罗庚等。2500多名旅居海外的专家学者,放弃海外优渥的条件,回归祖国的怀抱时,他们的梦想是:民族复兴。


(1949年的邓稼先,在芝加哥大学与杨振宁兄弟合影,中间为邓稼先,图片源自@Wikimedia Commons)


7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经历过无数挫折,终于走在了正确的道路上,终于在逆境中实现了崛起。


致敬,改变自己命运的中国人。


致敬,一代代中国人披荆斩棘创造出来的奇迹。


(回望当初的起点,图片源自@VCG)


参考文献:

1. 国家统计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2019

2. 王小鲁,《改革之路:我们的四十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3. 林毅夫,《解读中国经济》第3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大事年表,当代中国研究所

5. 马云,《共和国农村扫盲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2006

6. 孙霄兵等,《中国基础教育70年:成就与政策》,课程教材教法,2019

7. 郭朝先,《改革开放40年中国工业发展主要成就与基本经验》,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8

8. 金灿荣等,《“新时代”背景下未来十年世界趋势分析与中国的战略选择》,东北亚论坛,2018

9. 倪鹏飞等,《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1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

10. 周黎安,《转型中的地方政府》,格致出版社,2017

11. 金灿荣,《如何深入理解“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领导科学论坛,2019

12. 陆铭,《大国大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星球研究所”授权转载,撰稿:所长,图片:任炳旭,地图:王朝阳、巩向杰,设计:张靖,审校:云舞空城、撸书猫、王朝阳。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