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搜搜
头像
SpaceX的秘密,和对中国民营火箭的启示
2019-10-14 17:47

SpaceX的秘密,和对中国民营火箭的启示

文章所属专栏 前沿技术情报所

若单以变革的幅度作为标准,民营航天绝对是近年来、全球前沿技术领域最大的几个“赛道”之一。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全球民营航天龙头SpaceX的强势崛起,短短几年间就颠覆了世界商业航天的格局,仅仅2018年的数据,SpaceX的发射量就已经占到了全球的超过60%。

 

 

民营航天的大规模崛起,并不只是格局改变那么简单,它同时也为“平静”了20多年的人类航天事业注入新的动力。随之而来的是新一波太空开发浪潮,后者蕴含巨大的商机和社会变革前进的潜力。

 

作为全球航天中的第一梯队势力,中国的民营航天势力自然也不会缺席。

 

虎嗅前沿技术专栏此前也就中国民营卫星进行过报道,此次我们就来补上民营航天另外一条“主赛道”——运载火箭。

 

除了“填坑”之外,时间点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经过2017、2018的集体“亮相”和“发声”之后,中国民营火箭公司在2019年反而进入了“平静期”。但这种平静并非其他创业热点的“沉寂”,而是火箭本身周期更长、里程碑事件之间间隔本身比较长的表现。

 

事实上,平静之下整个行业都在“酝酿”, 目标都一样——“成为第一家迈向正轨的中国民营火箭公司”。按照我个人的乐观估计,这个关键的转折点,要么出现在2020年,最迟也不会超过2021年。

 

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在这时候重新来写民营火箭,一是需要从更长的时间维度分析世界民营航天领先势力的核心;二来需要对中国民营火箭的“过去”作个告别;最后一点是对未来中国民营火箭的竞争格局进行分析和预测。再不写,就晚了。

 

再直白点说,你在接下来几篇文章中能够看到以下内容:

 

  • SpaceX的真正灵魂、与传统航天业相比的突破是什么?

  • 民营火箭能走的路是什么?又是怎么走出来的?

  • 为什么说中国的民营航天公司之前在荒废时光?背后有什么故事?

  • 各家中国民营航天公司之间的现状如何?未来竞走向会如何?


接下来,就让我们进入第一部分。

 

美国传统航天势力如何走向“泥潭”?

 

你在亚马逊中还能找到“XXX isn‘t rocket science’”为标题的书,基本跟中文的“从入门到放弃”一个意思

 

美式英语中有个句式:“XXX isn‘t rocket science’”,它并不是字对字翻译“XXX不是火箭科学”的意思,而是指“XXX”这件事并不复杂。这种由来已久的用法,其实反映出了人们以往‘根深蒂固’的认识——火箭就是彻底的高科技产物。

 

事实上,同样的认识不仅仅存在于美国,全球范围都一样。因为对于现今世界的几大航天强国而言,基本上各个国家都进行了异常艰苦的基础探索,并且在付出大量金钱、时间、乃至生命为代价之后才取得今日的成果。

 

数十年间由国家主导的航天业发展,必然会形成“惯性”。各国“惯性”的状况并不相同,其中尤以美国的情况最为“糟糕”。

 

从产业结构的角度来看,从上世纪60年代将人类送上月球起至今,美国的航天系统变化并不大。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负责推进整体的航天项目和计划,但绝大部分实际任务,都会交给美国民间的一众航天技术公司,如波音、洛克希德马丁等等。

 

这种汇聚民间智慧的做法,以及背后一整套的工程管理制度,曾使得美国最终赢下了太空竞赛,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做法却成为了影响美国航天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最典型的项目案例,就是“SLS火箭(Space Launch System)”。

 

SLS火箭(Space Launch System)


该项目由NASA主导的,希望能够利用部分航天飞机时代遗留的技术积累,直接打造出一款超重型运载火箭,为美国未来在宇宙中的一系列探索贡献力量。就是这样一个极具意义的项目,从2011年项目启动到2018年,已经烧掉了足足150亿美元的预算(考虑通货膨胀之后的数字)。

 

与已经烧掉的庞大数字相比,项目的实际进展可谓令人担忧,火箭的固体燃料助推器基本已经就绪,但火箭主体的交付时间被主承包商波音一拖再拖,和进度一样令人担忧的还有整个项目的预算情况。

 

2019年3月,特朗普还给包括这个项目在内的数个计划又增加了16亿美元的预算。但是根据2018年底NASA的估算,未来4年(2019-2023)这个火箭还需要烧掉20多亿美元。

 

根据NASA自己在2011年的估算,这个项目最终可能要花掉410亿美元,包括相应的研发工作和4次火箭发射花费。即便按照这个没有上涨的数字计算,单次发射的成本仍然高达100亿美元。

 

有“热心的”美国网友专门做了个对比,同样是按照官方的数字计算,一枚SLS火箭的成本,已经足够换来156枚SpaceX Falcon 9火箭。如果再结合两者官方的运输能力指标,你还能进一步计算得到一个结果:这156枚Falcon 9火箭可以将超过3500吨的货物送入近地轨道(LEO),大约是前者的37.4倍。

 

一个SLS火箭的花费等于156枚Falcon 9

 

单从数字看,决定造SLS火箭的人真的是傻子。

 

事实上,不少美国人也知道自己傻。从2011年到2013年间,不断有航天业内人士呼吁取消SLS火箭的开发计划。到了2014年之后,基本也就没有人再专门旗帜鲜明地抗议这件事了,因为这个火箭已经成为了“取消不掉”的项目。

 

一来主要负责打造这枚火箭的波音公司,在美国社会中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巨大;二来这个项目仅仅是前三年已经投入了44亿美元,此时取消计划,意味着前面的投资全部打水漂。于是乎,“短痛”慢慢也就拖成了“长痛”。

 

那为什么这个项目会严重超支成这种状态呢?

 

影响的因素着实不少,但核心的只有一个——美国传统航天巨头们压根不在乎“省钱”这件事,大部分航天项目中的成本控制都做的非常马虎。因为这些传统航天巨头从来都不自己“兜底”,项目时间和资金需求上涨的风险,完全落在了组织推进项目的政府身上。这种模式被形象地称为“Cost-plus(成本提升)”。


上世纪70年代能拿出这样的大火箭,堆钱还是很管用


这种模式传承自人类航天开发最早期,尤其是美苏太空竞赛那一段时期。核心原则是减少航天企业的风险,将其转嫁到实际受益的政府、或者最终受益的纳税人身上。在上世纪60年代开启的太空开发浪潮中,这种模式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迁移,航天业其实也在不断变化,就以太空探索的失败率来说,其实已经小了许多。可尝过探索前沿科技,还不用承担商业风险的甜头之后,怎么可能会有人轻易放弃呢。再加上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传统航天巨头因为自身在航天事业、军事领域的垄断地位,跟政府组织的关系早就变成了“左右手”。

 

这种模式花费过多,早已成为共识,可随着人类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推进,太空这个的信息节点的优势日益明显。虽说整体应用价值不是由传统航天巨头一己之力创造,但在“总账”算下来依旧划算的前提下,这一“有明显缺陷”的模式也就被延续了下来,毕竟它能运行。

 

 

同样的现象在美国多个国家主导领域都有体现,例如准入门槛更高的军事装备制造。你不可以说这种模式错误,但它所奉行的逻辑中,的确没有什么商业化的影子。相应的,商业化原则内在、关键的“择优”也一并缺位,进而对传统航天的公司战略、项目计划,乃至具体技术应用等多个层次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既然不是最优,自然就可以被超越和取代。

 

SpaceX的“魔术”从何而来?


SpaceX的“魔术”奥秘总结起来,其实就是这家公司实现了“择优”。最核心的做法就是从一开始就让SpaceX以完全商业化的思路来发展。

 

早期包括Falcon 1火箭、第一代“梅林”发动机的研发都是Elon Musk利用有限的自有和创投投资完成的。即便后来跟NASA签订了“半资助”的商业合同,后续Falcon 9系列火箭依旧使用完全商业化的思路来打造。

 

 

光有决心还不行,另外两个重要特质也很重要:第一点在于Elon Musk这个人以及他的行事作风,作为一名从互联网跨界而来的创业者,Elon Musk对于航天业来说绝对是“野蛮人”,这从根源上让SpaceX抛掉了很多传统航天的束缚。但偏偏Elon Musk又是一个对于前沿技术“理解和预判”能力特别强的人,不按“套路”偏偏又懂“章法”。

 

第二点是美国航天业深厚的民营公司积累,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美国的航天圣地是佛罗里达的肯尼迪航天中心,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SpaceX现在总部所在的洛杉矶,其实是美国航天业的另外一个重镇,洛克达因、TRW这样的民营火箭发动机公司,总部同样位于这里。而且就在SpaceX刚启动的2002年前后,当地的航天公司因为行业不景气,还开掉了相当数量的技术员工。

 

这些不同形成了SpaceX数个与传统航天迥然不同的实际表现:


  • 传统航天压根不愿意提的冒风险、商业化考量,被SpaceX刻在脑门上;

  • 传统航天从来不鼓励的迭代升级和创新突破,被SpaceX全面贯彻实施;


光看总结肯定还是比较虚,我们其实可以从具体事例来看看。

 

火箭上需要把手,SpaceX就找来浴室用的把手进行改造,但这一个部件,就能省去1500美元。宇航员在载人舱中需要系安全带,传统的太空安全带动辄上千上万美元,SpaceX工程师则直接找来了赛车用的高等级安全带,不仅安全性优秀,就连佩戴的舒适度都比传统天空安全带高一截。

 

另外一个有趣的事例是Falcon系列所使用的火箭,通常而言火箭都会采用一整套专用的计算机(利用昂贵的可编程芯片和专用的代码来实现),从便于底层硬件开发的芯片,再到专门为复杂的火箭系统、糟糕的计算机工作环境所制定的软件代码。专用的代价,就是成本极为高昂,传统航天公司甚至会为了几台计算机花上数百万美元。

 

 

而到了SpaceX这里,思路一下子就“转变”了,他们的计算机所使用的都是改进之后的普通民用组件,就例如英特尔的X86处理器,以及运行在处理器之上的Linux系统。只不过,通过专门设计制造的笨拙传统方式,被直接替换为了一套简单的冗余对比机制:在原来每一台电脑的位置上,SpaceX都放上了3套民用计算机,3台计算机之间会不断持续纠错,最大程度保证最终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运用了最常见的处理器架构和系统,让SpaceX的计算机开发成本也获得了大幅降低。与传统的航天计算机方案相比,解决的成本达到数千倍。

 

大胆采用其他已经采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零部件来降低成本之余,SpaceX也在节省成本上“花了”不少钱。例如SpaceX自己早早就花100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顶级的内部机械加工车间。通过这个车间,一个外部供应商要卖2.5万美元的阀门,SpaceX只需要花1.1万美元就能造出来,同时既不需要复杂的沟通过程也不需要等待生产排期,时间瞬间省下不少。

 

正如我们上文提到的,SpaceX中有很多传统航天巨头中出来的人才,其中最顶尖的就包括目前SpaceX的COO Gwynne Shotwell ,以及SpaceX的火箭发动机总工程师Tom Mueller。前者曾在传统民营航天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后者也曾为民营火箭发动机公司工作过15年。在任职SpaceX之后,两人都曾接受过外界的采访,他们所提到的传统航天运作方式细节十分有趣。

 

在Gwynne Shotwell任职传统航天公司Aerospace期间,曾经目睹了有底层员工为公司着想提出解决成本方案的事例,平心而论那个方案的确十分优秀,因为在节约钱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增加风险因素。但事情的结局令人大吃一惊,这家公司反倒是直接开除了这名提出省钱方案的工程师,并且给他冠上了没有专注分内工作的罪状。

 

Tom Mueller的经历则要更加绝望一些,他在TRW期间就曾领导过火箭发动机的开发工作,其中一个项目进展了5年之久,但其实早在这个项目进展了大约2年的时候,因为NASA对于整体计划进行了调整,这个项目的研发已经注定没有前景。但公司并没有选择取消掉整个项目,而是要求Tom Mueller在内的组员们持续做下去,同时还通过各种手段将这个项目描绘成备用项目。 结果,这个项目后续又“存在”了3年,只不过后3年的材料、人员成本,所对应的公司利润再次转嫁给了政府。

 

 

SpaceX每次都会由自己的员工主持发射过程直播,成功之后一大群员工发自心底的自豪与喜悦也是常见画面

 

传统航天的“糟糕”经历,也给了这些SpaceX员工满满的动力,正如Gwynne Shotwell自己所说:“在进入航天事业之后,我发现这个行业亟需调整,对于我个人而言也太缓慢而乏味了。所以其实在进入SpaceX之后,我已经下定主意,将这份工作看做我在航天业的最后一次机会。”

 

如果说Falcon 1和Falcon 9一直被视为SpaceX的“象征”,那么驱动整个Falcon系列火箭的“Merlin(梅林)”火箭发动机,绝对可以称得上SpaceX的“灵魂”。

 

作为推动火箭“上天”的原动力,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和技术细节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不同的方案,出于成本的核心考虑,SpaceX一下子就给“梅林”发动机做了三个基础定性:发动机推力不做太大(大致定位数十吨级)、采用煤油液氧发动机(燃料制造、存储、使用相对便宜)、发动机构型采用开式循环(发动机的关键技术方案,相比另外一种选择更便宜)。

 

事实上,SpaceX所选择的这一类火箭发动机恰恰是美国所不“擅长”的,反倒是俄罗斯技术实力最强的领域。一是因为早在苏联时期,煤油液氧发动机就已经走向炉火纯青,二是因为美国自身的航天业因为“Cost-plus”的模式,要么选择直接向俄罗斯购买成熟发动机,要么跑去做技术含量更高、更贵的液氢液氧发动机去了。

 

 

若以20世纪70年代,也就是前苏联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的黄金时期计算,SpaceX实际上炒了足足20多年前的冷饭。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有人想到“梅林”发动机在短短的几年内迭代出了4个型号、小版本多达8个,最新的“梅林1D”更是成为了全球最先进的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之一。

 

我们可以以两个关键的火箭发动机参数:比冲(Isp)、推力,来衡量一下。 

这两个参数我们也简单介绍一下,第一个“比冲”实际上是火箭发动机单位时间内将物质喷射出去的能力,也就是火箭发动机的综合动力表现,数字越高越好;第二个“推力”则是火箭发动机的推力和自身重量之比,数字同样是越高越好。

 

在这两个数字上,“梅林”系列发动机的比冲值,已经从最早“1A”版本的253.7s,提升到了“1D++”的290s,数值已经非常接近俄罗斯花费数十年优化升级得到的RD-108A液氧没有发动机。推力在最新款的“梅林1D++”上已经超越了100吨。如果结合发动机的重量来计算推重比,你会发现最新款梅林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推重比最高的火箭发动机。

 

这种持续“进化”的能力,显然与上面提到的、SpaceX广泛吸纳、活用民营航天人才相关。但这也同时反映出了火箭公司使用自研发动机的核心优势,发动机丝毫不用担心火箭的其他部分拖后腿,而放慢自我升级研发的脚步,大大加快SpaceX火箭能力的提升速度。

 

总结:抛开技术,SpaceX有什么必须学习的?

 

SpaceX作为先行者,在整个行业都在高呼不可能的时候,自己“趟”出了一条成体系的民营低成本火箭之路。不仅仅证明了民营火箭商业化的可能性,同时也证明了商业化本身的巨大威力。

 

当然,通往罗马的路永远不止一条,尽管SpaceX的民营火箭水准已经称得上冠绝全球,但庞大的运载火箭市场,永远都有追赶的机会。最终的PK,很可能将会在技术层面展开,可SpaceX的几点内在特性,其实是值得全球民营火箭公司一起来学习的:

 

  • 民营火箭公司必须彻底商业化


商业化是民营航天公司的先天优势,它不仅仅体现在“成本控制”上,在促使做出更好的战略、技术选择的同时,也是一种根源性的“挑战”,民营火箭公司必须“由奢入俭”,从以往的无须顾虑走向精打细算。这种“先破后立”、强迫自己“择优”的做法是民营火箭公司必须优先做到的基础。


  • 创新和风险是民营火箭公司必须做的事情


传统航天成败都是因为“墨守成规”,对于一开始就决定走商业化路径的民营火箭公司而言,不仅仅要自己跑通,同时还要预见到商业化之后整个运载火箭市场即将到来的行业竞争。在多维度的竞赛中,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保持自己的优势。创新同时带来的风险,自然也需要一并接受。

 

  • 优秀的航天人才对于民营火箭公司尤为重


航天作为一个探索了数十年的行业,其实累积了大量的专家,在传统的体制下,这些专家往往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能力。民营火箭公司想要自身技术强劲,就必须借助他们的力量。

本内容未经允许禁止转载,如需授权请微信联系妙投小虎哥:miaotou515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评论
0/500 妙投用户社区交流公约
最新评论
这里空空如也,期待你的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