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47㎡的家改成4层小楼,一半悬在室外,搬家时惊呆家人
2019-10-15 09:35

他把47㎡的家改成4层小楼,一半悬在室外,搬家时惊呆家人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自述:古泽大辅,编辑:邱煜,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建筑师古泽大辅10年前在东京市中心买了一块地皮,经过8年的精心设计,把47平的正方形土地,变成了一栋半露天的4层住宅。



5个阳台,5个楼梯,随时可拆除的墙壁,夸张的设计惊呆家人。


他用自己的家做实验,把新楼故意做旧,在小面积住宅中创造无穷变化。


“建筑不能只具备功能性,超越功能的部分才更让人感动。”


半露天的家



 10年前买地皮,8年时间设计 


我叫古泽大辅,是一名建筑师。建筑师是个服务第三方的职业,很少有机会可以住在自己的作品中。拥有自己的房子,亲自验证自己的设计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10年前我就买下了这块正方形的地,虽然只有小小47平米,在设计上有很多局限性,但是在我眼里,这些限制都是让人兴奋的挑战,我毫不犹豫就买了下来。


左图为初版设计,右图为最终设计


不过设计却花了整整8年时间,直到今年4月份我们才搬了进来。施工时间和花费也超出了预期。


我也很想快点住进来,但毕竟是自己的家,一考虑起细枝末节来就没完没了,设计图都做了好几稿。建筑现在的样子已经和我一开始的设想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是四口之家,之前一直都是租房住的,这是第一个完全属于我们的家。


施工前我就把草稿、CG图什么的都给家人看了,但是他们好像没怎么看明白,结果搬家那天大家都惊呆了。特别是我女儿,竟然带着哭腔对我说:“我其实更想住在普通的家里……”


其实他们只是被特殊的外形吓到了而已,住了就知道这个家的方方面面都按家人的生活习惯量身打造,所以他们很快就适应了新家,都很喜欢这个家。



 5个阳台,5个楼梯 


这里是离车站很近的一块商业用地,我不想把建筑弄得很“老实”,所以我在阳台上放了很多植物,希望路过的行人能被这片城市绿洲治愈,结果常常有人以为我们是花店。


建筑设计通常是指内部空间,但我一直觉得外部的设计也同样重要,住宅更是如此。因此我想用建筑创造出内与外的联系,把窝在家的人拉进自然环境中,使个体的家与整体的城市相连。



虽然我们家的实用面积只有90平米,但我还是奢侈地把一半空间都腾给了户外,大大小小阳台加起来足足有5个。


另一个特色则是室内外的5个楼梯。我用了铁、木材和混凝土,3种不同的材质来打造每一层的楼梯,既好玩又可以创造出上下走动时的多样化体验。


1楼室外的混凝土楼梯


1楼室内的木制楼梯


从1楼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占地的一半都在室外,而室内外的2个楼梯,将家人和客人的路线里外分开。我们平时从1楼的玄关进出,由室内的楼梯上楼。


不过1楼主要是收纳室和浴室,是比较私密的空间,所以客人来访时直接从室外的楼梯走到2楼,由阳台进入宽敞的客厅。


2楼客厅


2楼阳台


2楼是我们生活的主要空间,客厅和厨房都在这一层,这里也是一家人在一起时间最长的地方。天气好的时候我们会在室外吃早饭,因此我把2楼的阳台尽可能地做大,于是这一层并没有通往楼上的室外楼梯,取而代之的是左右两侧互通的阳台。


通往3楼的铁制楼梯



3楼阳台




3楼和室


3楼是个榻榻米房间,我没有给它框死功能。现在这里是我小儿子最喜欢的地方,他整天都在这里玩电车模型。偶尔想集中精神的时候我就会在这一层的阳台看书。


这一层也有室内外2个楼梯,从阳台的楼梯走到顶楼,不论往上还是往下看都是一个打通了各个楼层的正方形开口。



4楼则是我们的卧室,右边是夫妇二人与儿子的房间,左边是女儿的房间。


我觉得看不到房间里面对孩子的教育不好,所以2个房间中并没有隔板或门,睡觉时拉上窗帘来遮挡住视线就足够了。


 一个可以随时改造的家 


日本住宅大部分都是木质结构,钢筋混凝土的多层建筑是我的个人喜好。混凝土既是液体又是固体,即使强硬却仍需钢筋辅佐,这种两面性和建筑本身很相像:一面注重功能性,一面又不能过于追求功能。


乍一眼会觉得我们家结构很复杂,但其实所有部分都很灵活,打破了建筑的固有模式,充满着实验性。


十字结构的横梁


我不喜欢把房间围起来的感觉,所以建筑的4根承重柱立在建筑中心,四周则是轻盈的玻璃和木制的墙壁。


如果以后我想改造房子,想把阳台的空间和室内的位置对调,就只要把墙敲掉重造就可以了。



通常住宅的地板和横梁都是一体的,但我故意把横梁单独拎出来,放在两层楼的中间。这样我们平时都不用拉窗帘,横梁就可以恰到好处地遮挡住室内,同时又保证了开阔的视野。


横梁还兼备别的功能,靠近窗户的横梁就变身为置物架,而靠近楼梯的则变成了转角平台,与地板高低相错,在这个楼梯和横梁创造出的小“隔间”里看书特别能静下心来。



为了在混凝土中营造出家的温暖氛围,我特地选择了有木纹的板材来压制混凝土,把新家打造成了一栋“老楼”。每次客人听说我们刚搬进来不久都很惊讶。


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小,距离周围的建筑也很近,所以我用好几层不同的材料叠加成内墙,利用视觉上产生的错觉,把隔壁建筑的外墙也变成我们的墙壁,减少了狭窄空间带来的逼仄感。


1楼外观


3楼空间


每一层楼的层高也不尽相同,1楼和3楼只有1.9m高,很少有住宅会把整个室内的层高做得这么低。我通过把这两层楼与高层高的2楼和4楼交错排列,来丰富上下走动时的体验。


仰视室外挑高空间


挑高空间相接处


家里面积很小,为了显得宽敞我做了2个挑高空间,一个在室内,一个在室外,把各个楼层贯穿为一体。2个挑高的空间以角相接,室内外几乎是对称的结构。


我还在混凝土无缝连接处镶嵌了十字型的铁片,使两侧一体化,防止地震时两角相撞。这在技术上非常难,这次也算是个挑战。


打通的2楼与3楼空间


我很注重家庭之间的联系,因此整个房子内部都没有门,全部打通,伸个脑袋就能看到彼此。可能有人会觉得楼梯间隙很危险,但我们其实都已经习惯了,只有儿子的朋友们来玩时,我们会在间隙处拴上网,以防他们跌落。


住在这里,即使有时大家各自在不同楼层,也能听到彼此的声音直接聊天,是一种非常立体化的生活。



家庭成员都根据自己的喜好利用着各个空间,家虽然小,但整体空间很丰富。就连原先抱怨5个阳台太浪费空间的妻子,现在也觉得这样的设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我想能让住的人喜欢,就证明了这个“实验体”非常成功吧。


本文来自公众号:一条(ID:yitiaotv),自述:古泽大辅,编辑:邱煜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