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创造者思维”
2019-10-18 11:00

漫谈“创造者思维”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原标题《这套“创造者思维”,令我受益良多》,作者:Lachel,封面:Victor Mosquera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一个有意思的问题。


我经常在文章里批判游戏,但也许有朋友会知道,我自己就是一名老游戏玩家,有20来年的游戏龄。从小霸王、红白机,到PC游戏,都接触过不少。


不过,在我的回忆里,似乎从来就没有过“沉迷游戏”的困扰。


为什么呢?是我自制力很好吗?是我特别热爱学习吗?当然不是。怎么可能嘛。


我试着回忆了一下,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被培养起了一种思维模式:


站在“设计者”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摸清楚整个框架和规则。


什么意思呢?比方说策略模拟游戏。要通关,你就必须去研究设计者制定的规则:电脑AI的战术是什么?它的行动模式是什么?数据算法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会触发什么结果?诸如此类。


然后,再根据这些规则,去摸索出一套克敌制胜的方案。


不过,有意思的是:当你摸清楚这些规则时,也正是游戏失去吸引力的时候 —— 因为它对于你来说已经不再有“未知”了,一切神秘感和不确定性都荡然无存。


这是第一个阶段。


后来,又学了编程,还加入了几个游戏制作小组,参与了一些同人游戏项目。


可以说,自此以后,看待游戏的眼光就完全不一样了。在此之前还是“我要怎么通关”,学习编程之后,我想的就是:“这是怎么实现的?”


这个时候,面对一个游戏,看到的已经不是游戏本身,而是一行行脚本,一个个素材文件,一个个条件触发器,各种函数的调用,图像算法的运算……


更别说,后来又学了心理学。现在看到一款游戏,任何一个细节,我的第一反应都是: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想法?创作者的意图是什么?用了什么原理?


在这种情况下,你会发现,你是完全没有办法“沉迷”的 —— 因为你会习惯性地抽离出来,去审视它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思考它背后的结构、原理、算法,等等。


而理性和感性是互相抵触的。当你的大脑皮层忙着思考时,负责情感感知和调控的部分也就被抑制了。



这就是我今天想跟你分享的思维方式:试着摆脱“消费者”的角度,站在“创造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你会发现,视角一转变,你看到的东西,都会完全不同。


举个例子。就像各种消费品牌,会不遗余力地给你讲故事,将符号和各种特质捆绑起来,向你灌输“拥有就等于成为”,打造起一个个圈子、文化。


但真正参与过其中的人,对这些东西是完全无感的。他们会很清楚:这些光鲜亮丽的品牌故事和形象背后,不过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一环环流程而已。


因此,他们会更愿意出自需求和喜爱去购买,而非被圈子、阶层和所谓的“文化”所裹挟。


同样,做过广告和营销的人,对各种品牌的洗脑宣传和讨好营销,不会有任何感觉;写过文章的人,对各种广告、软文、鸡汤、故事……也会有更强的警惕心,更不容易被煽动情绪。


这可以称为一种“祛魅”。


当你站在接收者的角度时,你所看到的一切东西,永远都是别人希望你看到的。


他们会对信息进行筛选、加工、包装、处理……精心设计好每个环节,让你每一步都踩在他们预设的节奏上。


但当你走近它们,一切就会纤毫毕现。你可以清晰地看到,这台巨大的、不断运转的机器,是由哪些零件和部件组成的;哪些表面上已经有了锈迹,哪些连接处已经松动,哪些地方的拼装很不合理……


你会褪去对这些事物的光环,看到它们真实的样子。


当你换一个角度,走到背后去观察,你就会看到 —— 这些表面的光鲜背后,可能是环环相扣的缜密流程,可能是一系列详尽的调研、分析,是精心设计的步骤、操作、触发器,是一页页的“方案A”“方案B”“应急方案”……


正是这些详细而又密集的分工细化,构成了整个现代社会。


这样一来,你对于这个世界,也许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这种做法的本质是什么?其实,就是对系统的还原。


如果我们把任何一个产品看作一个系统的话,那么,它所呈现出来的功能、样貌,就是这个系统涌现出来的“整体性”。


比如说:一本小说,当它被写出来,落到你的手里,你被它的故事情节所吸引 —— 这时,这些紧凑、流畅、令人欲罢不能的情节和节奏,这种让你代入其中、无法自拔的沉浸感,就是它作为一个系统的“整体性”。


但是,一旦你去审视它,去思考:它是怎么写成的?它使用了什么技法?—— 那么,这种沉浸感就荡然无存了。


也就是说,一旦你对系统进行分析、拆解,它就会被还原到元素和连接的层面,褪去其“整体性”。


这种做法,就叫做“逆向工程”。对一个系统、一个事物,进行溯源、分解,还原到它最初的样貌,以便让自己更深入地理解它。


这是我践行了很多年的一个习惯:遇到一样新的东西,不要停留在“用户”的角度,而是跳到“设计者”的角度去思考。


具体来说:不要停留在它的表面,沉浸在它的整体性所创造出来的“美好的幻觉”里,而是把它拆开,去观察它那“真实的内部”,问一问:


在表面背后,那些“看不到的”、本质的东西,是什么?


从这个思维模式出发,你可以理解很多问题。


像我自己,比较幸运地做过品牌,学过心理学,又接触过媒体,那么,就得以站在一个旁观的角度,去观察:信息是如何发生、传播、扩散的,又是如何影响到各种各样的人的。


以及,在这些过程中,人们会产生什么样的反应,形成什么样的群体,引起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行为如何彼此连接、反馈,形成闭环……


这样,你就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群的行为模式”。


同样,对于一个政策,当你站在制定者的角度,去思考:它的深层原因是什么?积累和导火索是什么?意图是什么?希望达成什么目的?可能会造成什么影响?诸如此类。


你未必要真的想清楚这些问题,但单纯只是培养这个习惯本身,就足以改变你的视角了。


你也许对这个社会,会有更深一层的理解。



更进一步。你也许会发现,这种还原和逆向工程,其实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呢?整体视角。


你一定要从整个系统出发,把握它的脉络和结构,才能更好地“还原”。


举个例子。


我们总有一种感觉:小公司虽然规模小,但做事似乎更有效率,大家工作起来也更开心,更有激情。相对来说,大公司更容易人浮于事,臃肿庞杂,效率低下,工作起来也会很无聊。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面的原因固然很复杂,但有一点是确定的:小公司的“反馈路径”更短。在小公司里工作,我更容易知道“我在干什么”。


什么意思呢?在小公司里,每个员工要负责的,都不是具体哪一块事务,而是会牵扯到整个项目、整个商业链条的方方面面,每个环节:你不但要知道手头的事情该怎么干,还要帮助你的伙伴把它一起干好。


所以,在小公司里,每个人对自己的工作,会有更全面的“觉知”: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知道它最终会以什么形态出现,为客户提供什么价值。


在这种情况下,我能够直观地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行动,对最终产品所产生的扰动和变化 —— 这一方面,可以为我提供成就感,让我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付出是有价值的。


另一方面,这也能够为我提供一个庞大的实验室:我可以去观察每一个想法所带来的结果和变化,可以观察我的行为如何通过一环环的传递,最终施加到产品上……这就形成了一个极其理想的学习和锻炼环境。


反过来,大公司的工作,往往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每个人负责其中极小极小的一环,哪怕是主管,乃至中层管理者,很多时候你也未必知道你做的事情意义为何 —— 反馈路径太长了,你做的事情,对最终的成果,几乎没有丝毫扰动。


那么,久而久之,你就很容易止步于舒适区。你会跟外界形成隔绝,难以觉察到外界的变化和趋势。


所以,为什么许多大公司的人,做了一段时间后,很难再适应外面的世界,找到更好的职位?很多时候就是因为,长期去“适应”一套规则,让他们已经变得被规则所同化。


这就是我一直强调的:要从整体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拿工作来说,你就不妨把自己放到决策者的位置,去思考:整个业界的大环境是什么样的?我们在做些什么事情?这些事情能带来什么价值?我所在的环节又处于其中的什么位置?


这未必能帮助你升职加薪,但一定能让你更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目标和价值,以及外部的变化和冲击。


其实,这套思维在许多场合下都是适用的。


不仅仅是工作,在很多事情上,你都可以把自己放到更高的位置,从系统的“创造者”角度去思考:


  • 整个系统的整体面貌是什么样的?

  • “我”的角色位于其中的哪一环,哪些元素会对“我”施加影响?

  • 整个系统可能会受到什么变化和冲击?


这可以让你变得更敏锐,更容易理解周围所发生的潮流和变化。



所以,究竟什么是“创造者视角”?


简而言之,就是把别人呈现给你的东西,揭开、打散、重组、整合,回到它被包装和加工之前的“原始的面貌”。


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更深刻地理解,这样事物被创造出来的原因,它的结构、原理、流程,以及它可能产生的影响。


与此同时,你也可以变得更清醒,不至于停留在别人为你设计的位置里。


它当然很麻烦,很不自然,需要你花很大精力去练习和适应 —— 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值得的。


这可以说是让我受益良多的一种思维方式了。在这里分享给你,也希望能对你有一些启发。


最后,简单分享几个实践“创造者视角”的心得,希望对你有用。


1. 审视规则


如同前面所说的,大多数时候,我们其实都活在外界为我们设定的规则里。


一本书的设定,一个游戏的算法,一个产品的功能,一个职位的KPI……这些都是规则;一个圈子的文化,一个阶层的规范,一个环境的共性,这些也都是软性的“隐规则”。


我们活在规则之中,按照规则的约束去行动,又被规则所塑造。


拿公众号来说:一个点击算一个阅读,那么一定就会催生出大量标题党,目的就是为了骗你一个点击;订阅号做成信息流,那绝大多数用户必然就只能看到“最新的推送”,很难会多点一步、打开自己关注的公众号。


这些,都是工具对人的塑造,对人的反向影响。


你习惯了什么,就只能得到什么。


所以,不论我们是否能对规则进行干预,但让自己觉察到它的存在,意识到规则对我们的塑造和影响,反过来去审视它,也许都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这可以帮助你摆脱规则的同化,让你从惯性中挣脱出来。


2. 思考本质


“本质”是一个非常宏大的概念,但其实不用太在意,我们可以从一个非常简单的步骤开始:对任何事物,都问一句:它是怎么来的?


Elon Musk 说过一个观点:我们总是习惯用类比来认识事物,但很少真正去思考事物的“第一性原理”。什么是第一性原理?一种简单的理解就是事物的本质 —— 它是怎么来的?它的驱动因素是什么?它的诞生是为了什么?


这样做,有助于把我们从纷纷扰扰的“表象”中解放出来,让我们得以去探寻一样事物存在的“理由”。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家公司为什么会存在?原因很简单:公司的本质,或者说第一性原理,就是把不同技能的人整合起来,设计出一套流程,使得每个人可以专注在自己的技能上,无需去做“不擅长的事情”,也能获得回报。


那么,随着跨界能力的普及,信息传播成本下降,需求的逐渐细化和垂直化,这个“理由”是否还能长久站得住?会否受到新的冲击?长远来看,又可能会导向什么样的变化?


从本质出发,就不难去探寻埋藏在种种“表象”之下的暗流。


这是一种需要长久锻炼的习惯,但是,联系它的过程,也就是不断锤炼大脑的过程。


3. 寻求联系


我一直持有一个观点:万事万物之间都必然存在联系。


所以,一个简单的思维习惯就是:假设我看到的只是一个点,那么,这个点跟其他点之间存在什么联系?我可以如何循着这种联系,去向上、向外找到“更大的整体”?


这种思维方式,在生活中其实非常好用。


一个事件发生了,它一定不是孤立的。那么,导致它发生的导火索是什么?这些导火索是由什么因素所积累、构成的?为什么会形成这些因素?这背后存在的深层原因,又是什么?


如果我站在高层次,我可能会做些什么来解决这些因素?这些行为可能会导致什么影响?


从一个点出发,延伸到一张网,再循着它去找到更大的网。试着去实践这样的思维练习,你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变得有所不同。


4. 动手创造


最后,还是那句话:如何让自己站在“创造者”的视角?


最简单的一点,当然就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创造者。


如果你有喜欢的事物,试着不要只是去消费它,而是去参与创造它。


试着去亲手感受一样事物,从构思、概念、加工,到落地的过程,让自己去经历这么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被动接收到主动给予的过程。


你也许会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