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这样的育儿号,就取关了吧
2019-10-18 09:42

遇到这样的育儿号,就取关了吧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头图来自:东方IC


有句话说“所有的群最后都会变成育儿群”,话虽夸张,其实也描述了某种普遍现象。无论群友是什么行业,什么收入,什么文化背景,“育儿”这件事都能成为共同话题。所以,经常有些朋友转关于育儿的文章出来讨论,“海淀妈妈”和“顺义妈妈“之类的身份标签、“鸡娃也要鸡己”之类的口号,也经常引起大家的广泛共鸣。


许多年前一次喝酒时,某个朋友谈起当“丁克”的理由:“世界这么复杂,自己还没活明白呢,怎么敢为人父母?” 


虽然大家都已微醺,但这话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他当时的语气和神态,我至今记得非常清楚。如今,我就是“自己还没活彻底明白,就已经为人父母”的例子,而且我相信,还有很多人跟我状态相同。


既然自己还没活明白,是不是应当多听别人的分享,多读人家的经验,才能成为称职的父母?道理上说似乎是如此。但是还有个前提,分享是充满智慧的分享,经验是尊重科学的经验


如果这前提不满足,听得越多,读的越多,可能只会脑子越糊涂,内心越焦虑。这种结果,恐怕是任何父母都不希望看到的。


这些天来,趁着某篇刷屏文章的机会,我把看过的各种不靠谱“育儿文章”稍微做了个总结,提供一点经验给大家:遇到这样特征的育儿文章,直接跳过最好;遇到发这样文章的育儿号,直接取关没错。


特征一,单纯强调父母的成绩和身份。


不少育儿文章和育儿号,一上来就摆出父母的各种身份和头衔,其实就是各种标签的堆积。比如211、985啦,500强啦,高管啦等等,有一些过分的,甚至连中学的毕业学校和得过的奖励都要摆出来。那背后的意思很明显:父母已经这么优秀,养育子女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实这逻辑链条是不能成立的。对人生来说,优秀是一种状态,过去取得的成绩不能作为今后的当然保证,毕业多年的人再强调自己的毕业院校,多少有点可笑。更重要的是,自己过去取得了多少成绩,与在育儿这件事情上做得多好,其实没太多关系。


读书归读书,育儿归育儿——哪怕你之前是“高知”,是“白骨精”,之前的经验都很难平移到育儿这件事情上来,为人父母之后,仍然要在新领域里扮演新角色,解决新问题。


为人父母是否合格,是否优秀,并不取决于学历高低,收入几何,而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在育儿这件事情上投入精力(而不只是金钱),是否愿意认真学习儿童成长相关的各种知识,放下身段去尊重他的成长规律,拿出足够的耐心去陪伴他,积累足够的智慧去引导他…… 


许多育儿文章里都会出现“我好歹也是211/985毕业,怎么会连个小孩都搞不定?”的疑问,大概是希望引起读者的共鸣。其实,出现这种矛盾一点也不稀奇,211/985的课程和儿童教育、儿童心理估计没有任何交集。


倘若父母在对待孩子时没有空杯心态,不愿意学习,只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那么无论受过什么教育,出现热捧“量子波动阅读”,迷信“四岁就懂核聚变”之类匪夷所思的现象,一点也不稀奇。


特征二,热衷夸耀,却谈不出细节。


如果育儿文章作者自己的光环还不够耀眼,常见的办法就是供奉起“别人家的父母”。关于“海淀妈妈”、“顺义妈妈”的很多文章,恰恰是如此。在作者笔下,这些父母已经非常优秀,他们的育儿经验当然足够有说服力。


比如前段刷屏的育儿文章,其中就这样描写一群“高知父母”的谈话:


前一秒还在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君士坦丁堡,不知道谁把话题一转,就开始聊去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最新研究成果了。上一秒还在说切尔诺贝利的失败,下一秒就扯到黑格尔和亚当斯密上去了……


讲历史,他们从东罗马帝国的兴衰,说到印度的孔雀王朝、笈多王朝,从命运多舛的耶路撒冷三千年,到毁掉南美洲的贝隆家族,古今中外都能融会贯通。不同的国家、民族和时代,他们都能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等各个方面展开激烈讨论。


人家无论聊什么,都只讲一句半句就开始聊观点,用他们的话说,都是通识,不用解释那么详细……他们几个心领神会,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坦白说,虽然我认识的“高知朋友”也不算少,有些人甚至比上面的“高知家长”还要“高知”,但我没有亲历过这样的“高知谈话”。即便我们聊天,若是聊得尽兴,一晚上也只能聊四五个话题而已,因为要给大家充分的陈述、思考、讨论的时间。


所以,我着实很难想象作者描述的画面:各种话题走马灯一样轮换不停,秒秒钟(都不是分分钟)切换的同时,还能“激烈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作者的描述,似乎自己对这类话题完全插不上嘴,因为“不懂也不敢问”。那么,到底是不懂什么,不敢问什么呢?因为作者只是开列了一堆名词,什么具体观点、谈话细节都没有,所以我们也无从得知。


那么它到底可信吗?我们不妨从其它角度来对比思考:看看跨度比这更大的谈话是怎样的。恰好,前段时间我读完了徐方女士的《干校札记》,其中就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1969年,徐方女士随母亲及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中国社科院前身)下放到河南息县“改造”。书中有一节,记录了刚下放时各位“大知识分子”的一次聊天。


要说明的是,当时徐女士只有十五六岁,而聊天的“大人物”们都是全国鼎鼎有名的知识分子。所以,谈话者是全国精英,听话者是中学生,其中跨度明显超过上面记录的“高知谈话”。那么徐女士是如何记录的呢?她是不是同样感到眼花缭乱,是不是同样“不懂也不敢问”呢?


董辅礽叔叔大谈息县,说这地方在春秋战国时期是息国,有个息夫人。另一位叔叔说:河南固始后叫中州,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源地,殷墟遗址就在这里发现的,还有甲骨文…… 听这些大人谈话,觉得特有意思。好像他们不是去吃苦锻炼,倒像是去搞考古发掘。


对比之下,区别就很明显。徐方女士(当年还只是小女孩)记录的聊天内容充满了细节,她自己虽然不懂,但明显从谈话中有所收获,叙述起来就显得生动而真实。


这时候回过头再看之前“从东罗马帝国到孔雀王朝……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的叙述,就显得苍白而单薄,高下立现。如果自己是父母,是参与到聊天里的人,更愿意出现在哪个场景下,其实是不言而喻的。


特征三,不尊重成长规律。


我是做开发的,开发行业有幅漫画很著名:假如创新的最终产品是一辆小汽车,开发过程绝不是先做车架、再做车身、再做轮子……这样一路“流水线”下来。真正的过程很可能是这样:一开始根本没想清楚要做什么,一开始只是个轮子,然后加了个风帆,然后配了履带,然后去掉风帆……历经千辛万苦,有过无数的修改方案和方向变更,最终打磨出“小汽车”的样子。“先做车架,再做车身,再做轮子”,只能是想当然的结果。


开发是如此,儿童成长也是如此。成年人往往以为自己的知识、世界观、认知模式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儿童的发展过程中,知识、世界观、认知模式也就如同搭积木,最终变成成人那样。所以“提早教学”就是当然的选择,于是这些育儿文章就鼓吹家长绞尽脑汁,让孩子一年级学二年级的内容,三年级学五年级的内容……说到底,若是小学就能懂得微积分,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很可惜,这样“赶鸭子上架”的模式,看似学习的是科学知识,本身恰恰是不科学的。


举最简单的例子,成年人往往可以很容易就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于是想当然认为,小孩也应当锻炼“集中注意力”。但是心理学和认知科学已经发现,儿童的关注模式与成人完全不同。成年人轻车熟路的“探照灯式”思维,对小学高年级之前的孩子来说是无比困难的。


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他的关注模式是“灯笼式”的,注意力是向四周弥漫的,很难聚集到具体的点上,但也很难出现大的忽略。所以在这个阶段过分强求孩子“坐得住、吃得苦”,其实是完全违背成长规律的。


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也告诉我们,7岁之前,儿童都处在“前认知”阶段,逐渐学会应用符号(而不是实物)进行思维,并且可以在头脑中构建世界,但这种能力是相当有限的。如果要进行精确具体的运算,更是要到7岁以后才具备对应的能力。


如果你留意看儿童的绘本就会知道,为这个年龄段准备的绘本都“很简单”,比如就是小朋友出去玩一趟的经过,流水账一样,没有情节起伏波动,也没有笔墨详略变化。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恰恰是符合儿童心理特性的。


不能因为蝌蚪最终会变成青蛙,就训练蝌蚪努力跳高,训练蝌蚪盯住飞虫。在青蛙还是蝌蚪的时候,它要做的、它能做就是四处游荡。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可惜许多父母并不理解,许多打着“鸡娃鸡己”幌子的文章作者也不懂。


据说,刷屏育儿文章里信誓旦旦的“清华材料系的传统是上小学之前必须懂得核聚变原理”,还真的引起不少不明真相家长的艳羡。这些焦虑的家长其实稍微动一下脑筋就会发现问题——如果这是重复出现的现象,绝对已经是对现成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重大挑战。这些家长不去研究材料,而是帮忙研究心理学、认知科学,恐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更大。


特征四,只强调成绩,却忽略品格培养。


你仔细去看许多不靠谱育儿文章,谈到“成功”的孩子,无一例外都是列举成绩:拿过这个奖项,得过那个荣誉……累积起来,林林总总一大摞。但是孩子究竟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并没有具体的、立体的形象。仅凭罗列的这些信息,就可以认定孩子“成功”吗?


之前半年,我和LD一起见了好些小孩。有孩子很会读书,成绩很好,见识也很多,但性格孤僻,难以沟通;还有孩子成绩没那么好,见识也不那么多,但体贴周到、礼貌大方,让人如沐春风。后来我们私下商量,还是更喜欢第二种孩子。根据我们的经验,第二种孩子也更容易在人生的长跑中胜出。


这不是我们个人的判断,也是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判断。社会科学已经证明,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获得“成功”和“幸福”,不仅仅取决于他在考试中能打多少分,掌握了多少技能,甚至与分数和技能关系不大。


长期来看,与“成功”和“幸福”关系更大的是,他的心理是否健康,意志是否坚韧,是否对弱者有同情心,是否能理解更多更不一样的人…… 同样也取决于他能否勇敢面对挫折,面对冲突意见时的反应是恼怒谩骂还是躬身自省,在利益面前是否能坚持原则,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之间能否做出妥善权衡…… 


没错,现代社会,学习方法一日千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的效率也比之前提高了很多。但是在教育领域,现代社会丝毫没有降低对“品格”(包括意志、道德、人格等等诸多因素)的重视和要求。


可以类比的一个例子是,现代军队的“魔鬼式训练”,考察的不是武器操作技能,而是着眼于提升韧性、意志力、反应速度等等素质。单纯会使用多种武器,并不能产生强大的战斗力。


那么为什么不少育儿文章都只提成绩不提品格呢?我以为,原因恰恰是他们不具备谈品格的能力。相对成绩,品格不但更难说明,也更难习得——品格没法通过教材来传授,只能通过无数的细节来示范和磨练。请注意,我说的不只有磨练,还有示范,家长稍微不注意,就会造成坏的榜样。


前几年网络热炒的“上海中产家长为小孩入学做PPT简历”的事件,大多数人的关注点都在“这家其实没什么钱,条件不怎么样嘛”上。然而我看来看去,有个更关键的问题似乎大家都没有关注到,那就是诚信。 




家长绞尽脑汁制作简历展示孩子的“优秀”,唯独伪装成孩子的口吻来叙述,“学龄前儿童制作”的简历里,放眼望去都是“我如何如何”,到处都是道理和大词的堆积,内容完全是大人的口吻,却要处心积虑以孩子的面貌来展示。其叙述风格甚至都不是“小大人”,矫揉造作到了“欲盖弥彰”的程度,完全看不到儿童的天真烂漫。我无法想象,家长这样做的时候可否有任何迟疑,未来要如何向孩子解释什么是“诚信”。


说到育儿这件事,我理解,许多家长自己是“通过竞争改变了命运”的,加上现在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和不确定因素,当然会为下一代焦虑。但是无论怎样焦虑,还是需要回归常识。如果家长守不住这一点,就很容易被贩卖焦虑的育儿号带偏,最终成为被收割的韭菜。


那么,如何才能“回归常识”呢?我觉得,最简单的是,需要有鉴别这些不靠谱育儿号的眼光。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看到 堪称“殊途同归”的一篇文章,作者从全然不同的角度,得出了和我一样的结论(而且我也很佩服这位作者)。这充分说明,无论家长的思考角度如何,只要能思考,对“靠谱”和“不靠谱”的认定标准是一致的。只要有这样的眼光,只要清楚这样的标准,就能识破广大不靠谱“育儿号”。识别出来了,取消关注,焦虑自然就不会被撩拨起来。


当然,如果你还不满足,希望彻底消除焦虑,怎么办呢?其实也有办法。古话说得好,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如果家长能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习育儿这件事,同时投入精力发展自己认识更广大的世界,积累更强大的心理能量,自然会从容起来。


也唯有持续投入、持续修炼而来的这份从容,才能做到真正的釜底抽薪,才是对抗焦虑一劳永逸的出路。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余晟以为(ID:yurii-says),作者:余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