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汀“叶公好龙”背后的文化冲突
原创2019-10-22 18:59

昆汀“叶公好龙”背后的文化冲突

中国观众可能很难想象,世界范围内影迷对昆汀·塔伦蒂诺电影的狂热。


作为好莱坞年轻导演,昆汀以特立独行的个性和对商业电影/艺术电影深刻理解而著称,他乐此不疲解构一切,擅长非线性讲述故事。


昆汀·塔伦蒂诺


在他的镜头下,剧情不存在伟光正,人物从不刻意正面塑造,只要能让观众爽,《低俗小说》中黑帮老大会被人抓住鸡奸,《落水狗》出现机关枪般扫射的脏话,《被解救的姜戈》中黑人复仇。


他甚至有魔力让一众好莱坞大腕在电影里集体迷失,并被驯化成痞、贱、粗暴的昆汀式狡黠腔调,虽然电影又艳又俗又暴力,但真的很过瘾。


新作《好莱坞往事》今年七月刚在北美上映,三天狂揽4035万美元,全球票房突破3.2亿美元,一举成为昆汀全球第二卖座电影。


因为这部电影第一次穿透暴力、血腥与戏谑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层温情,被誉为“昆汀写给好莱坞的情书”。


左起: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昆汀·塔伦蒂诺


本来,内地观众有望在10月25日与《好莱坞往事》见面,却在公映前七天被紧急撤档。


据外媒《好莱坞报道》透露,电影撤档的原因可能是李香凝上诉电影局要求修改电影《好莱坞往事》中关于其父李小龙片段所致。


在昆汀的镜头下,李小龙这次变成了趾高气扬、目中无人、在片场吹嘘自己能把拳王阿里打残的狂人。甚至,刚夸下海口就被布拉德·皮特饰演的特技演员扔到汽车门上砸出了很深的凹槽。



以往的电影中,李小龙都是那个踢碎东亚病夫牌匾、拳打西洋人、长国人志气的民族英雄,被美国报刊赞誉为“功夫之王”,日本人敬为“武之圣者”,代表着华人在国际上的正面形象,怎么到好莱坞电影中就成了一个“傲慢又自恋”的丑角呢?


《好莱坞往事》讲的是1969年的往事,李小龙作为一个时代符号出现在电影中,本身应该是致敬,怎么就变成了刻意矮化的“种族歧视”呢?


虽然昆汀的电影向来喜欢恶搞和放大人物缺点,来营造影片的独特性,但这一次明显玩过了。


李香凝率先对美国媒体控诉道:


“我明白昆汀·塔伦蒂诺电影中的主角都是反英雄式人物,这也是昆汀的又一次狂想。我明白这场戏的意图是想让布拉德·皮特的角色看起来特别厉害,连李小龙都可以打败,但是最终呈现出来我父亲是个傲慢自恋的受气包,实在太让我心碎了。”


李小龙昔日挚友、NBA传奇巨星贾巴尔随后发文谴责:


“昆汀电影中李小龙的形象狂妄高傲、是白人手下败将,这正是李小龙一直力图打破的偏见。他随意抹黑李小龙的形象,涉嫌对亚裔人群种族歧视。”


十年著成《李小龙的一生》的作者马修·波利也认为:


“在影片中,李小龙骄傲自大、吹牛,导演把这些特质夸大到了讽刺的地步。”


面对舆论的质疑,昆汀称自己13岁就看过李小龙的传记,相关说辞在回忆录里有据可循,并表示电影有虚构情节的权力。


“他本人就像电影里演的那样,是有些傲慢的”。


后经美国《综艺》杂志查证,李小龙回忆录中并无“打败拳王阿里”类似的话,只是当时有一位书评人写到过,是昆汀混淆了出处。


况且,《好莱坞往事》中李小龙被一个无名替身当“废物”一样扔在一辆轿车上还砸凹了车身,那不等于自己比李小龙更傲慢?


评价一个艺术家,一定要看看他可以主宰别人命运时的选择,即便为了创作。因为即便观众们知道电影是虚构的,这些场景也依旧会存于大家共同的记忆,作为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存在。而这些人物留存我们记忆的真切举动,则可能因这一虚构而改变。


虽然,近年来好莱坞电影都会设立一个丑角来增加电影的喜剧效果,但是好莱坞影片中,谁也不敢拿种族开玩笑,尤其非裔和拉丁裔。


然而可悲的是,诸如《好莱坞往事》之类的影片却对华人形象肆无忌惮给予负面刻画,影片对李小龙的刻画,正是白人对亚裔群体的歧视,因为在李小龙生活的六七十年代,好莱坞影视作品所呈现的亚洲人形象除了恶棍,就是唯唯诺诺的仆从。


光环笼罩下的好莱坞,即便天才如昆汀,眼中亦满是狡黠,他不再有意突破创作的渴望,裹上资本温暖的裘皮之后,中国市场只是他捞金的欢乐谷。


因为在昆汀看来,不管李小龙的截拳道和他的功夫电影多受好莱坞欢迎,终其一生都是美国娱乐圈的局外人。


据李香凝透露,开拍前,昆汀联系了影片中多个真实人物的家属,他唯独没有以任何方式联系李小龙的家人,这也印证了昆汀对亚裔的偏见根深蒂固,即便闻名如李小龙。


事实上,当六、七十年代的西方电影,英雄形象大多是007这样的白人,依靠各种高科技装备退敌制胜时,李小龙就肉搏上阵,凭借着自己的拳头惩恶扬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全都是风靡世界的佳作。


李小龙身上反种族歧视具有普世意义


那个时代,正是李小龙为好莱坞定义了“功夫片”的概念。


2009年,美国历史频道推出纪念特辑《李小龙如何改变了世界》,赞誉李小龙带来的影响不仅辐射到了武术、格斗、文化、哲学,还深刻影响世界范围内音乐、漫画、街舞,还有街头运动。


虽然昆汀曾多次对外宣称他是李小龙的粉丝,但从他在《好莱坞往事》中对李小龙人物的刻画来看,不过是“叶公好龙”罢了。这部影片本有望成为中国影迷一窥昆汀内心柔情的窗口,最终却成为昆汀直面中国影迷最锋利的刀刃。


当然,在《好莱坞往事》撤档事件中,美国很多评论家也尖锐指出:“电影是艺术创作,中国人对李小龙那么敏感,还怎么创作呢?”


其实,中国人并非全民“神化”李小龙,认为他不可能被打败,只是这次昆汀的刻意矮化、丑化太过分了。


中国民众第一次通过视频直观感受到武术宗师对垒,应该是1953年香港的白鹤拳宗师陈克夫挑战吴式太极拳大师吴公仪的比赛。


白鹤拳宗师陈克夫  vs  吴式太极拳大师吴公仪


这场比赛的观赏度实在不敢恭维。


而且从现有影视资料记录来看,只有职业拳手干翻武术宗师的录像,武术大师K.O职业拳手的视频一个都找不到。


所以,武术宗师吊打职业拳手的事情客观上是不存在的。


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卡洛夫、“西洋大力士”奥皮音,据可查资料“大力士”只不过是西洋马戏团卖艺人员,两人从未交过手。至于影视中演绎的日本人嫉恨霍元甲武功而下毒桥段,纯属虚构。


据陈公哲回忆,霍元甲原本就患有咯血病,他是死于旧疾。姚联合在《霍元甲是被日本人毒死的吗?》一文中,有过详细阐述:


“当年一队日本柔术家到上海表演,霍元甲受邀观看。表演中霍元甲即时兴起,上场展示中国武术(据闻当年才40岁的霍元甲已是一个病入膏肓的人),期间引起旧病复发。有一位名叫秋野的日本医生在场,见状立即对霍元甲进行急救,但可惜霍元甲的病情危急,在送往医院途中去世。他的死因是急性肝肾衰竭,并非中毒,死因报告仍然保存在上海红十字会医院内,可供查证。”


李奥·汉特在《功夫偶像大师》中写李小龙时,这样写道:“对于西方观众而言,这名不可思议的功夫巨星在与他们初次接触的时候便死亡了。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小龙的死成为他光环的一部分。”


所以,李小龙作为一代武术宗师,不一定是最能打的,但他的精神对中国人民就像京剧、书法一样,已经成为一种民族文化,一条精神脉络,会一直传递下去。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造神与祛魅同时进行的时代,时代造就的票房神话终将消亡,而那个李小龙不朽。


参考资料:

1.《好莱坞往事抹黑李小龙?这位NBA传奇有话要说!》,圈有没艺文

2.《昆汀“侮辱”李小龙?》,有马体育,小码哥

3.《武术到底能不能打?致所有粉丝的一封信》,欧阳乾来也,欧阳乾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