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何以会变得如此暴戾?
2019-10-29 08:39

少年的你,何以会变得如此暴戾?

本文来自公众号:宅总有理(ID:zmrben115),作者:宅少,题图来自:电影《少年的你》


“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作家·歌德(逝于1832年3月22日)


代表作品:《浮士德》


……


01.


《少年的你》上映才半天,朋友圈里就有人疯狂推荐。鉴于之前的撤档风波和李安导演120帧的《双子杀手》附近没得看,周末就跑去看了曾国祥这部新作。


130多分钟下来,确实是部好电影。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很久没在电影院里看到这么舒服的片子了。不得不佩服导演的功力。


周冬雨的表演可以说是hold住全场,从给跳楼女生盖衣服那场戏开始到最后字幕打出,每一个镜头,都把陈念这个被欺辱的女生演得令人信服。整个观影过程,我都忘记了她是周冬雨。上一次给我如此强烈观感的女演员,还是演宫二的大赢家章子怡。


周同学不封后,真是可惜了。


易烊千玺谈不上惊艳,但足够稳定。对于初登大银幕的流量小生来说,相当不错了。之前某些靠颜混饭的流量前辈,一次次让人倒尽胃口,以至于我对这帮人产生了极大偏见。看完他的表演,一颗心落回肚子里。原来认真演戏、想要演好戏的偶像还是有的。想必这里面有曾导调教的功劳。


一个演员碰上一个好导演,实乃人生大幸。曾导才应该坐到郭敬明坐的那个位置上去。


最值得被讨论的,还是题材本身。校园霸凌的片子,《悲伤逆流成河》当然不是中国第一部,无论《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还是《大象席地而坐》里均有表现,只是它们宏观主题比霸凌要深刻更多。而对于《少年的你》,校园霸凌是一路推动故事向前的原动力。无论人物、音乐还是一次次大特写,都围绕这一核心。在视听语言上,达到了同类电影没有达到的锥心刺骨的程度。


其对暴力的直观呈现,对受害者精神的细腻刻画,极易勾起人的愤怒和痛心。到底是不是刻意借此挑逗观众情绪,没什么好讨论的。


毕竟现在这个行情,能直观呈现一点社会阴暗面并加以渲染,很有勇气了。


不过,这也就是我看《少年》时觉得略有遗憾的地方(以下部分包含剧透)


02.


本质上,《少年》是一个双线叙事,一条线讲校园暴力的残酷,一条线讲男女主角的互相拯救。这两条线彼此交融,动人心魄,但在叙事上,又令全片主题产生了一丝割裂。这么说吧,假如把《少年》归于现实主义电影,它还没达到一部现实佳作应该达到的力度。


影片大部分叙事,都围绕着暴力现场与受害者遭遇二者打转。如果它是为了讨论霸凌,那最终呈现出来的,只是冰山水面上那一块。


下面那百分之八十,关于“暴力如何产生、暴力何以没能被及时阻断”,都只是隔靴搔痒,用了一些旁敲侧击的方式,点水而过。


不知道是不是基于审查,创作者们避开了那百分之八十的残酷和阴暗。导致“遭受暴力心灵受损”这条线,成为了男女主角彼此拯救的背景板。所以看到后半段,个别台词老是让我出戏,看着看着,又觉得看到了“疼痛青春”。


估计这也是很多人对“融梗”不满的原因,因为“互生关系”的展开,“校园暴力”所耗费的笔墨大打折扣,沦为了“互生”的支点。


最明显的,就是施暴者魏莱这个反派。


影片从头到尾,魏莱都只是一个工具性人物,刻板、平面,上场、施暴、不断推动剧情,然后领盒饭走人。好像天生就是人渣,而且没有丝毫产生同理心的基因。至于这个人是如何成长、她施展暴力的心理动机,以及为何在施暴路上畅通无阻、不被成人纠偏,都没能做足够深入的铺陈和展现。


电影更多展示的都是How的部分,没有深入到Why。而在我看来,这个Why,恰恰就是“校园暴力”的核心。我们肯定不能指望一部电影改变现实,但要是电影能把腐烂的土壤扒一扒,也没什么不好。当然,或许《少年》的主创人员也没想剖析到那个地步,人家就是老老实实讲一个心灵故事。


但抛开电影叙事本身不谈,魏莱何以成为魏莱,为何能够肆无忌惮屡屡得手,是在电影之外的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否则滋生暴力的温床,始终还在。


03.


首先,暴力本身多么可怕就不用多说了,现实里的校园霸凌比影片里的要残忍得多。


《少年》可以说非常克制了,剪辑下来不会让观众心理不适。有心去网上找点霸凌的新闻,个别细节令人不忍卒读。一些流传开来的视频,更叫人不忍直视。很难想象一个正常人遭受了那样的侵害后,还能积极生活。


置身事外的人,都对那种伤害感到恐惧,更别提那些受害者,完全是生活在深渊里的感觉。这种伤痛跟随人通常是大半辈子,遭受暴力时年纪越小,对人格的发展越不利。做噩梦都是轻的,很多人,自杀未果、深陷抑郁。


更严重的是,暴力还会滋生暴力。


太多被施暴的人,忍受到达一定程度后,都会产生杀虐的念头,觉得必须对施暴者还以同等的痛苦才能解脱。


知乎上,很多关于“校园霸凌”经历的问题,受害者们都表达过同一个报复心理:


“不止一次,想把对方弄死。”


有的答主,甚至已经实施过。


人心这个东西,既坚韧又脆弱,一旦暴力受损,堆积在生命中的怨恨是难以估量的。不然也不会有学生事隔多年后拦住中学老师狂揍对方一顿。所以,如不能防止暴力产生和及时阻断暴力,剩下的只有悲剧。


关于暴力何以产生,《少年》不是没有呈现。


这里又要忍不住夸一句曾导,作为一名香港导演,居然能把内地学生的高考场面拍得那么活灵活现,高,实在是高。


导演对学校考试文化氛围渲染之逼真,大概可以媲美《高三》那部纪录片,让人想到毛坦厂的莘莘学子。书桌上高高码起的书籍、资料,班主任打鸡血的考前呼喊,靠着成绩来排座位牵扯到班级阶层的台词,以及令人产生密集恐惧症一般的赴考队伍和阅卷细节,这些画面,看上去对男女主角情感线的促进没多大作用,但暗中已经让人领会到了一些东西。


在这样一个窒息的生活环境里,人的精神到底会处在怎样的紧绷状态且不论,坐在教室里的少年们,除了学习人文科学知识,拿它们换取高分成为进入大学的凭证外,还学习到了什么?片子里,考学成为了少年生命中最重要的事。要是参加不了高考,你爹就能跑到学校里给人下跪。至于你女儿欺没欺负同学,你女儿有没有被同学欺负,少年们在成长中的心灵美育和道德观念教养,没有多少人关心。老师关心的是,答题卡你可要多对两遍啊。


既然学校竞争这么激烈,功利化如此严重,没时间搞同理心培养和人格教育,那么父母呢?


家教对人格养成的重要,不言而喻。影片上映前,大连出了个13岁少年杀死邻居10岁小女孩儿的凶案。在媒体曝光的信息中,这孩子杀死人后,父母居然跑去看热闹,他爸凑在人堆里假装问一句“真死了啊?”,两次跟受害人父母打照面,都若无其事。


你很难想象这两口子平时是怎么教育儿子的,他们又怎么理解生命和痛苦,理解别人家庭的灾难。对于儿子亲手残害了一个幼小生命,他们第一念头,不是痛心、道歉和反思,而是想着怎么侥幸逃脱法律的制裁。看来正在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里,很需要考虑一下父母的责任人位置和相关惩戒手段。


如果说针对学校德育的缺失,《少年》里不方便往深了聊,那么针对魏莱家庭环境这一块的浅尝辄止,就导致了这个人物太过单薄。


反正一上来就是恶,纯粹的恶,成为了不断推动男女主角关系进展的工具。但反派何以凶顽,何以会施暴,都没有具体交代。


一位伟人曾经说得好啊,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非要说她就是无缘无故的恶,那我也没办法。


关于巍莱的暴虐人格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她的暴力心态到底是怎样的,《少年》给出的答案不够立体,这是一个遗憾。


而这,正是我们需要深思的。这里面可能是家庭的问题,也可能是学校的问题,搞不好,还可能是整个社会的价值导向问题。


如果魏莱是一个成绩极其优异的施暴者,受害者陈念是个毫无存在感的差生。


故事又会怎么写呢?


04.


故事里,“暴力何以没能被及时阻断”这一关键点,落在警察郑易身上。


估计看韩国电影的观众都知道,警察这个角色,真是他们改编真实事件最爱用的角色,目的就是捋清悲剧发生背后的现实困境,冰山下的部分。《少年》里,郑易一路的戏份蜻蜓点水,涉及了这个困境。一是跟黄觉吃饭那场讨论,一是去巍莱家跟她母亲沟通。但总的来说,还是太表面化。


电影后半段,将两位少年的绝望感推向顶峰,其背景就是一句话:


你被校园暴力,报警也没卵用。


但影片强调的还是结果,并非过程。郑易这个人物的戏剧走向,都是被主线带着走的,没能独立成为一条脉络。然而,关于“校园暴力不断生长”这一结果,警察的付出最终难以成效,恰恰才是关键。


为什么明知有暴力,却无法有效将其扼杀?在学校、家长之间,始终找不到明确责任对象,施暴者难以被及时惩戒,原因何在?


当然,这也不是《少年》要挖掘的东西。要是这么挖掘,郑易的戏份大概要翻一倍,后面那些悬疑反转的桥段,也该沦为配戏了。但还是那句话,《少年》直观呈现暴力是一回事,要搞清楚我们能做什么,才更重要。


我父亲是一位老师,我是在学校里长大的。《少年》让我喜欢的部分,就在于它拍出了学校的质感(手机啥的就忽略吧)。从小到大,我周围全是辛勤园丁。说白了,不少老师,尤其是当班主任的,虽然肩负着培育祖国花朵的光辉使命,但放在学校这个大环境里,他们所处的位置并不光辉灿烂。


私下里,他们焦虑的东西也是茶米油盐,个人趣味也不见得那么高尚,生活里各种一地鸡毛,没事儿就凑在一起骂领导,跟事业单位里的基层劳力没啥两样。一方面,他们确实有育人之心,但另一方面,什么绩效考核、班级风评,都是压在肩上的两座大山。要指望班主任站出来阻断暴力,没那么容易。


为了多拿奖励,他们的注意力,多半都在搞班级优生数抓成绩上,很难像生活指导员和知心阿姨一样关注到学生的方方面面,就算是发现问题苗头了,手上的权利也有限,只能以批评教育为主,并不能扭转局势。


实在屡教不改,叫家长,最省事。某种程度上,他们对暴力的忽视,是环境的产物。


《少年》里面,对班主任也有描画,但没有深入表现其处境,没有展示出他在事件里所处的位置和以他为中心展开的人物关系。可实际上,这个基层人物所处的位置,关系到年级主任、校方领导、教育局等各个层级,从他身上辐射开去,才能描绘出举证和问责两个过程中,到底会遇到怎样的现实困境。


至于举证、问责的细节,影片重点不在于此,最后班主任下课走人,点到为止。


而这正是故事的转折点。


因为暴力一旦没有被及时阻断,令施暴者付出代价,那么他们就会变得加凶顽放肆。


一如电影里,魏莱被驱逐出校,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进而有机会对陈念二次施暴。这次施暴不在学校里,学校就没有主要责任。


如果第一次施暴、导致胡小蝶跳楼自杀就被追究责任的话,校方肯定完犊子了。至于一个学生自杀,为何施暴者能靠家长一句“死者心理承受能力差”而免于警方追责,其背后关联的人物、波折,完全只能靠我们自行脑补。


那也就是郑易这条故事线上,没能演出来的细节,是“校园暴力”这座冰山下更灰暗、无望的所在。非要拿一部更好作品的高水准去要求《少年》的话,我只能说:


“郑易”这个名字,取得很不错。


但承担的戏份,太单薄了。


戏里面的受害者死了,还能活过来,而新闻里的受害者死了,那就是一个生命,真的消逝。我们再怎么脑补,他也不会活过来。


现实之复杂,不是补拍宣传片可以解决的。实在好奇,搞不好宣传片也不让你拍了。


好吧,这又是另一个新问题了。


05.


总的来说,《少年》是一部值得看的电影。这两天势头正猛,但我觉得豆瓣评分有点虚高。整体上,它还没有到达深刻讨论“校园暴力”的层次。片子还着力于“暴力”在少年世界游走的图景,远远没有抵达成人世界的暗壁。


所以,我更愿意把它当成一部优秀的青春电影。而在这个领域里,它差不多可以吊打之前所有的校园青春电影。流量王朝变天后,大家终于不用看矫情的恋爱和突如其来的堕胎,进而怀疑自己有没有过青春了。


最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陈念的那句话:


“你就放心把你的孩子生到这个世界上来吗?”


多年以前,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女主角也有一句话:


“我就和这个世界一样,这个世界是不会变的。”


然后张震就捅死了她。


衷心希望,这个世界是可以变的。


本文来自公众号:宅总有理(ID:zmrben115),作者:宅少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