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西湖”重现水源:又见长河落日圆
2019-10-30 16:59

“敦煌西湖”重现水源:又见长河落日圆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湘桥蓬蒿人,原标题:《“长河落日圆”的景象重现:哈拉奇湖承载着怎样的过去?》,题图来自:东方IC


10月28日,甘肃敦煌沙漠中,干涸消失近300年的哈拉奇湖重现水源,形成了5平方公里左右的湖面,沿河芦苇、红柳等植被正逐渐恢复生长,野生动物开始在此栖息。                                                                        

哈拉奇重现水源


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写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样的塞上美景有可能重现。当然,王维去到的是凉州,不过距离本文所说的哈拉奇并不远。


这个被誉为“敦煌西湖”的哈拉奇湖究竟是什么样的地方?


哈拉奇湖位于倒流河疏勒河的末端。哈拉奇,是当地主要植物“黑芨芨草”的意思,说明这里本是植被丰富的地方。


疏勒河的倒流,是因为特殊的地势。在甘肃西北的敦煌地区,有一幅奇异的地形景象,西南高而东北低,四处环绕着南边的阿尔金山、西南的祁连山脉和北边的戈壁,似乎是一个天然的滑梯,疏勒河水顺着滑梯流入湖中,造就了哈拉奇湖曾经的辉煌。


疏勒河位置图


疏勒河,也就是古代的籍端水,是甘肃省河西走廊内流水系的第二大河,全长540公里,发源于祁连山脉西段托来南山与疏勒南山之间,西北流经肃北县的高山草地,贯穿大雪山到托来南山间峡谷,过昌马盆地,也曾流入现在的新疆罗布泊。


疏勒河


特殊的位置,让中原的农耕文明、西域文明、草原游牧文明、青藏高原文明在此交汇。


哈拉奇湖的干涸和重现,似乎配合着甘肃在历史上的沉浮。

籍端水和敦煌郡

在先秦到西汉早年的河西走廊,占据哈拉奇湖一带的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大月氏。那时的籍端水(疏勒河)从祁连山脉起源,流经今天的敦煌一带,水草丰美。


不过,月氏人还没舒服多久,这片膏腴之地就让兵强马壮的匈奴人夺了去,直到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在骠骑将军霍去病的进击中,匈奴浑邪王杀了休屠王,带领四万部众投降汉朝,河西走廊才正式纳入中原文明的领地。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霍去病


汉河西四郡,谭其骧版地图


同年,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为了长期经略河西走廊,在河西设置了酒泉郡和武威郡。而哈拉奇湖一带作为河西走廊延伸的末端,是交通四方的节点,自然而然引起了西汉朝廷的注意。


汉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又将酒泉、武威二郡分别拆置敦煌、张掖两郡,加上阳关和玉门关,史称“列四郡,据两关”,敦煌的诞生,成为了哈拉奇湖一带首次出现的中原文明行政机构。


电视剧《汉武大帝》剧照


随着两汉时期丝绸之路的日益发展,作为重要节点的敦煌也兴盛起来,籍端水对此功不可没。


敦煌附近的绿洲和适宜的农业条件让敦煌承担起交通四方之责,当时的党河和疏勒河并没有像后来那样因为缺水断流,两河在敦煌汇合后流入今天的哈拉奇湖,灌溉了敦煌四境的绿洲,孕育了成为丝路枢纽的敦煌郡。

文化彬彬,河西锁钥

古代的哈拉奇湖附近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成为中原战火连天时华夏子民的避风港。两晋交替时,随着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兵戈不息、文事荒废的情况下,大量人口除了向江南的东晋朝廷迁徙,还会选择敦煌一带。


硕儒名士的到来,给敦煌注入了文化活力。尽管那一时期史料匮乏,但仅据《续敦煌实录》记载,十六国时期,敦煌学者有著述的就有十四人,宋纤、郭瑀就有学生千人。


《魏书·乐志》记载说:“晋永嘉之乱,太常乐工多避地河西”,“(魏)平凉州,得其伶人器服,并择而存之”。在战火纷飞的中原大地之外,当时的敦煌俨然一片世外桃源。


此外,前秦建元2年(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赫赫有名的莫高窟也就此诞生。


莫高窟壁画


从两晋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河西走廊一共经历过五个“凉”政权。其中唐朝李氏先祖李暠所建立的西凉,就是在今天甘肃西北和新疆东部一带,西凉最早的首都和核心地带,正是今日哈拉奇湖地区。


以甘肃西北一隅独立建国,足以看出当时哈拉奇湖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而军事上,哈拉奇湖和敦煌一带,也适合长期镇守。


水草丰美的条件能令当地守军吃饱饭,不用担心狭长的河西走廊在作战时会带来后勤压力。


此外,北边的北山山脉、西边的阳关、玉门关和被称为沙山的库木塔格沙漠为敦煌提供了天然屏障,而南方又有祁连山脉阻隔,是军镇防守很好的选择。


可以说,从西汉汉武帝为抵御匈奴建立敦煌郡,到明初攻陷河西走廊在敦煌故地设置沙州卫。历代政权无不以此地作为军事基地,控扼河西。

既然说哈拉奇湖一带的军事地位如此重要,那么自古以来在这里的军事纷争便不会少。其中较有名的,是唐军在安史之乱后与吐蕃军的守城战,还有蒙古军攻灭西夏时的战役。


《新唐书》对唐蕃沙州之战有这么一段记载:


“城守者八年,出绫一端募麦一斗,应者甚众。朝喜曰:‘民且有食,可以死守也。’又二岁,粮械皆竭,登城而讠虖曰:‘苟毋徙他境,请以城降。’绮心儿许诺,于是出降。自攻城至是凡十一年。”


在安史之乱的骤然打击中,唐朝在一系列的指挥失误下丢掉了长安、洛阳两都,安西军及陇右军东调与安禄山作战,防务空虚的河西走廊成为日益强盛的吐蕃攻唐的首要目标。


安史之乱唐军平叛图 图源:水印


吐蕃于公元766年攻陷甘州以后,沙州一带已经难以联系唐朝中央。


公元777年秋,吐蕃大将尚绮心儿攻陷瓜州,彻底断绝了沙州与外界的联系。即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依靠沙州的城防以及地势,吐蕃仍久攻不下,遂移帐南山待机。当时的河西节度使、沙州刺史周鼎求援于回鹘,逾年回鹘救兵不至。


在时任都知兵马使的沙州人阎朝统领下,沙州军民坚守沙州八年。之后又用沙州府库中积存的绫换取粮食撑了两年。贞元二年(786年),吐蕃军队再次大举攻城,在粮械已经征无可征,用无可用的情况下,阎朝为了保住沙州军民,与吐蕃谈判。在不迁居民、不损害居民财产,汉人继续担任沙州地方官职等条件得到吐蕃大军的允诺以后,接受吐蕃军入城。


沙州军民面对吐蕃军的围攻,坚守抗击十余年之久,终究因为缺水补给,无奈失守。强盛的吐蕃也要历经数年才攻下,除了沙州军民自身的意志外,沙州优越的地形和坚固的城防,也是重要因素。


时光飞跃数百年,成吉思汗率领大军进攻西夏,沙州又一次成为蒙古军西路军的首要目标。


蒙古大军进攻西夏路线图


公元1125年,成吉思汗以夏献宗李德旺没有履约为由,兵分东西向西夏夹攻,成吉思汗率主力部队至斡罗孩城(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西进攻陷黑水城,又迂回进军贺兰山(宁夏银川西北),击败西夏将领阿沙敢不。


电视剧《成吉思汗》


西路军由成吉思汗养子察罕等率领,西夏降将昔里钤部从攻,从西路向沙州发起进攻。沙州作为西夏经略多年的西北重镇,地处要冲,只要蒙古大军攻下此地,就打开了河西走廊的西大门。


沙州守将是籍剌思义,他抱着必死的决心带领沙州全城军民作战。蒙古大军在围城时,发挥了自身的机动优势,迅速切断各路援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沙州在坚持数月后失守。


沙州失守后的几个月,蒙古大军便星集西夏首都中兴府(今宁夏银川),半年后,西夏灭亡。

沉寂与复苏

蒙古大军灭亡西夏后,哈拉奇河一带被设置为沙州路。连年征战,这里早已人口锐减,民生凋敝,不复当年繁荣兴盛。而在有元一带,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陆上丝绸之路逐渐没落,加上沙漠侵袭,沙州也开始沉寂。


明中期,由于沙漠化等原因,沙州卫和居民被迫迁往嘉峪关以内,明朝在沙州卫故地设置罕东卫,羁靡统治。


虽然如此,明朝对此地仍然比较重视正德年间,兵部曾上奏:“我国建哈密、赤斤、罕东诸卫,授官赐敕,犬牙相制,不惟断匈奴右臂,亦以壮西土藩篱”。


清中期,由于河西走廊的移民和开发,加上当地自然环境的恶化和库木塔格沙漠的大举东进,人口逐渐超过当地的承载量,疏勒河开始断流,党河逐渐退缩,哈拉奇湖也从一片湖泽变成了枯竭的土地。


2014年,国家批复建设疏勒河河道恢复与归束工程,这是《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综合规划》中的八大工程之一,是确保实现疏勒河干流生态下泄水规划目标的重要保障工程,也是保护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工程。


这5年间,人们对150亩农田进行了节水改造,节约下来的水被用作下游的生态修复,有效遏制哈拉奇湖地带湿地的萎缩退化,成功阻断了库木塔格沙漠的东进。


在着手进行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以后,在技术革新与制度改革下,由于农业、工业等因素导致的疏勒河水量流失也在逐年减少,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的同时又疏通了河道,种种措施多管齐下,哈拉奇湖终于恢复了今天的生机。


如今,哈拉奇湖在干涸300年后重现,背后承载着的不仅是河西走廊历史的厚重,也预示着中国中西部地区未来的复兴。


参考资料及文献:


《汉书》《新唐书》《宋史·夏国传》《元史》《明史》


李泰:《括地志缉校》


敖特根:《西夏沙州守将昔里钤部》兰州大学


施光明:《十六国敦煌学者考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作者:湘桥蓬蒿人,原标题:《“长河落日圆”的景象重现:哈拉奇湖承载着怎样的过去?》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