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里,本没有爱情
2019-11-03 21:56

京剧里,本没有爱情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王珮瑜(著名京剧演员,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题图来自:东方IC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说文艺作品中“爱情是永恒的主题”。


这句话当然没错,但是不同于很多人的印象,在京剧的传统老戏里面,恰恰是看不到爱情的,能看到只是世情和婚配。


现在说起京剧,我们总最先想起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却少有人知道这几出戏都是经过了近现代文人名家的改编,才变成了大家所熟知的样子。


我们首先要知道,京剧的发展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以程长庚开始到谭鑫培为代表的老生行当创造了京剧的第一传统,之后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行崛起之后,开创了京剧的第二传统,以此为分水岭。


第一传统的戏属于传统骨子老戏,第二传统以后的京剧里面才开始出现爱情。


也就是说,在以前的京剧里,几乎是看不到专门描写爱情主题的戏的。在表现男女之间关系的时候,侧重于情色和婚姻伦理,主要是受到以下三点原因的影响:


男性视角


首先,那个时期的京剧,写戏演戏看戏的全是男人。


中国古代演戏,原是有女乐的。到了明代的时候还有女演员,但是清朝以后,顺治皇帝下旨,禁止宫里有女乐。


不过那时候皇帝的这种命令效率也不是很高,旨意下达之后,又过了好多年,清朝宫廷里面还是有女演员,一直到康熙晚期,才彻底禁绝。


宫廷里面没有了,那在北京这个地方,女演员就彻底绝迹了。所以,昆曲也好,京剧也好,演女性角色的都是叫男旦,也就是男演员来演。


演员都是男性,观众也都是男性,在清朝,女性是不允许进戏园子的。因此京剧老戏的主题集中表现忠孝节义,题材多是帝王将相,袍带大戏,表现男女关系的故事本来就很少。


草根创作



除了刚才提到的因素以外,京剧的骨子老戏还几乎都是民间草根的作品。


如果说,爱情是文艺作品的永恒主题,那么情色恐怕就是草根文艺永恒的主题。这一点京剧,包括梆子、徽调以及各种民间地方戏曲都不例外。


草根化的作品中,不能说男女之间完全没感情,但是草根的表达方式往往是直白、实际,没有文人的浪漫气息。


比如说,在老戏中讲夫妻恩爱的词,《四郎探母坐宫》,算是最有名的了,里面有一句“你我夫妻相亲相爱一十五载”,居然有这种词,这是最不得了的了。


别的时候,唱夫妻的戏,都很难找出相亲相爱这样的词,但即使是这种词,也是抽象、直白、生硬,与文人作品是无法相比的。这就是民间草根艺术的特点。


相公文化


另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戏曲界是比较忌讳的,那就是戏曲娱乐中的相公文化,也就是男同性恋的文化。


“相公”这个词,原来应该是“像姑”,就是男的像姑娘,后来转来转去就变成相公了。


在过去的戏班子里面,唱旦角的、唱小生的,往往就兼做相公,他的主要营生不是唱戏,而是接客。


而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在京剧形成以前,秦腔、梆子、徽剧、京腔里那些以小生、小旦、小丑为主的“三小戏”,里面就有很重的色情成分,在戏班里叫作“粉戏”,京剧自然也继承了这些剧目与表演传统。


既然传统老戏里没有爱情,那么戏里的男女之间里有什么呢?


情色——粉戏



所谓粉戏,当然就是指有色情内容、色情表演的戏。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传统戏曲的改造工作已经开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出著名的剧目被点名,就是《游龙戏凤》和《贵妃醉酒》,这两出过去就是粉戏。


后来经过修改整理,这两出戏被允许继续上演,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也可以说这是现在的京剧舞台上“硕果仅存”的几出粉戏之一。


《游龙戏凤》是一个生旦对戏,说的是明朝正德皇帝,微服私访来到梅龙镇,看上了一个乡村酒馆的小姑娘李凤姐,一来二去的两个人就好上了。


一个小时左右的演出时间,观众通过演员的唱念做表,感受这两个人物关系发展的变化。梅兰芳先生在《舞台生活四十年》里面也记述了他这出戏的表演,他也说,这个戏实在是没什么积极意义。


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这出戏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叔调戏萝莉,然后把人家弄到手了。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情节和台词都有点猥琐。当然,这些猥琐的词句表演还是比较隐晦的,那个时代的人习惯了那种氛围,看了会鼓掌、哄堂大笑。


现在我们的演出一方面是做了些净化,另一方面是离开了那个氛围,有些猥琐含义也显不出来,所以也并不妨碍演出。


我也始终主张看戏,看表演、看玩意,经过了修改净化的《游龙戏凤》,作为一出生旦对戏,还是很有特色的。


婚配——伦理



老戏里面描写男女间的故事,除了刚才讲的情色,最多的就是婚姻。有两出戏比较典型,一个是四郎探母 ,一个是武家坡。


两个人的感情,两个人的精神相爱,好像在老戏里面都是不需要表现的。主要讲的是要怎么处理两性伦理关系,而且也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


《四郎探母》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戏文里主要在突出表现女性的“贤惠”。


在传统老戏的原则里面,女性是绝对贤惠的。当铁镜公主发现丈夫杨四郎是自己家世代的仇人,而且十五年都隐瞒身份,如果换作我们现代读过书的女性,心里会怎么想?会怎么处理这种关系?


但是在老戏里面,听到他是杨家的后代,铁镜公主只是“吓得我浑身是汗”。什么别的都不讲,只有一个原则,就是怕你不再回来了。


至于你杨四郎会不会出卖我国的利益?这些都可以扔掉,非但如此,我还什么事情都愿意为你去做。这就是老戏当中的伦理。当然你可以批判他,但是老戏就是这么表达的。


还有一出老戏叫做《武家坡》,讲的主要是女性贞洁。


这出戏的模式在京剧里面太多了,《桑园会》《汾河湾》等等,全是这一套。这个男的,不管什么原因,离家十八载,一回来刚见面,不问别的,最关心就是妻子她的贞洁如何。


这也是老戏的价值观里尤其爱强调的:女性必须贞洁。


过去《武家坡》和《汾河湾》都有这样的词:“想我离家一十八载,不知她的贞洁如何,待我来试她一试。她若贞洁,将她认下,她若不贞,一剑将她杀死,拉马就走。”


如今看来觉得太不像话了,所以后来我们演的时候,这些词都没了。


但是这就是老戏的基本观念,那个时代的人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贞操观在老戏里面比比皆是,这是那个时代的文化。


后京剧时代的爱情


我们说传统老戏里看不到爱情,一直到了梅兰芳那个时代,京剧的第二阶段传统出现以后,有了“名伶私房戏”和“小本戏”,才出现了真正表达爱情主题的剧目。


我们在这里说的爱情,是指在剧目当中,不仅有简单的男女之情,还有艺术化表现两性相爱当中的喜怒哀乐,才能表现出男女相爱那种浪漫的、精神的、诗意的东西。


因此我们今天能够在戏曲舞台上看到的爱情戏,大多是后来的文人创作的。那些剧本直接以爱情为主题,大量运用比兴的手法,曲折而细致地表现爱情。


梅兰芳的代表作《霸王别姬》,以前也是传统老戏,经过齐如山修改了剧本,就成了梅兰芳的代表作品。


其中有两句念白,现在听起来很浪漫很感人,就是虞姬自刎之前对霸王说:“愿以大王腰间宝剑,自刎君前,免得挂念妾妃”,这是很典型的文人笔下爱情的样子,就算死也要死得浪漫。


梅兰芳以后,四大名旦所编演的爱情戏也都很有代表性。


像荀慧生先生有一部戏叫《霍小玉》,是根据唐代笔记改编的。说的是唐代霍王的女儿小玉,遭王妃所嫉妒,母女被逐宫去。小玉很仰慕诗人李益,经人做媒,二个人就结婚了。


后来李益为了另攀高门,又娶卢侍郎之女,小玉忧思成疾。这事情被侠客黄衫客所知,强逼李益与小玉相见。李益不肯相认,小玉含恨而死,黄衫客怒杀李益。这是唐代爱情故事的一个俗套。


荀慧生这个戏是陈墨香先生编的,陈先生也是一个文人、大才子。文人写霍小玉的爱情悲剧,词意是什么样子?唱腔是什么样子?这里给大家截取两段:



叹红颜薄命前生就,美满姻缘付东流。


薄幸冤家音信无有,啼花泣月在暗里添愁。


枕边泪共那阶前雨,隔着窗儿点滴不休。


含辛茹苦闷恹恹,好似梨花带雨眠。


那夫婿因何不来见?画廊的鹦鹉低唤“堪怜”!


这是李益老不来,霍小玉在家里思念李益的唱词。大家看这样的唱词,大量运用了比兴的文学手法,传统老戏中是没有这样雅致的词的。


它的抒情不像我们老戏里面,直接就是“可怜我”什么什么、“可叹我”什么什么,类似这样的“直抒胸臆”。


你看“好似梨花带雨眠”就是比喻,说自己每天都是流着眼泪睡觉。写“可怜”,他不说自己可怜,说“画廊的鹦鹉”都说我“堪怜”,你说我可怜不可怜?他都是用一种曲折的、带诗意的、浪漫的方式来写感情。


这就是说,京剧里面真正表达爱情这种东西,是在第二传统阶段,大批文人参与创作剧本之后才出现。


改变市场的观众


“爱情戏”在四大名旦之后大量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女性观众进戏园。


辛亥革命以后,最显著的社会变化就是妇女解放。拿看戏来讲,清代在北京这个地方,妇女是不允许进戏园子的,只有在上海允许。


清代妇女在什么地方才能看戏呢?就是大户人家,自己家里办堂会,那你的家眷当然可以看,但是也不能正大光明地和男客人坐在一起看,只能在某一个房间的女眷席上看戏。


辛亥革命之后,这一条首先就破除了,妇女可以进剧场。但那都是什么样的妇女呢?虽然说社会开放了,但还是会有很多传统势力,比如说大户人家的妇女就相对要保守一些,抛头露面没那么快。


率先进剧场的都是勇敢的女性,例如女学生,她们都是受过教育的,在学校受过男女平等思想的熏陶,就敢进剧场看戏。


观众群体变化了,必然带来演出剧目的变化。大量女性观众涌入戏园,才会有旦角的地位上升,大量描写男女爱情的剧目才在京剧中多起来。


可以说,京剧中“四大名旦”艺术群体的出现,跟观众的需求有着特别大的关系。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王珮瑜(著名京剧演员,上海京剧院国家一级演员)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