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读库吧,当一次英雄
原创2019-11-04 20:29

救读库吧,当一次英雄

作者 | 昭晰

题图 | 读库微信公众号


今晨(11月4日),读库公众号发布创始人老六(张立宪)的公开信《来自读库的求助》,信中提到,目前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读库库房面临搬迁,希望在广大读者的帮助下筹措一笔资金,并且腾空至少三分之一、最好一半以上的货位,以便于搬迁的顺利进行。筹措资金的方法是除极少数预订图书和合作产品外,全线图书八折销售。

 

文章一经发出,迅速发酵,朋友圈到处都是文青激情转发,阅读量急速突破10万。

 

面对涌来的关切和询问,中午,老六在个人公众号发布文章《漫长的水逆已经结束》,做了补充说明。


划重点:不至于活不下去了,只是想多挣点,大家不需要刻意下单;读库目前还面临着很多别的难题。

 

图片来源:《漫长的水逆已经结束》


这两封信一出,读库的书卖出去了吗?《来自读库的求助》文章底下被选为置顶的两条评论,都是问如何购买的:

 

图片来源:《来自读库的求助》留言区截图

 

《漫长的水逆已经结束》底下,也能看出大家买得火热:

 

图片来源:《漫长的水逆已经结束》留言区截图

 

虎嗅关心:读库究竟遇到了怎样的困难,求助信发布后效果如何?


面对虎嗅的询问,读库方面的工作人员回应:“我们只看到(读者购买的)各种截屏,但是后台的数据还没有整理得特别好,所以没法跟大家汇报。”

 

读库工作人员再三强调,读库想表达的东西全都在两封信里了,和虎嗅对话只是对媒体的关心表示感谢,而非接受采访。

 

最后,虎嗅从读库方得到了这些信息:


1.    此次库房搬迁是正常的企业经营行为。


2.    新库房选址还未确定,读库对提供库房信息的朋友们表示感谢。


3.    销量数据未整理,暂不回应。


4.    读库目前确实有很多难处,但这是读库自己的事,不方便回应。


5.    对于有些质疑读库赶着“双十一”营销的声音,工作人员语气轻松地回应:“希望能赶得上,把我们的书多卖点儿出去啊。”

 

说到底,这场文艺版的“清仓大甩卖”,为何能引发如此大的轰动?

 

读库的江湖地位

 

读库是文艺青年的读库,而读库创始人老六也是许多文艺青年心中的标杆。

 

张立宪,自称老六,著名出版人,曾任现代出版社副总编辑,策划过《大话西游宝典》《家卫森林》等,并出版有个人作品《记忆碎片》(又名《闪开,让我歌唱八十年代》)。

 

2006年,老六凭一己之力推出了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读库》系列,丛书侧重对当今社会影响很大的文化事件、人物做深入报道,回忆和挖掘文化热点,对文艺类图书、影视剧作品、流行音乐等进行趣味性分析和探究,为读者提供珍贵罕见的文字标本和趣味盎然的阅读快感。两个月出版一期的《读库》,从出钱到出力,从约稿到编务,大大小小的杂事,都是老六一个人完成的。

 

作为人文知识分子阅读的风向和标杆,《读库》收获了不少忠实读者,其中,也有单纯被老六打动的文艺青年。豆瓣用户“秋天的童话”说,自己买《读库》完全是被老六的执着感动,尽管根本不认识他。“当你看到一个人可以不顾一切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时,那份感动无法表达。”

 

后来,图库推出了多个系列,涉足童书、文创,依然保持着高品质、文艺向的出版风格。


图片来源:读库旗舰店截图


不打折,也是读库标榜自己的一个标签。读库曾经表示:

 

“在定价上,读库力求保证图书的用料和做工,然后再尽量压低成本定价时所乘的系数——用户摸摸纸张,看看版权页上的印厂和定价大概就可以感受到。


渠道方面,除了《读库》杂志书通过出版社给电商供货之外,读库图书不给电商供货,所以就不必参与电商平台统一的“大促”,不必承担账期的压力,以及大量的、让人心疼的退货。当然,也享受不到电商平台带来的流量。因此,读库不能打折——因为读库的书定价时就是按照原价销售的原则定的。”

 

这次图书全线八折的力度,对读库来说非常难得,也怪不得读者们会那么激动了。

 

当然了,作为优质内容界的老大哥,读库并没有完全放下自己的高姿态。有知乎用户表示,《塞尔达传说》《红白机视觉史》等他期待已久的书并没有降价,老六这样回应:


图片来源:知乎截图

  

拯救文艺是一种英雄主义情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文艺圈缺钱的项目总能引发大众超乎想象的热情。

 

《战狼2》《流浪地球》《哪吒》获得巨大成功后,制作阶段缺钱的事儿一再被网友们津津乐道。大家的情绪极高,愿意为了票房N刷电影,也愿意在社交网站上替导演卖吆喝。

 

三天前,单向空间爱琴海店发公众号文章宣布60天后永久关店,文中回忆了开店有多难,办文学沙龙有多艰辛,留下的回忆有多美好。


和读库一样,他们也在寻求读者的帮助,发起了“用三十天拯救单向空间爱琴海店”的活动,呼吁大家购买七折处理的价值128元的图书与文创礼包。

 

评论区也是一水的“支持”“已下单”,还有读者留言说,如果可以寄到法国,他愿意订30-50本。


图片来源:单向街公众号截图

 

文艺事业在大家眼中是优雅的,美的,也是脆弱的。读懂文艺作品有较高的门槛,但“拯救文艺”却是一种人人都能消费得起的英雄主义情怀。

 

而书店和出版社作为纸质书时代的承载者,自带一种被世界遗弃的光环。独立书店、独立出版社,大多是孤胆英雄的形象,一想起他们,大家心里涌起的永远是敬佩与爱怜。

 

这次读库发出的求救信号,不卑不亢,娓娓道来,越是这样的文人风骨,越是猛烈地催发着大家的肾上腺素。在一家优质出版社的求助面前,敢问哪一位爱书人能不揪心呢?

 

老六在公开信里说,读库并没有活不下去,只是想多攒点钱搬家。但读者们并不在乎,大家纷纷留言“读库有难,我们不能袖手旁观!”“愿这次有惊无险”“要好好活着”。

 

在可以当一次为出版业雪中送炭的英雄的机会面前,没有人会满足于自己仅仅是锦上添花的事实。

 

这是我们的英雄主义,也是我们的文艺情怀。

 

图书出版业有那么难吗?

 

老六说,库房搬迁在读库最近面临的诸多难题中,难度系数仅列第六。而读库工作人员回应:“我们的困难确实很多,不过主编只是喜欢六这个数字罢了。”仿佛一句玩笑话。

 

实际上,图书出版行业的艰难,是客观存在的。除了出版周期长、印刷仓储成本高、缺乏营销渠道这些一贯的困难之外,传统出版行业更本质的危机来自读者阅读时间的被分割和阅读习惯的改变。

 

中信出版集团文艺社负责人李静媛告诉虎嗅:“大家阅读习惯的改变是不可逆的。人们的专注力现在和金鱼的记忆一样,只有8秒,电子产品上的信息瞬息万变,每秒钟都在变,新鲜有趣足够刺激,这是书永远都无法比拟的,人们已经不可能长时间地沉浸于一本书里静静阅读。

 

经管类,社科类图书因其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性,仍然有稳定火爆的销量,而娱乐休闲为主的文学文艺类图书,则不再是刚需,逐步被手机阅读替代。”

 

曾经在出版业工作的朋友也同意这个说法:现在书的空间越来越小了,是在和游戏、电影、电视、媒体争夺用户。

 

另一位出版业从业者表示,对于读库这件事:“其实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品牌如果发出这个事件也能刷屏,但是绝大部分都做不到。深层来讲,还是希望能让出版行业从容地活着,不然最终伤害到的还是读者。”

 

读库今天的刷屏,完成的是行业内文艺青年对消费者中文艺青年的引导。是出版行业危机中的一个高分解决模板,一次借助新媒体这个“敌人”之力完成的砥砺前行。

 

这场文艺版清仓大甩卖引发的轰动,又一次证明了大众对文艺产品非常高的消费能力,以及大众对文艺事业极强的拯救欲。

 

救读库吧,当一次英雄。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