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疫苗之殇”
2019-11-12 10:58

另一种“疫苗之殇”

本文来自公众号:偶尔治愈(ID:to-cure-sometimes),作者:张苹,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2019 年 3 月 26 日,日本一家法院宣布判决,捍卫疫苗的村中璃子(Riko Muranaka)对反 HPV 疫苗的神经科学家池田修一医生的诽谤罪名成立,村中被判处 330 万日元(约合 21 万人民币)的罚款。


“具有东方特色”的判决


《科学》杂志对该案件的报道,照片中为村中璃子


输掉这场官司之前,村中璃子曾获过 Nature 杂志設立的科学贡献奖——John Maddox Prize,这个奖项的首届获奖者是中国的科普作家方舟子。


这场持续了 3 年的案件的焦点是池田修一的一项“研究”。


池田当时是日本松本信州大学的医学系主任,2016 年 3 月,池田在电视转播中口头宣布了自己的一项研究成果——HPV 疫苗被发现引起小鼠的脑损伤。3 个月后,村中作为医学记者在日本的商业杂志《Wedge》中撰文批评了池田的研究,称这项并非由池田亲自进行的实验中仅有一只老鼠注射了疫苗,并且电视中显示的一张脑部受损影像并非来自那只老鼠。


虽然信州大学和日本负责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的厚生劳动省都认为池田确实以不恰当的陈述误导公众,但是法院回避了关于研究本身的质疑,仍然裁定村中没有提供令人信服的证据因而诽谤罪成立。


在法庭宣布判决之后,顶级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纷纷刊登社评对该结果表示深深的忧虑,前者更是指出:“对 HPV 疫苗事实的扭曲,可能使一代人暴露在危险之中。”


在法庭宣布判决的 4 天之后,科普作家方舟子,在他个人推特上发文支持村中璃子。方舟子认为这项判决“具有东方特色”,他表示:“由于谣言,日本女孩 HPV 疫苗接种率已从 70% 跌到 1%。代价是以后将会增加很多宫颈癌和其他癌症患者。”


从 “70%” 到 “1%”


2009 年,首支 HPV 疫苗在日本获得上市许可,却因价格昂贵,无人问津。一年后,日本政府开始推广 HPV 疫苗并对接种者予以公费补贴,接种人数呈爆发式增长,据估计,2011~2012 年日本 12~16 岁女孩的 HPV 疫苗接种率高达 70%。


然而,2013 年早春开始,疑似 HPV 注射后不良事件在电视、报刊、网络媒体上相继刊登。虽然日本政府于 2013 年 4 月将 HPV  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计划向适龄人群免费提供,但随着媒体上不断发酵的疑似不良事件,接种率开始直线下跌,公众恐慌情绪也日渐上升。


到 2013 年 6 月 14 日,也就是 WHO 全球疫苗安全咨询委员会肯定 HPV 疫苗安全性的第二天,日本厚生劳动省决定暂停对 HPV 疫苗的推荐。2013 年后,HPV 疫苗在日本便被打入了冷宫,年满 12 岁女孩的接种率骤降到 1% 以下。


然而,HPV 疫苗的风险配得上这样的恐慌吗?


自从 2006 年 FDA 首度批准 HPV 疫苗上市以来,有超过 100 个国家将其列入国家免疫接种计划,除了 WHO 以外,包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挪威、丹麦等各国均具有独立疫苗安全性监管机构,对这种疫苗进行了广泛的疫苗安全性评估,其中包括来自不同国家,参与者超过 100 万人的几十项研究。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与未接种人群的发生率相比,接种人群的疑似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没有增加。


简而言之,HPV 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那么,在日本报告的不良事件是否只是在这里的人群中所发生的独立事件呢?


2014 年 1 月,在媒体曝光疑似不良事件的一年之后,日本疫苗不良反应审查委员会对这些不良事件进行了调查,得出的结论是,没有证据表明 HPV 疫苗与所报告的不良事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随后,该审查委员会在 2015 年和 2016 年分别对日本青少年进行了全国性的流行病学研究,报告称那些疑似 HPV 疫苗不良事件在未接种的同龄组女孩中也存在相似的发生率。安全性监测的结果在全球范围不同国家和人群中惊人的一致。


既然如此,一年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导致接种率从 70% 到 1% 的跳崖式对比?


媒体热爱坏消息


2019 年 6 月,BMC Public Health 上发表了一篇调查,研究者比较日本发行量最高的 4 家日报——《朝日新闻》、《读卖新闻》、《每日新闻》和《日经新闻》。分析其中关于 HPV 疫苗危机爆发前后刊登文章内容的变化。


在收集到的约 2000 万篇纸质文章中,2013年3月的疑似“不良事件”在媒体中曝光之后,与 HPV 疫苗不良事件相关的内容,以及“疫苗引起的损害”和“受害者”之类的用语均有所增加(见下图)


蓝线:“疫苗不良反应” ,黑线:“疫苗引起的损害”,灰色部分:接种率


而另一方面,在 2013 年疫苗不良事件的新闻发生后,对于 WHO 和各大学术团体发出安全声明的段落所占的比例,以及提及不良事件调查结果的段落所占比例始终很小。


这也就导致了接种率一蹶不振的后果。


蓝线:相关团体发布的安全声明,黄线:不良反应调查结果,灰色部分:接种率


对这种结果,研究者评论道,这些报刊在尚未确定 HPV 疫苗接种与不良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情况下,不选择中性的描述性语言(例如“症状可能是 HPV 疫苗的副作用”),而使用诸如“疫苗引起的损害”和“受害者”等术语应受到批评,这类词强烈暗示了疫苗接种与症状之间的因果关系,可能会激起读者对不良事件的恐惧。


相反,在同一时期,他们很少传达有关 HPV 疫苗的正面内容。例如,疫苗预防宫颈癌的积极作用、WHO 的安全声明以及审查委员会的调查结果。这种选择性的报道,形成读者对疫苗的错误认识,用无形之手推动读者放弃接种疫苗。


2018 年,京都大学教授本庶佑 (Tasuku Honjo)在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后的首次新闻发布会上,评论日本 HPV 疫苗危机时曾说:“媒体显然应对此负责”。他指出,媒体仍然有很多信息需要传达给社会,以解决对新科学知识的偏见和误解,并促进大众做出正确的选择。


就在今年年初,Facebook、YouTube、Pinterest 和 Instagram 等网络技术巨头宣布,他们将以强有力的措施移除或减少任何与疫苗安全性有关的错误信息在其平台上传播,这无疑是媒体在反“反疫苗”战役中取得的巨大进步。


专业人员的“倒戈”


2015 年,《柳叶刀》(The Lancet)杂志上的一篇调查显示,面对日本初期昂贵的 HPV 疫苗,促使父母愿意自费接种疫苗的原因是医生的推荐。然而,很多医生在这场 HPV 疫苗争论中所起的作用,却并不那么正面。


2013 年 3 月的一场“反 HPV 疫苗”研讨会上,日本不少儿科、妇产科及神经科医师都参与其中,他们与患者站在统一战线,抛出对疫苗的怀疑。


与会的日本儿科学会前会长、儿科医师横田俊平认为,“作为医师,不能只看数据,依赖流行病学研究,而应单独研究每个注射疫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女孩的症状、寻找解答”。 


更糟的是,一些医生开始提出一种新的综合征,并暗示 HPV 疫苗存在严重的不良反应。


在当时的此类发言中,这些医生的建议完全基于患者的抱怨和他们有限的临床印象,却并非更为科学和客观的数据。


毫无疑问,部分医生的态度,让事态愈加复杂,公众对疫苗的恐慌愈加严重。今年 2 月,在接受德国一家医学事实核查网站(Fact  check)的采访时,已移居德国的村中提到:不用科学方法来验证假设,却只在两个先后发生的事情之间建立简单的联系,或单纯认为医疗技术还不足以证明他们的假设,那么受过专业训练的医生和普通民众又有何分别?


作为最有可能鼓励母亲给孩子接种  HPV  疫苗的一线医疗建议提供者,妇产科医生的态度受到关注。针对该专业群体的首次问卷调查于 2014 年 8 月——即政府决定对 HPV 疫苗“建议中止” 14 个月后——展开。调查表明,妇产科医生与普通人群一样都受到媒体对 HPV 疫苗所谓不良事件的报道以及政府中止对疫苗推荐的负面影响。


随着 WHO 对疫苗安全性的严正申明,以及日本疫苗不良反应审查委员会分别在 2014、2015 和 2016 年进行的三项调查结果显示不良事件与疫苗注射无关,3 年之后,妇产科医生们的意见是否会发生改变?


在第二次调查中,66.5% 的受访者知道 WHO 的声明,71.5% 的人知道审查委员会的流行病学研究。其中 72.7% 同意 HPV 疫苗的安全性调查结果,84.3% 同意 HPV 疫苗的有效性。


此外,有 73.6% 的回答者认为日本政府应重新开始 HPV 疫苗的推广工作,该比率显著高于 3 年前的研究(61.0%);而向青少年推荐使用 HPV 疫苗的比例也从 65.2% 增加到 70%。


事实上,日本的医学界、科学家和公共卫生专家已尝试用积极的态度来影响政府。日本儿科学会、日本妇产科学会和日本传染病协会等 15 个日本学术组织开始联合呼吁政府迅速恢复对疫苗的主动推荐。


尽管专家们做出了种种努力,但是日本政府仍未恢复对 HPV 疫苗的认可,而公众对 HPV 疫苗的恶劣印象同样也已很难挽回了。


从白百破到 HPV,不欢迎疫苗的政府


被视为当代最具争议疫苗之一的 HPV 疫苗在整个日本社会掀起了巨大风波,然而,这并不是日本在疫苗安全性问题上第一次出现问题,整个过程如同历史的一次次重复。


1974 年,日本媒体报告了多例接种白百破全细胞疫苗后神经系统损害事件的新闻,导致日本儿童的白百破疫苗接种率从 80% 降到 1976 年的 10%。


那一次,WHO 的调查结论是:并无证据表明百日咳全细胞疫苗可诱发大脑损害或严重的神经障碍。


1993 年,由于有报道称在 麻疹、腮腺炎和风疹(MMR)混合疫苗接种后出现了严重无菌性脑膜炎,日本政府决定撤回其 MMR 疫苗的接种建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调查结果显示,未接种疫苗的患者中严重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率高达 1.24%,而接种者中发病率仅为 0.05%。


从 1976 年到 1987 年,每年有 1000 万以上的学童接种流感疫苗,但是,季节性流感继续发生,这导致了声称流感疫苗无效的反疫苗人士的激烈抗争。学童中的流感疫苗覆盖率从高峰时的 80% 急剧下降到 1992 年的 18%。1994 年,日本将流感疫苗排除在国家免疫计划之外。虽然 2001 年政府修订免疫接种计划,重新召回流感疫苗,它的接种率仍然很低。


肺炎 7 价疫苗、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乙肝疫苗……这份疫苗之殇的清单仍可以继续下去。


日本疫苗接种的政策制定可以说是一场彻头彻尾的失败。


一位日本的医学教授在接受 Japan Times 采访时表示,日本的疫苗接种政策比欧洲和北美国家落后十多年。


2015 年,WHO 针对日本明确指出:“缺乏坚实的证据就做出(中止推荐 HPV 疫苗的)政策决定,导致安全有效的疫苗不被接受,可能会造成真正的伤害”。


一旦国家疫苗接种计划由于任何原因而停止,那么,在某一段不幸的出生年份,将产生不受保护的易感人群,风疹和麻疹就是最好的先例。


在恢复风疹和麻疹疫苗接种之前,大量缺乏免疫力的易感人群在此十年间出生。2012 年至 2014 年间风疹大爆发,共报告了 17,050 件病例;2019 年至今,麻疹已累计约 170 例病例,这个数字已经上升至十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峰。迄今为止,接种疫苗仍是避免麻疹的无可争议的最有效方法。


   今年 2 月,一周内在日本的 20 个州报告了 167 例病例。图片来源:日本国立传染病研究所


鉴于这些过去的失败以及当前对 HPV 疫苗接种的困惑,日本疫苗接种体系的改革该何去何从?是继续重演一出又一出对疫苗荒唐的摇摆,还是及时悬崖勒马,削弱反疫苗利益对媒体的控制和对政府施加的政治压力?决策究竟是应交由独立的咨询委员会基于可验证的科学实证做出,还是由政府官员凭感觉来决定?


2019 年 10 月 30 日,中村璃子对诽谤罪名的上诉申请被法院驳回。中村在她个人博客上写道:“在日本的司法体系中,发表了影响多数人生命的错误言论的个人,其名誉比科学地指出其错误的社会公益性都重要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村还将继续“孤独”地上诉。


参考文献:

[1] Okuhara, T., Ishikawa, H., Okada, M. et al. Newspaper coverage before and after the HPV vaccination crisis began in Japan: a text mining analysis. BMC Public Health 2019;19,770.

[2] Hanley SJ, Yoshioka E, Ito Y, et al. HPV vaccination crisis in Japan. Lancet. 2015;385(9987):2571. 

[3] Court ruling highlights the threat of vaccine misinformation.Nature. 2019 Apr;568(7750):5.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19-01031-x.

[4] Ueda, Y., Yagi, A., Nakayama, T. et al. Dynamic changes in Japan’s prevalence of abnormal findings in cervical cytology depending on birth year. Sci Rep. 2018; 8, 5612 .

[5]《中国常见癌症的支出和财政负担:基于医院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 国家癌症中心。

[6] The price of drugs for CML is a reflection of the unsustainable preices of cancer drugs: from perspective of a large group of CML experts.  2013, Blood.

[7] Bending the cost curve in Cancer Care.   2011, NEMJ.

[8] In Cancer Care, Cost Matters. 2012, Newyork Times.


本文来自公众号:偶尔治愈(ID:to-cure-sometimes),作者:张苹,责任编辑:李珊珊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