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传说中的DC/EP究竟会是什么样?
2019-11-14 19:55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传说中的DC/EP究竟会是什么样?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陈永伟,封面来自原文


超级平台


不久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在首届外滩金融峰会的演讲上向外界透露了一个消息:由人民银行开发的数字货币DC/EP已趋于成熟,中国人民银行很可能成为全球第一个推出数字货币的央行。


这个消息一出,就引发了众多的猜想。央行为什么要开发DC/EP?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向外界透露这一消息?DC/EP的技术特性究竟怎样?它的出现,又会给市场、给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一时之间,各种说法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为何要研发DC/EP


其实,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几年来的新闻报道,就会知道央行对于数字货币是早有准备。早在2014年的时候,成立了专门的数字货币研究项目组,而法定数字货币就是该项目组的重点研究课题。2015年时,央行就在对数字货币发行和业务运行框架、数字货币的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原型方案,并进行了两轮修改。2016年初,央行组织了数字货币研讨会,并在会上明确了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战略目标。2016年12月,直属央行的数字货币研究所正式成立。2018年1月25日,数字票据交易平台成功上线。2018年3月9日,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记者会上,正式透露了央行正在研发法定数字货币的消息,并透露了这款法定数字货币的名称将为DC/EP。


从以上新闻(或许现在称为“旧闻”更为合适),我们不难看出,尽管从世界范围看,中国的法定数字货币项目十分超前,但这绝不是没有准备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像某些人猜测的那样,是为了应对比特币、Libra等数字货币挑战的策略,而是精心布局后的水到渠成。


那么,央行究竟为什么要花如此巨大的精力去研发DC/EP呢?最关键的原因就是传统货币具有很多缺陷,而法定数字货币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这些缺陷。


说到传统的货币的缺陷,我们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在发行、流通、运输过程中的高成本。我们知道,现在的纸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来进行防伪,由此产生的成本是高昂的。而这些货币生产出来之后,还要花费成本运输到银行,在流通过程中还会产生损耗,所有的这些都会产生成本。虽然从单笔资金看,这个成本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如果考虑到整个社会中庞大的货币流通量,其成本就十分惊人。当然,近些年来,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工具的兴起,直接使用纸币的场景已经逐渐变少。相应地,这些成本也在变小。因此,可以肯定,节约货币的流通和发行成本虽然可能是央行研发DC/EP的动因之一,但却不会是主要动因。


那么,法定数字货币希望弥补的传统货币的缺陷究竟有哪些呢?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原所长姚前曾在英文学术刊物《中国经济杂志》(China Economic Journal)上发表过一篇论文,叫《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优化及其发行设计》。在这篇论文中,他曾指出了传统货币的三个重要缺陷:弱可追踪性(weak trace ability)、同质性(homogeneity)和实时性(real-momentness)。


所谓弱可追踪性,就是指央行在发行货币后很难追踪其流通状况。这些货币究竟流通了多少次,是流入到了实体经济、资本市场,还是金融部门,这些信息央行都不知道。而如果不知道货币运行的情况,就很难有针对性地去制定相应的货币政策、及时对货币的流通状况进行调节。


所谓同质性,指的是传统货币的唯一功能就是计价。这意味着传统的货币政策只能进行总量控制,通过在宏观层面上对货币的“价”、“量”调节,来影响对私人部门的货币供给。在这种情况下,货币政策很难盯住货币供给。


所谓实时性,指的是传统货币的交易和支付都是实时进行的。这样的后果是,央行只能在交易的实时对货币进行控制,一旦货币供给的过程结束,央行就对货币失去了控制力。此后,究竟货币能否流向实体经济,能否保证既定货币政策的实施,央行就都难以确定了。这样一来,即使央行的货币政策在实施的一瞬间是最优的,一旦货币从央行流入了市场,这个货币政策也可能已经走形了。


以上的几个缺陷,法定数字货币都能够有效地克服。而这,才应该是央行花费如此重大力气研发DC/EP的最重要原因。


当然,除了应对传统货币缺陷之外,新型数字货币的挑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维度。随着区块链技术的成熟,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加密数字货币。从最早的完全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到最近的Libra,所有的这些加密数字货币都在对央行的货币权威提出挑战。在这种背景下,央行研发DC/EP就显得更有必要了。


DC/EP会是什么样


那么,即将到来的DC/EP到底会是怎样一种货币呢?周小川在一次演讲中曾对此给出过这样的介绍:“DC(Digital Currency)是数字货币,EP(Electronic Payment)是电子支付;中间是一个斜杠,意味着两者既可以是‘和’的关系,也可以是‘或’的关系。也就是说,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并不需要对立起来,其目的都是为了实现支付体系的效率、低成本和安全可靠。另外,新的支付体系和数字货币必须能够有效地符合当前‘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的要求。”


从这段介绍中,我们可以读出两个信息:一方面,DC/EP是一种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的货币。和纸币一样,它具有价值特征,同时也具有法偿性。另一方面,这种新型数字货币将力图在支付功能上做文章,尽力突出其在支付方面的优势。


讲到这里,或许有人要说,那DC/EP不就是央行出面来做一个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吗?这个理解显然是不对的。虽然DC/EP也是“钱”,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里的钱也是“钱”,但是此“钱”非彼“钱”,两者从性质上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展开相关的讨论外,我想我们有必要先来介绍几个经常在经济报道中听到的关于钱的概念——M0、M1和M2。从广义上讲,这三个概念都是指“钱”或者货币,但是它们有一个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在“流动性”上的差别。


所谓M0,指的是流通中的现金,是银行体系以外各个单位的库存现金和居民的手持现金之和。它本身已经是现金了,不需要兑换,因此其流动性是最高的。


M1呢,则是在M0的基础之上,加上非金融性公司的活期存款。我们知道,活期存款可以比较容易地换成现金,但中间还是要经过一些手续,因此它的流动性就要比M0低一些。


M2呢,则是在M1的基础上再加上非金融性公司的定期存款以及居民个人的其他存款。我们知道,定期存款要转成现金的难度要比活期难一些,并且在兑换过程中还可能付出一定的成本,因此M2的流动性就要比M1更低一些。


在这几种货币形态中,只有M0是央行直接控制的。现实中,我们经常讲央行开印钞机,印票子了,其实就是指央行印发了新的现金,也就是M0。而M0之外的部分呢,都是由银行通过信贷“创造”出来的。


货币创造的过程很复杂,要详细说明的话,需要用一门“货币银行学”才行,但是我们可以通俗地来说明一下。假设你现在手里有100元钱,如果钱只是放在你口袋里,那么它就只是100元。但是,如果你想要收取利息,把它存到了银行,那么情况就变了。假设银行收到钱后,把其中的10元钱作为准备金放到了央行,然后将剩余的90元钱通过贷款再释放到市场上,那么市场上的货币总量就增加了90元——你原本的100元现金现在变成了存款,但同时市场上又多了90元现金。


明白了M0、M1和M2之间的差别,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来讨论DC/EP了。从性质上看,它是由央行直接创造的货币,是M0,是现金。而我们使用的支付宝或微信里面的“钱”呢?虽然看起来用得很容易,在大多数情况下花着和现金没什么差别,但实际上它们的性质更接近于M2。我们使用这类的第三方支付软件时,其实是先把钱转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账户里,然后通过它们的账户来完成支付的。


当然,在大多数使用场合中,人们是不会去关心M0、M1和M2的区别的,只要能花的,就是“钱”。那么,作为一种强调支付属性的货币,DC/EP会比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有什么优势呢?从已经透露的信息看,它的优势主要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法偿性。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你去一家店里购买东西,结账时你打开了微信支付,但却被告知这里只能使用支付宝。而对于DC/EP来讲,这种情况将是不存在的。由于DC/EP本身就是法定货币,你用它向对方支付时,对方是必须接受的。


第二是匿名性。由于现在的第三方支付实际上都是在第三方支付的平台和账户内进行的,因此用户在交易时,其实都是向平台透明的。而在很多时候,用户其实更希望能够保留一些个人隐私。而DC/EP在设计时,就考虑了小规模支付的匿名性。借助与区块链类似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它可以让交易的匿名性得以保证。当然,如果是大额的交易,则用户还需要开通相应的权限,在交易时就可能需要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


此外,据说在央行在设计DC/EP时,还植入了很多的“黑科技”。例如,央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在一次网络公开课中曾透露,DC/EP可以在交易双方都断网的情况下,直接通过手机完成支付,这就可以让人们在很多极端条件(例如自然灾害)下保持对支付功能的使用。不过,究竟这种技术如何实现,是否需要专门的设备进行支持,目前还不得而知。


在了解了DC/EP的基本属性后,再让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基本运行框架。从理论上讲,一种货币的运行框架上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央行直接向公众发行货币,二是由央行向商业银行发行货币,然后商业银行再通过信贷手段,让货币流通到市场上。我们知道,在传统的货币时代,基本上采用的是第二种框架,也就是所谓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那么在数字货币时代,情况又会如何呢?央行会不会绕开商业银行,直接向公众发行货币呢?现在看来,这样的可能性并不大。


周小川曾经明确指出,数字货币的发行与运行仍然应该基于“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运送方式从物理变成了电子传送,保存方式从央行的发行库和银行机构的业务库变成了存储数字货币的云计算空间。


去年9月,姚前在《软件学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央银行数字货币原型系统实验研究》的论文,对央行数字货币的运行框架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在文中,他提出了一个“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框架。


所谓“一币”,就是由央行担保并签名发行的代表具体金额的加密数字串。“两库”就是中央银行发行库和商业银行的银行库,此外还加上流通市场上个人或单位用户的数字货币钱包。“三中心”,就是认证中心、登记中心和大数据分析中心。


只要稍一对比,我们就可以发现,这个“一币、两库、三中心”的框架从根本上说依然是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一致的,只不多在原有的体系之外加了三个“中心”。其中,认证中心负责对数字货币机构及用户身份进行集中管理;记录用户身份,完成权属登记,并记录流水;而大数据分析中心则侧重对市场运行状况进行分析,为反洗钱、宏观政策调控等提供依据。


那么,为什么在新的数字经济时代,央行在法定货币的运行上依然会倾向于选择传统的框架呢?这里面考虑的主要还是对于风险和成本的控制。一方面,法定数字货币对传统货币的替代并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这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如果法定数字货币选择了一个和现有货币迥然不同的运行框架,那么就可能在实践当中产生冲突,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另一方面,沿用原来的运行框架还可以充分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引导它们共同参与法定数字货币的发行和流通,从而有助于适当分散风险、加快服务创新。


当然,在总体运行框架类似的大前提下,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也会和现在的运行框架存在一些不同,其集中体现就是那三个“中心”的设计。有了这三个“中心”,央行对于货币流通状况的直接掌控力就大大加强了。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最近区块链的概念很火,很多知名的数字货币等都采用了区块链技术。那么DC/EP会不会也采用区块链技术呢?根据现有的信息来看,至少在央行层面,将不会采用区块链技术。其原因主要还是DC/EP在定性和发行目的上与其它数字货币不同。比特币等数字货币采用区块链技术,很大一个原因是要确保分布式记账下的共识,并由此来保证其本身的货币信用。而DC/EP作为法定货币,本身有国家作为信用担保,自然无需多此一举。与此同时,目前区块链技术从效率上看还不高。以比特币为例,每一次交易都要全网验证,需要大量的时间,这显然不能适用于大规模交易的进行。


DC/EP的影响


DC/EP的发行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恐怕要从四个层面上看:用户层面、市场层面、宏观层面,以及国际层面。


从用户层面上看,个人认为DC/EP的影响应该不会太大。尽管我们在前面指出,DC/EP在性质上和支付宝、微信里的钱有很大的不同,但在实际的应用当中,两者的感受应该是差不多的。当然,它在一些细节上可能也会带来一些不同,例如可以克服某些商家拒收的情况、实现离线支付,以及更好地保证匿名等。但总体上看,这些改进应该只是边际上的,实际影响不会太明显。


从市场层面看,DC/EP的影响就比较明显了。


一方面,现有的第三方支付体系很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现在人们这么热衷于使用第三方支付,很大原因就是纸币用着不方便。而如果法定货币也电子化了,用着也方便了,那么自然就会有人转而回来使用法定货币。当然了,和DC/EP相比,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本身也有不少优势,例如它可以给用户提供一定的利息,并为使用者提供一定的信用积分,而DC/EP则没有这些属性。类似优势的存在,可以帮助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一定程度上抵挡DC/EP的冲击,但无论如何,冲击本身还是存在,并且不可忽视的。


另一方面,DC/EP对商业银行和整个金融体系也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尽管从现在披露的信息看,DC/EP的总体运行框架和现在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体系十分类似,表面上商业银行的角色不会发生改变。但是,随着DC/EP的运行,央行就能掌握更多原本难以掌握的大数据,其对商业银行的掌控力将比原来更大。与此同时,虽然DC/EP在发行上依然是中心化的,但其属性却决定了其在流通上会体现出显著的去中心化特征。这在客观上有可能淡化商业银行的渠道角色,并对商业银行的很多现有业务产生一定的解构作用。与此同时,DC/EP会让央行更有能力对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监管。尽管DC/EP在个体交易上是匿名的,但其交易过程留下的各种大数据则可以让央行及时了解各种情况,从而及时对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业务进行干预和指导。而对于洗钱等违法行为,央行和监管机构更是可以直接介入和处理。


从宏观层面上看,DC/EP的应用将可以帮助央行更好地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抗经济中的不确定性。


我们常说,央行通过货币政策对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但事实上,央行对于货币的调控方法是很少的,其作用也是十分间接的。央行直接控制的只有所谓的“高能货币”,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M0,再加上商业银行放在央行的准备金。但是一旦“高能货币”进入了市场,银行和金融系统再如何通过贷款来创造货币,央行就无法直接控制,而只能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方法来实施间接调节了。这意味着,对于现实中出现的状况,央行的货币政策都会鞭长莫及。


近些年来,随着金融的发达,以及第三方支付的兴起,央行可以直接掌控的“高能货币”在整个货币体系中占的比例越来越低。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艾萨瓦·普拉萨德(EswarPrasad)曾在去年发表过一篇论文。论文结果显示,从2003年开始,上述比例在各国都呈现了下降趋势:我国下降了5%、印度下降了7%、欧元区下降了3%。虽然这个现象本身并不能说明问题,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央行对于整个货币市场掌控力的下降。


针对类似的问题,有很多的经济学家早就建议,应该利用技术手段去对央行的货币政策手段进行创新。例如,在2007年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Stiglitz)就曾经设想过一种电子货币体系。在这种电子货币体系下,央行可以通过一种信用拍卖机制来影响商业银行的放贷行为,从而更好地引导发行的货币流向实体经济。除此之外,借助这个电子货币体系,央行还可以很容易地根据现实的经济情况,采用逆周期的货币政策对经济进行调控,保证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只要我们简单类比一下斯蒂格利茨的设想和目前透露出的DC/EP运行框架,就会发现两者其实有很多契合之处。从这个意义上看,DC/EP将在未来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提供很多新手段,以使得货币政策更为精准。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DC/EP不仅能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变得更为精准、有针对性,其技术特征还能够帮助央行解决很多原本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现有的现金是以零利率为下限的。在一些极端经济条件下,金融资产的回报可能会下降到零以下,此时人们就会倾向于将资产换成现金。此时,央行就难以再用利率调节的方法对经济进行刺激了。而在采用了数字货币的情形下,这一问题就很容易破解。央行可以通过向数字货币账户收取管理费,事实上创造出负利率,而无需再采用量化宽松等其他手段。当然,这种政策现在只是理论上的,在现实中我们不太会看到,也不愿意看到其使用。


最后是国际竞争层面。我们知道,现在Facebook正联合一批企业,试图推行数字货币Libra。尽管Libra不是美国官方的,但正如扎克伯格在国会听证会上所讲的那样,它会体现美国的利益,会帮助扩展美元的霸权。在这种情况下,DC/EP的出现将会有助于对抗Libra等其他数字货币对中国带来的冲击,也会对人民币的国际化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当然,DC/EP的应用场景还远远不止以上这些。例如,在扶贫领域,它的出现将会让政策拨款绕开层层障碍,直接送到需要的人手中。但限于篇幅,我们就不在这里对这些用途进行一一介绍了。


DC/EP就要来了,真正的它究竟会是什么样?且让我们一起等待和希望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观察家(ID:eeoobserver),作者:陈永伟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