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它吹泡沫,眼看它泡沫破了
2019-11-23 16:36

眼看它吹泡沫,眼看它泡沫破了

文|内幕君


二十一世纪,最贵的是人才泡沫。


1


2017年春节,大家一如往年微信群发红包,用人民币互相祝福。


内幕君也像往年守着几十个群,蹲在路由器旁抢红包,一个春节抢下来,纯收入五百又三毛,差点发家致富。


这期间,有件事让内幕君因为羡慕,印象特深刻。宗亲群里,有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发了个大红包,金额两千。


别人都是二十、五十的发,没有对比就没有贫穷。想到他研究生读的金融,我忍不住问他,“你搞P2P了?”他回:干地产呢。


记得2016年底,莫斌说碧桂园业绩超额完成,杨老板要给他们发的奖金太多了。工资加上年终奖,当时的江苏区域总裁刘森锋年入过亿。项目总这一级的,分走大几百万只是常规操作。


咳,那一年地产圈自下而上多金的样子,只有一个成语能形容:


壕无人性。


2017年过半时,旭辉董事长林中就曾“壕迈”发话:


要帮助企业顶层管理者实现财务自由——收入过亿;帮助中高层成为富裕之家——收入过千万;帮助中层住上洋房、开上豪车,收入过百万。


你追我赶,股权激励、项目跟投,房企变着花样给员工发钱。一时间,整个地产圈风靡同一部剧:《亿万富翁养成记》。


赚到钱的都盆满钵满,唯一的区别是,盆有大小、钵有深浅。


2


那是2012年。


碧桂园率先推出“成就共享计划”,激励高层跟投公司项目,项目有钱赚,员工有分红。


当时杨老板是这么说的:碧桂园未来的区域总、项目总的年薪,应该在千万元、百万元以上,否则就不称职。


后来计划升级为“同心共享”:具体设置为碧桂园集团和区域管理团队各自设立投资公司,对每个新项目进行不超过15%权益的跟投。总公司和区域公司的管理层需根据自身职位,按照规定比例出资跟投。


也就是说,员工和项目的命运捆绑得更加紧密了。这个计划被外界视为碧桂园组织制度的一次深层次革命。


2012年,碧桂园还在十强边缘徘徊,销售额不到500亿;2013年撞线千亿;2016年破3000亿,进入前三;2017年5500亿,超越老大万科,首次登顶。


仅用5年,碧桂园绵羊变大象,变革带来的规模激增,同行看在眼里。


2014年,万科推出“事业合伙人制度”。当时郁亮透露一个小愿望:


希望万科在第四个十年,可以培养出200个亿万富翁。


一时间大家相继出招,首创、旭辉、阳光城、中梁、金地、蓝光等各有各的“共享”。


重赏之下出勇夫,再加上地产行情高涨,2008年之后的10年间,业内涌现出一批明星经理人。越来越多高管薪酬过千万。


2017年,融创汪孟德薪酬1326万,龙湖邵明晓3731万,碧桂园莫斌3389万,恒大夏海钧一骑绝尘,年入2.98亿。


不仅对高层出手阔绰,对没有经验的菜鸟们,一线房企也是掏薪掏费。校招时,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的薪资逐级递增,本科生12万起是基础,硕士20万是标配,博士生40万不稀奇。


20万相当于万科高级经理的薪酬了,至少要求7年工作经验,40万那就是总监待遇了,刚出象牙塔的,一步赢了7年时间。


用俞敏洪的观点来概括,工资比应届生低,万科的员工们,你们简直在浪费生命。


很多圈外人不明觉厉:贵圈这么个给钱法,要的不是人才,是人精吧!


3


过去10年,房地产这条迎风跑道上,很多人名利双收。


但逆风时还能飞翔的有个几个?人才还是人财,老板们的内心其实无比透亮。


吴亚军有一句名言:别拿行情当能力。


不久前泰禾黄老板站出来,朝行业“高薪现象”开了一枪:


都说房地产有泡沫,要我说最大的泡沫是人才,动不动薪酬上千万。


此话一出,很多高管后背发凉。


昨天还“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明天可能就“好走不送,拜拜了您嘞”。


今年前十个月,共有63家房企发生101起高管变动,包括跳槽和内部调动,涉及150人、34个岗位。其中总裁级别占三分之一,有55人。


有的公司挖来行政总裁,干不到三个月走人了,有的公司9名董事会成员一年半内离了8名。


高管频繁流动,直接说明一件事:这活儿不好干。间接说明另一件事:很多明星经理人的能力与薪酬倒挂。


把钱看成魔鬼的冯仑就说了,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人突然有钱了,往往会夸大自己的能力。


之前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钱、货、人跟着高周转,然而行业爆炸性扩张,人力的供给和素质却没跟上,所以“揠苗助长”盛行,85后总裁、90后项目总、95后经理,坐火箭升职的现象十分普遍。


难怪黄老板说“最大的泡沫是人才”。


这种泡沫是全面性的,高层的薪酬和中层的能力虚高,去年泰禾裁员时,城市公司有个策划经理被开,离职一年了都没找到坑。


同事说他,执行力弱就算了,ppt做得那么shi,没有30强会要他。


市场行情好的时候,水大鱼大,一些人被形势蒙蔽了双眼,等到泡沫破碎,才发现自己和咸鱼没有分别。


圈内人都知道,房企内部提薪速度赶不上市场上的涨薪幅度,想获得更高薪酬的捷径是跳槽,而房企间互相挖角“炒作人才”,更加剧了这种无价值的流动性。到10强房企当一年小主管,跳到30强就能当经理,经验没涨,工资翻番。


泡沫就是这么来的。


与此同时,基层的学历过度膨胀。一到校招,不管什么岗位,只要两种人:


211是基本,985是标配,本硕双985最好。


你争我抢,大家用钱囤了一堆学霸,整得要搞科研似的。实际上可能只是招个销售。


美名其曰“培养人才”,后来的后来,多少沦为摆设。


行情好,虚假繁荣无伤大雅,行情一旦衰退,就像邓紫棋唱的:


一刹那花火,全都在挤泡沫。


4


今年8月,万科2019年中期业绩会上,祝九胜回应半年减员600人的事。


“世界上没有一家状态最好的企业,我们把事情找出来之后,要找到合理匹配的人。”


按照他的说法,裁员是为了把机会留给更合适的人,这就好比情侣分手时,男方对女方说:你很好,但我想找个更漂亮的。


你说气人不气人?


地产弱周期下,所有人面临同样的境遇: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2018年至今,恒大、碧桂园、万科、绿地等10强房企都曾裁员,齐刷刷挤泡沫。


最近,万科继续挥刀,调整了职级和薪酬体系。


看到万科发布的“薪资优化调整方案”,网友说,实打实的降薪,说得像一朵花儿。


万科的降薪,那能叫降薪吗?叫技术性调整。


薪酬体系变革后,万科采用“低底薪,高绩效”组合工资,底薪最多的下降了40%,下降的部分被放进绩效考核。


对此,一个地产老炮评论:


“房企及时调整薪资,总比困难时突然大面积裁员更合理!楼市进入降温通道,房地产从业者都应明白:大鱼大肉的日子结束了…”


除了裁员、降薪,房企挤泡沫的另一个骚操作是缩编。


撇开社招不说,这阵子鼓点渐稀的秋招,有的房企派出一堆HR,到各大高校晃两圈,最后招了3个,甚至一个也没有。


“班上10几个人投了简历,没人进入第二轮,我怀疑招人是假的,宣传是真的。”


抢人阵势大不如前,有两家百强闽系房企直接砍掉校招计划。毫无疑问,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有悬念的是:


谁会成为那根裤腰带?


5


白居易有句诗:十闻春啼变莺舌,三嫌老丑换蛾眉。


意思是,家妓老了丑了,我就会换掉,如今已经换了三拨。这些人,我会给他们发路费遣散回家,然后再换一批青春靓丽的。


可恶呐,有些房企路费不给发,还让被裁的员工帮忙消化一下房子。最近某闽系房企裁员,公司实在拿不出赔偿金,就跟员工“协商”:购房券当赔偿金,你再凑个三五十万付首付,你看行不行?


“不行的话,你可以走仲裁。”


礼轻情意重,买套房子再分手,本年度最骚裁员操作。


和白老板一样,房企在收缩的时候,也会率先优化「可替代性强」的岗位,这些人价值密度不高。在老板眼里,工作不饱和、技能不刁钻,这样的人多了公司人均效能就低。


用刘强东裁掉“兄弟”时的那套话术说就是:性价比太低了。


去年绿地瘦身,就是专门猎杀这类小白兔。


“让1个人干2~3个人的活,发1.5~2个人的工资。”


坐管理位子上也不等于高枕无忧。行业拐点越近,洗牌越激烈,老板口袋里揣着个小本本,本子上写着一个疑问句:众爱卿谁是羊谁是狼?


是羊,宰了,还能省点粮草。


前阵子万科调薪事件后,一个小伙伴在后台留言:行业不景气,我担心自己哪天就被裁了,再想到身上背着房贷,焦虑得英年早秃。


天说变就变,泡沫说破就破,那能怎么办呢?


活下去,活过年终奖再说。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
赞赏文章的用户1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