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儿孙推上B站的老年美食UP主
2019-11-25 14:59

被儿孙推上B站的老年美食UP主

本文来自公众号:三明治(ID:china30s),作者:徑幽,题图来自哔哩哔哩


“大家好,俺孙子回来了,今天炒个辣子鸡给俺孙子吃。”视频网站bilibili(以下简称“B站”)的一则视频里,八十三岁的老人王冬正朝镜头挥着手,咧嘴笑,眼睛眯成两条缝,黑色卫衣袖子从灰色中山装中露了一截出来。


这是王冬第一次在B站露面,播放量9.7万,点赞量超五千,获得“硬币”两千余个,评论五百条。目前,王冬在B站已有粉丝33.7万。


“B站年龄最大UP主”


今年四月,老人的二孙子八斤从山东烟台回到了老家枣庄,正式将爷爷的生活在B站“经营”了起来。其实,这次回家的原因只是一通电话。


八斤和父母过去都在烟台上班,他回忆,爷爷在今年过年时要求每周给他打一次电话,但在三月,由于工作忙,八斤半个月都没有和他联系,结果接到了爷爷主动打来的电话。


电话那头,声音有些急促,王冬问孙子为什么不给自己打电话,八斤解释:“我忘了”。“你能有多忙?半个月给我打一次电话,我这辈子你还能给我打几次?”八斤听完爷爷说的话,形容“心里很难受”,同时也觉得爷爷说的“很有道理”。


24岁的他已在外工作两年,尚未结婚,和朋友一起创业做生意,时间比较自由,觉得“既然自己是‘孤家寡人’,那就先回家发展吧”。说走就走,今年四月,八斤正式回到老家开始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慢慢地,他开始想,爷爷年纪大了,自己可以用拍视频记录爷爷的晚年生活,爷爷负责做菜当主角,自己兼任摄影师和剪辑师,“也算是留个回忆”。八斤把想法告诉了爷爷,一向宠爱小辈的王冬立马就同意了,觉得“就像在陪孙子玩,很开心”。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30日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7.5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6.48亿,占网民整体的75.8%。八斤是B站的资深用户,在发布爷爷的视频前,他也只是自己看看动漫,是观众席的一份子,而现在,他和爷爷一起成为了视频内容生产者。


王冬在B站的昵称叫“农乡大爷酱”,头像是自己带着一顶黑色鸭舌帽,穿着灰色中山装,露出标志性眯眼笑脸的照片,背景是家里的墙,有竹篓入镜。账号主要发布王冬做菜的视频,记录下做菜的过程。一开始都是些家常菜,有辣炒土豆丝、土豆炖鸡、糖醋鱼,后来加入了一些“大菜”,如红烧大猪头、铁锅炖大鹅等等。今年4月下旬,王冬做菜的第一则视频发布。


爷孙俩没想到,视频一上传到B站,王冬就“一战成名”了。



现在一打开王冬做菜的视频,开头弹幕就不停地刷着“爷爷好”、“大爷好”、“祝爷爷身体健康”。每每看到视频开头大片的“爷爷好”,八斤就觉得“浑身舒畅”。视频进行到中间,弹幕逐渐开始猜测王冬所在的城市,说着“口音很熟悉、亲切”,也有人在弹幕思念长辈,“想起我太姥姥了,想哭”。


不仅是弹幕,评论也是如此。


一些网友因为自己的爷爷去世,看到王冬便回忆起了自己爷爷。也有网友把自己和长辈的故事发到评论,最后感叹一句,“可惜没机会了”。


面对这种这种评论和私信,八斤说,其实并不太想看到。“我不想提前感觉到那种伤感,很害怕这种事情发生,可是没办法,大家又都很喜欢发。”


除了“认老乡”和思念长辈,许多粉丝还在评论和弹幕里怀念起了小时候。


王冬住在枣庄农村,尽管一些子孙搬进了城里,并邀请王冬和老伴与自己同住,但王冬拒绝了。八斤工作后提出帮爷爷翻修家里,也被爷爷一口拒绝,而且态度坚决。“老人节约了一辈子,不想铺张浪费。老一辈人为子孙活着,不想要小一辈花钱。”因此,王冬家厨房的炒菜设备仍然是土灶,刷锅时用的也是农村传统的炊帚。视频里,王冬烧菜的过程中,时不时就会自己动手添一把柴火。


 “柴火炒菜超好吃,比煤气和电磁炉强太多了”,“大铁锅焖出来的锅巴我超爱”,“土灶做饭贼香”...... 这些画面让网友在弹幕里纷纷怀念起了童年的老家生活。评论区也不例外,“我们三姐妹的童年也基本上是在农村外婆家度过的,看到视频里的画面,那个灶台,那口大铁锅,那些柴火,真的顿时回到了小时候的外婆家,可是那也只是以前,再也回不去啦。”


老冬也有网友们所怀念的“老一辈人的气质”。每道菜的视频,从摘菜到完工,他都会亲自讲解。第一集里,王冬切鸡块时还贴心提醒“鸡不能切太大,切太小不好吃,都碎了。”


有B站粉丝发私信问八斤剧本是怎么做的,这种问题把他“问蒙了”。八斤称,一开始他确实会提醒爷爷视频开始和结束时记得和网友打招呼,但解说词都是爷爷即兴发挥,到了后来,开头结尾的问候也都是爷爷自己说,不用再提醒。


玩“灵魂十三香”的梗也是王冬和粉丝互动的一种方式。八斤说,爷爷做菜喜欢加十三香,但不是每道菜都需要加,可现在“不加也不行了,不然就是没有灵魂”。每期做菜环节,都会有不少人关注着十三香,每当王冬倒入十三香时,弹幕就在刷着“注入灵魂”。


一道菜完成后,他就盛起满满一盘,端到镜头前说:“你学会了吗?拜拜,下次见。”有时会挥挥手,重新露出视频开头的笑容。


(图为王冬在在蒸馒头)


当老年人拥抱互联网


与王冬不同,陕西老乔的粉丝大多是为了一份乡愁。


 “作为一个老陕,看见油泼辣子的时候口水就停不下来了,小时候特喜欢吃面,只不过现在在外地找不到一个好面馆,每次都只能将就着吃,这次国庆回去肯定得回家一饱口福。”一位B站网友在老乔的视频下留言。


老乔今年已经六十岁,B站的账号由儿子小乔来运营,学互联网出身的小乔一开始就嗅到了这份乡愁的味道。


 “2015年时,大家都还在用着流量,一些教程也多是图片,太麻烦了。我正好看到习主席新年贺词里说接下来是一个网络的时代,就想着之后一定会有无限流量和无线网络覆盖,觉得这是个风口。”


小乔决定拉上朋友一起创业,可是没有人看好,小乔回忆那时候的感觉,“很失落”。老乔发现了儿子的心思,和儿子说:“不行你来拍我”。


小乔从地域出发,想着陕西有历史古城,有文化有美食。“可年轻人不爱看文化,但是吃东西是每家都得吃”。陕西小吃多,并且老乔擅长于此,父子俩一拍即合:就做陕西美食。


据陕西饮食文化研究会专家王迎全的说法,陕菜是中国最古老的母菜系,用料广谨,技法独特,滋味纯正,以酸辣、鲜香味型比较突出。也因此,陕菜在国内吸引了一大批爱好者,陕西人在外地也会怀念家乡美食。


视频中的老乔带着深褐色粗框眼镜,总是笑眯眯。他额头光亮,声音也洪亮,吐字清晰,说着有陕西口音的普通话,常常有人在视频下方留言“听到陕普很亲切。”从粉到面,都由老乔亲自制作,从不买现成的。老乔对调料的讲解也很详细,“放葱花、放盐、放辣椒面……”基础的步骤一步不省略,最后的油泼辣子便是画龙点睛。每期视频教程结束时,老乔都会双手端着菜对镜头说上一句“请大家参考”。微博上有网友表示“喜欢叔叔这种谦逊的态度。”


教程结束后还有吃播。吃播开始,老乔先是会吸入一口,随后发出一声满意的“嗯”。结束时,还会用方言说上几句固定的“台词”:“嗯!美得很!再来一瓣蒜!撩咋咧!”“撩咋咧”在陕西话里表示“味道很好”。


如果说王冬的“灵魂”是十三香,那么老乔的就是蒜。“再来一瓣蒜”几乎是每个视频都会有的话,说这句话时,老乔也会真的拿出一瓣蒜。蒜放置的位置并不显眼,有时是从碗下掏出,有几期也会突然改由小乔递蒜。每当老乔说完“美得很”时,弹幕里就会有网友猜老乔把蒜藏哪儿了。而有的菜,比如甜点,搭配蒜不合适的时候,视频下就会有人评论:“失蒜啦”。这种玩法,屏幕内外的双方都玩得乐此不疲。


腾讯研究院发现,50岁及以上人群要比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展现出更高的实用感评价。同时,在网络直播或小视频类产品上,老年人比其他群体认为获得了更多的愉悦感。做菜是王冬和老乔都擅长的事,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可以发挥自己所长,自然再乐意不过。


虽然几乎每期都有蒜,老乔本人却并不是真的特别爱吃蒜。“只是因为我们陕西人吃面必须吃蒜,陕西有句俗语叫‘吃面不吃蒜,味道少一半’,”如果不说,就会有人问,所以小乔就和老乔商量把“蒜”这个元素融入到所有的视频里。


拍视频时,小乔和父亲不是没有过分歧。作为地道的陕西人,乔家人的口味自然也是轻不了,每次做菜,老乔都会放很多盐。由于镜头离得近,视觉上看就会是网友口中的“致死量”。看到网上的意见,小乔会给老乔提建议“少放一点盐”,而老乔坚持“吃多少放多少”。因为放盐的问题,父子俩不止一次拌过嘴。


“我爸不玩网络,不太懂。”在儿子的坚持下,老乔最终还是妥协了。


(老乔在厨房)


“御用厨师”的转型之路


2017年是老乔“大火”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回家吃饭》节目曾邀请老乔和小乔参加,父子俩也上了陕西省的电视台,“不停有记者来家里采访”。


人民日报微博也不止一次转载过陕西老乔的视频。“常常是是我们发一期他们转一期,”小乔说,现在已经转了五十多期。常有网友调侃,“老乔是人民日报的‘御用厨师’”。


老乔年轻时曾是下乡的知青,当过厂长,跑过业务。直到2000年,下岗的老乔在老家咸阳淳化县开起了熟食店,卖些地方特色的肉类熟食:卤猪蹄,烧鸡,腊汁肉,酱肘子等。2016年,小乔才开始将父亲做的美食上传到网络上,并把做菜的过程拍成一分钟左右的短视频。


“走红”后,小乔觉得父亲“比以前年轻了”,“现在出门不得不打扮一下”。同时,乔家的熟食店生意也变得火爆,“每天都有粉丝来”。也是在那年夏天,生意最火爆的时候,老乔选择了关掉熟食店,全职和儿子一起做视频自媒体。


“太累了,而且我们可以靠直播盈利”,问及关店的原因,小乔如是说。老乔变成“网红”后,出门也会有人偷拍,以前不联系的人也会经常来做客。小乔觉得这也很正常,“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嘛,这个道理都懂。”


粉丝送的礼物在家里堆成了山,也会经常来乔家做客,最远的是从俄罗斯飞来。通常,想要来做客的粉丝会通过私信联系小乔,小乔就会回复说,随时来都可以,“我们陕西人好客”。


去年开始,乔家父子开始接广告,同时开起了网店,卖一些陕西的美食特产和食材。为了让网店顺利运转,小乔特地雇了员工打理,有专门的客服、运营、产品经理,还租了一个三百平米的仓库。今年双十一,陕西老乔的网店卖了三十多万元。


虽是应了粉丝的要求才来到B站,但在一开始,却并不那么顺利。


去年11月下旬,“陕西老乔”正式入驻B站,发了一则自制辣椒酱的教程。现在的播放量是三万多,对于微博粉丝107万、快手粉丝440万的乔家父子来说,这点播放量,实在是反响平平。“B站粉丝才7.3万,太少了,我懒得打开它。”于是,整个2018年,陕西老乔只在B站更新了四则视频,随后消失了五个月。


今年5月份,老乔又重新回归B站,发布了一个腌蒜苔的教程。虽然这则视频现在的播放量也只有七千多,但这次,老乔更新到了现在,并且播放量都以万计,最高可达25万。


“我准备让我和我爸一起融入进B站,让视频更有内容更丰富一些。”这也是B站官方给小乔提的建议。回归B站后,小乔主动找到了B站寻求帮助。


小乔说,原本并不打算让B站成为陕西老乔的主阵地。陕西老乔系列视频的第一次发布是在快手,原先的内容主要是吃播。应粉丝要求,那年冬天才开始渐渐做起了教程。除了快手和B站,陕西老乔的视频在微博、抖音和小红书都可见。“我原来不怎么看B站”,小乔说,“之前上传视频都是竖着的,而B站是横着的。”为了更好地适应B站,每次录制时,小乔都会多放一部手机:一部手机录制竖屏,一部手机录制横屏,剪辑也是分开剪辑。


对于剪辑,小乔并不特别讲究。“我不用PR,只是用手机剪一剪。我们的视频也很简单,没有滤镜,没有音乐,没有华丽的摆拍,甚至有时候字幕也不加。”小乔觉得这也是陕西老乔系列视频受欢迎的一个原因。“在外面找一个会拍视频的太多了,做出来好看的也太多了,只是愿不愿意的事情。现在的人已经视觉疲劳了,看那种没啥意思,最贴近生活的才能火起来。”


(老乔和小乔)


“爷爷有了偶像包袱”


对于“走红”,八斤感到的更多是意外,没想到爷爷能为大家带来快乐,“谁能想到一个农村老头能这么受大家喜欢。”


王冬对此没有概念,但对于网友的喜爱,他也不是不知道。八斤每天都会筛选一些网友的留言和私信念给爷爷听,大多在关心爷爷的身体健康。有时爷爷坐着跟客人聊天,周围也有其他的老人,在听到孙子念出这些评论时,他都是一副“得意洋洋”的表情。


王冬出生在立冬那天,所以小名叫大冬。今年立冬那天,八斤给爷爷在县城买了蛋糕。128元的在当地就可以买到最好的蛋糕。八斤也想把取蛋糕的过程记录下来,却被老板拦住了。在等蛋糕的时候,八斤提到一直在给爷爷拍视频记录生活,被问到有多少粉丝,他说“三十多万”,老板立马让他拍,帮忙“宣传宣传”。此外,还要给他减掉零头八块钱,八斤没要,“毕竟我也不会真的帮他打广告。”


村里人也知道王冬成了“网红“。八斤每次去村里小卖部买东西,都会被问”今天又打算做什么好吃的”,看到王冬,小卖部的人也会和他说上一句“视频拍得不错。”


虽然知道了大家的喜爱,王冬却常常开始自我怀疑。“爷爷经常问,‘我都是一个老头子了,做东西又脏,大家能喜欢我吗?’不知道他从哪里听来的。”八斤说。


确实,不止一次有网友发表评论或在弹幕中说卫生的问题,“刀太锈” 、“砧板都是灰”等等。“一些弹幕被热心网友举报了,你们看不到,我是能看得到的,但这是农村,我们没有办法,已经尽量去避免。”八斤说。有人反映苍蝇蚊虫多的问题,他就每次录视频之前在院子里点上四、五根蚊香,王冬在做菜过程中也不停洗手,“切白菜之前他要洗一遍,切完了又要洗一遍,生完了柴火又去洗手。”


不止是卫生习惯,王冬也开始注意起了自己的仪表。从前八斤不经常在家,回老家时会提醒爷爷衣服脏了换衣服,还有胡子没刮要刮胡子,但王冬的回答都是“我都老头子派了,要那么干净干什么。”但渐渐地,王冬开始主动刮胡子,镜头没对准他时,也开始主动“要镜头”。


“如果有个原因,我觉得是偶像包袱。”八斤说。


今年6月,B站给王冬颁发了十万粉丝的“小电视”奖牌,开箱视频里,为了“迎接”这块奖牌,王冬特意带上了帽子,说“打扮打扮,光头不好看”。之后,王冬将这块奖牌放置在了家里正对着门的柜子上,那是一个一进门第一眼就能看到的位置。刚拿到它时,王冬会主动跟邻居去炫耀来路。和邻居炫耀奖牌时的王冬,说话时手开始绕圈子,眼睛眯成缝,“爷爷像个小孩子”,八斤说。


面对粉丝的喜爱,王冬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回馈,除了开始吃播,还有做网友点名的菜。新菜品对他来说并没有难度。王冬以前做过厨师,村里的红白喜事都掌过大勺,并且常常看电视节目学做新菜。有时八斤也会找一些菜品,和爷爷沟通着做。


7月份的时候,王冬尝试做了一道油炸雪糕,这是他第一次做了两遍才成功的“菜”。第一次拍视频时,油温不够高,雪糕裹上面粉后就融化了,拍摄进行了两次才有了视频最后呈现的效果。对于从没尝试过的油炸雪糕,王冬尝了第一口的评价是“不孬”,感叹现在雪糕的不同吃法,发出几声“哼哼”。弹幕不停刷着“爷爷好可爱。”


满足网友点菜的要求,在王家爷孙看来,只是一件“很简单的事”,“就相当于多出了很多朋友,朋友提出的要求,力所能及我们就去做了。”

  

(王冬与老伴)


生活依旧如常


今年5月,在网友的提议下,八斤也将视频加上了爷爷奶奶的吃播环节。一起吃播的不只有王冬和老伴,他们今年上二年级的小孙子小孙女也开始出镜。


王冬一家人在视频中,有时会聊聊家常,网友对一家人其乐融融吃饭的场景似乎也十分喜爱,并且对八斤的弟弟妹妹也很感兴趣,不停夸赞家人,“弟弟好懂事”、“妹妹好漂亮”、“奶奶好慈祥”......有时弟弟妹妹还会在视频最后说“记得点赞关注哦。”


一家人吃播的画面进行时,常会有人心疼“摄像小哥”。其实,录制中的大部分美食,都被八斤吃了。“爷爷有高血压,这些东西不能多吃,奶奶也只是象征性地吃两口,弟弟妹妹小同样吃不了多少。”回家录制视频以来,八斤已经胖了六十斤。


与此同时,乔家父子的体重却没什么明显变化。小乔将此归结于“我们做的一直是家常便饭,只是把平常吃的记录下来”,而自己也没有海吃。


视频之外的老乔和他这个年纪的许多老人一样,喜欢看电视、遛弯儿、打打麻将、喝点小酒,晚上十点左右睡觉,早上四五点就起来了。


对于粉丝的热情,老乔觉得自己“退休了这么大年龄还能得到肯定,很高兴”。但生活还是如常进行着。播放量少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无所谓,仍然像往常一样48小时更新一次,“我很随意,”小乔说。


八斤的心态和小乔一样,顺其自然。“火的时候我开心过,但是火不火也没太所谓。”有这么多人喜欢,他的心里有了一种认同感,但没想过把爷爷的视频商业化。


有粉丝建议八斤开通一个粉丝群,他也没有建。“建了一个群还得维护,维护不佳乱的话也不太好,”他认为大家想说什么可以在评论区说,也可以发私信,建群没有意义,“说到底建粉丝群的本质是为了引流,我暂时还不考虑。”


虽然拒绝了商业化,仍然有人质疑这样频繁地做大餐拍视频会累到爷爷。八斤觉得这种声音“很矫情”,“就算不拍视频,爷爷平时也都自己每天烧饭,不会少了一顿。”


王冬的年纪大了,睡眠变得很少,时间也不太稳定。有时,晚上十点多钟还在眯着眼睛看电视里的国际新闻,白天不做饭时,又像是随时都在睡觉,“在沙发上坐着,你十分钟不跟他说话,就会发现他已经睡着了。”


B站后台每天都有人发私信请八斤接广告,并给出一笔不小的费用。“我很心动,但没接。”有不少热情的粉丝也想给王冬寄东西,都被八斤谢绝了。“还是想让爷爷平淡一点,开开心心度过晚年。”


最新的一期视频中,弹幕里有许多人注意到王冬用的砧板和菜刀都换了。此前的那把菜刀,是他自己磨的,用了近二十年。“这么多年,是该换了”,八斤决定听取网友的建议,便劝爷爷“为了视频好看”而换掉,一向节俭的王冬勉强同意。换掉了陪伴多年的菜刀砧板,老爷子的刀工依然利索。


本文来自公众号:三明治(ID:china30s),作者:徑幽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