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90后老板,要吐槽我的90后员工
2019-11-26 13:30

我,90后老板,要吐槽我的90后员工

虎嗅注:在虎嗅F&M创新节上,群响创始人刘思毅、“本末测评”创始人许亚军、 酸橙英语马克malik三位90后青年老板就“90后创业”的话题展开了各自的分享。在现场,他们各自做了10分钟的演讲,随后聚在一起共同吐槽自己的90后员工们。

 

说青年的“选择”


刘思毅(群响创始人):虽然我是93年的人,但我觉得对95后、00后来说,已经有一点经历可以分享一下。


 

我面临第一个选择是:“保研还是工作?”。这个其实很难决定,我当时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在大三暑假的时候,面临“到底要不要保研资格”的问题。

 

大家注意,大三暑假时是完全没有任何的Offer的,你需要在没有Offer的情况下选择:继续回到那样一个可以继续像猪一样渡过大四那一年,甚至研究生的两年和三年;还是说去工作,但是没有保底的Offer。


我当时整个大三的暑假都在纠结,最后我决定去保研,然而在我已经准备好保研材料的那一刻,阿里的初试通知来了,我当时就放弃了。第一个选择完全没有任何的逻辑,非常的懵。

 

第二个选择:大公司和创业公司。我想分享一下我自己非常奇葩的经历,我第一份工作是知乎实习半年,之后在两家创业公司分别做了两年。再后来我去了两家大公司,一个叫做字节跳动,一个叫做美团。分别呆了5天我就走了。

 

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选择,直到一年前我创业的时候,还是会对选择大公司的人、选择去拿户口的人非常的不耻。但是我现在知道了,并不是所有人都勇敢的会去选择一个他觉得没有保底的Offer也OK的路径。

 

无论去创业公司还是去大公司,都无所谓。你只需要选择你当时觉得最优解就可以了,我当时非常的不屑于我现在的这番表述的,我当时的想法是什么?老子做最牛,我就是最应该乘风破浪,我就是最应该冲在前线的,刘思毅我才是最牛的,但是现在我完全不这么想了。


 

回到我今年的选择:工作还是创业。后来我加入了一家投资公司,在投资公司做了1.5年之后,我自己发现了一个非常想做的方向,这个方向就是我现在做的群响,这个方向很简单。

 

就是基于某个我们大家认为值得讨论的一些主题,然后我们传1000个人、50人都可以聚会然后聊,一个这样的场域。

 

简单来说就是活动+培训公司,我当时已经非常不困扰,我觉得我自己似乎找到了一个我自己觉得可以为何做选择的一个抓手。

 

我在大四的时候、离开头条的时候、离开美团的时候,其实我毫无抓手。我只是觉得我不适应了,所以我要走了,但我不知道去向何方,不知道在座诸位的年轻人有没有过类似这样的一个非常迷茫,甚至是迷茫到极致,陷入了一种虚无主义的状况。

 

今天我分享一下我的抓手到底是什么。

 

先说一下为什么会找到这个抓手:我在离开美团和头条的时候,我去聊了30家公司,大公司、小公司、创业公司我都聊过,没有任何合适的解。今天的90后非常事逼,要钱多事少,要离家近。所以我无比的迷茫。


然后我遇到了我的前老板,我的前老板邀约我和他一起做投资,我是他的第二个投资分析师。我跟他说,我说老板我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自己的人生所求为何,真的是这样的,我真的会思考这个问题。

 

他告诉我说,你不要去寻找你的意义,你要去赋予你的意义。寻找一直会让你的答案在风里飘荡,你去赋予的话,其实是在非常无常的人生旅途中寻找到了自己的一点抓手。

 

所以抓手就是你去赋予。

 

你去赋予,就是你主观能动性的一点体现,只是一点点。我们的人生、路径、选择其实都是社会必然性的结果,包括今天我站在这里,包括去头条、我上北大,其实并不全部,甚至只有一丁点是你主观能动性的表现,但是我们只有去赋予那一丁点主动能动性才可以构成我们自己选择的意义。

 

所以,如果作为同龄的你们或者95后、00后,面临人生一片虚无,想要寻找意义的时候,我想要告诉你们并不孤独,然后告诉你们一些轻松的建议:

 

首先,认真收集信息是必然的,如果说你认真收集了信息,进行了一些思考推理,我认为你现在的选择就是你当前的最优解,你不用那么多的怀疑,我觉得无所谓,你选就可以了。

 

第二个,因果不是推理出来的,是过出来的,所以我觉得你的选择只是回应人生无常中的一点点主观能动性,所以你要选择,你要抓住它。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答案在风中飘荡,抓住它才可以知道它。

 

测评做到被封号

 

许亚军(“本末测评”创始人):大家好,我是一个学渣,初中没有毕业就出来工作,至今为止工作了十几年,刚才问到今天的三位演讲嘉宾才知道,我是最老的一个90后,我讲讲我的一些经验和经历。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博主,在B站做了一个视频账号本末测评,做了一些服装测评。为什么要做服装测评?因为小时候我家开过工厂,我对服装比较了解。我之前做过一段时间模特经纪人,我认识了很多女生她们特别的喜欢买网红的衣服,买了很多,买的时候很兴奋。我看完以后,觉得它的质量非常的差,面料烂到什么程度呢?到今天为止我们发现网红店的衣服,他们的面料和做工依然不如班尼路,随便拿出一个国内的快销品牌都比不了。

 

我很想去告诉我身边朋友,让他们避雷,或者说不要买一些比较差的。我们就把这个思路做成了一个账号,现在的本末测评。做完了以后反响特别好,然后我们就火了。

 

做了三年多,我们最好的成就是被封号了。我自己认为这是一种荣耀,因为作为一个测评博主,如果你没有被封号,如果你没有被屏蔽过视频,怎么叫测评呢?所以我们被封号,还收到了律师函,我觉得无憾了。



最早的时候做这个事情,我们很有正义感,莫名地觉得我们是一个天使,我们在帮很多的人解决他们可能不知道,不太懂的东西,我觉得特别的伟大,特别的骄傲,好像觉得那个时候终于找到了自己活着的意义,你终于在社会上有价值了。

 

这个是今天90后的人普遍有一种感觉:我不知道我为什么工作,我不知道为什么生活,我很迷茫,我找不到我活着的意义。所以很多的90特别迷茫的一点,你不知道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你觉得公众没有任何的意义,你觉得交朋友、社交都特别的枯燥,浪费时间。

 

我觉得做测评这个事情特别酷的是,能够帮助到人,帮助到很多的普通人。今天我也在创业,还拿到了一笔融资,我们身边的同事、朋友都是95后、00后,我们都认为做测评这个事情莫名的自己给自己赋予了一种责任,你要去做这个事情,哪怕不能挣钱,哪怕被封杀,哪怕被律师函警告。我觉得有这个义务来做这个事情,它是很酷的事情。它无关钱,无关名气。有时候这种感觉就是,你觉得你活着很有意义。

 

后来,我们觉得我们的测评不能够做的那么真实,我们觉得稍微要改一些,因为毕竟要活着。而且我创业了以后有很多的团队和同事,我们要让大家活下去。所以我们受到了很多的一些威胁之后,我们也准备调整一下我们的方向。你不让我说你不好,我就不说了,我们去推荐一些好的东西,有没有一些好的东西,有。


 

事实上今天国内很多的做服装或者其他品类的,有非常多、非常好的品牌,可是这些品牌为什么都做的远远不如网红品牌,这里面存在了一个问题:很多品牌和工厂他们不会推广,他们不懂得营销,导致他们做了很多很好的产品,可是依然没有人知道。

 

我小时候家里是开工厂的,而且我是真的做过普工,我对供应链基层的东西比较了解,我们后来想能不能去推广一些比较好的工厂,好的产品,我们做了一个纪录片,讲中国制造业,这个是我们后来不太敢测评网红店的衣服以后做了一个比较大的转型,我们想要去把中国制造业的一些东西推广出来,其实大家都知道,全世界所有的制造业都在中国,可是你们发现你们买的品牌没有几个是中国的品牌,问题就出在营销宣传。

 

我们这半年来给一些工厂推广,也尝试帮助他们卖货,卖的也不错,我们也做了几百万的营收。这个事情我们觉得很有意义,我们也非常的开心能够去继续帮助工厂、帮助行业,也能够帮助消费者去买一些性价比高的东西。很多工厂的东西,他们的特点就是性价比非常高,可能在包装上面稍微差一点,但是我们比较喜欢能够把性价比推广出来。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定位就是一个视频版的网易严选,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寻找到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

 

我们的纪录片也是希望有更多工厂、更多的一些品牌愿意跟我们合作。我的分享比较的简单,大概就这样,谢谢大家。

 

 我,一个90后再做什么职业

 

 马克malik(“酸橙英语”创始人):大家好,我是马克。我来虎嗅这个活动应该是第三年了,算是一个常客。虎嗅这个活动连续三年见证了我职业、或者我个人人生的各种各样的变化,我感觉到今天来聊职业这个事情算是我过去三年做虎嗅活动的钉子户的一个总结。

 

这个主题是活动方给的,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我其实没有特别好的答案。一个90后在做什么职业?仔细思考了以后发现,我的身份非常多,我感觉我什么都在做。又看了一下我主要的时间在做什么事儿,我发现我的工时也非常的多。我仔细想了想,今天把我的职业拆分开看看我到底在做什么。


 

先让大家猜一猜这张照片,这个照片是2016年在纽约华尔街拍的,大家猜一猜我当时的职业是什么?模特,时尚买手。我当时的理想是做一个分析师,或者是基金经理,感觉形象是到位了。其实我当时是一个网红。我为什么会穿成这样呢?其实主要是为了拍一些好的照片发到网上,能够有比较多的评论。

 

其实我有一个比较大的身份是视频博主,或者是一个网红,我平时在网上分享很多的东西都是比较偏高效的,或者是一些价值观输出,或者是一些文化输出。在视频里面不太像一个人,会去拍一些像刚才这个非常正经的照片,提醒我的粉丝,哥们其实是一个人,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反响,能够放粉丝看到我搞笑的一面,也能够让他们看到我比较严肃的一面。

 

说到网红,在美国的一个调查里面,00后最梦想的职业就是做网红,或者做rapper,其实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尤其是年轻人向往的一个职业。但是对我而言,其实这是一个我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职业。可能因为我的思维比较传统,我一直觉得做网红或者做视频内容, 不是一个能拿来做职业的事情。

 

像本末测评是专门有一个自己的品类,专门去深挖这样的内容,我是不一样的。我的账号更像是一个个人帐号,我会发一些我想说的,我会做一些搞笑的东西,我也会很戏精的去拍一些东西,也会去做一些测评,做一些街访。

 

对我而言,网红不是一个职业,在去年我大学毕业之后,我就开始思考我应该做什么样的职业,才是适合我的。还算比较有幸,我找到了自己的优势以及兴趣能够结合到一起的事情,去做成年人的素质教育。

 

怎么理解?小孩子的培训班其实挺多的,但是我们成年人尤其是一线以外的城市,大家想要去做一定的自我提升,会发现:其实社会对于成年人真的很残酷,很少有这种培训班专门去培训对于成年人自我能力的提升。不是像得到这样,而是真正的去学习,比较深的去了解一个行业,或者说某一个技能。

 

所以我把我作为KOL的流量优势,以及个人的IP跟我喜欢做的教学类的事情结合到了一起,找到了一批像我这样有一定的知识输出能力的KOL或者短视频博主,一起做了这个品牌酸橙课堂,第一个做的我是擅长的酸橙英语,通过比较短视频化的方式去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理念其实很简单,学习这个事情太反人性了,太痛苦了,所以我们打算用一个比较有趣的顺应人性的方式,用这些很会顺应人性网红的形象,加上比较有趣的短视频的形式去做教学。


 

其实,创业者这个title是很虚的,创业者是什么呢?就是没有成功的企业家,有一点像练习生是还没有火起来的明星一样。你有可能出道拿到一笔融资,但是将来你能不能活是未知的。所以我把我创业者的身份仔细的拆分,分出来了四个职业,相信现场在创业公司的都知道,创始人大家都有自己不同擅长的点,我发现我有四个职业分配:

 

第一个,就是画饼,有一些人画的很像,很会画,像我就是比较手残,画的不是特别好看,我努力的成为一个非常会画饼的人。因为在创业的时候,其实大部分的人在做的事情都是未知的,如果是已知的,是一个非常成熟的产业,基本上轮不到你去做,因为这个产业已经有了巨头,已经有了做的非常完善的一套供应链。

 

既然你在创业,基本上你是在做一个比较新颖的,或者说稍微有一些创意的事情。当它是创意的事情的时候,你是不知道它未来走向的,所以你必须去画饼,不仅是给别人画,你还要给自己画,让自己去相信,只有你相信了你的员工、你的同事、你的合伙人才会相信。所以,我做的特别多的事情就是去画饼。

 

第二个职业的用户体验官,其实这个在做KOL或者短视频博主的时候,多少有一些经历,你会看粉丝的评论和反馈来不断的调整你的内容,找到最有爆点的内容。

 

我在我的公司里面做职业的用户体验观,我每周都会选取10个用户给他们打电话,告诉他我是这个公司的创始人,去问他整个的学习体验,你有什么样的建议,有没有遇到什么样的问题,为什么会买我们,会不会持续买我们,如果不买我们,是什么样的原因,基本上把他们问到挂电话。我是一个职业的用户体验观,我要知道我的用户在想什么,他们想要什么。


 

第三个,职业的孙子,其实我们在去年大学毕业之后,运气比较好,融一轮资,职业孙子怎么理解呢?我要告诉我之前的投资人,放心爆发性增长就在眼前,不用担心。我对下一轮的投资人,爷,我告诉您,我们的爆发性增长就在眼前,就差您这一笔钱了。要不断反复的跟之前的投资人以及将来的投资人去进行沟通,这会占据我大量的时间。

 

为什么要用孙子这个词?其实我是一个棱角分明的人,但是在创业的时候这些棱角会不断的被磨平,因为有一种商业模式是2B,有一种商业模式2C,还有一种模式是2VC。你要让投资者相信你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业者,VC就是风险投资,但是这群人最怕的就是风险,最讨厌的就是风险,所以说你的表现或者说你的朋友圈不能让他看到有太多风险的点。

 

我其实是一个非常在乎生活质量的人,但是我要在朋友圈里面表现的非常的不在乎生活质量,我只在乎我自己的事情,这也是我的一个比较大的时间以及经历会做的事情。

 

最后是职业的心理康复师,我需要不断的给合伙人、员工、以及我自己信心,不断的给自己洗脑,不断的告诉自己这一切都OK,其实创业者大部分都是在一天之中心情会有极度的幸福、极度的开心,极度的雄心壮志,到跌入谷底。在这两者之间来回去转,这需要非常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我总结了一下,到底我的职业是什么呢?我是一个网红吗,也算是。我是一个CEO吗,也算是。其实CEO也有很多的责任,我感觉我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或者90后的一个缩影,可能不甘于去拿一份薪水,做一份比较普通的职业。如果自己去创业,能力也是非常有限,需要不断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我也踩上了这个时代最有意思的一个信息的传播方式,就是短视频,我想可能这就是我的职业了,谢谢大家。

 

职场圆桌环节

 

主持人:曾西瓜(虎嗅编辑):几位现在都在创业,我之前听说过一个说法:“创业这件事情需要精力充沛”,大家是不是都是这样的,通常来说一天的工作是怎么样的节奏?


 

马克:我还是比较精力充沛的,年龄摆在这儿,我的一整天基本上从睁开眼睛到闭上眼都在想工作的事情,过去的这两个月,基本上每天晚上做梦都是业务上的事情。最近公司也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创业也遇到了很多天花板,基本上无时无刻都在想这个事儿。我是6点半、7点起床,睡觉差不多12点半,1点。

 

刘思毅:我觉得这是我的第一个公司,我一定要打持续战,我一定要11点睡觉,6点半起来,我要保持精力充沛,而且我还要充分的娱乐时间,我不能把所有的工作精力都集中在公司。

 

许亚军:我是跟他们相反,应该是一两点睡觉,但是我的早上起来比较晚,我晚上的工作比较多,而且我跟马克比较像,做梦都在想工作。我是典型的摩羯座,全部的心都在工作。

 

刘思毅:我是不希望工作成为我生活的全部,我觉得是你典型的内容人的工作节奏,内容人一定是深夜想创意、思考,产出内容的,上午一定要睡觉的。

 

西瓜:我前一段时间有陷入做梦梦见工作,所以我就去跟思毅聊了一次,那个时候真的很崩溃。我想问问三位最近一次崩溃是什么时候,以及因为什么?


 

马克:昨天大概这个时候,昨天有一位CEO朋友,我们去做一个CEO的心理康复,我去找他给我做心理康复,然后我跟他一起崩溃。

 

西瓜:真的有这种服务吗?

 

马克:没有,他给我提供这种服务,没有服务好,我们两个一起崩溃了。其实会互相倾诉在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如果每一个问题真的放大,真的是会让你倒闭的一个因素。所以每一个点,甚至有一个员工跟你说话没好气,你有可能就会觉得是世界末日,同时你需要不断的安慰自己,身边有朋友把你拉回来,我昨天的崩溃主要是因为最近的无论是资本市场,或者说公司的发展,都会因为经验和年龄的问题,有一定的受限,所以挺崩溃的。

 

许亚军:最近我印象当中应该是一直痛苦的,我不知道为什么,我这种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觉得有舒服的状态。

 

马克:我比较好奇,你在被封号时候是不是还挺开心的。

 

许亚军:我们被封号反而并没有那么的焦虑。我真的是每天都在焦虑。大部分都是内容,创业还好,我一直不是一个很合格的老板,我不会管理,所以就没有这种东西存在。

 

刘思毅:这个特别巧,我觉得我崩溃就是因为我不会管理,我觉得创业CEO一定要是一个天然也非常大的鸡血的发动机。但是我真的hold不住我们公司那群疯子,我招了一群和我一样疯的人,我把他们带出来,他们几乎都是98、97、96,我们的实习生还是00,而且我觉得我管不住。


 

而且我管不住他们的点在于:当他们没有办法去交付东西的时候,我自己也非常的情绪化,他们也非常的情绪化。“刘思毅,你要吼我吗?那拜拜吧,老子不干了。”所以我最近真的是持续性的崩溃,我在寻找一个和我员工相处的办法,他们之前一直是我的下属,一直是兄弟般的前行,现在要公司化,我觉得这一点挺难的。

 

西瓜:我觉得今天这个主题很奇怪,三位明明都是老板,让我做一个职场吐槽,只有我在吐槽,大家都是老板,在吐槽我。

 

我现在要讲的主题其实我找到你们三位有一个共同点,第一个是精力充沛,第二个,其实你们是做内容生意的,都是在做内容相关,马克和刘思毅他们其实是相当于卖课,其实都是做内容的生意,是一个很难的事情。


 

我特别能理解做内容的人非常的痛苦,因为涉及到一个输入和输出的事情,其实跟刘思毅之前交流过这个事情,你要一直的输出,输出肯定要有输入的东西,我知道的东西在每一天的往外走,我怎么样去保证自己输入的时间,我不知道三位是怎么样平衡这件事情的?

 

马克:我觉得我目前的输入和输出的形式不太一样,我曾经是专门做短视频,所以输入和输出都在自己这儿,现在我有自己的内容团队,我主要的时间还是在输入上,我需要扩大我的信息来源。我应该成了分众传媒最忠实的用户,只要他们有二维码,我都会扫一下,会大量的体验在我圈子以外的东西,体验到这个之后,看我们是不是有可利用的点。

 

我觉得突破点永远在你的舒适圈之外,所以我会大量的逼着自己去好奇我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好奇的人,我会去找到自己领域以外的内容,输出进来,给自己的内容团队输入。

 

许亚军:首先我觉得肯定是要不断的看,不断的学,我没有创业之前就已经在看。主要是两个方向的东西,一个是像虎嗅这种媒体,我就是一个虎嗅的资深老用户,看很多我们这个行业的一些趋势,一些新的创业公司,去偷学一些。

 

另外,比如说我做本末,我应该把国内所有的测评帐号,关于服装、美妆、时尚方面的内容全看一遍,好几千个帐号你挨个看,没有什么特别聪明的办法,就是死看。

 

刘思毅:我觉得第一点是团队本身的激励和团队的招募,第二点就是我自己SOP的能力。

 

我和他们两个不一样的点在于,我的内容更偏商业一些,这个商业内容简单来说,我们是教公司如何去做流量,首先流量这个词是变化多端的,信息是根本没有办法去产品化的,但是我们今天卖的就是客,我们的客就是一个产品,基于此,我们在做一个逆天而行的事情。

 

我现在面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让刘思毅变成N个小的刘思毅,甚至不一定是一个完全的,而是N个0.5个刘思毅,培养一个一个的基于内容的SOP的因子,这对我超级难。

 

因为我没有办法让我的员工在短时间之内学会你基于这个信息可以加工出一个可以卖出去的活动,一个卖出去的课程。但是我一定要让他们学会,这是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你如何找到一个好的苗子,如何设定这个团队的培训机制、激励机制。做内容的人,如果说你没有激励机制,就是想死的。

 

马克:我可以总结一下,穷是内容来源的第一生产力。

 

西瓜:大家其实现在都走到了公众面前:马克之前就是网红,包括最近也上《奇葩说》;思毅也是在千人大会上去讲话,当着很多网友的面去表达;刚才亚军说,不是非常的享受做网红这件事情,

 

其实你们三个人性格各有特色,并不是每个人都习惯站在公众面前,所以这件事情对于你们三个人分别意味着什么,你们从这件事情至今为止学到了什么?

 

马克:我做KOL差不多四年,最好的时候一年我自己的内容有15个亿的阅读量,我享受过极大的曝光带来的感觉。

 

其实到现在我自己总结出来的点,不要太相信网上的东西,网上的内容也好,观点也好,真的非常的主观。以及你的信息的来源,信息量是非常少的,所以说你在网上,无论是去评价一件事,一个人,一个公司的时候,你一定要记住你永远是偏见的,因为你不是那个人,你也不是那家公司的员工,或者你没有真正的置身于其中去体检不同的角度。

 

而且每一个人,在座的其实大家的水平应该都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是从学历、从自己涵养,或者说自己的认知水平,都是有差距的。你的想法只是你的想法,做了KOL以后,到现在我获得的最好的一个能力就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我越来越不怕网上有人喷我,可能是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大了很多。

 

许亚军:我当网红是被逼的,当年一直做幕后,给网红做包装,给他们接活动,我签的网红他们跑了,不跟我玩了,我那个时候太穷,签不起他们,因为没有招了,我做这个工作没有艺人我就自己上了节目,本末一开始计划就不是我来做,我来当写手,来写,让一个主持人在前面说就可以了。


 

如果说当网红对你没有一点点帮助,没有一点点收获也是不可能的,虚荣的东西每个人还是需要的,你要承受的东西是不是你能接受的。而且你很清楚有一天你也会过气,如果说挣钱,我在前两年挣钱真的不如我做经济人挣钱多,这是一个很惨的事情。

 

从创业者的角度来讲,我对我自己的创业能力很有信心,我觉得我可以运作一个比较不错的小公司,我可以挣不错的钱。而且有一个事实,今天当网红的人没有一个没有轻微抑郁症,当明星的人他们更加抑郁,痛苦,甚至想死。所以我不想让我英年早逝,我还想活着,我觉得当网红不是一个爽的事情。

 

刘思毅:我觉得我的经历跟他们完全不同,我是一个过气网红,我从大学大三开始做一个博客,叫做在北大不吐槽会死。这个博客是因为我们当年新闻传播学院的课程需要有一个自媒体作品,我们就做了。

 

当时的意义就是,它是一个作业,第二个,我们真的非常的想吐槽学校的老师和傻逼的同学们,我们做了6年,我们发现音频这个内容介质太不好变现了,三个人到现在仍然是很穷的。我就要开始自己找工作,所以我毕业就没有成为像马克这样的网红,不能自给自足,我就找工作,自己创业,去大公司,又去投资公司,自己去创业。

 

回过头来看,我非常不后悔这段过气网红的经历,因为我这个人的嘴巴真的是完全停不下来的,我认为我就是需要去表达,我的表达就是我人生意义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说,我觉得当网红是一个自己新陈代谢的过程,永远有过气的时候。送一句话给大家,大家一定要诊视自己表达的权利、自由与欲望。

 

马克:我从做KOL或者到公众面前这个事情,还总结了一个事儿,其实对我的创业非常的帮助:忽略虚荣指标,就是没有办法让你本质上有一个提升,你参加了什么论坛,你被曝光了,你被哪报道了,有多少人喜欢你,其实有一些时候是虚荣的指标,最后能不能落到你的用户的增长,增长之后是不是付费了,付费之后付了多久,是否你这个东西真的好,要回归到它的本质,把利益或者把自己的精力、注意力以及时间花在能够真正在本质上有提升的事儿上面,不要去追求虚荣指标。

 

西瓜:刚才他们两个都说了过气,害怕过气吗?

 

马克:我就是怕才做了公司,因为你一个人再怎么去喜欢他的内容或者风格,总有一天你会看烦的,或者说总有一天你会跳出这个圈,我现在有很多的粉丝已经成家立业,他们看我的时候可能是在大学的时候,他们不看我不是因为我不好玩了,或者说我的内容没有意思了,是因为大家也进入到了另外一个人生的状态,这个是很正常的现象。

 

我觉得还是要利用好在有一定流量的时候,要想好你为什么火,这个东西是否利用起来,去持续创造价值。就算不火了,但是你可以从前一个经历里面找到一些优势,或者说找到一定的能够让你进入到下一轮发展、职业方向的一个进步,所以我觉得不用太考虑这个问题。

 

西瓜:你们现在其实也涉及到管理、招聘这样现实的东西。所以你们在招聘的时候,有没有特别的看重的某一个特质,年轻人的某一个特质,或者说特意会规避某一个标签下的年轻人。

 

马克:有两个答案,我先说一个大家比较公认的答案,便宜好用,这个是最好的标准,但是能够遇到是运气很好的。

 

大部分时候,我发现学习能力非常的重要。其实也是更加的有效:你要找一个现成的人让他去做现成的事儿,还是说一个创业公司,每天、每个月都有非常不同的增长,你需要的是一个能够跟你一起增长到100的人,学习能力会更重要一些。


 

大家都会聊价值观,其实价值观这个东西也比较虚,因为人的价值观也不一定是稳定的,一家公司的价值观也不一定是稳定,会受到社会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找一些跟自己处得来的人。

 

很多人会说大学毕业要求你有四年的工作经验,这个是不可能的,但是当我看到一张白纸简历的时候,我也不会要,相信大家都不会要,其实简历这个东西不是代表了你工作才有工作经历,在你喜欢的这件事情上面是否有过付出和努力,你喜欢不喜欢这个事情,会选这一点。

 

可能不会选太安逸的孩子,可能不会选家庭情况太好的孩子,尤其是在创业的阶段,我相信有个体差异,我也相信数据,还是要找一些能吃苦的人。

 

西瓜:你现在遇到这样人的概率高吗?

 

马克:其实我发现北京有一个非常好的好处,什么样的人,只要你够努力你真的能找到,人才的储备是非常够的,就看老板努力不努力。只不过普通招人只需要花两周,但这种人你可能要花两个月。

 

许亚军:刚才马克说的学习能力很重要,因为大学刚毕业的年轻人,大家其实学的东西很多在社会上都用不到,特别是我们新媒体行业,大学根本没有这个课,我不认为大学哪一个教授可以讲好今天中国的新媒体行业,其实每个人都是老师,要看你自己去感受,特别是像我们这个行业。

 

我招人的话,首要的标准就是年轻。学历确实有用,但我不拿这个当标准,我很看重他是不是有趣的灵魂。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你需要一些新的途径,新的方法,我们可能都是要抛弃传统老一代给我们的一套,我觉得有趣的人会有更好的一些新的想法,这个是我非常看重的。

 

我还有一个标准,你做这件事是不是你真的喜欢,当然所有人说我的喜欢是不工作。如果你来面试告诉我这个东西你不喜欢,我一定不会要。现在的年轻人有一个共同点,大家特别的自我、自私,如果这件事情你不喜欢,你会很排斥它,你一定没有那么多的热情来去做这件事情。

 

我请了一个员工来,结果你不喜欢,你没有热情,我算起来不是特别的划算。就像马克说的,便宜好用,也是一个,特别是没有钱的公司,大家都愿意找一些新人,因为便宜好用。

 

刘思毅:我觉得我和你呈现非常相反的论调,我司是找不到北大、清华的宝宝的,作为一个很穷的公司,你给不了让他们爬到VC、banker、券商,如果你给不了他们这样的条件,他们是不会来的。

 

我最偏好的是找一个他即将毕业,他又没有毕业,他可以给我三个月的时间相互的观察,这样的一个长期实习生,我给他180到250块钱一天,他做了一个月之后,我可以给他签offer,我就锁定了它。但是这种人不会是北大清华,甚至不会是985,一般出现的院校是二三线城市的211,或者是普通一本上下的学生,这种人眼神有光,充满了光芒。

 

西瓜:最后一个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份人生的快乐清单,钱在你们的清单上,排在什么样位置?

 

马克:老实说应该会排第二,第一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我感觉钱是积分器,钱和价值是可以画约等号的,我在这个社会上可能活60、70年,我能够产生、或者我能够做出的价值其实可以跟钱有一定的衡量的,所以我会把它看成是我自己的分数,我的成绩单,对我而言还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我是一个比较重视生活品质的人,我希望穿好点,吃好点,玩的好一点。

 

许亚军:我们做自媒体,很难说把钱放在第一位,因为你要做创造,你的内容必须服务观众,观众不喜欢的话,其实是你不能挣钱的。

 

从内心来讲,肯定是要把工作做好,钱每个人都要挣,特别是像我们都拿了融资,钱很重要,特别是想要留住好的员工的话,必须要给很多的钱,因为梦想是你自己的,员工不会来给你谈梦想。

 

刘思毅:我觉得在当前的阶段,钱应该是第一位。我真的很穷,所以我需要赚钱,第二个我今天有九张嘴,如果我不赚钱的话,他们真的没有办法逐步涨工资。


 

我自己创业之后我才发现我原先觉得刘思毅一个人天不怕地不怕,一旦哪哪有变背着我的包,我的包特别大,所有的资产,包括我的证件、包括最值钱的手机和电脑,一旦有变化直接跑路。但是现在我跑不了,我有九个员工,我还有我的公司。

 

我会发现,如果说公司的收入不增长的话,他们真的会离开的,因为人类就是要活下去,他们就是期待越来越好的生活。当前我做公司业务的第一指标就是我的GMV,我就是让我的GMV,月对月,年对年,Q对Q都要有所的增长,非常的现实。

 

西瓜:感谢今天来到年轻馆的现场听我们分享的同学。台上的三位嘉宾其实都是90后。他们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业,并精力充沛地将其进行下去。希望在场的大家也都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并为之努力。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