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暴力,假以爱的名义
2019-11-27 16:35

有种暴力,假以爱的名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讲述:梁文道,来源:看理想·八分,题图来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剧照


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全世界都存在难以根除的家庭暴力,没有任何婚姻制度可以承诺给人幸福,但应该有制度使人可以避免极端的不幸。

——《看见》


一、别以为家暴只是社会常规下的一种“异常”


今天又要和你谈论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刚刚过去的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对妇女暴力日”,正好就在这一天, 一则与暴力相关的新闻几乎震动各大社交媒体。


那就是美妆博主宇芽公开了一段自己经历家暴的视频短片,其中的详情我不再赘述,如果你还没看过,我建议你应该看一看。



而在这件事情爆发的前几天,韩国女星具荷拉不幸在家中身亡,在此之前,她也曾饱受前男友崔钟范的暴力对待,甚至被以隐私视频胁迫而不敢发声。


很多人会认为,这又是两则关于“家暴”的新闻而已。可是,通常我们关注一个时事热点或新闻,往往认为这件事之所以能被称为“新闻”,是因为它不常发生,不是一个正常的状态,可是我们现在在谈的却是家暴。


来源:搜狐新闻《数字之道》


有统计显示,世界上每三位女性就有一人遭受过性别暴力,而根据全国妇联的数据,在中国2.7亿个家庭里,约有30%的已婚女性曾遭受家庭暴力,你能想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吗?


你走到大街上,每看到三位已婚女性,其中就有一位可能曾经遭受家暴。在这种情况下,你仍然觉得家暴是一件罕见的事情吗?


与其说它是一则“新闻”,倒不如说它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中的一种常态,之所以今天它成为了新闻,只是因为一位勇敢的女性将它彻底点爆了。 


宇芽视频截图


过去几天我们在网络上也看到大量的讨论,其中有言论表示,这些渣男都是心理变态,可是我想提醒大家,我们其实要非常小心这种想法,因为这会很轻易让我们把做出家暴行为的男性,理解为是一种精神变态,理解为是一种有异于常人或者道德极端败坏的人。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把它异常化,认为这些人是社会常规状态下的一些少数异类。


但是假如真的只是少数异类在干这些事,又该如何解释开头提到的那些让人触目惊心的数字?难道我们要认为社会中几乎三分之一的男性都是异常的精神变态吗?


我想介绍给大家一本关于家庭暴力问题非常经典的书籍,作者是兰迪·班克罗夫特(Lundy Bancroft),书的英文原名为Why Does He Do That? 目前已有中文版本,书名译作《有一种伤害,以爱为名》。


《有一种伤害,以爱为名》英文原版


这是一本2003年就已出版的书籍,但是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它能够提供给我们关于家暴中的施虐者究竟在想什么的重要视角和分析,同时告诉我们为什么许多关于家暴的迷思不可信。


二、关于施暴者的迷思与借口


首先的一个迷思,很多家暴事件,尤其在美国,都被认为与施暴者醉酒状态相关,有人就得出结论认为家暴只是因为醉酒后情绪失控。所以,早期处理家暴的方式,通常会安排丈夫去戒酒。


很多时候家暴也会被认为是情绪管理的问题,所以还会安排情绪管理或情绪疏导的解决方案,但这些多半都没有用。


可见这绝不是主要原因,更重要的是,在施暴那一刻,施暴者其实往往是清醒的状态,并非因完全酒醉而丧失理智。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施暴后的丈夫抱着妻子痛哭


第二个迷思,在试图阐释家庭暴力中施暴者的施暴理由时,一种非常普遍的说法表示,这是因为施暴者小时候自己就曾遭受过虐待,所以会将这种暴力行为施于他人。


这种说法太过流行,以至于许多施暴者在事后向警察、向法院、向律师解释的过程中,也会利用这套说辞为自己辩解。


实际上,根据大部分研究,并没有证据明确表示小时候遭受过暴力或虐待行为的人长大后一定会成为施暴者。只有他本身就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人,如果小时候遭受虐待,长大后向他人施暴的可能性会更大,而且会更加危险。


由此可见,小时候遭受过暴力和虐待行为,并不能成为施暴者的一个理由,更不能当作一个借口。


那么,这些施暴者的心理到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三、扭曲的“爱”,扭曲的权力意识


真正的问题在于,他们的脑海里已经有一套权力意识,已经扭曲了对于爱的看法。


我们先说后面这一点,什么叫做“扭曲了对于爱的看法”?这些施暴者内心确实有一股非常强烈的感觉,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种“爱”。但问题是,这种感觉实际上根本与爱无关,那只是一种强烈的控制欲望。


这种控制欲是要求对方把自己的整个人生都奉献出来,只为了满足施暴者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欲望,他要求占有。在这些人心目中,已经长期养成一种观念,就是认为这种占有就是“爱”。 


实际上,这种观念并不只是这些家庭暴力的施暴者才会有的观念,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包括父母对子女的爱,包括人与人之间的亲密相处,我们就常常混淆了所谓爱和占有。


爱是什么?爱包含一种尊重,当你爱一个人,你尊重他,尊重他作为一个人的完整的生命、尊严以及自主。


占有是什么?占有是你看不到对方作为人的这些基本的人格、尊严,以及身体的自主性,你只是把他当作自己拥有的一样东西。


除此之外,施暴者往往具有一种权力意识,这种权力意识认为,当两人成为伴侣之后,对方是有责任、有义务要去满足他的种种欲望。而且,这种欲望还不一定是性欲望。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根据班克罗夫特的说法,这种人爱的往往是一种自己想象中的理想状态,他爱的是白雪公主,而不是你,只是他一时误会了,认为你就是白雪公主,当他发现原来你不是白雪公主的时候,他就会出现极端的情绪表现,会不满,这种权力意识的一种表现就是他要拥有这样一个东西。


所以,很多遭受家暴的女孩常会说,“他最开始对我真的很好”,但渐渐的就会发现他开始不断地进行贬低,让女孩认为自己做得总是不够好,自己身上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潜在地给女孩制定一种根本达不到的高标准,彻底打击女孩的自信和自尊。


其实这也是一种心理操控,有家暴行为的男性通常也是一个操控狂,这种操控狂会利用很多心理战术,他在这方面可以表现得十分狡猾,但是这种狡猾背后实际也是被一套权力意识所建构,或者说被这套权力意识所制约。


宇芽视频截图


再者,这些人会默认男女之间本来就存在一种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施暴的男性会认为女性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去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而且要首先照顾他的需要,所以我们常常能看到在家暴的事后访谈中,男性会认为是女性首先犯错了、变坏了。


他们会以一家之主的态度,对自己的伴侣做出许多规定、要求和限制,一旦对方满足不了,或者“违背”这些限制,他们就会异常愤怒。


这种情况中也是包含着一种非常强烈的支配欲,有一种权力意识在其中。正是因为有这样一套根深蒂固的权力意识,使得这些施暴者看待双方相处的关系模式都已经扭曲了,他对爱的理解是扭曲的,他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理解也是扭曲的。 


但是,这种扭曲又是如何造成的?难道只是个体的因素吗?


四、不只是门内之事,更是一场社会结构性暴力


很不幸的是,这种扭曲其实一度是我们社会默许的正常状态,那就是“父权社会”。


家暴这么普遍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我们整个社会结构,以及支撑着社会结构,又在社会结构中被不断培育滋养的这套“父权”意识。


在这种意识之下,我们便会对男性女性做很多的性别定型。


比如,所谓“好男人”好像就必须有男子气概,应该是一家之主,应该要能以主人的身份规训管理子女和妻子的行为,让自己的太太变成一个“好女人”。而“好女人”又是什么样子?就是要做好“贱内”的角色,遵从“三从四德”。家庭中,男性便会要求女性按照自己要求的模式,照顾好整个家庭,照顾自己的生活起居,照顾自己的父母,以及抚养好下一代。


在这整套“父权”的支撑之下,男性就会容易产生这种支配、控制女性的权力意识。


当然并不是所有在这种情况下成长的人都会变成施暴者,必然还会加上一些其他的因素,比如小时候在家庭中受到父母相处关系的感染。


许多存在暴力行为的家庭之中,孩子往往是暴力的目睹者。当孩子亲眼看到父亲用暴力对待母亲,包括用语言和精神上的暴力施虐,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认为孩子是会非常同情母亲,站在母亲这一边的,可现实情况往往不是如此,孩子会慢慢地接受这种“常态”,将这种父母的相处关系合理化、常态化。


因为许多家庭暴力发生之后,受害者其实选择的并不是第一时间寻求帮助和解决,而是忍耐。有一则相关数据,在我国,家暴的受害者通常在平均遭受35次暴力行为后才会选择报警。


而家庭中的孩子在长期目睹这样的一个过程后,也会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相处模式和权力意识,长大后可能也会延续这样的一种方式。


柴静《沉默在尖叫:女子监区调查》


所以,如果我们真正想要解决家暴问题,还是涉及到这样一个根本,依旧是我们整个社会如何看待权力关系,如何看待性别问题,以及如何对待这种社会结构性的暴力。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讲述:梁文道,来源:看理想·八分,内容编辑:猫爷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