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7到2019,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2019-12-02 21:40

从2017到2019,我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

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继2017年后,今年本人第二次被评为虎嗅年度作者,也非常感谢读者朋友们的支持和肯定。以虎嗅在国内科技类媒体的地位,这次拿奖,四舍五入,就是终身成就奖了(大误)


最近从2017到2019是个刷屏的命题。对于本人的写作而言,这两个年份也很有意义。2017是我高产的一年,全年120多篇原创,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产品觉醒》;而2019是高质量的一年,目前20多篇原创,有三篇十万加,其中一篇全网爆掉,阅读量是千万级的。


在这个过程中,我对写作这件事的认识,也一直在进化。今天聊聊这些新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写作终究是少数人的事


我自己的写作是2015年开始,2016年起量。在这个过程中,我由衷感受到了写作的快乐,以及这件事带来的中长期收益,因此我经常会建议和鼓励身边的朋友,在写作这件事上投入一定精力,以寻求长期回报。


写作本身的好处在于,积累和沉淀你自己的学习、工作经验与思考;由于输出的需要,可促进你持续地学习和输入;写作过程中积累的个人品牌与影响力,是超越同龄和同工种其他不写作的人的捷径,相当于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修筑护城河与退路。


当然,会有一些土鳖企业和山炮领导,忌惮员工产生独立影响力。对此我的看法是,企业的生命周期和你打工的生命周期,总会小于你的个体寿命。以各种手段为自己留后路和退路,本来也是你自己应该坚决推动的,毕竟企业又不负责养你一辈子。而这些后路当中,我实在想不出有什么比写作的投入产出比更高了。


然而,几年下来,不仅身边新加入写作队伍的朋友屈指可数,很多以往有精彩产出的作者朋友,也渐渐淡出了大众视野。


对于迟迟没有动笔的人,制约他们的,主要还是表达欲和写作能力。


这个时代,成年人进入社会后,由于职场和社交压力,表达欲下降也是一种正常现象。微信的公私不分,导致大家将朋友圈纷纷设为三天可见,以及很少更新,更不用说发文章了。另一方面,写作对于人的思维能力和文字功底毕竟是有要求的,工作之余的码字,也会令人心生厌倦。


写作这件事有点像健身,回报来得缓慢而不明显。


人的本性更渴望追逐短期能感受到的收益,加上写作本身对人的知识和思考储备的消耗是惊人的,如果输入跟不上却要保持更新频率,最后往往沦为尬写,内容惨不忍睹。而一旦停笔,人会越来越懒惰,手也越来越生,最终败给自己的惰性。总之,大多数人终究是无法进入写作者的行列。


不过,认识到写作这件事的种种局限,并不代表我不再鼓励大家去写作。写作正如健身一样,开始的最好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职业化写作和非职业写作是两回事


原创写作者大概分为三类:记者,职业自媒体,非职业自媒体。前两类人是以此为生,第三类人如我,有其他工作,写作是副业和爱好。


这其中,记者尤其是持证记者,创作侧重还原和报道事实,通常较少评论,避免代入过多个人主观情绪。


这一原则,一方面是出于记者的职业操守,另一方面是政府主管机构的管理要求。这种“仅记录不评论”还有另一个原因,即部分年轻记者对企业和行业的认知尚浅,难以对事实进行深度的解读。


这一空白,即基于事实的二次加工、演绎与解读,便成为自媒体们的强项。机构自媒体核心成员与个人自媒体很多来自于传统媒体与机构媒体,他们具备传统媒体的消息来源、人脉,以及成熟透彻的分析框架。


但职业化的写作有一个弊端,即由于需要长期、大量生产内容,且内容产出与生计挂钩,必须有成体系可标准操作的生产流程。


从选题到采访,从搜集资料到成文润色,标准化操作的目的,是保障产出质量与数量的下限,即内容的可读性与更新频率有一定保障。但在这种团队化工业化的创作中,“爆款”“深度”的出现就比较困难。


我们也不难发现,机构自媒体中,爆款内容往往还是依附于某个成员的个人能力,这种能力难以复制,而具备这种个人能力的成员本人,也并不因为形成了写作的“套路”而感到轻松。


曾经有次活动上,某个机构自媒体的创始人,一位资深媒体人,向我抱怨说天天写东西实在太累了,非常想转行做产品经理。我当时笑得满屋子起灰,大家都觉得别人碗里的肉香啊。


非职业写作如我,优势在于垂直领域的消息来源与解读能力,缺点是随意性比较强。想写就写,有空就写,有的时候一篇内容要构思很久,有的时候灵感来了打开电脑半个小时成文。因为没有阅读量和营收压力,内容的随意性比较大,难免质量有起伏。


2019年以来,我逐渐感到,即使作为非职业写作者,仍然要在内容的质量方面向职业写作者看齐,学习他们策划、搜集、成文的经验。要写就好好写,对自己没要求,是对自己和读者都不负责。


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是为了更持久的创作,和更优质的内容。那么,什么算优质的内容呢?


讲一个好故事,与讲好一个故事


我认为,今年媒体内容行业最大的变化,就是回归到内容生产和消费的本质,也就是质量。


创作的持久性,不在于写作生产的持久,而在于读者消费你内容的持久。好的文章,相同之处,就是讲好故事和好好讲故事。


好的记者作品,优势往往在于讲出了一个好故事,也就是所报道的事实本身非常吸引人。


而很多自媒体的优势在于,即使素材都是公开的、众所周知的,但采用了引人入胜的讲述方式,充分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与情绪;又或者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观点与解读,带来所谓的信息增量,引发读者思考。


两个因素都非常重要。讲出好故事,需要敏锐的观察力与深入挖掘事实的能力,以及对手头的素材善加利用的能力。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文字功底和调动读者情绪方面有深厚的积累,或者对目标行业有深刻的认识,或有成体系独特的分析框架。


所以最后剩下的思考是,高质量的内容,在读者一方的消费情况,如何才能达到最优的效果?


分裂、共识与共鸣


在当下,由于生活环境、三观、见识、知识结构、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差异,读者的严重分化乃至分裂,已经是难以避免的。仅在科技类内容的读者领域,一个手机话题都能吵翻天,更不用说某些有争议的互联网企业和产品,引发的站队与口水战。


部分内容由于强化分裂、煽动情绪、挑动矛盾而在传播上表现不俗,我在近几年也写过几篇这样的文章。但不得不说,这类内容极富争议,对阅读转发量或许有帮助,但对个人与媒体品牌,则是极大的伤害。


所以说,回归到内容质量上,比较积极正向的方式,还是寻找共识与引发共鸣。


共识与共鸣是有差别的。两个人坠入爱河开始了没羞没臊的生活,这是找到了共识;一个人失恋了走在大街上,路边商铺飘来每一首悲伤的情歌,他都觉得是为他而唱,这叫做引发了共鸣。


不难发现,共识与共鸣,对应的是前边提到的好故事与讲故事。好的故事由于具备独特性、客观性,容易被人理解接受,从而在观点和认可方面达成共识;而好的讲述方式,具备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同样是写歌,李宗盛的词就特别容易引起共鸣。他的故事本身是老套的,措辞也很平实,但娓娓道来总是会撩到你,这就是一种特别的讲述能力。


所以,作为一个写作者,不能由于自嗨而忽略了读者的需要。回归到写作的本质,写作者的价值,是为读者为自己,生产尽可能多的、有质量的内容。


希望来年和有生之年,都能用好作品陪伴大家。


判官:史前产品经理,用做生意的思路做产品,微信公众号:判官老司机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
赞赏
关闭赞赏 开启赞赏

支持一下   修改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