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2019-12-03 13:37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放弃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徐英瑾,题图来自:《逃避是可耻的但是有用》


也许你也有相同的感觉,现在正越来越频繁地从朋友圈、微博里看到这样一个句式:“我已经放弃XXX了”——放弃体制内的工作了、放弃走入婚姻了、放弃继续待在一线城市了、放弃追赶这个时代了……


的确,压力那么大,困难那么多,我们如今越来越勇于承认自己放弃了某种坚持不下去的爱好、某种高成本的生活、甚至是别人眼中值得羡慕的某种人生。


但是,放弃为什么是羞于启齿的?只有坚持才是正能量吗?当生活看不到希望,继续下去也不一定能迎来曙光,应该及时止损、掉头就走吗?


说到最后,这种坚持与放弃之间的纠结,还是因为我们始终不敢确定自己放弃的到底是康庄大道还是死胡同,不知道自己将要扔掉的到底是成功资本,还是沉没成本。


内容整理自《用得上的哲学》节目


1. 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我该放弃吗?


什么叫沉没成本?就是有一件事,分明已是无利可图了,但是你已经在这件事情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金钱,投入了很多感情,你虽然在理智上知道这事再做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但你还是咬着牙做下去,结果反而浪费了更多的时间。


你本来应该利用这些时间去做一些更有趣的事情、更容易成功的事情,这就使得你的机会成本被损耗掉了。


讲到这里,大家就可能说了,恋爱里好像经常会出现这情况:明明知道对方是个渣男,就是不愿意和他分手。


道理是什么呢?我和他已经拍拖这么多年了,双方父母都见过了,他虽然有这些缺点,但是也就忍忍吧。否则的话,我过去对他的时间、感情的投入都浪费了,如果重新再找一个男朋友,时间不够用了。


但问题是,你也浪费了和更好的男孩子在一起的机会,这叫浪费机会成本。


再比如,你在朋友圈看到别人说:“某某电影必看,不看你这一年白过了”,然后你就去看嘛,结果坐进影院,咦,这电影怎么这么难看?没有像朋友圈里说得那么好啊?不过想想,既然钱也花了,电影也看了一半了,还是忍忍吧,如果我现在走了,前面的投入也就等于浪费了。


但问题是,如果你赖在这里的话,你就忘了有另外一种可能性——你就直接跑出去,去看另外一部电影,有可能你今天浪费的这半个下午的时间还能补回来,否则你整个下午都浪费了。


另外的一个例子就是,明明知道这项目赚钱的可能性不大,但是既然公司已经坚持这么久了,还是坚持把这个项目做下去吧。


但问题是你把项目关了以后,就能省下资金和人力,做更赚钱的项目了。科研也是这样,有些科研的方向,它一直是出不了成果的,你应当换个选题,否则就有可能在一棵树上吊死。



很不幸,我们的文艺作品总是在加强沉没成本这种心理倾向。很多人的社会道德规范,是从文艺作品里面学来的,但是主流的文艺作品,都鼓励大家要坚持下去,不要放弃,都走到这一步啦,咬咬牙,很少有作品鼓吹放弃。


除了《逃避虽可耻但有用》这部日剧以外,大多数的文艺作品都不这么说。所以,文艺作品的范本效应,就使得很多人在面对艰难处境的时候,受到了错误的激励,由此导致了更多的时间与财富损失。


的确,有一些人在面对逆境的时候,把那个没希望的项目坚持下去,最后果然成功了,但它的比例极低。文艺作品就把这些人的成功放大了,使得很多人跟着倒霉。


2. 谁也不想做那个最先放弃的人


有一句话叫“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一个人想问题可能会陷入这样沉没成本的思维效应,如果大家一起想问题,是不是就能够走出这个坑?恐怕也没那么简单,这就会牵涉到另外一个思维陷阱,叫承诺升级。


什么叫承诺升级呢?就是群体在面对某个项目日趋黯淡的前景时,非但不会收手,而且还会因为前期投入巨大,而反复寻找理由,为自己的前期投入找借口,死活不肯撤掉项目。


这和前面所说的沉没成本效应之间的不同是,沉没成本效应是一个人面对这件事,承诺升级是彼此给对方施加压力,逼迫对方把这个项目再进行下去,结果反而使得撤退变得更加难了。


为什么在群体中反而会让这个现象加剧?因为大家都非常害怕自己第一个说出“撤项”这两个字,这样就会被别人攻击为胆小鬼,为了维护自己在团体中的地位,大家只能忍着。


这个例子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明朝快灭亡的时候,崇祯皇帝实际上已经意识到北方守不住了,如果再把新的兵力投入到北方战场,和李自成这些人打仗,估计是不行的。


崇祯皇帝没有学过沉没成本效应,但他脑子里也意识到这事得停下来,得改一改,于是他开始秘密策划逃到陪都南京去,放弃整个北方,靠长江天险来维持半壁江山。现在的史料证明,他已经做了类似的策划行动了。


但问题是,皇帝做事要和大臣一起开御前会议,如果皇帝第一个说出来逃跑的话,这很有损圣威,所以他只能等大臣里有人提逃跑的事。


但大臣中没一个人开口说话,不是说大家想不通,而是因为大家都害怕第一个说出“放弃北方”这四个字,就会被历史学家认定为历史罪人。结果谁都不说话,大家在北京死扛。


崇祯皇帝最后的结果,我们也都知道了,是自杀了,整个明王朝也就在北京覆灭了。


这就是承诺升级所导致的悲剧。可以说,命运越糟糕,嘴巴就越像煮熟的鸭子,硬。



3. 选择放弃怎么就那么难?


为什么我们人类有如此强的心理倾向去维持沉没成本呢?表面上看,这是与两个心理效应有关,一个叫珍惜被拥有物效应,第二个叫厌恶损失效应。


所谓的珍惜被拥有物效应,就是一件东西被你拥有了,你就倾向于认为它的价值更高一点。比如同样的一个宋朝古玩,在我的手里,你觉得估价是10万,这个古玩落到你手里了,你就马上说估价是12万。因为是自己的东西,就觉得更加了不起。


这个效应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沉没成本这件事。


比如,你在面对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把恋爱、商业、学术都看做是一个项目——如果你是这个项目的承担者,这时候珍惜被拥有物效应就会开启,你会高估这个项目的未来价值,因此你不愿意放弃它。


还有一个效应叫厌恶损失效应,这说的是什么呢?就是一个人他在面对可能的损失与可能的收益的时候,更愿意设法去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取收益。



比如两个项目,第一个项目,失败了或许会让你损失50万元,但是一旦成功了,会给你带来 70 万元;另一个项目,成功了只有3000元的收益,一旦失败了也仅仅损失3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都会去做第二个项目,而不是第一个,因为第二个项目它的损失量比较少,只有3000元,第一个项目它的损失量很大,是50万元。但是,你却忽略了第一个项目它的获利也很多。


为什么说厌恶损失效应也对沉没成本构成了某种支持呢?道理是这样,重视沉没成本本身,就是对于过往历史的高度重视,或者说,它体现了人类对于未来的某种恐惧。


对于执着于这种效应的人来说,未来可能的损失比过去的既有损失更加可怕,所以大家就会陷入这样一种思路:这个生意一直在亏钱,但我坚持这么久了,至少也做熟了,弄不好就会有钱赚了,如果马上换个生意做,谁能保证我未来能够赚钱呢?还不如继续做老本行。


其实,从更深的角度上讲,这两个效应都应该从演化论的角度来看,是演化的过程赋予了我们这样的心理禀赋。


采集狩猎时代,人们获取的资源非常少,他必须节省地吃猎物,所以就会有“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的想法,让我们珍惜手头的拥有物。这就使得早期人类能够根据现有的资源做出最大的利用,而不会冒险去追逐更遥远的目标。


而厌恶损失也是这样,未来的获取物是否能得到呢?既然那么不确定,放弃现在的东西去追求未来,就会带来更大的不确定。


但是在现代社会中,这是一个社会秩序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对于沉没成本的坚持,其实会导致两种可能的后果:


第一种后果是,未来的新项目你不熟悉,放弃了原来的项目投资新项目以后,反而会更惨,因为你进入了一个不熟悉的领域,这时候你就觉得守着传统反而会更好。


另外一种可能性就是,因为时代变化了,本来你熟悉的那个行当现在过时了,你也恰恰是因为坚持传统而被时代淘汰了。


所以两种可能性,一种是守着传统反而更好,另外一种是因为守着传统而被淘汰了,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不确定的。


我没有办法先验地告诉大家会发生哪种情况,而这种不确定性就带来了命运的无常感。


哲学思维也好,心理学研究也好,它都没有办法消除命运的因素。理性思维没办法克服宗教的原因也就在于这里,恰恰是命运的不确定性,催生了宗教需求。



4. 克服沉没成本偏见,需要以毒攻毒


问题来了:所以沉没成本偏见是可以克服的吗?


这里就需要讲一个很有趣的特米斯托克利案例。特米斯托克利是雅典一个非常有名的政治家,当时,在雅典的吕克昂发现了银矿,很多人主张把银子平分了,特米斯托克利则主张把钱全部集中在国家的手里,投资建设海军,建立霸权,攻打别的城邦,然后再分钱,分未来的钱。


很明显,特米斯托克利的这个主张,前期是纯投入,很难带来盈利,但如果现在就分钱,就能够带来巨大的盈利。


特米斯托克利是怎么样说服大家,放弃自己的心理成见跟着他走的呢?他采取了这样几个办法:


第一,诉诸神谕。特米斯托克利通过神的口吻,让大家相信命运会站在雅典人一边, 消除了大家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感。


第二,制造需求。他让雅典人恨上了一个世仇,是另外一个叫埃伊纳的岛国,而打岛国就需要海军。


第三,进行可行性论证。特米斯托克利说雅典人和埃伊纳打过一仗,我们是通过租借军舰才勉强打赢了敌人。这就说明了两点,第一,咱们是打得过埃伊纳人的;第二,上次要通过租借盟友的军舰来打敌人,我们如果有自己更多的军舰,岂不就能够增加打败它们的概率了吗?听听也是很有道理的,这就叫可行性论证。


他用了这样几个办法来使得大家不再看重手头的这些收益,愿意把钱贡献给国家,让国家组织出了海军,最后打了胜仗,再分战利品。


总之,克服一个心理陷阱的方法,就是用别的心理技巧构成某种平衡,综合运用才是论证取胜的不二法门。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看理想(ID:ikanlixiang),作者:徐英瑾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立场。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hezuo@huxiu.com
如对本稿件有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正在改变与想要改变世界的人,都在 虎嗅APP